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恺 :DV和后第六代中国电影(2)
曹恺 著
民间到学院
小众媒体和咖啡馆放映模式
小众媒体即替代性媒介(Alternative Media),也可以称为另类媒体或反主流媒体,这个概念是对大众媒体的反动,一般意味着一种地下的状态。历史上的小众媒体,就来自于1960年代地下媒介(underground media)反主流媒体的平面传播。小众媒体是提倡新观念的先行者,为一些非专业新闻记者所持有,以一种前瞻的姿态传播尚未被大众知晓的信息,或者为弱势群体传递讯息,为前卫文化运动交换资讯……
DV在进入中国之初,就为一群非体制内的独立制片人所青睐,他们也是国内最早使用和鼓吹DV的人,DV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独立制作的替代性名词。这就使大部分由DV拍摄制作的影像作品,注定了其小众媒体的性质。
DV影像作品发端于民间,因缺少良好的发行传播渠道而无缘于电影院线和大众电视媒体,象香港“凤凰卫视”举办的“中华青年影像大展/DV新世代”虽然产生了巨大反响,但是对内地而言,能看到这一频道的毕竟是少数。所以,DV的传播途径是很狭窄的,它在小众媒体方面的出路大概有几个:网络、小型学术性展映、学院交流、咖啡馆放映……而其中的咖啡馆放映无意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应。
“22MOVIE”网站
北京是最早出现咖啡馆放映模式的城市,在1995年前后,一位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台湾籍学生,在北大和清华之间开设了咖啡馆“雕刻时光”,名字取自俄国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同名自传,这是国内最早进行地下放映的咖啡馆。法国著名的《电影手册》也关注过中国的咖啡馆放映现象,在其中罗列的咖啡馆有北京电影学院的附近“黄亭子50号”、北京清华东门的“盒子”、南京青岛路的“半坡村”、成都玉林小区的“白夜”等等。
半坡村“独立精神”
展映海报
南京
2001
“新潮新闻”艺术活动在藏酷
北京
2001
2001于年初在北京出现的藏酷新媒体艺术中心,隶属于的藏酷酒吧,藏酷酒吧是北京文化名流和时尚人物休闲聚会的重要空间。藏酷新媒体艺术中心是其中一个非赢利性的艺术展示空间,由深艺术家王功新和林天苗夫妇创办,这里经常举办各种国内外影像作品的播映和讲座,邱志杰、吴美纯和李振华联袂在此策划过“藏酷数码艺术节”, 集中展示了国内的数码影像作品。
民间影像社团
民间影像社团是1990年代后期出现在中国主要城市的文化现象,其内质是一种小众媒体的区域性社团,白领、布波族、大学生、艺术青年等小资产阶级构成了起基本成分。他们一般拥有自己的地下刊物、网站,定期聚会于咖啡馆、酒吧,共同观影并讨论、写作。
最早的的民间影像社团是半官方性质的“上海101电影工作室”,在1996年10月1日成立;其后的1998年,欧宁和曹斐在广州和深圳成立了电影俱乐部“缘影会”; 南京的独立撰稿人卫西谛于1999年在“西祠”网络社区开设了“后窗看电影”专版,成为国内最大最专业的虚拟社区;2000年4月1日,北京成立了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民间影像社团“实践社” ;同年,沈阳的“自由电影”亦宣告成立;昆明的和渊等人则以云南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为基地,成立了“昆明电影学习小组”。
“缘影会”活动
广州
2003
实践社原来是由电影学院的几个学生组成的电影团体,实践社的DV小组是在吴文光的倡导下成立的,他们经常在周末下午聚会于咖啡馆,来的人都是对DV拍摄感兴趣的人,他们将自己制作的一些独立影像作品彼此观赏,相互探讨,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
民间影像群体在2001年以后,也开始各自组织力量,进行DV影像创作,如北京实践社的杨超、广州缘影会的欧宁等。
从“映像节”到“年度展”
2001年9月 ,由国内一些民间影像组织发起的“首届独立映像节”在北京电影学院开幕。活动的口号是“民间·独立”。独立策展人羊子、李多钰、张亚璇等策划了这次展映,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教师杜庆春担任了评委会主席。活动先后在北京、沈阳、上海三地巡徊展映,后又增加了南京和西安两站。
“首届独立映像节”场刊封面
北京
2001
这次展映是对全国各地独立影像创作力量的一次集中检阅。独立影像作为一个完整形态,第一次展现在公众面前。近百位影像创作者的109部参展参赛作品,对1990年代中期之后的剧情短片、实验短片、纪录片做了一个相比较的完整的回顾。参展者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香港甚至海外。参赛的44部作品制作手段多样,其材质就有35mm胶片、16mm胶片、Betacam磁带、Hi8磁带、DV磁带等,其中DV作品的数量接近了三分之二。
参赛影片呈现了出极其多元化的创作风格。杨福东的《后房,嘿!天亮了》获最佳实验短片;杜海滨的《铁路沿线》以两票之差险胜《盒子》,获最佳纪录片;深圳的动画导演孟军的动画短片《Talk》采用散文式的结构和符号化的记忆特征,用大量的运动镜头,在短短的十分钟内讲述了一个复杂的初恋故事,获得了最佳剧情短片。
两年之后同样是在的九月,“2002—2003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在南京开幕,展映场地在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分院和红色经典艺术馆,这次展映由南京的独立策展人曹恺和黄小璐共同策划,北京的独立策展人张亚璇担任艺术主持,在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短片三个类别上,分别精心挑选了十九部在上一个年度最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作品,如刚获云之南人类学纪录片大奖的《厚街》、参加该年度嘎纳电影节的《二弟》、参加该年度威尼斯双年展的实验短片《三元里》等。其中不乏王小帅、王全安等知名影人首次在公共场合亮相的新作品。
“独立影像年度展2002-2003”海报
南京
2003
第六代导演王全安和《厚街》的作者周浩亲临现场,和观众做了交流。此外,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在展映期间还做了“当代中国独立电影状况”的讲座。这次展映虽然在规模上不如“首届独立映像节”,但是在内容和深度上更加精致、学术性也更强,并且为以后的同类型影展提供了一个“精选”的模式。
学院化潮流
DV让影像制作在技术上变得更加简易,原先必须在电影学院学习的各种技术,在数字影像技术中可以轻易掌握。DV打破了这种电影学院的垄断,把拍电影的门槛给降低了。而中国艺术类学院校的传统影视教育,无疑已经落在了时代之后,在这里反而成为了观念的束缚。面对着电影工业的式微和民间DV影像创作的高涨,正规的学院教育在DV时代显得异常尴尬。
但是同时,电影学院的部分学生却率先接受了以DV为媒介的独立制片方式,一些北京电影学院的留学生更是成立了自己的DV小组“highlight”;而一些青年教师更是在理论上、观念上极力鼓吹DV,如北京广播学院的教授林旭东,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张献民、崔子恩等,学院更是成为DV和独立制片的文化现象策源地。
事实上,任何一种新颖而前卫的艺术类型、艺术样式、艺术风格,在结束其最初的乌托邦时代后,最后的历史归宿只有在学院。从“先锋派”到“学院派”、从地下刊物到被写入教材、从小众媒体到经典案例,最保守的学院往往却最能容忍前卫,也是最后为前卫艺术做文献历史的终极场所,而DV就恰好面临着这样的景遇。
国内的许多综合性大学和相关的艺术院校,开始设立数码影像艺术系科。做为中国录像艺术的源头,中国美术学院在2001年6月率先成立了新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两年后又正式成立了相关系科,他们与世界各地的媒体中心、媒体学院和影像艺术节等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此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分院等纷纷成立了数码影像的相关系科、工作室、实验室,DV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作为学生的作业工具,已经无可替代。这些大学的综合性或专业性将影响其各自的影像专业的学生,使其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影像自身,而拥有了更为宽泛的观测视角和言说方式。
DV作为小众媒体的代名词将很快被历史淘汰,它从学院开始有序地走进大众媒体,在进入了一个良性的社会传播渠道后,它又从普及彻底走向了泛滥。
但是无论如何,以一种阶段性的技术文化现象出现的DV,它毕竟颠覆了很多既往的影像艺术和技术标准,提供了种种新的可能性。它终极了一段影像历史,而它自己也最终被历史终极。
编辑 邵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