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科技,解密商业机遇 | 2022红杉中国CEO峰会精彩回顾(3)
近日,2022年红杉中国投资组合CEO峰会(以下简称峰会)于杭州圆满收官。峰会以“穿越周期 破局新生”为主题,邀请来自红杉大家庭各行业成员,以及各领域顶尖专家,围绕宏观展望、经济周期、气候变化、“双碳”、创新医疗、品牌出海等话题,共同开启了一场思想之旅。
在科技分会场上,红杉中国投资人与被投企业创始人等各抒己见,围绕中国智造、新能源、碳达峰与碳中和、企业服务、XR等前沿热点及行业发展趋势展开讨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他们的精彩交流。
“我们要把时间花在哪些地方?”
周逵 | 红杉中国合伙人
在科技投资方向上,我来简单地说一说,我们团队把时间花在哪些地方了。
第一个是低碳。传统能源是资源驱动,而今天的新能源是创新驱动,发电、储能、应用等各个环节都在通过科技提升效率。我们关注新能源既有产业能力的释放和创新进步,也有能源安全的诉求和全球化的机遇。通过2-3年的时间,这方面的机遇已形成市场和产业的广泛共识。
第二个是云/端结构的演化。尽管身处各种起伏和巨变,但通讯革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节奏其实一点没有停顿。数据在向云端聚集,智慧在云上显露,比如AIGC开始走进生活,云存储像一个云大脑;另一方面,端也在越来越进步,比如电动车到各类机器人,有丰富感知、有即时智慧,还可能高效响应。在这个基础设施进步升级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核心软件和芯片的机会,也看到关键器件和材料的机会,同时看到原有的信息化产业机构渐渐在重构。
第三个是产业数字化。比如工业、医疗、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比如远程办公、供应链管理等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眼花缭乱的数字化需求面前,我们尤其希望寻找出那个真正重视把产品做好、交付有效率的公司。我认为团队具备这样的认识和耐心,产业数字化才是你的机会。
在这儿祝愿大家,在这广阔的科技创新机遇面前,实现创业梦想。
崛起-中国智造
倪军 | 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安脉盛董事长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整个制造模式发生了多次变革,从大规模生产到精益生产、柔性制造、可重构制造,再到现在我们所处的智能制造时代。每一种制造模式,所关注的业务焦点都不一样,大规模生产聚焦成本,精益生产、柔性制造和可重构制造分别聚焦质量、品种和响应速度,而智能制造,除了上述各个业务指标之外,还增加了效率指标。
从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来看,有几个主要趋势:第一是在新的世界格局下,全球化市场和全球化竞争如何进行;第二是动态市场变化加快;第三是技术创新不断迭代;第四是物联网、大数据带来一些新机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第五是人才的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短缺;第六是全球布局中需要面对的系统内部和外部供应链的影响。
面对制造业的重要性,世界上其他几个主要国家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纷纷出台了振兴和发展制造业的政策和战略。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30年中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现在也面临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企业内部研发能力欠缺等问题。
对于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的崛起,我个人有几点建议:第一是要继续夯实中国的基础工业;第二,一定要在研发上不断投入;第三,中国需要复合型、跨学科的人才,这种人才对中国未来发展是非常稀缺的;第四,要打通从知识到技术、到商品的各个环节;第五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否则创业公司非常难生存。
最后一点,是软件和硬件的关系。中国很多企业家,对硬件设备看得重,但是换成软件就觉得不值,造成缺乏很多基础的工业软件。所以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价值问题需要被正确看待。当然保持开放、吸引外资、加强国际合作,也是中国智能制造崛起的一个必要条件。
破局-能源转型
项晓骁 | 红杉中国董事总经理
近些年,能源板块的变化非常大,从过去的政策驱动变到今天的市场驱动。未来,能源的属性,也有可能从过去的资源属性变成制造属性。我们可以看到,光伏板、风机都是制造出来的。整个能源的变局是一个百年不遇的机会,中国作为全世界的制造业大国,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诞生出更多世界级的能源企业。
陆川 | 正泰安能董事长
光伏在未来的应用场景里,一方面更接近用电侧,减少了电力输送中产生的一些损耗;另一方面与一些建筑以及各种表面的结合更好,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所以随着电力市场化的不断推出,分布式电站的生命力会变得更强。
在储能方面,这两年由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这两年煤价的上涨,使得电力成本大幅度上升,储能在用户侧的需求开始显现,能够有商业模式。同时国内市场由于政策驱动,一部分大型储能产品今年开始推向市场,明年会是一个比较快的上升期;海外市场,由于同样面临清洁能源的大量接入,对大型储能的需求在明年也会有非常大的增长。总体来看,随着清洁能源比例的不断提高,我认为储能是一个确定的、周期比较长的赛道。
李辉 | 氢辉能源CEO
氢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储能方式,在能量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有其突出的优点,比如它的储能时间可以达到以季节为单位,功率密度也可以做得很大。同时,氢的使用也有很高的灵活性,既有能源属性,通过电-电或电-气模式储能,也有工业原料的属性,电解水制成的氢气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原料,应用于一些碳排放很高的领域,比如合成氨和氢冶炼。
对于氢储能链条中的电解水制氢技术,目前主要是以碱性电解水为主要的技术方案。但我个人认为,会在2年左右被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的方式所代替。从远期来看,AEM制氢技术兼具了碱性电解水和PEM电解水的优点,既有可波动性、适应性,价格也比较低廉。当然,这个技术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王辉 | 英臻科技CEO
新能源时代,能源的生产者变得分散,企业、家庭、个人都变为了能源的生产者,其带来的不只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带来了技术结构的变化,其中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对电网的要求提升了很多。
那新能源带来的波动性怎么解决?一个是电网侧对电力设备、储能设备、光伏设备有更强的控制;另一个就是面对分布式能源遍地开花的情况,用一种从下而上、自发性的方式,去解决调度的问题,比如虚拟电厂,即通过市场的价格信号去驱动生产和消费的动态平衡。
王海进 | 比亚迪半导体董事会秘书
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前些年中国市场比较大的份额还在被海外品牌垄断,然而近些年随着一些自主品牌的崛起,部分领域,比如车规领域,基本上国产品牌已经占到超过50%的份额了,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领域,自主品牌也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地位。
未来,因为硅基半导体的能耗相对偏高,所以如果我们把硅基的IGBT替换成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能把整车的能耗降低5%。我们预计在车规领域,碳化硅对硅基的代替会非常快,甚至在车规的拉动下,整个中国的第三代半导体,特别是碳化硅产业的崛起,完全足够支撑碳化硅从汽车领域走向光伏、风电等领域。
中国有强大的制造基因,如果能源不再是资源,而是拼制造的话,中国一定有更大的优势。这对中国整个产业界来讲,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中国在能源领域一定会涌现出全球领先的优秀企业。
赵卫军 | 远景动力中国区总裁
能源的属性从资源转到制造,我觉得它的核心在于,其实能源还是有资源属性的,只不过它的资源属性变得更加公平,让各个国家都有机会去做能源。中国有大量的风、光资源,特别是西北和沿海地区,恰恰是借助着这些资源属性,再加上自身强大的制造能力,中国才出现了世界级的新能源公司。
另外,能源变成制造属性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效率会非常高,因为我们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和人才。很多民营企业原来是不能碰能源的,现在可以做了,这样会让效率提升。
碳达峰攻坚战与碳中和持久战
李俊峰 |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红杉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碳达峰、碳中和赛道,既有硬核科技的机遇,也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的机遇,整个过程数字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体现自身价值,这一互联网思维模式并没有过时。比如在隔墙售电、网间互济方面,要破解其中的难题,数字化就有很大的用武之地。运用数字化技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就可以萌生一个新的创业思维,解决行业的一个难点、痛点,变成一个新的商机。
窦强 | 博锐尚格执行总裁
中国双碳战略的提出不仅仅是因为环境问题,更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济转型。过去20年,中国的经济结构更依赖于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外汇,进口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能源结构不合理致使中国化石能源的进口量居高不下。而碳中和最大的优势,就是把需要的化石能源转换成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所以未来10年到20年,我所从事的建筑能源相关工作,核心目标就是利用数字智能让建筑用电能够适应这种持续增加且不断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帮助占整个碳排放40%的建筑用能实现碳中和。
孙捷 | 远景科技首席可持续官
远景理解的数字化,更多的是智能物联。我们谈的更多的是能源物联网,而不是能源互联网。因为互联网聚焦解决的是信息通信层面的问题,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是未来的能源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有集中式和分布式的发电设备,有海量和分散的用电设备,也有大量的储能系统和充电桩。我们需要通过智能物联的技术让这些设备与设备、机器与机器之间形成“社交网络”,解决设备间和机器间的连接、沟通和管理问题,最终实现高效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我们的思路就是在纷繁复杂的能源世界里,通过智能物联技术,把物与物之间先物联,物联之后的数据上传到平台,经过数据治理、数据分析之后,再去构筑各种各样的智能化应用,实现从物联到数联再到智联。
朱治中 | 兰木达CEO
我觉得理解“双碳”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能源投资建设,因为75%到80%的碳排放都来自于能源的消耗和使用,所以如果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那我们既要在终端环节要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同时也要在发电端不断发展新能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进行发电。
但大规模发展之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新能源高占比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这是 “双碳”落地需要关注的第二个层面。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难点主要体现在新能源发电多时如何消纳,新能源发电少时如何保障供电,市场化是应对保供减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它可以通过价格信号调动整个电力系统内的发、用资源,实现单省、多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以此保证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可靠运行。
尤其是在用户侧,将原来只有电网公司的调度部门才能干的专业化能量管理工作,向终端工商业用户进行延伸、覆盖,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双碳”与“保供”驱动了新能源的发展,进而产生了大量市场化、数字化和专业化服务需求,这就打开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新赛道。
新能源背景下储能技术的新探索
梁成都 | 浙江圣钘科技董事长,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工信部14-5智能电网与先进储能重点专项责任专家
“双碳”目标下,我们要构建一个新能源+的体系,包括以新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体系、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工业体系以及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经济生态体系。
但是,新能源体系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稳定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储能成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瓶颈。我们所熟知的能量网,一张是电网,一张是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热网。以前的能量是热网往电网输,电网再做其他应用,热网的能量在燃烧反应之前储存在煤炭、天然气等物质中;而现在的新能源是电网往热网方向输,能量在电网中是以非实物形式存在的,因此对储能的要求就极为迫切。
其实,大部分的能量都是以热能的形式来使用的。因此,我认为储热在很大层面上比储电具有更大的应用空间。我们正在做的一个热化学储能的手段,是用金属氧化物,在850℃到1000℃释放氧气,变成还原态,储存能量;然后需要能量时再在800℃左右吸收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这种储能方式不需要稀有金属,能量转换效率高,具备大规模储能的优势,以下是一些应用场景:例如发电侧的新能源基地的集中式储能电站、火电机组“三改联动”灵活性改造;电网侧的电力系统调峰;用户侧冷热用电替代等等。
总之,储能要以客户的需求为起点来选择技术实现的手段。热能是能量的主流消费市场,我认为储热必将大有作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高兼容性、高灵活性的储能才能赢得市场。
中国企业服务勇攀高峰
刘琦林 | 红杉中国副总裁
中国的企业服务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有非常多的山峰、困难,也要面对很多机遇和挑战。红杉中国非常看重整个中国企业服务的市场,也投资了非常多家企业,希望大家都能带领各自的公司穿越周期、破局新生、勇攀高峰。
李俊峰 | 店匠CEO
店匠成立5年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更精准化地定义客户,能够提前想到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价值。我们非常反感做外包定制,这对我们的边际效应没有任何帮助。
我们始终坚持做小微企业,这些客户更希望我们在效果、功能这些实打实的部分上能够带来效益。同时,他们也希望用我们的SaaS时不仅仅是用一个软件,而且能够利用从软件中抽象出的营销、经营、管理的标准化思维,帮助他们提高整个流程和内部的效率。
过去,我们想要打歼灭战,打进攻战,想要更多的增长;现在,我们可能更需要思考,什么东西是我们一定不能丢的,什么客户是我们一定要坚守住的。很多人对于业务的惯性思维是寻找增长点,但是当外部市场发生变化后,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我认为要少做一些过去不太能确定并且会产生大量变化的动作,把更多的精力和优势资源都投入到确定性的事情上,从70分做到90分,让真正对你产生依赖的客户持续有更大的满意度。
苗峰 | 商越科技创始人兼CEO
当前,中国的企业服务在外部环境方面有两个最大的挑战:第一个是每个企业都有独特的发展,并且各行业龙头的发展受资源的影响差异较大,这就导致难以满足每个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第二个是企业不太愿意为软件本身买单,而是愿意为服务买单。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两条曲线,一条叫经营曲线,与企业的产品、管理能力等有关,另一条是融资曲线。中国的企服行业自2015年起经历过两波火热,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让整个行业发展得更加迅速,让整个市场认知到企服赛道的价值,也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去做产品研发。坏处在于过热的市场会让行业更“卷”,企业的客单价、收入质量在下降,但投入的成本更高。所以我们把融到的资金用在研发上,增强盈利能力,未来的资金未来花,而不会用来抢占市场。
所以我比较享受此时此刻, To B行业回归理性、价值回归理性,客户也回归理性,企业才能真正做好自己,才能走得更加长久。
屈凯峰 | 云道智造CEO
做企业最大的挑战就是坚守初心。用破局的思维来看,就是要用时代的技术开发时代的产品来满足时代的需求,这样的话我们就始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而干,就总能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去解决创业路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挑战。
虽然当下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企业运营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从总体来看,数字经济时代,第一性原理还是技术,我们并没有看到新的跨越代际的技术出现,所以总趋势没有改变。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变化的东西,原来很多事情都是在巨头的基础上做的,在别人的体系里做,但现在外部经济的变化给了我们重新进行盘整的机会,这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这是天时。没有云化的天时,中国高质量发展自主软件就没有出路。同时没有自主化的地利,云化的工业软件巨头也不会出现在中国,所以春天有春天的美,冬天有冬天的酷,我恰恰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整体的竞争不那么激烈,让我们可以耐下心来做一些补短板的事,做一些追求质量的事。
桑文锋 | 神策CEO
这两年,我的认知有两点大的变化:一点是在中国做企业服务,单靠产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做服务,但做服务往往是亏钱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服务的同时,算账能力很重要;另一点是围绕产品。首先是关于产品的研发周期,过去7年我们发现,产品从立项到完成PMF的时间并不是过去所认为的3到6个月,而是差不多1.5年到2年;另外,做软件产品也要像做硬件产品一样,把研发做成一种投资行为,要算ROI。
对于大的市场的不确定性,我的认知有三个点——
• 第一点:算帐挣钱与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统一的,算帐挣钱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给客户带来价值;
• 第二点:市场是客观的,不是乐观的,也不是悲观的,更不是不可知的,要不断地投入足够的资源去研究市场;
• 第三点:企业是一个连通器,当市场跟你之前的预期不一样时,必须去调整自己,做好人员优化,这样才能适应市场,更长久地活下去。
The future of XR ——Imagination the Only Limitation
董瀛 | 红杉中国副总裁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对于“元宇宙”这个词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理解。经历过2016年的泡沫期,今年整个XR行业真正实现了周期的穿越。我们相信每个周期都有各自的机会,我们也相信XR的大产业会是未来5到10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可以带领整个中国的供应链、产品到To C的应用和生态,都进行一次创业周期的升级。
丁伟瀚 | 穴居人CEO
从游戏开发者或者内容公司的角度去看,元宇宙的硬件设备需要具备三个特点:第一要足够轻,这样佩戴起来才能比较舒服;第二性能要足够优秀,这样元宇宙的世界才会更加真实;第三操作要足够简单,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用户。内容方面,我觉得有两点:第一个是UGC,用户要有一定自主开发的能力;第二个是要有自己的一套物理规则,使得用户在使用时,能够感觉不仅在使用一款应用,而是在一个自己制定规则的世界里,有和传统游戏完全不同的交互方式。
由于起步较晚,中国现在的VR产业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来说,都处在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但现在一些互联网大厂进来以后,经过大家的不断探索,我觉得迟早有一天,我们还是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比较有特色的道路。
王超昊 | 万有引力CEO
中国XR领域的发展,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是制造方面。中国作为制造大国,XR也不例外,几乎所有的产品,不管是在哪里设计的,制造都是在中国。未来中国也一定会是XR制造最先锋的国家。
第二个是技术方面。中国在XR领域的技术相比领先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和初创公司,愿意在XR软硬件层面最核心的技术领域去深耕,所以差距肯定会越来越小甚至是去引领。
第三个是市场和用户认知方面。中国未来会是XR的最大的市场,但目前对XR的认知度还不是非常高,尤其是2016年的那一波不成熟的VR设备,反而对市场有负面作用,我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用更好的产品去扭转大众对XR的心智认知。
徐驰 | Nreal创始人兼CEO
我理解的元宇宙是一个空间互联网,是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形态。我们的数字化信息,应该跟3D世界有一个更无缝的融合。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全新体系下,真3D呈现的计算终端就会变成空间互联网下最重要的一个入口和载体,这一块其实就是XR,泛指AR、VR加MR的设备。
VR和AR这两种设备,我觉得最终一定会回归到一个设备,像近视眼镜一样,可能按一下是一个全虚拟的世界,再按一下就是全真实的世界,还可能会有一个灰度条,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在0到1之间随意切换,控制虚实融合的程度。当然这个形态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可以见证的是,我们的数字世界在未来15年里会有一个缓慢升维的过程。
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契机,XR终端的数量去年率先达到了千万级,可以感觉到的是,2千万、5千万甚至1亿也有可能在不远的未来达成。对比这一点的话,XR确实是少数几个将来能够上10亿级体量的设备,而且每天的使用时长可能会超过手机。因此,我们相信XR的战略重要性和它带来的商业机会,可能是未来10年、20年最好的一个机遇。
推荐阅读
壹
贰
叁
肆
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