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原上的动物共存系列——岩羊篇
认识岩羊
岩羊体色很有特点,但与周围环境很协调,难以辨别
图源:Klaus Rudloff/Biolib.cz
岩羊身被青灰色到灰棕色毛,颈部、胸部为黑褐色,向下延伸到前肢的背侧,然后变为明显的黑纹直至蹄部。腹部和四肢的腹侧为白色或黄白色。在身侧的一条黑色条纹明显地将身体背侧和白色腹部区分开。岩羊和北山羊在中国及毗邻国家的分布区域,岩羊在
甘肃的分布范围可能比图中显示的大
图源:Schaller夏勒博士/青藏高原上的生灵
说到岩羊的分布区域,就要提到备受争议的分类问题,岩羊是岩羊属(Pseudois)中唯一的物种,比较主流的分类学观点将其分为四川亚种 P. nayaur szechuanensis 和西藏亚种 P. nayaur nayaur。随着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的增加,岩羊的分类逐渐产生了争议。另外沙夫在四川巴塘发现的只有一般岩羊一半大小的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先是被认定为四川亚种的一个特殊种群,后来也有研究认为是羊亚科中完全不同的种,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夏勒博士在《与兽同在》这本书中,记录了岩羊的一个有趣的行为。岩羊本来喜欢在草坡上进食,并不偏爱悬崖,但它靠近悬崖却是非常重要的行为特征,为什么呢?
猫盟于2018年用红外相机拍摄到野外悬崖边的岩羊
视频来源:猫盟
每年11月至次年1月的发情期是岩羊最活跃的时期,在夏季大多数雄性会和雌性分开活动(也有一些是全年的混合群)。但发情期时雄岩羊会进入雌性群中争夺统治地位,获胜者可以享有发情雌性的优先权。
雄岩羊对于统治地位的争夺,有时会非常激烈。当两只个头相当的雄岩羊遭遇统治地位抉择时,都不服软的双方便会开始一场仪式化很强的“战争”。其中一只会突然跳起来,稳稳地用后腿站立,抬起前腿,然后头偏向侧面往下扑过去,用角顶对手,双方角猛撞在一起。地位低的岩羊还会用一种奇怪的姿态表示自己的臣服——用脸去蹭占统治地位的雄性的整个臀部,持续1分钟或者更长时间。
最早对有蹄类动物人为干扰的研究来自1964年,Hediger用车接近非洲的有蹄类动物,以此来确定不同物种间逃跑瞬时距离的差异。而后慢慢地,警戒距离、逃跑瞬时反应距离和移动距离这些指标因素就用来考察动物对干扰的瞬时反应行为;干扰对动物的中期影响表现在动物种群时空分布的变化、繁殖成功率的变化方面;然而,对于动物群落动态的长期影响研究还比较少。动物们通常会把人类的干扰看作一种捕食风险,因此在面对这些风险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随着青藏高原地区交通、旅游等持续开发,以及岩羊种群数量逐渐恢复且持续增多,导致人类与岩羊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区域重叠比例逐步升高,因此人类对岩羊等野生动物的干扰也在持续上升。蒋天一(2013)等曾对宁夏贺兰山保护区的岩羊受人类行为干扰做过详细的研究,发现岩羊在公路上的警觉反应和逃跑反应发生比要显著高于山谷和山崖的反应发生比,公路是人为干扰强度最高的生境。
受雪灾影响被饿死的岩羊(青海玉树,2019)
图源:新华网
随着我国禁枪、野生动物保护等政策的有力实施,在30多年前还很普遍的岩羊猎杀事件现在已基本消失了。据青海都兰县的地方志统计,1981-1985年间有6641只岩羊遭捕杀,64吨岩羊肉被政府收购。幸好这样的历史不会重返,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再被屠杀。
如前面提到的牧民牲畜与岩羊在草场草料食用上形成了竞争关系,对高原上的牧民生计造成了很大的干扰。雪境团队于2020年5月,前往青海海北州天峻县、德令哈市及海西州的祁连县进行调查,了解到岩羊引起的牧民生计损失最严重的地区是祁连县的野牛沟乡以及天峻县的龙门乡和生格乡。当地的牧民普遍提到牧场中的草料不够自家的牲畜食用,还需要另购草料满足牲畜的基本需求。
在祁连县野牛沟乡的牧场中,牧民们反映从2017年开始,岩羊对牧民草场造成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岩羊夏天在高海拔山坡上吃草,与牧民的夏牧场没有重叠;但冬天发情期后就会下到牧民的冬草场吃草,牧民的冬草场是受损最严重的区域,同时受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每户牧民冬春之交都要外购草料,多时每户可达30吨左右。当地牧民在牧场看到的岩羊种群数量大概为600—700只左右,据估计仅野牛沟乡油葫芦保护区附近的岩羊数量,自2016年的5000—6000只,至今已达到上万只。
雪境于5月在天峻县龙门乡调研
图源:郭郭
牧民草场中的草料不够牲畜食用,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归最初的草场归属问题来看。首先,草场到底属于谁?牧民个体吗?保护区或当地政府吗?还是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是谁占用谁的草场呢?相信这一连串的问题,从不同视角看,将有不同的答案,因此不能盲目下定论。
另外,从食物链及生态平衡的角度来分析,一刀切的保护政策以及牧区大规模持续的灭鼠行动,已使该地区食物链中的某些物种有超过系统承载能力的增长。岩羊种群数量的大规模增长,是在原有的人类捕猎行为已完全退出该捕食系统后开始出现,并由于现有天敌和主要捕食者——雪豹等食肉动物的数量增长、疾病和自然死亡对岩羊数量无法进行良好调控的结果。这样分析的话,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规范管理项目,对种群数量进行可持续管控,对牧民生计损失进行一定的补偿,不失为可探索的方法。
2020年,雪境正在开展人兽冲突项目,本项目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项目服务中心UNDP-GEF加强青海湖-祁连山景观区保护地体系项目资助。
[1]姜莹莹, 马忠其, 滕丽微, 等. 中国岩羊 (Pseudois nayaur) 种群和生态学研究进展[J]. 经济动物学报, 2017 (2017 年 03): 181-183.[2]姜智亮,米玛旺堆.岩羊(Pseudois nayaur)研究概述.生态学杂志.https://doi.org/10.13292/j.1000-4890.202007.029[3]迟翔文, 江峰, 高红梅, 等. 三江源国家公园雪豹和岩羊生境适宜性分析[J]. 兽类学报, 2019, 39(4): 397-409.[4]张致荣. 丰容对圈养岩羊行为的影响[D]. 东北林业大学, 2019.[5]蒋天一, 王小明, 丁由中, 等. 人类游憩行为对岩羊 (Pseudois nayaur) 反应行为的影响[J]. 科学通报, 2013, 58(16): 1546-1556.[6]蒋天一. 宁夏贺兰山岩羊 (Pseudois nayaur) 人为干扰反应行为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1-2.[7] 夏勒, 康蔼黎. 青藏高原上的生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8] 乔治·夏勒. 与兽同在[M].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1.
如果您恰好是三江源当地老百姓或是本地兽医,希望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野生动物救助的调查问卷,帮助我们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欢迎大家扫描填写【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救助的问卷调查】
也欢迎您扫码支持雪境的野生动物救助众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