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奚文沁:多元精彩、韧性成长的社区生活圈营造
导读
住房与社区规划学委会特别推出【委员风采】专栏,定期推送学委会委员在住房与社区规划方面的学术与实践成果。本期内容为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所长奚文沁题为《多元精彩、韧性成长的社区生活圈营造》的报告,以飨读者。
本文字数:3738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奚文沁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二所所长、院风貌首席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社区生活圈,“圈圈”相互大家的美好生活。奚文沁所长以上海为例,回顾梳理上海社区生活圈规划方面的治理问题,并针对此次新冠疫情危机,从韧性应对的角度解读社区生活圈在应对各类灾害的规划策略,提高社区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事先预防、应急响应和灾后修复能力。
1
Q
我们知道您和您的团队很早就开始进行上海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工作,针对上海这一特大型、高密度城市请问社区生活圈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呢?
奚文沁:我们团队关于上海社区生活圈规划方面的工作始于2014年,当时配合上海市委关于社区治理的课题开展研究,之后配合上海2035总体规划层面提出社区生活圈构建的策略导向和制定全市层面技术导则,并参与浦东缤纷社区、普陀万里、普陀长风、静安天目、长宁周家桥等多个社区试点实践案例的编制和推进,探索对城市生活品质综合提升的策略。
上海2035总规明确上海目标是建设卓越城市、令人向往的人文之城,上海社区生活圈的发展目标相应定位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居民生活,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与国际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体分目标包括:
1.构建全覆盖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底线保障和社会公平为原则,整合各种资源,构建集约型、组合型、网络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与均等化,提升市民满意度和城市宜居性。
2.提供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保障。积极应对时代发展与社区人口结构演变带来的服务需求变化,建立适应人口结构特征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构建覆盖全年龄段市民的公共服务与管理。
3.优化社区生活交往环境。基于市民日常生活规律,优化设施与空间、资源配置,营造更高品质的公共活动空间,创造更加融合的就业活力空间,打造更有归属感的社区氛围,保障居民享有全面便捷的人性化服务。
针对上海这一特大型、高密度、成熟度高的城市,我们团队觉得社区生活圈规划和营造还应体现如下特点:一是从人的需求入手,倡导全口径、全龄段、全生命周期的关怀,尤其是关注一老一小,兼顾活跃人群和弱势群体;二是通过渐进式、小规模的环境改善,聚焦有机更新和精明发展;三是精准化配置设施,集约利用空间,提高复合化利用程度;四是彰显特色,植入人文、社会、历史等要素,注重传承和创新;五是培育社区参与意识及自我更新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持续改善、弹性应对的社区发展路径。
2
Q
您参与了自然资源部《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编制,其核心内容以及其中传递的理念是什么?
奚文沁:《指南》总体来说就是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社区生活圈基础性和综合性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和归属感,真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凸显创新引领,拓展服务要素范畴。在保障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公平均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多元需求,涵盖社区服务、就业引导、住房改善、日常出行、生态休闲、公共安全等六大方面,并在要素配置上注重保基本、重提升、增特色。
二是统筹时空关系,构建城乡理想模型。城镇及乡村社区差异较大,面临的具体问题及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指南》通过构建城镇与乡村的理想空间模型,创新重构服务要素、空间网络、土地利用模式,鼓励采用集约共享、合理布局、有机串联等系统思维来增空间、补要素。
三是关注地方差异,落实广域指导作用。面向全国范围使用,对各地不同的发展阶段、气候条件、人群特征等,提出因地制宜、分类分区引导的方法。
四是紧密结合实施,建立全生命周期工作机制。与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密切衔接,将社区生活圈理念融入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建立起评估-规划-实施和治理的动态机制。
3
Q
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一种社区治理的方法,社区生活圈规划在认识层面和实施环节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
奚文沁:上海正经历深刻的转型发展,以往城市快速发展但设施配套相对滞后,有一定的历史“欠账”要弥补,人口变化、社区结构变迁产生异质化多样需求,而社会的发展又激发人民对更美好生活向往,超大城市复杂运行对社区提出多场景应对要求,这些都是挑战,同时我们也配合上海目前从全市和各区层面积极推进的社区生活圈营造、完善社区治理的行动中发现,政府、居民、社区组织等无论在认识层面和实施环节,包括补足设施短板、覆盖服务盲区、展示亮点特色、培育人文关怀、促进公众参与、多方协同治理等方面,都有层出不穷的创意灵感和持之以恒的动力源泉,项目数量和质量屡创新高,老百姓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总结以下经验:
一是面对人口结构演化带来的多元诉求,探索社区规划的精准化应对。近年来上海城市人口结构演化逐步提速,随着老龄化、国际化与外来人口比例增高,社区规划和推进由普适性走向针对性,有效应对人群的异质化和多元化需求,不贪大求全、不搞一刀切。
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需求升级,引导社区服务内涵的完善。随着经济发展市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社区服务需要由关注民生的基础保障走向关注人本化品质提升,以提升社区环境的吸引力和特色化。
三是探索契合超大城市睿智发展的转型路径,将回应和满足真实迫切的生活需求成为城市的有机更新、活力再生的重要驱动力。社区作为落实总体规划目标的基本单元,应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休闲,制定因地制宜的更新策略,重点针对存量空间、低效空间、闲置空间、零星用地、灰空间等,通过集约复合、开放共享、效率提升、转型赋能、组合嵌入、环境提质、艺术植入等多元化的有机更新方式满足发展诉求和使用需求。
四是结合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积极推动社区治理的自治化进程。社区规划需要打通自下而上路径,体现用户思维,问需于民,问技于民,问政于民,让人民真正成为规划首要的获益者;并打破条块分割,鼓励资源的跨界整合、包容共享。
4
Q
如何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区生活圈的作用?
奚文沁:社区是承载着“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等多元功能的“有机生命体”,未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都要关注社区,以系统思维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土地和空间的挖潜增效方式及激励机制。社区生活圈的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配置一般具有小而精、布局均衡等特点,不需要独立用地,成熟社区往往通过城市更新、微更新等方式可以较好地完善要素供给,构建理想生活圈。
具体做法应不断创新总结,对于新增空间有限的存量更新区域,通过社区的各类存量空间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的排摸梳理,建立社区“空间资源库”,与缺失的服务要素进行比对和匹配,以盘活资源,实现弹性高效的空间供给。独立设施用地鼓励集中设置“一站式”设施解决多项服务需求,如上海徐汇的滨江水岸邻里汇安排了“十六汇”服务功能;在经营性用地中结建服务设施;闲置用房、低效空间、业态低端空间可以通过转型提升,置换为紧缺的或特色型设施;既有中小学校的运动场地、图书馆,单位企业的附属绿地、活动场地、地下空间等错时向社区开放;在公共绿地、滨水空间、裙房屋顶、拆违空间等植入小型多功能服务盒子,容纳服务、创业、交往功能,成为激活社区参与感的“触媒”;将功能有关联的设施复合或相邻设置,如医养结合、文体结合等,扩大集聚效应,减少重复空间的浪费;通过建立较大范围的邻里联盟共享既有居住区优质物业设施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5
Q
现在强调数字化,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上海在这方面有什么结合或新的探索来提高生活圈建设的效率和精准性?
奚文沁:社区生活圈建设在立足实际的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以契合未来生活为导向,以数字新技术赋能社区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创新,推进“互联网+”与社区服务的深度融合,上海有许多区就建立了“智慧大脑”,辅助社区管理和决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一是社区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智慧手段收集数据。包括通过热力分析(POI)等技术,了解居民活动特征;通过Gis、Spss等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提供大数据空间分析方法,结合线上问卷调查等,形成社区“问题”地图,做出更加精准的服务和治理对策。
二是推动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积极利用已有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完善对政务、社务数据的汇总、分析和管理,构建“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应用场景平台,鼓励运用交通管理、安全防护、能源利用、污染监测等信息感知网络,建设社区服务的智能化集成设计,提升日常管理能力与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配置体现智能化和未来感的服务方式。推进文化活动室、健身房、便利店等无人化设施,推广智能门禁、智慧配送、智慧养老就医、智能泊车、物业智管等技术多场景应用,鼓励构建居民线上交往与学习平台,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人群和服务时间覆盖面,实现全天候运营,优化体验感受。
6
Q
新冠肺炎疫情为社区生活圈规划带来了哪些启示和反思?
奚文沁:此次新冠疫情危机,上海面临战“疫”的最严峻挑战,社区生活圈是公共卫生安全护卫的最前沿,我们从韧性应对的角度也探讨了社区生活圈在应对各类灾害的规划策略,提高社区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事先预防、应急响应和灾后修复能力。
一是设施配置注重平战结合、弹性转换、分级相应,健全各类防灾设施指标管控体系,构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所需的应急响应各类空间配置,包括防灾设施、避难场地、隔离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指挥、检验监测等体系,当然并不是要在社区重新再建一套体系,而是建立社区平战转换的设施清单,对利用现有空间和设施适当改造和预留。二是增加战时社区应急生活服务的规划内容,储备生活圈内必须保障正常运转的超市、菜店、药店、食堂、便利店等生活保障类设施清单。三是提升社区多场景应急治理能力,包括封控社区空间管理、紧急物资的运输分配、接触配送及生活支持保障等应急预案等。通过分类分级场景模拟应对,构建“社区-小区-楼门”的社区防灾体系,实现“平时生活圈、战时防灾圈”的无缝切换。
7
Q
您最想对广大读者朋友们说的一句话?
奚文沁:社区生活圈,“圈圈”相互大家的美好生活。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