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牧野】音乐之韵代代传
策马寻声夕阳下,草原深处有人家。音乐之韵代代传,文艺世家歌韶华。北疆一隅,外人看来本是僻远,不曾想丝竹佳音,筝弦齐鸣,一传就是三百多年。代有才人出,俱精于音乐,制乌审雅图嘎,声飨听者。又立乌审雅图嘎陈列馆,供人观瞻,传诸后世。走进文艺世家,轻筝流韵,长歌浩荡。
乌兰陶勒盖镇巴音敖包嘎查是音韵代代相传的地方,如今呼格吉勒掌管这处“音乐大本营”。他们祖祖辈辈皆擅音乐,尤以蒙古古筝闻名遐迩。父亲朋苏格脑日布四胡、二胡、三弦、扬琴、笛子等样样精通,古筝更是一绝。那时父亲在旗畜牧局工作,常常下乡,下乡也不忘带上古筝,拿出来给当地群众演奏几曲。可古筝体积太大,重量不小,携带起来很不方便。怎样才能将其改制成体积小的,且保证其音色与普通古筝无异?父亲潜心研究,反复试验,材料难寻,就将家里的长条椅劈开,以作筝身用。80年代,第一把乌审雅图嘎(即乌审轻古筝)在父亲手中诞生了!其身小而轻,音色优美,造型独特,便于携带,在草原上引起很大轰动,人们对这种新乐器感到好奇,又折服于其奏出的音符。由蒙古族著名音乐理论家莫尔吉胡、道尔加拉和巴音吉日嘎拉共同编著的《蒙古音乐研究文集》中,乌审雅图嘎就在其列,图文并茂,介绍得十分详细。
从呼格吉勒记事起,音乐就是他的忠实“伙伴”,到今天年过半百,音乐已深入骨髓,成为他身体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家中姐弟四人,个个都从小深受音乐的熏陶,父亲就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别人家的婴孩听着摇篮曲和儿歌入睡,可他家的“睡前曲”偏偏独树一帜。父亲总是弹着舒缓的古筝曲,哄着他们进入梦乡。梦里都是曲,醒来更是手把手教。父亲是严师,每次弹累了手酸了想溜出去玩,就被逮个正着,往腕子上拴个细绳悬在梁上,不容一丝偷懒。有时半夜醒来,父亲突然来了灵感,摸黑弹奏,姐弟四个直打瞌睡,只能硬着头皮听。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下,呼格吉勒8岁就学会了各种乐器,用古筝弹《森吉德玛》,弹着三弦唱《祝酒歌》,用笛子吹奏《黑缎子坎肩》,用四胡拉上一首《呼仁哈勒特日》。
父亲常常组织姐弟四人进行小型的比赛,检验他们的所学成果。奖品是一两毛钱,能买不少糖果,孩子们都想赢个第一名。父亲很聪明,不以一二三论短长。如若评出个一二三,势必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父亲评奖有自己的一套,姐姐是歌唱得好,就评为歌唱第一名予以奖励;弟弟们有的是四胡拉得好,有的是笛子吹得好,有的是三弦弹得好,各评为第一名,同样以资鼓励。得到头奖咧嘴大笑,拿到毛钱欢天喜地,平时更勤加练习,争取下次再进一步。
过去,牧区办婚礼总是邀他们一家人演奏。父亲手弹轻筝,姐姐放声歌唱,哥哥拉四胡,呼格吉勒吹笛子,弟弟弹三弦,母亲也唱,一家人就是一个乐队,总是赢得满堂彩。1987年,国家文化部在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召开了有全国11个省区代表参加的流动文化车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伊克昭盟地区开展流动文化车活动的先进经验,当时的纪念牌匾至今仍在。自那以后,家里的客人就来得多了,演奏也就更多了,技艺一天胜过一天。后来姐弟四个都念艺校,毕业后传承家族衣钵,都从事文化艺术工作。姐姐阿·其木格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哥哥额尔德尼曾在旗文化局工作,常在各类民间演艺活动中大显身手;呼格吉勒曾在旗乌兰牧骑工作,会弹会唱会跳,一专多能;弟弟吉日嘎拉现为鄂尔多斯市民族歌舞剧院国家二级演员。自古杨门出良才,呼格吉勒一家被称为“艺术世家文化户”,称得上是音乐界的“杨门”。
父亲发明乌审雅图嘎,多次改制,轻筝已更新到第五代。又发明苏力德琴,琴首仿苏力德祭祀的神矛,可弹可拉。父亲制琴皆留下手稿,十分详尽。如此精于音乐的父亲,竟然不识乐谱,用什么弦、定什么调,拿上就弹,全凭耳朵听。正因不识谱,不被五线谱所限制,才能在茫茫草原弹奏“原生态”音乐,优美的旋律、独特的味道,令多少人为之赞叹。娜仁、达日玛、金花、萨仁高娃等音乐人都曾来到家中,与父亲学习交流。
呼格吉勒热爱音乐,时时牢记父亲当年教诲。“我在音乐中找到了很多快乐,也想用音乐把快乐传递给更多人。”他说。为了将先辈的衣钵传下去,将“原生态”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他将父亲生前的发明和手稿细细整理出来,收集各类古筝及其他乐器,成立“乌审雅图嘎陈列馆”,系统展示乌审雅图嘎的诞生过程及其非同寻常的传奇经历,置身其中仿若听到历史的歌弦在呼唤。同时建成乌审旗鄂尔多斯民歌和乌审雅图嘎培训基地,每年举办鄂尔多斯民歌培训、木华黎祭祀等各种特色活动,培养传承人。
呼格吉勒还经营着牧家乐,他说,所谓牧家“乐”,乐就乐在文化上。“不管怎样,我都要把传统民族音乐传下去,把这份快乐传下去,让我们的精神永远富足。”守着这方世代驻扎的音乐乐土,呼格吉勒快乐地奏唱着,认真地生活着,不懈地传承着。
本期编辑:何苗 校对:高正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