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场重大疫情,带来了怎样的触动和未来可期的变革?

问答神州 2021-04-09

问答

Q&A

神州

2021.1.15

过去一年,《问答神州》团队先后与多位抗疫一线、直面公共危机的医学和应急管理专家相约问答。在新冠疫情危机爆发一年之际,我们对部分嘉宾的观点和体察重做梳理,希望从不同的角度,回顾、观察:这场重大的疫情,对中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对中国卫生防疫体制等,带来怎么样的触动和未来可期的变革。


《问答神州》特别节目

《疫情危机,变革再思考》


戳这里观看本期节目预告⬇️


袁国勇:国际同行的评审是很重要的


2020年1月中旬,作为国家卫健委的第三批暨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袁国勇曾经与钟南山院士等人一起到访武汉考察,也正是他们此行定性了新冠病毒“人传人”的特性。新冠病毒从“未发现明显的人传人现象”,到“不排除有限人传人”,再到“肯定人传人”,时间过去整整20天。


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袁国勇


吴小莉:在疫情初期,钟南山院士提到,由于中国疾控中心地位太低,使得疫情很多时候无法直接得到重视,您对这个系统未来的改革怎么看?


袁国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将来必须要有医学专科的学院。因为现在内地的医学专科训练,还没有一个所谓的国际同行评审,这个是很重要的。香港的医学专科学院,我们会邀请外国的专家来评审,无论是内科、外科还是公共卫生的医生,都要参与评审,看他们是否达到国际水平。如果我们内地也做到这件事,那么所有专科医生的专业资格就不会受到质疑,于是这个人可以自主地说一些事情,他说拉响警报,他说有事发生了,他的意见是要受到所有市民的尊重的,也要受到政府行政部门的尊重。如果他说的事情是错的、是谣言,他就要受到同行的批评,甚至吊销执照。其实2003年之后,内地都已经下了很大功夫,但是落实也还要一段时间,我们必须要加快去做这件事情。



薛澜:对于这种科学的判断,其实不应该有等级的


新冠疫情在武汉大规模爆发之后,一度有观点认为,如果这次疫情的最初发生地,是北京或者香港,这些曾经有应对非典经验的城市,那么早期风险的预警和应对,可能截然不同。对此,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薛澜并不认同。他说:即使是经验十足的将军,突然面对一场全新的战役,也很难。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 院长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薛澜

吴小莉:有人说,如果疫情发生在北京或上海,可能情况会不一样;也有人说,因为武汉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公共卫生危机,没有经验。您也说过,即使再有经验的将军碰到不同的情况,也没办法一往如前、战无不胜。


薛澜:我们研究公共管理的人来讲,都面临着“治理失灵”的问题。在日常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上,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政资源。但这个投入,它的回报我是不清楚的,可能五年、十年之后才能看到,而且说不定你工作做得越好越看不到。那么从理性官员的角度来讲,他可能不会愿意花太多的钱去做风险治理。


吴小莉:因为看不到政绩?


薛澜:对,老百姓可能体会不到你工作做得有多好。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险治理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应有的重视。


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组织,都需要高度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还有就是对我们的干部、地方官员,进行应急管理能力、风险认知的培训。那么,当他们碰到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就能马上意识到, 怎么样去采取一些措施。


吴小莉:在疫情初期,中国国家卫健委其实派了三组专家去武汉,但这不是一个机制化的安排。第二组有专家曾对媒体表示,他们到达武汉之后,得到的指示是:“有关风险研判的部分,要尊重地方的判断,专家组只是去帮助”。这是不是也暴露出,我们在风险研判上面的一些短板?


薛澜:目前看是有短板、有缺陷的。对这样新发传染病的判断,确实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即使是你很有经验,有时候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判断准确。所以目前我们这个机制,国家疾控中心只是作为一个咨询性团体,其实我感觉是有问题的。对于这种科学的判断,其实是不应该有等级的。应该是专家们都在一起,不管是国家或地方疾控中心,他们应该成为一个团队。对这个问题进行研判,最后得出科学判断。所以这方面,今后可能需要有所改进。


吴小莉:您也感慨过,非典发生时,我们没做到对早期风险的研判和预警。


薛澜:应急管理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风险管理,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的阶段,这时候做好了,就可以把风险消除在萌芽之中;第二个阶段就是应急;第三个阶段是善后学习。


非典事件之后,我们建设了“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但在风险管理领域,我们还重视得不够。永远不要认为,我们这次学好了以后就高枕无忧,你放心,它一定会有更新的病毒来,让你根本察觉不到,让你的分析整个是错误的,这是完全可能的。


陆林:如果我们在恐慌、焦虑、抑郁当中,免疫力至少下降一倍


当所有的潮水退去,会露出礁石,而礁石可能是潜滋暗长的心灵裂隙,是被心理创伤改变的个体和家庭,是社会心理的割裂和鸿沟。有报告预计,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可能会在一年或两年内得到缓解,但是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将持续十年甚至更久。待疫情的潮水退去,心理的抗疫逐渐进入主战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院长 陆林


陆林:在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们精神心理的因素很重要。如果患者感染了以后,很恐慌、很紧张,说:我倒霉,我怎么感染上了?是不是我哪个事做的不对了?我是不是要不行了?等等,那患者的免疫力会急剧下降,可能就真的不行了,我们有这样的病人。 如果我们在恐慌、焦虑、抑郁当中,我们的免疫力至少下降一倍。所以保证心理健康、保证免疫力的完整,是对抗传染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吴小莉:我们有没有针对心理健康或精神健康的相关议题,给卫健委或疾控中心提出建议?


陆林:我们提供过很多建议,在这次疫情中,在心理健康的干预方面,是我们国家做得最好的一次。17年前,在与SARS的抗争中,我们几乎没有重视心理健康的问题。因为那时候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和人才的缺乏,我们可能也意识不到很多问题。到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虽然有很多心理健康的工作在做,但由于很多志愿者做的不一定专业,有可能会给那些受影响的人带来二次伤害。但这次新冠疫情中,我们有430多位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务人员到武汉,帮助解决一线人员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在灾难之后,很多国家建立了国家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但是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我们主要是在遇到灾难的时候,临时培训和抽调一些医务人员,这样做有效,但效果不是最理想的。比较完善的做法,是有一个国家级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能够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国家也意识到了,2020年4、5月份,我们有专门的报告交到国家的有关领导那里,也得到了相应的批示,会开始筹建中国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完善心理危机救援体系。最近已经开始启动,在做一些准备工作。



吴小莉:体系建立是一个愿望,那么咱们的人才在哪里?


陆林:选择精神科的医生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精神科医生的待遇不是很高,社会对精神科医生的认识,不是很全面。如果一个人心理或者精神上有问题,可能需要精神科医生的长期治疗,医生的价值不好体现。北京现在的心理治疗,一个小时是一百块钱,一年前,一个小时是三十块钱。心理治疗一般需要一个教授或者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那么一个小时收三十块钱,不如我们在北京一个理发师剪头发的钱。所以心理治疗,在我们国家开展的不太理想,那么我们愿意做、专业做这个事情的人,不一定非常多。

王辰:这些孩子们,真正有一种士子之心


从2020除夕夜火速集结,到最后一支援鄂国家医疗队——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撤离武汉,中国内地先后共有42600名医护人员、346支医疗队逆向而行,驰援湖北,被称作是“最美逆行者”。与此同时,在全国其它地区,昼夜坚守一线的“白衣战士”,也用自己的专业和精神,在民众和病毒间筑实了一座座坚实的隔离墙。他们中有资深院士,也有刚入职的“00后”。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王辰


王辰:现在我感觉到,这些孩子们真正有一种士子之心,有一种家国情怀,不只是想自己那点儿事,而是真正有行业发展意识、有社会责任、有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责任意识。我跟他们讲过,我看到你们的眼神里面,应该有士子之光,而不是一些小知识分子的模样,尽管很聪明,但对自己盘算的很多,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你可以self-center,但是绝对不能自私。

 

你知道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医生最重要的是有悲悯之心,学儿科的一定是看见孩子就高兴的,“宝贝儿,过来”,这样的。对医生来讲,既对品德有很高尚的要求,又要接受现实中,一些常人看起来不屑的东西:脓、血液、粪便,这些一般人不愿意接触的东西,医生都要接触。所以医生,既要在情智上、思想上,是一个很高尚的人,同时又需要是一个能够俯下身去,接触一切苦难、面对一切肮脏、一切腐朽、一切痛苦的人。


韩启德:再研究深入文化层面的东西,

你的创造力会比别人广一点


新冠疫情触发人们对于医学、科学、健康、生命哲学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更深的思考。因为非典,从医近三十年的韩启德,第一次开始研究传染病史以及医学史,而后,他也一直坚持。他说让他潜心其中的,是科学的求真求实和批判精神。面对17年后的新冠疫情,韩启德表示说:科学发挥了巨大力量,但是也暴露出中国科学家群体,在科学文化上不足的一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韩启德


韩启德:非典后,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坚持学习医学史,再扩大出去,对科学史也产生了兴趣。我们现在的研究是历史的延续,乃至于要想象到将来。再发展下去怎么做,我们是要拓展的。谈到科学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在高校里、在科学院,确实能感受到评价体系对大家的驾驭,让你难以真正地往创造的路上走、让你沉不下心来做研究。所以有些人没有把科学研究当作自己真正的目标、方向,往往只是成了敲门砖,这样是不可能把科学技术搞好的,包括我们的一些决策,也要科学决策。我觉得,还是从整个科学的思路、从历史、从科学史,再研究更深入的文化层面的东西后,你的创造力会比别人稍微广一点。

更多精彩 敬请收看:

2021年1月15日首播的

凤凰卫视《问答神州》特别节目

《疫情危机,变革再思考》


编导:孟涵

编辑:孟涵 马马晋 梁林海

具名赞助《问答神州》

上期回顾

《问答神州》专访

香港科技大学 校长 史维

通过凤凰秀app观看完整节目


往期内容回顾:

香港科技大学2.0,了解一下?

国药新冠疫苗获批上市,新冠疫苗走到哪了?

吴尊友:今冬明春,中国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新冠疫情流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