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浮生若寄,我和新西兰的九年回忆

翊瑄Camellia 理想屯 2022-05-10

弹指韶光过,在新西兰已经生活了九个年头,从初来乍到时被新西兰蜜汁口音整的懵懵懂懂,到现在也可以在演讲俱乐部用英语舌战群儒;从上学期间同时做四份义工只为体验生活,到现在混迹过新西兰几大知名企业;从当初圆滚滚从不在家做饭的小吃货,成长为也会烹饪黑暗料理的健身小白... 新西兰带给我太多精进不休和非同反响的生活体验,把我铸就成为更加热爱生活,无所畏惧和乐观潇洒的自己。离别在即,来分享下新西兰给我留下的九大印象,带着与这个美丽国家的一期一会的记忆,开启下一个人生篇章。

01

新西兰人自称Kiwi,在我眼里是一波喜爱户外生活,热衷DIY,友善随性,有社区意识的群体。每每在街道上跑步或者户外徒步时,迎面来的人总会面带微笑的与你打招呼。身边的Kiwi同事朋友虽然上班时西装革履,下班或者周末时就化身为能工巧匠,无论是家门前的小道还是后院的阳台,都能靠自己一点一点修建好,干活虽然辛苦,但一个个的都乐在其中。



新西兰人十分强调社区意识(community),这边的协会、俱乐部、活动团体不胜枚举,这几年也参与了不少社区组织结识了大票的朋友,包括志愿者组织,教会活动小组,演讲俱乐部,爬山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社交媒体俱乐部,工作相关的职场小组等等。


新西兰人的认真态度也值得称赞。之前森林徒步时看到过一个装蛋的笼子,好奇心趋势下给环保部发了邮件询问,没想到没几天就收到了一份十分详细的介绍和各种有用的信息链接。有一次问纽航工程师关于飞机涂漆的问题,他也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复了我几千字的邮件。在银行工作时,曾和一位爷爷辈的同事一起接待过来自中国外管局的贵宾,后来他知晓我刚进银行不久,还专门腾出大半天的时间给我讲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贸易的知识,写满了整个白板的知识点帮助我了解,如我一般年轻一代,常常心高气傲,这份认真的态度确实需要好好学习的。

02

新西兰的美景无需赘述,用双脚体验大自然带来的馈赠,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新西兰最有名的徒步道有九条,被称为The 9 Great Walks,至今体验的几条都是对身体和灵魂的挑战,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感觉却是喜乐至极。



每到新西兰夏季之时,最喜欢的周末活动就是和朋友们相约徒步,山路水路外加小攀岩,新西兰的每一条步道都独具特色,网站上也有充分的信息可供查阅,不愧是户外运动的天堂,总有好玩的地方等你来开发。



今年还和同事为了慈善征服了100公里徒步挑战以往很容易把自己限制在「我不行」的框架中,通过徒步,我才真正开始意识到自我设限的危害,你的身体远比你以为的有能力多了,是头脑限制了自己,如果经常能有意识地锻炼头脑对于跳出舒适圈的接受程度,那么每天都是进步,每天都是惊喜。

03

作为吃货来说,选择新西兰真是来对了地方。这里作为移民国家,拥有213个种族和文化,而这些不同背景的人也把各自国家和地区的美食带到了新西兰,无论是海鲜盛宴,下午茶高端雅宴,还是街头小吃,格调咖啡馆,Metro Top 50,你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口味。



个人比较推荐的是惠灵顿一年一度的Wellington on a Plate美食节,这时候很多餐厅都会推出特别的汉堡参加年度比赛,惠灵顿的生啤和咖啡文化也值得体验。曾经还在惠灵顿的街头偶遇潮爷Martin Freeman,连他也对这里的小白咖啡(Flat white)赞不绝口。



04

很多人都会吐槽新西兰人的穿衣风格,又懒散又土还不讲究。其实新西兰还是拥有蛮多在国际舞台都很知名的设计师的。


比如说服装设计师Karen Walker(超爱她的图案设计和面料选择,而Runaway girl的概念更是深得我意),Trelise Cooper(大花,奢华,繁琐堆砌), Kate Sylvester(颜色,剪裁,现代女人味十足),Rachel Easting & Anjali Burnett (Twenty-seven names的设计师,设计风格可爱又少女),Juliette Hogan(新西兰总理的最爱),还有鞋履设计师Kathryn Wilson和Nicole Rebstock。



曾有幸和这些知名设计师接触过,她们都有着新西兰人朴实热情的性格,无论是聊天还是采访,都自然大方言之有物。Kathryn Wilson告诉我说,「Do is better than say it or think about it」,这样的行动力得以让她脱颖而出;听Kate Sylvester的故事得知她事业家庭平衡有度,为了能更好照顾三个宝贝,虽然牺牲了往国际大舞台发展的前景,但她却十分满足;Karen Walker本尊比照片不知道美多少倍,还超级有型帅气又平易近人,今年还会在我曾经参与过的新西兰最具影响力女性高峰论坛(Women of Influence)项目上作为演讲嘉宾,推荐大家踊跃参与。

05

新西兰除了风景秀丽,其电影产业也是相当发达,除了是众多世界级导演和演员的家乡,还拥有像Weta Workshop这样的世界顶尖电影工作室。


《魔戒》《霍比特人》《纳尼亚传奇》《钢琴课》《金刚》《追捕野蛮人》等耳熟能详的电影均在这里取景,还有明年上映的《花木兰》(我有担当wardrobe fitting,为电影的服装设计当个活体衣架)。首都惠灵顿还把自己称为Wellywood,机场也有大量的中土世界的影子,记着老东家新西兰航空还有《霍比特人》涂装的飞机,感觉整个国家都在为电影配合,也带火了新西兰的旅游业。


除此之外,新西兰每年还有「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新西兰国际电影节」,给像我一样的电影爱好者提供了在本土看各大国际电影节提名获奖影片的机会,悠哉悠哉。

06

新西兰常年被世界银行组织评为最适宜经商的国家,在这边只要花几百纽币在网站上注册,你就是一个有公司的人了。新西兰97%的公司都属于小型公司(雇员人数少于20人),这边的商业解决策略公司,绿色能源/回收类,农业,旅游业和食品业都在世界舞台上出类拔萃。


世界最舒服的鞋子公司All Birds,世界第一家蹦极公司AJ Hackett,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公司恒天然,国家级的航空公司新西兰航空,美丽诺羊毛制品公司Ice Breaker,教育咨询机构Crimson Education等企业的创始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新西兰人。


还有一些主打概念和优质产品的新西兰的小公司也很值得推荐,比如买一捐一的食品公司Eat My Lunch,只雇佣残疾人的饼干公司The Cookie Project,鲜榨果汁公司CHIA Sisters,食品配送公司My Food Bag,高端内衣公司Lonely等等(那些新西兰的保健品和护肤品公司就不列了),总而言之,在新西兰媒体曝光度比较高的公司,一是拥有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而是产品实打实的质量高,在这里完全不怕吃不到用不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


07

新西兰应该是我见过最热衷于健身的国家了,这不得不归功于Leslie Roy Mills创建的Les Mills俱乐部,以及儿子Phillip Mills将其发扬光大!成立于1968年的Les Mills健身俱乐部在新西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公司和住所离Les Mills只有几步的距离,我也于两年前加入了健身的潮流,最喜爱的课程就是Grit系列,这个只有短短30分钟的系列课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心肺活动水平达到最大化,关于俱乐部的介绍可以前往官网查看,也推荐我的健身小伙伴Ellen 和Summer的公众号:@Sapiens_Club里面有详细的课程体验介绍。


感觉离开新西兰超级舍不得这里的健身课程和教练,虽然Les Mills现在已经遍布全球各地,但是大本营有这里最美最帅最有能量的教练和最先进的设施,还有见证我两年蜕变的健身小伙伴们,健身是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在新西兰的你也可以亲身体验下。

08

作为中国脸孔在新西兰企业打拼,难免会遇到文化冲击,断断续续在新西兰也工作了8年,从一开始缩在角落里生怕自己说错话,到后来给上百人Kiwi同事做演讲带项目,交到了很多当地朋友,也算是基本融入了这里的职场生活。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职场中的政治正确性(Political Correctness, PC),很大程度上自己算是PC的受益者,谁叫自己一下子占了亚裔,女性和千禧一代的这些标签,正是新西兰大企业需要打勾的重点,所以一路顺风顺水,虽然还蛮相信自己的实力,但是没有这个天时地利,也显然做不出现在的成就。


第二点就是受英国文化影响的After drinks,也就是每周五三四点钟大家就开始为下班后去哪喝酒展开讨论了,作为一个来自山东的酒精,Kiwi的酒量实在是无力吐槽,所以每周五都能看到平常一本正经的同事在酒后群魔乱舞,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加深了我们的感情,酒后大家互吐真言交换秘密,或者八卦一下彼此和其他同事,我们就是好朋友了,Kiwi就是这么单纯可爱。


第三点当然是无可避免的文化差异,Kiwi同事经常会问我,「你是有一个汉字键盘吗?然后可以输入各种crazy squares?是不是有几百个按钮那样的?」这时候,我一般会走到他们的电脑前,设置好中文输入,然后用他们的键盘敲出一个个中文汉字。默默离去,只剩他们瞠目结舌般的感觉刚看到一场伟大的魔术表演。


和团队一起告别午餐时,经理还分享他刚加入我们团队时,以为在银行工作的都是一本正经儿西装革履的高冷范儿,结果第一天就领教了鸡血哥的West Auckland style,然后又见识了宅男小哥的古怪(同事都觉得他是undercover serial killer ),看到我后大舒一口气,总算有一个正常人了吧,结果后来发现也是个古灵精怪不安稳的主儿,这才觉得掉到贼窝里了。


我们的奇葩团队可是公司数一数二的High performance team,离职时还和同事打趣道,我这一走,团队的PC指标可就不保了啊,Asian, Female, Millennial全都没了,也没人再带你们吃好吃的餐厅,普及中国文化了,看同事们给我写的告别留言,都怀念我的energy, passion and sense of humour (这些年因为语言和文化差异犯的错在他们眼里都觉得可爱好笑)。


到离别的时候,记住的总是那些日常相处的点滴,总有人可以胜任你的工作,却替代不了你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为大家带来的欢乐。

09

最后,我想说最喜欢新西兰的一点就是这个社会的包容性,社会总会给你足够长的时间去发现自我,无论是40多岁才发现自己是同性恋的女同事,毅然决然和老公离婚,带着孩子嫁给了另一个她;还有30多岁发现自己有潜质成为变装皇后的他,穿上女装在舞台表演;更不用说身边各种的同性恋朋友了,这里没有评判,也没有生活准则,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独特性,真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