《入行论》第182课笔录(上)
《入行论》第182课笔录(上)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智慧品》当中讲空性,抉择一切万法的自性。一切万法的本体远离四边八戏,这个远离一切四边八戏的本体、状态,其实不是任何人创造的,一切万法就如是地本来安住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只不过众生通过自己的无明、执著、分别念,错解了,或者说是对这种状态不了知,导致产生了很多其余的烦恼、业惑等等。我们通过观察和学习万法的空性,就要了知,我们所执著的这些都是错误的。
平时我们众生的状态要么就是执著它是实有的,要么就是执著它是没有的,要么就是是,要么就是非。不管有无是非,其实我们所执著的所有的分别念,都不符合一切万法的自性。因为不符合万法自性的缘故,我们就开始朝另外一条错误的路上行走。在这个错误的路上,我们就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本来不用产生的很多痛苦、很多习气,或者说,这一生的因又产生后一世的痛苦,后一世的痛苦又产生再后一世的痛苦,像这样就开始轮回相续。
其实这个轮回相续的主要因缘、最根本的因,就来自于无明。其实在《俱舍论》当中讲,这个无明就是一种烦恼,并不是没有“明”而叫无明,而是说,它有一种真正执为实有的心识,就叫做无明。所以说光明智慧和无明是相悖的。我们要打破这个无明,必须要真正地去了知,一切万法的究竟本体到底是怎么样的。
了知一切万法的究竟本体,其实这就是一种智慧。当然这种智慧,佛相续当中是圆满具足,菩萨相续当中部分具足,凡夫相续当中就不具足。但是不具足的状态有两种,一个是完全不了知,第二个就是了知但是没有现证。
对于我们来讲,已经从完全的不了知,至少现在接触到了宣讲一切万法空性的经典和论典,接触到了抉择一切万法空性的推理,或者说开始真正地破斥我们相续当中已经明显的、或不明显存在的实有执著。这种过程对我们来讲非常关键、非常重要。如果不经由这种过程,我们难以真正直接地了知一切万法的空性。因为现在我们的状态是极度无明的状态、完全的颠倒愚痴,不要说是证悟空性,有时连常乐我净的四颠倒都没有认知,都没有想方设法去打破。
因此我们说学习空性的时候,一方面要了知空性到底是怎么样、它抉择的方法,第二个方面就是平时对于累积资粮或者说忏悔罪障这方面的修法也必须要高度重视。有些道友在学习空性过程中,只对福德的法有兴趣,对哪个地方放生或怎么样供灯、供水、顶礼、转绕非常有兴趣,也可以做。但是要说听闻空性、听闻中观方面的教言,就没有兴趣,或者有的时候就非常费劲。有些道友就觉得只要学习中观空性就够了,其他的这些世俗的善根都不需要做。
其实按照法王如意宝的传统,按照诸佛菩萨的教诲来讲的话,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两种资粮对我们来讲必不可少,如果缺少一个,我们就没办法真正趋入于一切万法究竟实相的状态当中。
《入中论》当中,月称菩萨也是讲:“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岸。”有这样的讲法。“世俗真实广白翼”,就是说世俗谛和胜义谛就好像鹅王的两只翅膀一样,一个是世俗谛的翅膀,一个是胜义谛的翅膀。世俗谛的翅膀当然就是平时所讲的福德,就讲到这些积累资粮、顶礼、放生等福德。胜义谛的翅膀当然就是抉择万法空性,修持寂止和修持胜观。
真正要是成佛的话,这两种因都要具足。如果说只是培一点随福德分的善根,还没有考虑到怎么样成佛、度化众生,还没有考虑到解脱的话,这样修持也可以。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修学佛法的道友,都是想要成佛利益众生,要让自己根本上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如果这样的话,一方面我们要重视世俗谛的善根,一方面必须要高度重视胜义谛的修法,对于抉择空性的经典、论典、词句、观察的方式等等,其实我们都要产生一种强烈的希求心,因为只有这样一种修法才能够真实带领我们趋向于圆满六度的德海岸的缘故。
不管怎么样,到目前为止,如果已经听懂了也好,或者还没听懂也好,但是这种希求心我们是一定要产生的。有些道友能够听懂,听了之后就知道在讲什么,但是他对证悟空性的希求心也不是很大。有些虽然有希求心,但是听不懂,他知道必须要经由空性之道趋向于圆满证悟,但是不管怎么样,听不懂。
听得懂的、但是没有希求心的这部分道友,我们必须要了知空性的殊胜必要,然后产生高度希求心。有希求心又听不懂的这些道友,平时要多祈祷上师三宝,要多做福德,然后尽量一遍又一遍地去观察、去思维,或者和道友一起讨论,到底怎么样抉择空性的,到底空性是怎么样抉择出来的,为什么是空性的等等,自己就要付出很多精进、要付出很多努力。这样的话就逐渐逐渐地,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或者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慢慢有一天可能突然就懂一点点,懂一点点的时候,从这儿开始突破,慢慢就开始了。
我自己以前在开始学空性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刚开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上师在讲什么、空性到底是什么,根本就不知道。甚至于我们在听空性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有空性这个词,所以上师讲空性的时候我们都听成“空心的”。好像上师在讲柱子是空性的,我们当时也听不懂、也听不明白。上师说一切万法是空性的,比如说柱子是空性的,我们听成“竹子”,“竹子是空心的”,我们觉得外面这些竹子肯定里面是空的,它不像树一样里面是实心的。刚开始的时候,听这个词句都听不清楚,我们就觉得好像说竹子是空心的。但是后面说是“柱子”,像经堂里的柱子,说“柱子是空性的”,慢慢通过不断的上师的教诲加持、自己的学习,慢慢就能懂一点点。有一次在学《中论》的时候,稍微听懂一点点,慢慢就开始掌握它的推理方法,空性到底是怎么样一种方向,这个方面慢慢就开始有所了解,但只是词句的了解,(还不是?)完完全全从意义上了解,证悟它的空性,真正来讲意义上的通达。
不管怎么样,学习佛法的道友们的宿世善根是有差别的,有些宿世的善根可能强一点,有些学空性的善根强一点;有些可能前世学空性的善根不是很强,也许从福德方面就强一些;但是有些道友可能就是智慧方面也差、福德方面也差。但不管是怎么样,差也好、强也好,反正从现在开始,我们开始发起意乐,坚持不懈地修行下去、学习下去,总有一天绝对会通达空性、证悟空性。所以很多佛菩萨教诲我们的时候也说,我们不可能永远处在这种不懂的状态,不可能永远处在这种不证悟空性的状态,只要不间断地修持,一定有一天会证悟,超越如今的凡夫心识,然后达到和佛菩萨无二无别的状态。
但是这种超越来自于什么呢?这种超越来自于不断地学习。也许现在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努力,我们是看不到,好像今天也没有进步,明天也没有进步,后天也没有进步,好像明年到现在还没有进步。但是只要我们在做,只要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只要我们在不断的积累资粮和忏罪,那么我们内心当中的福德是在慢慢地增长、滋生、广大。当我们的资粮到达了一定程度时,它一旦爆发了、成熟了,以前我们不懂的很多法,慢慢地或者是一下子就大悟,一下子就通达了,这个情况也是非常的多。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根基、到底是什么状态,所以我们也必须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更大的精进,来学习这样的佛法。
萨迦班智达讲,就是因为前世没有学习的缘故,今生当中才这么愚笨;如果今生当中我们再不学习,那后世就更愚笨。任何一种果法、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是无因无缘的。自己付出多少,那么就能够收获多少。所以今生当中如果觉得听不懂,就很沮丧,这也不必要。今生当中听不懂,也许是前世没有串习,或者前世虽然串习了,但是串习的习气、善根还没有苏醒而已。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更加精进地去学习,不可能永远是这样,当我们的福德、善根成熟之后,我们绝对会超越当前的状态。
所以针对很多学习者来讲,当前的状态就属于最困难的阶段。如果把这最困难的阶段熬过去了,当我们修行有一定的能力的时候,上道了之后,不管是学法、修行、打坐,逐渐都会趋向于一个让诸佛满意、自己满意的状态。
现在我们修学空性,有些道友认为“这在观察理论,好像没什么作用、没什么必要,还不如去所谓实修,或者是继续修些其他的”。以前也遇到过这些道友,觉得空性学了之后,好像就是个理论,对我们没有什么用,觉得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去修点曼扎,磕点大头,像这样好像自己是在修一样,觉得自己好像没有浪费时间。
这个方面也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记得大恩上师以前也讲过,其实我们不间断地学习和听闻《中论》、《入中论》、《智慧品》等讲空性、讲般若的经典论典。实际上,当我们在看、听、讲、思维、讨论的时候,我们的每一念都在和佛菩萨的般若智慧相应,因为我们所讲、所听、所思维、所讨论、所观修的,这一切都是般若的本体。《中论》、《入中论》、《智慧品》,这里面都在讲怎么样达到空性、一切万法是怎么样无实有的,所以说,其实我们念念都在和般若智慧相应,念念都在相应。这些虽然是分别念,但是这种分别念是和佛的般若智慧,和菩萨所证悟的般若智慧,和一切万法本性的般若智慧在相应,它就是在慢慢地相应。我们每观察一次,这个习气就种进我们相续中一次,每讲一次、每讲一句、每讲一个字,它的善习气不断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每多听一次,每多听一个颂词,多听一句、一个字,空性的习气就不断熏习到我们的相续当中。当我们相续当中,般若的习气越来越多、越来越厚、越来越成熟的时候,一旦它真正开始成熟的时候,我们绝对可以通达空性的。
所以修行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听懂的道友,也不用太过于骄傲:是不是听懂了,就不用学了。以前上师也讲过,对有些道友来讲,就觉得空性的词句好懂,因明、《俱舍论》这些难懂,但空性毕竟讲的是菩萨的入定智或者一切万法究竟实相,超越分别心的状态,它的意义是很深的,它本来就超越分别心了。我们现在觉得好懂,只是词句上面或者词句所表示的总相方面,有一点通达。所以以前学习的很多道友,学了很多年之后说:“现在终于对二谛,有一点加深的认知”。所以我们刚开始学习,学懂词句的时候,觉得世俗谛是显现、胜义谛空性,好像也懂了。但有些道友在很多年之后,才发出感叹说:“今天对二谛又有一种新的认知,原来二谛是这样理解的。”所以他对空性的认知,不断地深入,不断地深入。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满足于词句上面稍微懂一点点,我们就觉得懂了空性了、就懂了般若了,也不是这样的。
现在学习般若文字、般若论典有点吃力的道友,也不用太过于沮丧。显现上面,诸佛菩萨也走过像我们这条路,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也曾经彷徨过,也曾经苦恼挣扎过,但是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放弃的缘故,当他不断的累积资粮,当他不断地向诸佛菩萨祈祷,不断向《般若经》、《入行论·智慧品》等等供养顶礼祈愿的缘故,内心当中的习气越来深厚,他就开始慢慢通达,最后乃至于现证了《般若经》中所讲的一切万法空性的意义。像这样,对于般若的这些文字,也是需要很大的希求心。有希求心,然后慢慢去学习,内心当中总有一天会通达空性的。
现在的学习中,有些外道的思想本身就比较难懂,有时就觉得没什么用:现在我学佛法,对外道观点学习有什么用呢?我记得,上师在讲记当中有很多次,反反复复地教诲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我们现在没有学外道,外道的观点和我们没什么关系。虽然今生当中我们没学外道,但是前世学过很多外道,在以后,如果不解脱的话,还有可能遇到外道的观点。如果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如何抉择万法空性、打破实执的智慧,或者没有储备打破实执的习气,如果内心当中我们没有储备这些善习气,在后世当中如果遇到外道观点的时候,也没办法破斥,没办法从实有的观点当中解脱出来。所以不管是要消除我们以前曾学习过的外道观点,还是说现在我们有可能被外道的思想所迷惑,还是未来我们在轮回当中(假如未解脱)有可能再遇到这种观点,不管从哪方面讲,现在都有必要来学习外道的承许、怎么样破斥外道的观点。
当然法称法师也讲过,外道邪执无尽故,一一难破尽。外道的邪执或者说众生的分别念,无量无边、无穷无尽,要一个一个地去破很困难。但是就抓住他们主要的思想,比如说这个地方所讲的唯一、恒常等等,因为这些唯一、恒常是他们立论的根本,如果把这个打倒了,其他的支分问题不用破,其实他们的观点也没办法站住脚。所以对现在我们所破斥的,我们总结一下,破的要么是实有、要么是恒常、要么是唯一,如果把这些破掉之后,只剩下无常、空性的状态或概念。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再学习的话,就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空性的过程当中,打破实执,确立空性正见。
所以我们在学空性的时候,也不要认为太枯燥了,也不要认为太简单了,这两个极端都要抛弃。有些就比较傲慢,就觉得“懂了,没什么不好懂的”,有些就觉得很沮丧,但是不管怎么样,空性被称之为中道。佛陀当年在尼连禅河苦行六年,在金刚座下,他最后证悟的就是中道。当然从行为上面有中道,行为上面舍弃了最奢侈的生活,然后也舍弃了最极端的苦行,两种都舍弃了之后,最后取中道,接受饮食、洗澡或者说穿衣服等等。然后在见解上面,也抛弃了恒常的执著,也抛弃了断边的执著,有边的执著、无边的执著,也抛弃了。
所以说,行于中道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学习的态度,也是要行于中道。每个凡夫众生,都有他自己的痛苦、烦恼,因为每个众生的业力、习气不一样。所以你遇到的问题我没有,我遇到的问题你没有,但不管怎么样,作为道友来讲,他就有一个相互提携、相互鼓励、相互遣除障碍的作用。上师不在的时候,或者说是道友和道友之间,作为一个善道友来讲,就应该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这方面,又可以上师帮助我们、扶着我们走,然后道友扶着我们走,还有一些学习教法的善根扶着我们走,多管齐下的话,其实我们可以慢慢走下去。
当我们在走下去的时候,中间不出现重大的退失等因缘,其实善根每天都在增长。就好像我们的指甲一样,剪完指甲之后,我们不知道它在长,但是过十几天之后,指甲又长起来了;就像头发一样,过一段时间,又长长了;就像庄稼一样,慢慢地在长;就像爬山一样,只要我们往上面走一步,就离山顶近一步。其实这些都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在付出,绝对不可能没有果,只不过有时这个果明显一点,有时不明显一点。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因,一定会有果的。当这个果还没有显现的时候,肯定只能说明它的因还不具足,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在因上面多下工夫。对学习空性的教言,我们自己也要有一定的兴趣、意乐,不管怎样,一定要把这些词句、意义搞清楚,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抉择万法的空性。
当然就抉择万法的空性,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对外道的实执,我们也必须要学习观察,因为有时用常规的方法,用自宗观察的方法(如离一多因、缘起因)观察一切万法,觉得了知了空性,但是如果突然出现一个外道的观点,他们这样承许了,我们好像显得手足无措、没办法破斥的话,那就会对我们所抉择空性的结果产生一定的怀疑。如果产生怀疑,在修空性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就有所障碍。
所以不管是直接抉择空性也好,还是通过破外道来抉择空性也好,其实都能够帮助我们,对于空性(一切万法无自性)的意义产生绝对的信解。这也是我们在修空性过程当中必须要了知的问题。
寅三、破实法常有:
破斥实法常有,这里主要是以乐为例进行观察、分析的。
故乐等常性,毕竟不可得。
乐等若恒存,苦时怎无乐?
颂词意思:“故乐等常性”,所以说承认所谓快乐是恒常性的这一点,必定是没办法获得的。如果快乐是恒时存在的,那么在极端痛苦的时候怎么会没有快乐呢?
这和前面的破神我,意义有相似的地方,可能看到颂词时也是似曾相识。虽然有相似,但是有不同的,因为前面的重点主要是破神我的感受方面,这里主要是破乐的自性方面,虽然也有受乐,但这里的重点只是破主物(自性)所显现出来的快乐。主要是从它显现出来的快乐这个方面来进行安立的。所以这里的侧面是不一样。
有时我们在学习论典的时候,前面讲的和后面讲的差不多,但是我们要看,所观察的重点、场合到底是什么?在破神我的时候,虽然词句相似,但是主要的侧重点落在神我上面,破神我。前面破神我的时候,有神我享乐等等,这里是在破乐,但主要是从自性和自性当中的喜忧暗中的喜,和所显现的快乐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破斥的。所以观察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
对方从喜忧暗的喜当中承许的时候,当然承许乐是恒常的。从自性的角度来讲,它还是平衡状态的时候,它的所谓的快乐也不明显。当他喜忧暗三德不平衡,显现成五唯,从外境上存在快乐的时候,这时就开始明显出来。所以说,虽然对方没有真正承许说快乐是恒常的,因为他们在二十五谛法当中,恒常的法只有两个法——神我和自性,已经从自性当中显现出来的这些五唯、布匹上面的快乐等等,其实他们没有直接承许是恒常的。虽然没有直接承许,但是五唯都没有离开自性。既然没有离开自性,也可以做进一步的推理,他虽然没有直接承许,但间接上面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快乐的恒常的自性。要么就从自性当中的喜忧暗的喜来观察,要么就从它显现出来的法来观察。不管从哪个方面观察候,“故乐等常性,毕竟不可得”。
“乐等若恒存”,如果真正的快乐是恒时存在的,“苦时怎无乐?”如果快乐是恒时存在的,既然恒时存在,恒时存在的法有一个特点——永远不变化。如果第一刹那是这个,第二刹那变成另外一个,那就不是恒常的。恒常的法就是,刚开始是怎么样,中间是怎么样,最后还是怎么样,它永远不会有丝毫的变化。如果有丝毫的变化,就说明他不是恒常的。
对方如果承许乐等是恒存的,比如自性当中的这个乐是恒存的,那当苦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乐呢?痛苦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快乐呢?痛苦的时候应该有快乐,因为快乐是永远不变的缘故。所以一个人在非常痛苦的时候,他也同时存在非常大的安乐;一个人安住在很大快乐的时候,同时也受很大的痛苦。但是按照众生的经验来看,当一个人非常痛苦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没有快乐可言的,一点快乐都没有,内心当中唯一充满了种种苦闷和痛苦的状态。所以说,如果按照对方的观点,乐等恒存的话,那痛苦的时候就应该有快乐,但痛苦时没有快乐的缘故,就只能说明快乐是无常的。
若谓乐衰减,彼岂有强弱?
舍粗而变细,彼乐应非常。
字面的意思:“若谓乐衰减”,如果对方说,快乐虽然是恒常的,但是这个乐遇缘的时候就衰减了,衰减时就感受不到这个快乐,只能感受痛苦。但中观师说:“彼岂有强弱?”既然是恒常的,那为什么它会存在强和弱两种不同的状态呢?它既然恒常的,就不可能有任何变化。那么“舍粗而变细,彼乐应非常。”如果说快乐刚开始是很粗大的,后来逐渐就变得很细微,感受不到了,从这个舍粗而变细的过程直接来观察的时候,就知道“彼乐应非常”,这个快乐应该不是恒常的,如果是恒常的法,就绝对不会变化。
对方就说:“若谓乐衰减”,对方的观点就是,虽然乐是恒常的,但是在生起痛苦的时候,快乐衰减了,变得微细、微弱,它有是有,但变得微弱了,所以感受不到。前面在破神我的时候也用了几个比喻,对方说,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星星看不到,或者说在糖水里面加一点盐等等。但是这里主要是破乐等自性的缘故,场合不一样。他认为乐衰减,但是中观师直接给他讲:“既然你这个法是恒常不变的,怎么可能有强弱呢?”
我们在观察、破斥的时候,必须有一种观察的方式或者一种自他共许的观点。什么是恒常?到底恒常的概念是什么?人和人之间在交流、辩论的时候,他相续当中认为的恒常和你相续当中认为的恒常如果不是一个标准,他说他的,你说你的,永远达不成共识。所以很多时候,在我们讨论之前,比如提到一个概念,我们首先确认“你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样?”首先把这个概念达成共识。
比如说,恒常到底是什么?什么才叫恒常?因为有些状态叫相续恒常,它虽然是本体是刹那生灭的,但是从它总的状态来讲,说是不变化的。比如说佛菩萨的事业,佛陀的化身的事业是无有边际的、恒常不变的。这里恒常不变是什么意思?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降生,然后开始修道、开始传法,传完法之后,众生的因缘尽了,佛陀入灭了。这个不是无常的吗?但是从很多其他经论,比如说《大乘庄严经论》当中讲,此处佛入灭,彼处佛就降生了;有些地方佛正在降生的时候,那个佛已经正在修道;有些正在修道的时候,那边正在成佛、正在度化众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佛的化身无量无边,他的事业是不间断的,虽然从某一个点上面看,这个点上面、哪个点上面,每个点上面都不是恒常的,但是佛的事业相续不断。相续不断是什么意思?永远不会断化的,恒时不断。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恒常。但这个恒常的含义和此处颂词所讲恒常的含义不是一回事情,总的相续是不断的、是恒常的,从这方面安立恒常。
还有一些恒常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时间比较长,对此就安立一个恒常的意思。还有一些就是,在很多同类法中相比较起来的时候,这个法最坚固(最稳固),所以说是恒常不变,其他的法很明显地在变化,所以说和它相比叫恒常。
所以说恒常的概念很多、很多,如果我们首先不达成共识的话,那你的恒常到底是什么?他的恒常到底是什么?我讲的恒常是永远不变的意思,你讲的恒常是相续恒常的意思。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没办法说成一起。所以最开始的时候要达成共识:你讲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你的这个概念到底怎么理解?大家都达成共识了,我们再开始观察,你这个观点其实不符合我们达成的这个共识的标准。有时道友和道友之间讨论,也遇到过这个问题。所以在讨论之前,首先要说:你这个定义到底怎么定,你这个标准到底是什么?自他达成共识,好,我们就围绕这个共识就展开讨论。否则,你讲你的,我讲我的,最后谁也没办法说服谁,也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正确的观点、增长自己的智慧。
所谓的恒常,我们和对方的观点一样,就是不变化的,真实中来讲就是永远不变的。因为如果对方所承许的是相续恒常,那其实就是无常,和我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取了一个名字叫恒常,它是变化的,但只不过是相续恒常的意思。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其实有时也可以承许相续恒常。如果这样,就和我们自宗的观点一样。我们这个地方要破斥的恒常,和对方相续中的恒常,意思是一致的,它就是不变化的,刚开始是怎么样,后面还是怎么样。因为他如果一承许前后不一样,它马上就变成无常的自性,后面就舍弃了前面的自性,就变成无常的了。
像这样,我们在自他双方都达成共识的前提之下说,“你这个所谓的恒常,如果是衰减了,从粗而变细了,那这个就不是恒常了。如果是恒常的话,彼岂有强弱?”如果它是恒常不变的,第一刹那是这么强烈的,比如说它强烈的指数达到一百,后来它就不断衰减,强烈的指数达到二十,它就有一个从一百到二十的逐渐减弱的状态。如果是恒常的法,第一刹那是一百,最后怎么会变成二十呢?这明显的就是从强到弱的过程,那这就不可能是恒常的,因为已经明显看到了变化。如果是恒常的话,“彼岂有强弱”?
“舍粗而变细”,因为众生的确在受苦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安乐,所以他必须要承许这个现象,必须要承许它的确变了,由粗而变细。如果真正由粗而变细的,那么“彼乐应非常”,那么这个快乐就应该是非“常”的。这时对方其实就遇到了两难境地,如果他要坚持自己恒常的观点,那就不可能有强弱;如果他要承许众生面前由强变弱的现象,他必须要舍弃恒常的观点。(通过以上分析),所以说这个所谓的实法,它是不常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