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酸换肤之前,你至少要知道这些!
~今天第三篇推送有 DR.G
保湿乳和补水喷雾的团购~
大家好,普罗卡斯特又跟大家见面了。
上周我们提到过,一向不买超过¥300 单品的饲主最近没能抗住诱惑,一边哭一边败家了两瓶修丽可精华。正所谓:
不过一个月过去,前几天饲主一脸辛酸地说:「感觉...好像...似乎...可能...有点效果?想明显见效的话是不是只有去做医美刷酸了?」今天普罗卡斯特就跟大家说说刷酸的事儿。
「刷酸」根据使用场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护肤品中用来去角质,另一种是医美中的换肤,这两种情况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
第一种情况进化论在之前的《关于去角质你值得知道的事》中已经介绍过,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医学美容中的「刷酸」,也就是「化学剥脱术」。
1.做好功课自己在家用低浓度果酸/水杨酸去角质可以尝试,但高浓度果酸换肤一定不要自己尝试。
2.选择做果酸换肤之前一定要自己做好功课,也咨询好医生,不可以偷懒。
3.果酸换肤对于痘痘痤疮、色素沉淀和光老化等皮肤问题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4.果酸换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换肤后同样存在一些风险,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并遵医嘱。
在医美上,刷酸主要是指果酸换肤,属于化学剥脱术(Chemical Peels)的一种,无论是使用酸的种类、方法还是浓度,都与去角质产品非常不同。
做好功课自己在家用果酸/水杨酸去角质是可以的,但高浓度果酸换肤是「万万不可以」自己尝试的!
▍果酸换肤是什么?
进化论之前去角质的文章中介绍过使用低浓度的果酸或水杨酸来去角质的内容。
而果酸换肤是使用高浓度的果酸(20%以上),在面部短暂停留使皮肤的表皮层出现剥脱,并且在适当的时间及时终止(一般在1-5分钟不等)的一种方法。
果酸疗法从诞生至今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也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最知名的品牌应该就是芯丝翠(Neostrata)了。
▍哪些情况可以考虑通过果酸换肤来改善?
果酸换肤对多种皮肤问题都可以起到效果,下面列举其中对几种。但具体问题仍要具体分析,如果有这方面的需要还是要先咨询医生。
针对下面这些不同的情况,果酸换肤的步骤、酸的浓度等也会有所不同,并不是一个治疗方案可以同时解决所有这些问题。
痘痘、痤疮相关问题,比如痘痘、痘坑、毛孔粗大等。
通过对表皮层细胞的剥脱,皮肤表面的油脂分泌通道更加通畅进而对青春痘、粉刺等问题进行改善。而毛孔粗大也与皮肤表面油脂排出不畅有一定关系,因此对解决这个问题也有很大帮助。
色素沉淀相关的问题,比如痘印、晒斑等。
果酸对表皮的作用除了剥脱效果外,也会促进黑素细胞的排出,进而减轻色斑。还可以提亮肤色。普罗卡斯特猜测「果酸换肤」的说法可能是由此而来,再一次体现出中文的博大精深。
光老化相关的问题,如皱纹、皮肤松弛等。
当果酸作用到皮肤的真皮层时,造成损伤的同时也会建立皮肤的重建机制,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合成,进而减少光老化产生的细纹。
毛周角化相关问题,如鸡皮肤等。
进化论之前的文章专门讲过鸡皮肤的原因和护理,其中果酸换肤也是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就如当时文章中所说,鸡皮肤跟周围环境甚至遗传因素有关,并不能保证治疗后不会复发。
▍果酸换肤的优点有哪些?
各类激光治疗方法的出现和完善使得激光逐渐成为医学美容中的新宠,但果酸换肤仍然有其自己的优势。
首先,果酸换肤的方法比较成熟,操作和流程都比较成熟规范。这样适合的人群/症状、可能的副作用/弊端都比较清楚,而且仪器设备不会特别昂贵。
其次,果酸换肤的功效比较多样,可以在一项治疗中实现多种效果。但是针对不同的病症治疗采取的酸浓度等治疗方案应该是不同的,所以并不能期待做一次换肤就能解决所有的相关问题。
最后,相对于激光治疗,果酸换肤的价格还算比较优惠。不同的机构、地区和项目价格会有比较大的差别,但是相对于激光治疗来说,整体上还算比较实惠。
▍果酸换肤并非每个人都适合
果酸换肤虽然方法成熟,并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果酸换肤,不适合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1.短期内已经做过皮肤磨削或激光治疗的。这些方法也都需要皮肤有一段时间进行恢复,没有足够的时间间隔就做果酸换肤可能会对皮肤造成无法恢复的损伤。
2.有严重晒伤没有恢复的,原因与第1点接近。防晒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果酸换肤之后也一定要做好防晒不能放松。
3.妊娠和哺乳期。
4.对果酸过敏的人群。(好吧,这是句废话...)
▍果酸换肤有哪些风险和弊端?
果酸换肤的弊端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来自果酸本身的性质、治疗过程的刺激性以及治疗后的恢复过程。
首先,果酸本身对皮肤的刺激性。每个人对于果酸的耐受性不同,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强的刺痛、发痒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之后都要密切关注皮肤状况。
其次,果酸换肤涉及到老皮的脱落和新皮的生长,在治疗后一段时间内需要特别注意皮肤的护理,也要严格注意防晒。医生一般会推荐一些保养用的护肤品或面膜类产品,要遵医嘱,确定皮肤修复之前最好不要化妆。
最后,果酸换肤后可能会继续出现刺痛、红肿、甚至结痂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术后的正常状况,严格遵医嘱通常会逐渐消失。
但如果症状严重,则可能是治疗过深造成的,一定要及时联系医生,及时检查并遵医嘱做好相关护理。
▍果酸换肤的步骤大概是什么样的?
不同的目的和个人情况时间肯定是不同的,不过普罗卡斯特整理了一个大致的时间表,供大家参考。
1.治疗前准备:在治疗前约1周-1个月。这段时间医生可能会对日常皮肤护肤提出一些要求,也可能会推荐你开始使用一些低浓度的果酸产品,让皮肤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战。
2.皮肤清洁:治疗当天。在医院进行治疗之前,医生会使用专门的清洁剂对治疗部位进行清洁。
3.进行治疗。也就是所谓「刷酸」的过程,持续时间不等,1-5分钟内比较常见。
4.终止反应。会在部位涂上中止液,中和果酸,使换肤反应中止,避免过度损伤皮肤。
5.治疗后修复。医生可能会推荐一些护肤品,以及日常的一些护肤、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不要任性,遵医嘱就好了。
6.一般经过2周左右的恢复,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周期,重复1-5 的步骤。
▍果酸换肤需要几次治疗?
至于具体需要几次治疗,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差别可能会很大,很难给定一般人需要几次治疗。
不过一次治疗就完全达到效果的并不是那么多,多数做果酸换肤的同学都需要至少两次治疗。
超纲部分
▍果酸换肤属于化学剥脱的一种
简单的说,化学剥脱术就是指利用化学试剂(也就是剥脱剂)使角质层发生分离剥脱同时促进新年的表皮层生长的一种方式。
目前较常使用的剥脱剂包括果酸、水杨酸、石炭酸、三氯乙酸等等。
▍几种常见的化学剥脱剂都有什么特点?
根据剥脱深度的不同,换肤的作用也会不同。(大家可以简单把「剥脱深度」理解成在皮肤上的作用深度,感兴趣的同学找最后的朝纲部分瞅一瞅。)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在换肤这件事儿上,几种类型的酸有什么不同。
果酸(AHA)
目前大多数换肤都是以果酸为主的,以甘醇酸(GA)为代表,也有甘醇酸、乳酸等不同成分进行复配的方式,整体的浓度一般在20%-70%之间。功效嘛上面说了不少,这里就不啰嗦了。
水杨酸(SA)
水杨酸可以单独进行使用,也可以和果酸进行复配。相比果酸,使用水杨酸进行剥脱有优点也有欠缺。水杨酸本身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的功效,对于痤疮痘痘以及炎症有很好的效果。
在2008年,Kessler 等针对20位中等痤疮患者使用30% 的甘醇酸和30% 的水杨酸进行了对比实验(半边脸用甘醇酸,半边脸用水杨酸)。两种方法对于痤疮的改善效果非常接近,但水杨酸显示出更好的保持效果。
辛酰水杨酸(LHA)
作为多挂了一个脂肪链的水杨酸衍生物,辛酰水杨酸在最近的10-15年有比较多的研究,并且在欧洲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在保持了水杨酸的抗菌、抗炎、抑制黑头粉刺的功效的同时,辛酰水杨酸由于额外的脂肪链而被赋予比水杨酸更好的脂溶性,使得它在毛孔和表皮层中具有很好的穿透性。
此外,辛酰水杨酸与皮肤表面的pH 值接近,并且具有比较好的耐受性,还有研究显示使用 LHA 进行剥脱无需像 AHA 一样在几分钟后进行中和以防止过度剥脱。这些特点都使得真对 LHA 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
三氯乙酸(TCA)
TCA 根据使用浓度的不同(10%-35%)可以实现不同的剥脱效果。很多时候 TCA 会和其他的成分组合进行治疗,很多医生和研究人员都有自己的实践。
▍化学剥脱术有几种类型?
化学剥脱术一共分三种类型:浅度剥脱(Superficial Peels)、中度剥脱(Medium-level Peels)和深度剥脱(Deep Peels)。
选择哪种剥脱类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使用的是哪种酸、酸的浓度、患者的皮肤类型、皮肤状况、要求的治疗效果等等。
随着剥脱程度的增加,可以实现更多的效果,但相应的治疗难度、治疗风险也更大。
浅度剥脱
浅度剥脱可以剥脱至真皮乳头浅层,通过果酸、低浓度的TCA(10%-25%)都可以实现。
浅度剥脱主要影响表皮层以及表皮真皮层交界处,对痤疮以及炎症后色素沉淀都有改善。而且因为接触皮肤外表层,浅度剥脱也是对肤质状况要求最低的一种。
中度剥脱
中度剥脱可以剥脱至真皮网状层浅层,高浓度的TCA (35%以上)以及多种组合剥脱剂(如甘醇酸+TCA)都可以实现。
中度剥脱可以用于改善浅层的瘢痕以及一部分色素沉淀问题。
深度剥脱
深度剥脱可以剥脱至真皮网状层中层,主要依靠石炭酸剥脱剂来实现(如Baker-Gordon 剥脱剂)。
深度剥脱可以用于治疗严重的光衰老,或是很深的皱纹。深度剥脱剂会使表层的角蛋白和其他蛋白质快速变性,在穿透至真皮网状层的同时刺激胶原蛋白的再生。
来参加今天的小调查吧~
~今天第三篇推送有 DR.G
保湿乳和补水喷雾的团购~
大家都爱看
参考文献
1. 刘玮, 赖维 & 王学民. 美容皮肤科学(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 何伦 & 王向义. 美容医学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3. Erbil, H., Sezer, E., Tastan, B., Arca, E. & Kurumlu, Z.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rial glycolic acid peels and a topical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recalcitrant melasma. J. Dermatol. 34, 25-30 (2007).
4. Rendon, M. I. et al. Evidence and Considera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Peels in Skin Disorders and Aesthetic Resurfacing. J. Clin. Aesthetic Dermatol. 3, 32-43 (2010).
5. Kessler, E., Flanagan, K., Chia, C., Rogers, C. & Glaser, D. A. Comparison of alpha- and beta-hydroxy acid chemical peels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ly severe facial acne vulgaris. Dermatol. Surg. 34, 45-50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