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作家·刘章建 | 汉江黄金峡

刘章建 读书村 2018-08-05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读书村专栏作家·刘章建

刘章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90年代末期开始创作,先后笔触散文、小说、杂文、诗歌等多种题材尝试。出版散文集《行走的记忆》、杂文集《英雄不问出处》等,部分作品入选中学生作文辅导教材。现居陕西洋县。





汉江黄金峡旧风物

文 | 刘章建

 

出金水街沿河下行约莫3公里,就到了金水河与汉江的交汇处——金平渡口。撑船的李月青老汉把我们渡过河,又顺水撑了一小段,让我们省点脚力。跳下船,沿着河岸卵石磕绊上行至岸边,在赢尺草丛小径里摸爬半小时,约行1公里路,在汉江河南岸半坡荆棘路边,拐一个小湾,一个大家伙就直扑眼睑,怪物一般耸立崖壁,令人豁然开朗,目测:高约2米,宽近半米,厚10公分,勒文清晰,完好无损。仔细看,是“黄金峡众船帮首事公议仝立”的石碑。——就是这通碑,影影倬倬地揭开了汉江黄金峡昔日的风物。

全文如下:

黄金峡众船帮首事公议仝立

盖闻救蚁埋蛇身得荣贵,济急惩厄,德及子孙。要无继善行之显报也。黄金峡者实属之最险之所,往来船只多受惊怖,倘有不利货物漂流而人众坠入水被两岸人夫,只知捞货希图卖资并不顾人性命,即有人依货漂流率皆舍人而抢货,凡此皆习俗所致。而众无可如何我船帮人等何患其惜,不恐目视?会同商议公立拯济会议,备救生船 □ 只。凡有遇事时于水中救一活人者,给钱□百文;捞一死尸者,给钱□百文;众人知救人有功又不失其图财物利之益久之。济急拯恶之心油然而生者尝不止我等已也。兹倡首诸人各出私囊救助,共成斯本嗣后,上下船只除旧规香火钱外,每船助钱 □百文,以善其继凡四方。

仁人君子有愿乐助者众祈解囊助帮助,但得积有成,数购置义地捐施棺材将见生者,土戴淹死者阴感商贾船只平安莫不尽,不从此善行所积而废也。至于勒石书名,永垂久远,是又在已成之日,当不泯众性之善念也。是为序。

汉江船帮公置义地买明两处:

大龙滩义地山主    江永贵

鳖滩江口义地山主  李文举

道光二十八年四月吉日众船帮首事公议仝立

  

这通公元1848年制文的碑,立于近乎170年前。碑文内容是一篇较为典型的记事文。文章引经据典,详略得当,笔墨淳朴,叙事简约,透过碑文,结合碑文资料记载,通过访问当地向导,以及网络搜寻文字,透过碑文,了解到一下三方面问题:


小村摄影

黄金峡与“茶马古道”

距今1800年的三国时期,汉中实际上掌握7个县域,其中就有金水镇设置的黄金县;一直延续到距今大约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黄金县依然发挥着县制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因,就是源于金水金河口直抵汉江黄金峡,以及黄金峡流域兴旺浩荡的船运业。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当盛唐马队运输的大量物资,从繁华的西京,翻越秦岭太白,穿越华阳古镇,直抵洋县金水铁锁关,就到了黄金峡岸边。

黄金峡沿岸,山高林密,巍峨的秦岭南麓与绵延的巴山北麓之间,横空贯穿期间的汉江,恰如其分地担当了联通南方与北方的水运大动脉,承担起水上茶马运输线的职责。其时,卸却骡马,改道船运,一应物资商品就顺着宽阔的汉江河顺水而下,畅行千里,通江达海。汉江航运得天独厚地利用了浩淼的水资源,船顺流而下,载着秦岭山区特产的生漆、索草、木耳、药材、桐油、茶叶顺“下水”去汉口,返程拉“上水”从湖北运送工业制品,洋油、洋布、洋烟等等南货。北方的土货与南方的洋货在这些大小船只中往返穿梭,年深日久,繁荣的商贸活动形成了汉江河沿岸繁华的码头。金水镇金河口就成为昔日繁华乃至奢华、繁忙景象的代表地。其战略位置、地域位置远远高于洋县境内汉江河上的其他任何码头,从而使金水成为汉水流域主要历史重镇。“黄金峡者实属之最险之所,往来船只多受惊怖。”的碑文,合理、真实地展现了黄金峡昔日的无限风光和险象环生的情景。

历史,舍我其谁地给了金水镇特定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使它在1800年的历史长河中尽显无数风光,尽得无数先机。尽管,如今陆路运输大贯通,以及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我们不得不毫无选择地抛却内心深处的眷恋,然而,历史,毕竟记录了汉江黄金峡昔日伟岸的风采和浩瀚的沉积。

汉江“恶水险滩”

黄金峡位于洋县境内,是汉江第一峡,系汉江流经该县东南部金水、桑溪和黄金峡镇的一段河谷,全长47公里。因其自古以来就以滩多势险而著称,自环珠台入峡,金河口以东有24个险滩,有24个险滩,出峡口称之为渭门,最为险阻的有九斗米滩、拘滩、鳖滩、大瓦滩、小瓦滩和大唐兴滩、小唐兴滩,不仅滩险,而且景奇。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黄金峡以水流急、险滩多、气势磅礴而著称。其最奇妙、也最为引人入胜之处在于:时而山势陡峭,时而奇峰迭出,时而穿行峡谷,时而静水流淌,时而浪头扑面,时而鹮猴再现。明朝著名诗人王任曾留下“九十余里黄金峡,二十四处白云滩。雷向汉中驱乱石,水从天上倒狂澜。铁崖碍日千山险,玉鹮生风六月寒。信宿龙潭幸蚤出,片帆回首抵长安”的著名诗篇,清代文人洋县县令邹溶过黄金峡时,就写下过气势磅礴的《黄金峡赋》的文字。

悠远千年时,黄金峡是汉中通往荆楚的黄金水道,往来大小货船千帆竞流,川流不息。对东去船只来说,金河口是第一个鬼门关,金水河汇进汉江的入口,落差高达十余丈,吼声震天。大小船只,都要上岸拜神。这就是碑文中“上下船只除旧规香火钱外,每船助钱□ 百文,以善其继凡四方。”的缘由。由此可见,远古黄金峡的险恶,绝非今人杜撰,藉此而衍生了河边人“吃水饭”的兴盛繁衍。——这一点,也是证明黄金峡昔日水运昌盛的重要证据。


小村摄影

见财起意 与“济急拯恶”

封闭的陆路交通,缔造了汉江水运业的繁荣昌盛;繁华装载着数不清的货船往来穿梭在黄金峡这一爿阔绰的流域;随之而来的暗流涌动,就是数不清的船只被咆哮的汉江吞没和侵蚀,只留下孤独的死尸和漂浮的物资。在那样一个饿殍遍野、穷尽苍生的年代,抢掠浮财就成为常态。是故,黄金峡众船帮会首目睹此情:“黄金峡者实属之最险之所,往来船只多受惊怖,倘有不利货物漂流而人众坠入水被两岸人夫,只知捞货希图卖资并不顾人性命,即有人依货漂流率皆舍人而抢货,凡此皆习俗所致。而众无可如何我船帮人等何患其惜,不恐目视?”——忍无可忍并会同商议公立拯济会议,备救生船只。并立碑树信:“凡有遇事时于水中救一活人者,给钱 □ 百文;捞一死尸者,给钱 □ 百文;众人知救人有功又不失其图财物利之益久之。济急拯恶之心油然而生者尝不止我等已也。兹倡首诸人各出私囊救助,共成斯本嗣后,上下船只除旧规香火钱外,每船助钱□百文,以善其继凡四方。”

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我们可以大胆推断:破旧立新、甚至更弦易张,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必然,黄金峡两岸的民众,打捞浮财养家糊口固然重要;然而,救命于恶浪,挽救苍生更是先决。我们无法知道,那个时代的船帮老大们有多么慈眉善目和菩萨心肠,单就众船帮大佬们能够俯身处地为过往商贾、船工着想,也已经实属不易的了。

在这里,由于山高皇帝远,丝毫看不到当时政府的影子。按照现在“村民自治”或者“乡规民约”对应过来,船帮自觉不自觉地觉醒着要“立碑树约”的做法应该成为“渔民公约”吧?!——尽管,他们代表的仍然是“统治者”的立场,但是,弃恶扬善却也是公开而无私的。

还算是有预见,船老大们在在篆刻碑文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物价上涨、时序变迁的问题,因此,就在每一次奖励和捐赠数额前留下一个数字序数的位子,必将是按照众议或者是时物价比对等商议的数目。——这一点,也是这通碑的重要价值所在。

近500字的一通民间碑文,由于深藏山涧,虽然历经170多年,却依然就像是未出阁的闺女一样完好如初,忠实地记录了大量信息,让我们抚碑太息,感叹时空转换,感叹人世间沧桑变迁。忠实的碑尚在,浩荡的汉江水却已经无法再披挂曾经的战袍,无法延续辉煌在这一段历史长河的恒古不变的茶马古道中摇曳着一篷帆船,去超度苍生,去哺济众世,去迎来送往去迎浪飞渡去闪展腾挪去续写华章了。

这通碑,还有一个怪处,就是两处写了救济危难的事情,却两处着墨不同,一处用“济急惩厄”,而另一处却写作“济急拯恶”,看似相近,却大不同,难道是船帮的大佬们留下的迷?


  ——The end


点下边标题阅读作者最新文章:

·专栏作家·刘章建 | 李家河最后的一抹记忆

·专栏作家·刘章建 | 去看一棵树

·专栏作家·刘章建 | 一个叫曹家坝的小村庄

·【专栏作家·刘章建】醉眼看人

【专栏作家·刘章建】贿死

·【专栏作家·刘章建】我老乡唐生智的那道门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交流群:读书村·微写作/QQ群:281290150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可以查阅订阅丁小村言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