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猜猜看,哪儿的人最爱吃健胃消食片?| 红杉2018CEO峰会特写系列(三)

洪杉 红杉汇 2019-07-26

作为“家中常备”的健胃消食片,在中国的哪个省销量名列前茅?什么样的人最喜欢吃?一般在什么场景下吃?


答案是四川省。更让人意外的是,火锅店的采购量最大,很多火锅店会提前准备着好几箱健胃消食片,在顾客吃火锅前,发一板先吃起。


除了健胃消食片,四川人还酷爱感冒灵,尤其受40-45岁的女性喜欢。



这些有趣的数据发现来自红杉Family成员企业小药药。过去,在传统的药品分级销售体系下,药厂或许自己都不清楚具体的流向,但是现在,“互联网+医药分销”的新兴模式不但能追踪药品流向、指导药品生产计划,提高效率、节省成本,而且可以将数据应用于技术创新研发。


这就是数据的力量。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发生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每一个环节,包括:



这些变化共同构筑了未来医疗的新场景。更大的意义在于,关乎人类身体健康的全部数据正在加速集结,让我们对智慧医疗的未来充满想象。


近日,在“2018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组合CEO峰会”的“医疗健康”主题会场,来自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精准医疗等相关领域的红杉Family成员企业的创始人、核心业务负责人们相聚沪上,共同探讨了基于技术驱动而带来的未来医疗的场景变革。


“我们最终希望红杉所投资的公司能够解决实际的临床需求,带来更大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陆潇波在分享时说,“医疗行业是长周期创新的过程,正是因为经过了很多年的培育,根基扎实,才会让整个医疗健康行业慢慢进入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


过去两年,红杉中国在医疗领域里已经有8家企业完成IPO,分别是:



陆潇波表示,红杉中国对医疗行业的市场前景看好,截至目前,红杉中国已经成为80多家医疗行业公司的长期机构投资人,投资金额超过100亿人民币,处于行业领先的位置。今年,红杉中国在医疗行业的投资数量、投资金额都有了更大的提升。


以下是我们编选的该场主题论坛上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敬请一阅。


基因测序突破性进展

精准医疗触手可及



在峰会上,药明明码中国区负责人袁健中和药明巨诺CEO李怡平各自分享了一个关于精准医疗的小故事。


李怡平的故事,来自于美国小女孩Emily Whitehead,2012年,六岁的Emily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在接到“死亡通知书”后,接受了CAR-T 疗法,迎来新生,达到完全缓解,如今6年过去了,她再未复发。


袁健中讲的故事,来自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今年,复旦儿科收治了4位重症癫痫病小患者,他们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做了诊断和治疗都未曾见效,在药明明码和复旦儿科共建的实验室里,依靠基因测序的技术,诊断出这些小患者们其实是都患有对维生素B6依赖的一种隐性遗传病,通过精准的诊断,仅仅用简单的维生素B6就对他们的重症癫痫起到了治疗效果。


这两则暖心的小故事,让我们对精准医疗的未来充满期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免疫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个性化的精准医疗距离人们的生活也许会越来越触手可及。


陆潇波

红杉中国基金合伙人

精准医疗的核心是技术驱动

▨ 精准医疗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基因测序领域,一个是肿瘤免疫治疗。


▨ 在基因测序领域,随着基因测序成本的降低、相关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除了目前已经应用的无创产前检测、肿瘤伴随诊断及靶向药物用药指导、罕见遗传病的筛查领域,未来,会应用于精准的健康管理、癌症的早期筛查和基因编辑方面。


1.  精准的健康管理:传统体检只能发生在疾病后,但基因测序能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


2.  癌症的早期筛查:大部分的早期癌症都是有治疗方法的,基因测序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无创的方法在血液中找到微量的基因突变,很早就发现这些突变之后,可以判断癌症病变; 


3.  基因编辑:很多疾病都与基因的突变相关,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甚至修改,让人的寿命和身体健康,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 肿瘤免疫治疗,除了免疫关卡分子PD-1,PD-L1等抗体类药物外,也包括大家比较关注的细胞免疫治疗,都取得了很快的发展。


▨ 精准医疗的核心是技术驱动,红杉中国在精准医疗领域做了前瞻性的布局,包括基因测序、早期的肿瘤检测、基因服务、细胞的免疫治疗、基因编辑等,我们最终希望红杉所投资的公司能够解决实际的临床需求,带来更大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


袁健中

药明明码中国区负责人

数据赋能精准健康管理

▨ 明码是在药明康德生态圈里唯一一个把自己定位成数据公司的,是以基因组学为中心的健康大数据赋能平台。我们致力于建立一种CDMO模式,打通临床 、科研和药厂数据价值链,通过我们的深度数据挖掘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再跟生态圈的公司一起帮助药厂伙伴把药品研发生产出来。同时不断应用已有的数据开发出疾病筛查健康管理和临床诊断的产品。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闭环价值链。


▨ 在中国其实不缺数据,缺的是高质量的数据,和数据的共享及内容的挖掘。数据分散在不同人手上,价值就没么大,所以我们也在中国建立了data bank,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数据存储和共享的平台,一起去挖掘背后的内容。


▨ 人工智能会重构医疗场景,技术的进步会颠覆性改变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


李怡平

药明巨诺CEO

细胞治疗的机会和挑战

▨ 未来,细胞治疗会成为一个主流的方向,现在我们的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发病在中国大概每年25万,其中有40%左右的病人会变成复发难治,没有好的药物治疗。这些都是我们的真正的目标,要去帮助病人。细胞治疗在将来会在实体肿瘤治疗上有更大的突破和应用。


政策利好全面释放

创新药迎历史机遇



 “中国在医药行业从大国变成强国,创新药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陆潇波在峰会上表示:“国际上的大型医药公司几乎都是以创新药为核心竞争优势。过去我们国家的药企产品是以仿制药为主,要想变成医药强国,创新药是必须发展的核心资产。”


目前,国家也给予了创新药更多的政策支持,从2017年开始不断释放利好消息,包括加快临床审评、审评标准同国际化接轨、医保目录支付端对创新药逐步开放、给创新药更快进入医疗市场的机会、海外人才的大量回归、一级市场给创新药公司的资金支持、中国的一些创新药公司可以到纳斯达克上市、香港主板也增加了没收入、没利润的生物医药公司上市的通道等。


而且,这样的利好政策还在继续,在政策的支持下,创新药企业或将迎来一个发展的蓬勃时期。



万江

贝达药业董事、资深副总裁

创新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未来中国的医药市场、创新药市场竞争格局会更加的激烈。一方面来自创新药企业;一方面来自大型仿制药企业的转型,他们很有实力,靠仿制药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来帮助他们做创新以及创新之后的推广;此外,还有一些外资背景的企业在做创新药研发,中国的竞争现在越趋复杂化。


▨ 药品的品牌特别重要,比推广、销量更重要,任何的产品,我们都应该按照品牌目标去制定策略、制定行动计划。作为一个真正的创新企业,应该做强品牌,要严格按照药品的适应症去推广,就是这样才能真正的让中国的老百姓获益。


▨ 创新产品的上市和商业化需要提前准备好市场准入方面的工作,如商业渠道、定价策略、医保谈判、省级招标、医院准入等。


付钢

百洋医药董事长

人工智能会重构医疗场景

▨ 未来,药品的销售主渠道一定不在医院了,一定是药店或者基层医院。人工智能会重构医疗场景,大型医院专门负责做手术,药物治疗分散在各个层级的医院里。


▨ 现在到了方案营销的时代,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伴随诊断、患者服务、药品销售等,其实是一套很完整的解决方案,所以下一个生态一定是一个团结的生态,不能单打独斗,要与强者为武。


▨ 互联网会把品牌碎片化,在每一个品类里会有很多小品牌来稀释,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生态站,百洋医药现在定位为新分销平台,把百洋的渠道开放给各种各样的伙伴,不仅仅自己强大,也能够帮助客户的品牌扩张。


医疗器械会更有温度

分级诊疗成常态模式



归根到底,医疗行业要发生颠覆性的变革,最终指向仍然是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智能技术带来了更有温度的器械设计,尤其是可穿戴设备、便携式慢病监测的设备,能够记录患者的数据,而当患者拥有自己的医疗健康数据的时候,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他们能够真正参与到自身的健康管理;也可以共享数据给医生,与医生共同做出治疗决策;可以自主选择医院层级,这会让分级诊疗的靴子真正落地,未来,大医院会逐渐和社区医疗机构形成医联体,共同为大家的健康负责。


这些变化,或许会从根本上改变就医的体验。


蔡强

盛诺一家创始人

未来中国的私立医院会崛起

▨ 如果能够真的推行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简称MDT),完全以患者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给患者提供诊断、提供治疗方案和实施治疗方案,既有利于中国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也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


▨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最好的医院,都是私立的,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多空白在中国,中国私立医疗的发展是有巨大的前景的。在未来的20年、30年,大家一定会看到特别多的、特别棒的私立医院的崛起。


严萍宜

微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医疗器械公司要以做服务为主

▨ 由于生物技术的突破和智能手机的发展,给医疗设备提出很多新的课题,医疗设备公司要适应这种变化,不再仅仅是卖一台仪器和耗材,同时要提供一个信息平台或者工具,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连接起来,共享这些医疗信息。


▨ 医疗器械行业另外一个变化是,原本并不是这个圈子里的巨头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他们把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快速迭代的技术、通过算法,改变这个行业。医疗器械公司,从现在开始要放弃技术优越感,要放下身段拥抱客户,以客户为中心来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当医疗设备面对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时,用户的体验变得异常重要。


▨ 医疗数据的采集、链接、整合和共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前,所有的医疗设备、医疗检测数据都是黑色的,只有当患者到医院的时候才开始有数据,所以我们的数据不是白色的(零数据),就是黑色的,没有中间数据。新的设备的变化趋势,应该更方便数据的采集,除了黑色和白色的数据,还有很多灰色的数据,当患者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共享给医生使用。


▨ 慢病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当老龄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今后的三级医院可能更多地集中在一些重大疾病的诊疗,包括手术。应该把慢性疾病,包括一些重大治疗的康复,交给基层医院和慢病管理中心,这可能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杨翠军

移宇科技董事长

企业要搭建自己的竞争壁垒

▨ 未来的慢性病是固定到患者自主管理,而不是医院,我们很多器械的设计,理念就围绕着患者能够脱离医生,自我管理。


▨ 中国科技公司有一点特别重要,当你打造技术平台的时候,最好打造一个宽技术的平台,要有足够的前瞻性,让你未来的平台能够不停迭代。


▨ 要做海外市场,得有产品,这个产品必须是全球领先的产品组合,一个产品风险很大,有两个产品风险系数就极大地降低。必须要具备全球的营销能力,包括建立起覆盖全球的直销本地化网络,直销也是企业很重要的核心能力。


▨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时候,要注重壁垒的搭建:


1. 搭建技术壁垒,要做到全面技术领先,我们自己开发自动化设备,自己研发新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金属材料等,要把整个技术产品的壁垒提到一定高度;


2. 极致用户体验的壁垒,你要做到医疗的设备要有温度,不要冰冷,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努力,让患者每天,负担减轻一点,心情愉悦一点。 


“智慧医疗”的时代正在开启,医疗领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医疗行业的终极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健康的全面提升,这才是医疗的本质,是创新带来的真正的价值。而红杉作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期望与能够创造真正价值的企业一同成长。 


现场花絮

<< 向左滑动浏览更多


 推荐阅读

AI大时代,姚班“大神”和ACM班“天才”的一场巅峰对话 | 红杉2018CEO峰会特写系列(二)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然后ALL IN|红杉2018 CEO峰会特写系列(一)

Making impact!红杉中国种子基金×斯坦福×伯克利寻找Amazing founder

请收下这部CFO实战“红宝书” | 红杉中国2018CFO峰会精华

这些年轻人,为什么得到了香港特首与大佬们的集体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