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21红杉学者开营记
2021年8月6日,第三届红杉学者线上开营,不设限的年轻人们对话创业企业前辈。在两场以《在科技企业中高速成长的年轻人》《新消费品企业的高人才密度》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中,围绕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大厂与创业公司的抉择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分享。
“红杉学者”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是面向初入职场年轻人的一年期培养计划,由红杉中国和红杉成员企业联合策划,为广大斜杠青年提供更多可能。入选学员将接受红杉中国和成员企业的合作培养。
在科技企业中高速成长的年轻人
神策数据副总裁 杨岚钦
谈人才的不可替代性
从我的体验来看,红杉学者项目中的同学可能大部分都会有创业型人才的特质,同学们可以回去看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我自己经历了几个大企业,也经历了创业公司,我觉得我慢慢在从一个职业经理型的结构化人才往一个创业型人才的方向过渡。所以如果想变成一个企业的核心人才,首先不要给自己设限,而且要有ownership,要不断地持续迭代和学习。这样不管你现在在哪个位置,或者未来把你放到哪个位置,你都会变成这个企业essential的一部分。
货拉拉CFO 陈国基
谈大公司VS创业公司的人才培养
年轻人毕业以后是去大企业,还是去创业企业呢?大企业培养人才都是比较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而且都是批量培养,标准化程度相对高,在这个市场里有很强的兼容性,所以他们在大公司里面的类似岗位互相跳槽比较容易。但是在创业企业里边有些不一样了,打个比方,好像是店铺里面的学徒,样样都会,所以你的综合性会比较强,且人才培养的产出量小。有些接受过非常好高等教育的人,进入创业企业刚开始很难受,因为短时间内没有明确的流程和标准。所以如果你励志于在创业企业里面发展,大概率要放弃精细化培养,同时拥抱“野蛮生长”的模式。
去大公司肯定不是错误的选择,但不一定是最合适的选择。对于足够有野心的年轻人,他们有胆量选择“更好”、“更适合”自己的东西。
Airwallex大中华区战略副总裁 陈克炎
谈大厂VS创业公司的产品和人才竞争
从人才的角度,大厂和创业公司,并非互斥的职业发展选择。每个人的有效工作时长都有几十年,到底在哪一个时间段选择创业公司或者大厂,需要个性化判断。
大公司业务成熟、体系完善,每个人在平台中各自的岗位上做贡献,寻找增量的机会,以帮助整个企业维持存量和增长稳定,而个人也从中学习基本的业务逻辑,获得基于大体系的经验,哪怕只是管中窥豹。然而,创业公司正相反,没有稳定完善的业务体系,但有足够多的增量空间和机会。
人才在大厂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庞大的组织机构中脱颖而出,突破天花板;而在创业公司,挑战更多在于能否帮助业务迅速赢得增量市场,一旦成功,个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就水到渠成了。我们也往往从这一点出发,吸引不同职业阶段中具有创业激情和目标感、使命感的人才,为他们提供成长空间、发展速度都更好的选择。
第四范式CFO 于中灏
谈AI的业务落地
但是AI在各行各业规模化地落地依然面临不少挑战,原因之一是AI的人才相对来说还是紧缺的,即便像中国和美国这样起步较早的国家,顶尖的AI开发人员数量也比较有限,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可以感觉到computer science背景的学生相对比较抢手。
还有一个原因是AI场景规模,一些大互联网公司,它单一的场景就能够贡献公司大部分的收入。但其他一些行业,比如我们企业级服务端的一些客户,他们的场景还是比较细分和垂直的。
因此,AI在各行各业的真正爆发需要企业具有低门槛、规模化落地AI的能力,这也是第四范式目前在着力解决的问题。
我相信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当中会起到非常大的助力。也希望各位未来不管是投身于创业,还是去做投资,或者在产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都可以助力这一变革,为所在行业和社会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变化。
新消费品企业的高人才密度
元气森林国际战略投资负责人 唐瑭
谈互联网思维做消费品
第二点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多试错。大家目前看到的是元气森林相对比较成功的产品,但在水面下有不少未能成功问世的产品。在元气森林,多做尝试,快速迭代才有可能找到突破点。我观察到产品经理有的时候试图在每一步都做得很完美,十年磨一剑。但可能有时候我们需要跳出来,在迭代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产品,放弃一次到位的完美主义情节。
Ubras 联合创始人 赵莹
谈爆品的打造
古茗市场部负责人 顿贤
谈产品、品牌和运营
品牌的团队需要让自己的产品占据消费者的心智,使消费者有需求时,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品牌的产品,所以需要开拓创新为消费者带来对品牌的形象和身份的认同,即品牌价值观输出。但除了创新思维之外,品牌团队心中要有一杆标尺——量自己、合作品牌和合作供应商在品牌传递过程中的信息与品牌想传递的价值观和用户接收的品牌价值观是否一致。
运营的团队,心中需要有一个漏斗图,叫交易转化漏斗。我们常说目标刻在岩石上,方法写在沙滩上。不管漏斗中运用的方法和技能如何变化,运营团队都应该牢牢的盯住目标,每一个行为动作都与数据呈现的最后结果强关联,所以需要逻辑严谨,以目标为导向且使命必达。
渠道是让消费者感知到企业叫好又叫座能力的发声源,当消费者需要某个产品时,能第一个想到你,这是品牌的作用;而让消费者能多次感知到你并且非常容易地找到你,这是渠道的推力作用。渠道团队需要不断的拓宽消费者对企业的感知范围,所以需要具备发声用的内容运营技能与推广技能,让企业离消费者更近。
元气森林国际战略投资负责人 唐瑭
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这两年消费企业的人才密度的确越来越高了。而在企业里适应得更好的小伙伴,都是忘掉自己以前所谓光鲜亮丽的背景,踏踏实实,用心做好产品的,这个心态特别关键。
消费品企业不像以前大家在投行、咨询做的事情。消费品很多时候特别落地,特别运营,小到配料配方的合规,到包装材料的选择,到生产过程的协调,到如何当好一个店小二,这种重落地和运营的东西,其实是检验一个人踏实和靠谱程度的好机会。
Ubras 联合创始人 赵莹
古茗市场部负责人 顿贤
经过这次,发现她对于涉外沟通有着较强的技巧逻辑以及对市场有着强有力的感知,秉着我们企业开放的价值观,结合她本人的兴趣,她开始慢慢接触供应商商谈这个模块,负责国际水果采购,涉及中国、泰国、越南、菲律宾、德国、意大利、新西兰、西班牙等众多国家及地区。
从渠道开发、采购执行、内部运营及质检品控,输出了一套完整并适合品牌的流程,下能到世界各产地与果农沟通,上能到实验室做质检品控、数据分析。为我们水果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推荐阅读
壹
贰
叁
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