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规划纲要发布!新时代美丽宁波,这样建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市美丽办主任林伟明介绍了《规划纲要》↓
1
《规划纲要》的编制背景
园林部门供图。
2
《规划纲要》的目标定位
1
定位为制造业发达
绿色可持续样板城市
立足“制造立市”基础,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建立完善绿色循环、清洁低碳、节约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成为国内制造业发达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样板。
2
定位为生态环境治理标杆城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责任,加快打造环保守法最佳、排污合规性最优城市,推动市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3
定位为生态文明素养典范城市
塑造以美丽为核心的城市形象,推进资源节约和绿色共享型社会建设,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全社会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全面开展绿色创建,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新风尚。
4
定位为“三生融合”
“三宜协同”先行市
实施全域美丽策略,优化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三宜协同”的高品质花园城市。
3
《规划纲要》的具体内容
01
多维度构建三生融合
相宜的美丽国土空间
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并举、自然恢复与修复工程并进,通过强化全域国土空间管控、优化绿色生产生活空间和构筑生态安全格局等三方面举措,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到2035年,基本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融合”美丽空间。
02
多路径发展绿色低碳
循环的美丽现代经济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发展绿色循环现代农业、推进宁波制造绿色升级、激发现代服务业新动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和实施数字赋能产业升级等五个方面举措,推动全市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低碳化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积极打造全国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标杆。
03
多要素打造山清水秀
天朗的美丽生态环境
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核心,通过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和构建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等四方面举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强化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推进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制造业发达城市领先水平。
04
多层次共建海陆联动
相融的美丽硬核港城
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通过推进国际一流强港建设、做强绿色现代海洋产业和强化海洋综合保护等三方面举措,协同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强化港口辐射带动作用,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的硬核力量更加突显。到2035年,我市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建立,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海洋可持续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05
多方位构筑智慧富裕
宜居的美丽幸福城乡
以高品质打造“绿在城中、城在景中”的美丽大花园城市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为目标,通过建设绿色智慧美丽城市、优化生态宜居美丽城镇和塑造江南韵味美丽乡村等三方面举措,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35年,全市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美美与共”的全域美丽新格局全面形成。
06
多元化繁荣特色丰富
内涵的美丽和谐人文
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通过挖掘传承传统生态文化、弘扬践行美丽生态文化和培育增强社会生态意识等三方面举措,将建设新时代美丽宁波融入全民自觉行动中,把培育生态文明作为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待的重要支撑,积极助推建设高品质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到2035年,全市生态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域建成。
07
多领域创新科学现代
完备的美丽治理制度
以数字化改革撬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通过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监管能力、创新“绿水青山”保值增值制度、完善美丽建设约束激励机制和健全跨界区域协调引领机制等五方面举措,构建政府有为、企业有责、市场有效、社会有序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到2035年,系统完善、运行有效的美丽宁波建设制度体系有效运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力水平全面展现。
答记者问
加大推进工业领域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是美丽宁波建设的重要途径。请问,下步我市在工业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面有哪些考虑?
张水清:近些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16部委《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深入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十三五”以来,全市共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042家,先后四次被评为全省“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先进市。
下步,我市将深入贯彻省、市关于开展制造业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新时代美丽宁波规划纲要》,持续深入开展淘汰落后攻坚行动,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建立高耗企业清单。结合“亩均论英雄”改革以及污染防治和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会同相关部门,全面开展工业企业的大排查,建立“高耗低效”“散乱弱”等落后企业整治清单,实行闭环管理。
二是大力实施分类整治提升。会同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环保、安全、质量、能源等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产业政策,对清单企业开展专项或联合合规检查,依法依规实施分类整治,对标提升,达标销号。对违法违规且整改未达标或逾期未整改的企业,坚决依法处置;对其它企业,以兼并重组、整体腾退、搬迁入园、改造提升等方式进行综合整治。力争每年整治“高耗低效企业”1000家、“散乱弱”企业1500家,盘活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
三是做好经验总结、示范推广。及时总结和宣传各地“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通过树立典型、宣传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支持先进区(县、市)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长效机制,在资源产出、利用效率、废物排放水平等方面与国内乃至国际同行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定期开展跟踪分析和评估,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请问,下步我市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方面有哪些考虑?
张水清:近年来,我市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设计产品为重点,以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为目标,狠抓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绿色示范创建。截至2021年,累计建设星级绿色工厂403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51家,绿色园区3个,绿色供应链6条,绿色设计产品113个,均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决策部署,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提标、扩面、进阶三方面工作:
请问,我市在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方面,有什么重点举措?
汪乐军: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宁波境内的河、湖、海、湾、港、岛孕育了丰富的湿地资源,浙江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市以滨海湿地为主的湿地类型多样,湿地面积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0.87%,湿地总面积居全省第一。
我市在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面是怎么安排的?
汪乐军: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是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增汇手段之一。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根据浙江省森林资源“一张图”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有森林面积666万亩,森林覆盖率48.08%,森林蓄积量2296.83万立方米,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4.96立方米/亩,上述都是我市森林“碳库”的家底。
宁波舟山港承载着总书记“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谆谆嘱托,也是我市美丽宁波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未来我市绿色港口建设有哪些举措?
余劲:近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推动宁波舟山港“硬核”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绿色港口建设的创新探索和实践。2019年全国首创集装箱进出口“全程无纸化”,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万吨;2020年国内首艘“双燃料”动力拖轮交付使用;2021年全国港区首个智能换电站建成投用。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将按照《规划纲要》有关要求,围绕建设“美丽硬核港城”总目标,推进港口绿色低碳发展,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美丽乡村作为《规划纲要》谋划美丽幸福城乡的重点领域,请问目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下步又将开展哪些工作举措?
卞银江:自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千万工程”以来,我市历届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四明大地已经展现出一幅幅美丽乡村动人画卷。一是“底色”渐厚,美丽乡村覆盖率达80%以上;二是“特色”渐明,79个艺术振兴村、128个片区组团已成燎原之势;三是“绿色”渐满,农村“三大革命”基本覆盖,乡村成为市民好去处;四是“成色”渐足,贯穿全域的54条风景线成为农民的致富线。
《规划纲要》提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多要素打造山清水秀天朗的美丽生态环境。请问在这方面,我市下步将有哪些具体措施?
翁劲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推动新时代美丽宁波建设工作的题中之义。生态环境部门作为这项任务的主要责任部门,将全力锚定《规划纲要》明确的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到2035年在制造业发达城市中生态环境质量达到领先水平的总目标,紧扣进一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任务,持续擦亮美丽宁波建设的生态环境底色,让宁波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海更美。
《规划纲要》提出,我市将以生态文明素养典范城市为目标定位,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风尚。请问在这方面,我市下步将有哪些具体推进工作?
翁劲草:宁波将紧扣“生态文明素养典范城市”的这一目标定位,通过两方面的工作举措来推进:
1、袁家军在宁波调研:推进城乡现代社区建设 构建居民幸福共同体
权威发布,民生服务
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