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建设发展:繁花竞绽高原上

2017-08-09 池小花 鄂尔多斯日报

 

核心提示

文化是城市之根、城市之魂,是城市的品位和竞争力所在。

多年来,鄂尔多斯植根沃土、精心浇灌,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和发展。今日,高原大地繁花竞放、万紫千红,展现出迷人的文化魅力。鄂尔多斯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正在用文化的繁花,让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明珠更加璀璨绚烂。







文化事业:芳华满园 万紫千红

2013年11月,鄂尔多斯市被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是鄂尔多斯市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含金量不言而喻。

为了给这块“招牌”着上鲜艳的色彩,鄂尔多斯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等多项扶持政策,并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创了以市、旗两级为骨干,苏木乡镇、街道、社区和嘎查村为基础,农牧民家庭文化户和民间组织为延伸,流动文化为枢纽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目前,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159万平方米、人均0.78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设置率、覆盖率和受益率均达到100%,市图书馆、市群艺馆为部颁标准地级一级馆,鄂尔多斯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市74个苏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全部建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全市907个行政嘎查村和社区全部建有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9.1%,有线电视用户数达34万户,全市直播卫星户户通用户达到8.7万户,地面数字电视用户达18.2万户,初步构建起“城镇10分钟文化圈”、“农村2公里文化圈”和“牧区10公里文化圈”。2016年6月,鄂尔多斯市入选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城市。

活跃的文化因子处处游走,各项文化事业全面开花,灿若星辰。文学艺术方面,鄂尔多斯产生了一大批为大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作者,不少获得了国家、自治区级奖项。

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创办设立“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为本土作家打开了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将鄂尔多斯文学和鄂尔多斯作家推向了全国文坛。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获鲁迅文学奖,填补了自治区在这一领域的空白。除肖亦农外,布林、王茂荣、张秉毅、王万里等众多本土蒙汉文作家的作品,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与此同时,一些年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通过微电影、网络文学、微博、微信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创作、生产了一大批反映鄂尔多斯地方特色、民族特点、时代精神和鄂尔多斯人优秀精神品格的优秀作品。涵微文《对不起了,因为我是鄂尔多斯人》,网络文学作者“喇嘛哥”的《等我把话说话》《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等文章,为外界认识鄂尔多斯搭建了新载体、开拓了新领域、提供了新平台。

文艺创作秀出实力,影视创作也崭露头角,二者犹如“双生花”般竞相争妍。近几年,以“鄂尔多斯”为关键词,或是“鄂尔多斯制造”的影视作品,不仅数量上大幅增加,质量也愈发过硬,可谓“有口皆碑”。鄂尔多斯市创作生产了《鄂尔多斯风暴》《鄂尔多斯情愫》《生死依托》等电视剧,拍摄了《实说走西口》《马背上的青铜帝国》等专题纪录片,其中反映鄂尔多斯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改革题材的电视剧《生死依托》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为题材的电影《漫瀚调》入选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优秀新片展映单元”,受到广泛好评。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故事片《回乡种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五周年重点国产影片”展映中被选为“重点推介国产影片”,这也是2014年内蒙古唯一入选作品。由鄂尔多斯市联合投资的电影《警察日记》获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影片奖,并成为唯一入围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

剧目纷呈,舞台艺术大放异彩。近两年来,全市新创剧节目(包括晚会)30多台,新创音乐、舞蹈、曲艺等作品300多件,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奖项57项,国际奖项13项。舞剧《库布其》等5部作品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歌曲《马兰花吉祥的哈达》等6部作品荣获自治区艺术“萨日纳”奖,推出了舞剧《森吉德玛》等一批驻场演艺品牌。

剧目演出不局限于市内,更得将眼光放诸内蒙古乃至世界舞台。全市各级艺术团体积极拓宽国际国内演出市场,出访美国、俄罗斯、蒙古国、泰国、波兰、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进一步拓宽了演出市场,为宣传内蒙古,提升鄂尔多斯知名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市演出服务中心成功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单位。成功举办了深圳-鄂尔多斯民族文化交流周、鄂尔多斯文化神州行—2017上海活动周、第二届深圳国际摄影巡回展鄂尔多斯站展览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鄂尔多斯民族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文化产业:乘风逐梦 破浪前行

文化产业如一艘激昂前进的大船,在鄂尔多斯高原上追风逐浪,正以“加速度”的姿态,风生水起,为人瞩目。

作为河套文化的发源之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长眠之所,鄂尔多斯厚重的历史积淀成就了这片土地沧桑巨变的雍容和大气凛然的勃发。成吉思汗文化、鄂尔多斯婚礼文化、草原游牧文化、西口文化……一支支悠扬的文化长歌,令人心驰神往。

为了将这些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让文化与经济完美融合,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鄂尔多斯市有力铺陈“文化墨迹”。近年来,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和《鼓励文化创意机构及文化创意人才入驻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上一路“绿灯”,资金上“毫不手软”。鄂尔多斯设立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对文化旅游营销、宣传、人才、创新创意、项目建设等进行扶持和培育。从2010年起,先后投入近4亿元专项资金扶持300多家企业和项目,调动300多亿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同时,鄂尔多斯以科技为翼,为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更高效地激活文化创造力。

2013年12月,鄂尔多斯市被中宣部、科技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我国西部地区地级市中只此一家。为此,鄂尔多斯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鄂尔多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理委员会,不断加大建设和投资的力度,不断培育壮大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新兴业态,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如今,一个个“水乳交融”的项目如雨后春笋,生根发芽,使得文化产业的“筋骨”更加饱满和充实。目前,全市新建文化产业项目20个、续建75个、拟建18个。全市形成了一批以文化旅游、动漫影视、创意产业为引领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和优势项目,或已“上马上线”,成为游人“新宠”;或正夜以继日,亟待精彩亮相。“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印吧”云印刷文化产业园等11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已投入运营;鄂尔多斯文创园、康巴什康乐园、鄂前旗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正在建设当中,蒙古源流二期项目元上都及铁木真营地也已开工建设,并与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2016年,鄂尔多斯市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6.65亿元,户均增加值441.9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3%,占三产增加值比重为3.1%,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户,占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3%,完成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1.8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的3.3%。全市“十三五”规划中,到2020年末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0亿元,年均增速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89亿元,年均 51 30277 51 15533 0 0 2906 0 0:00:10 0:00:05 0:00:05 3020速9.5%。



数字说事


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159万平方米,人均0.78平方米。

近两年来,全市新创剧节目(包括晚会)30多台,新创音乐、舞蹈、曲艺等作品300多件,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奖项57项,国际奖项13项。

2016年,鄂尔多斯市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282户,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6.65亿元。

从2010年起,鄂尔多斯先后投入近4亿元专项资金扶持300多家企业和项目,调动300多亿民营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


更多推荐

一本厚厚的“城记” 字里行间皆是震撼

太残忍!今年除了中秋、国庆假期会重叠,竟然还有更糟糕的...


本期编辑:高正彦 校对:何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