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渗出等同于静脉炎吗?
静脉输液时药物渗出和静脉炎都是输液相关性并发症,两者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譬如,患者输注刺激性的药物且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给药,就容易引起静脉炎及药物外渗。
论坛上有站友留言:液体渗出等同于静脉炎吗?静脉炎属于药物不良反应还是护理操作的原因?本文将结合站友的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
问题一:静脉炎与药物外渗(渗出)区别
有站友提问:液体渗出等同于静脉炎吗?输液过程中病人鼓针了,用了甘露醇等高渗液体,有人说,只要局部红肿,就是静脉炎,大家怎么认为啊?求解答!
静脉炎是指由于物理、化学、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壁的刺激导致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主要有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药物渗出与药物外渗,因药物性质不同其定义也不同:
1. 药物渗出(infiltrationof drug):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2.药物外渗(extravasation of drug):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输注脂肪乳剂引起的静脉炎
垂体后叶素微泵输注时引起的外渗
这两张图为静脉炎与药物外渗对比图,你看出差别了吗?没明白?往下看。
问题二:静脉炎和药物渗出各分几期?
有站友留言:静脉炎分为3度,鼓针(药物渗出)有时和1度静脉炎相似呢。如下图。那静脉炎分几度?药物渗出又分几期?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主诉穿刺部位有发热、紧绷及胀痛感,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沿穿刺部位的血管产生条索状的红线,触诊有发热、发硬的感觉。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按INS的标准,静脉炎分为五级:
分级 | 临床表现 |
0级 | 没有症状 |
Ⅰ级 | 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 |
Ⅱ级 |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
Ⅲ级 |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
Ⅳ级 |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长度大于2.5 cm,有脓液流出 |
下面两张图为静脉炎的不同两床表现,具体药物不详。
药物渗出(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常表现为沿血管走行烧灼样疼痛或局部肿胀,外渗(渗出)注射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如处理不及时或未加处理严重者出现大水泡及簇泡疹,随后出现局部紫斑溃疡、坏死等表现。
按「静疗标准」,药物外渗(渗出)分5级:
级别 | 临床表现 |
0级 | 无 |
1级 | 皮肤苍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
2级 | 皮肤苍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2.5cm~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
3级 | 含第2阶段。皮肤苍白,水肿范围最小直径>15cm,皮肤发凉,轻度-中度疼痛,可能伴有麻木感。任何刺激性或血制品的外渗均可导致 |
4级 | 含第3阶段。皮肤苍白,水肿范围最小直径>15cm,皮肤紧绷,半透明状、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斑或肿胀,较深的凹陷性水肿;循环受损,中度-重度疼痛。任何腐蚀性药物的外渗均可导致 |
下面两张图为多巴胺外渗与造影剂外渗时的不同表现:
多巴胺外滲
造影剂外渗
问题三:静脉炎属于药物不良反应还是护理操作的原因?
有站友留言:静脉炎是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是护理操作的原因?
何谓药物不良反应(ADR)?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举例说明:按照药物说明书,静脉炎是左氧氟沙星其中之一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要求:成人每日 0.4 g,分 2 次静滴。稀释于 5 %葡萄糖或 0.9 %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 500 ml 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每 250 ml 不得少于 2 小时;500 ml 不得少于 3 小时。
滴速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输注左氧氟沙星引起静脉炎是药物不良反应,如果输注时输液滴速过快就会加重静脉炎的症状,此时就与护理操作不当有关。
静脉炎不要急 水胶体敷料可以解难题
静脉炎临床上常见于静脉留置针、PICC置管后或化疗后所引起的静脉炎等。传统护理治疗方法如超短波理疗、 50 %硫酸镁湿敷、普通贴膜、各类中草药外敷治疗等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方法操作比较繁琐,给护士增加工作量却不能取得满意效果。采用水胶体敷料包括透明贴或溃疡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有文献对水胶体敷料用于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进行了报道,包括「水胶体敷料对 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预防效果的 meta 分析」、「***溃疡贴治疗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溃疡贴治疗静脉留置针泵入尼卡地平引起静脉炎的效果观察」、「***透明贴预防肿瘤患者短期 TPN 治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等,采用水胶体透明贴、溃疡贴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同样,对于 1~3 级药物外渗(渗出),也可以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治疗。下图多巴胺外渗至皮下组织,局部出现红肿,小静脉痉挛致局部皮肤苍白,患者诉局部疼痛。予日间硫酸镁湿敷,夜间透明贴外敷,经处理效果明显。重点是晚间不影响患者的睡眠,增加舒适度。
水胶体敷料的作用机制:
水胶体敷料的的主要成分是粘性材料和水胶体(羟基纤维素钠,CMC)以及人造弹性体等。粘性材料为敷料的自粘性提供保证,而水胶体则是敷料具有吸收性能的基础,CMC起到局部润滑和隔离作用,削弱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保持敷料下皮肤干燥,减少菌落生成。敷料粘贴后成为闭合环境,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水胶体敷料的优点:水胶体敷料外观透明,便于观察血管的恢复情况,能够及时根据局部组织的情况决定换药的时间,避免浪费;具有良好的弹性及自黏性,使用方便舒适,外层为半透膜,防水透气,预防二次污染;操作简便,直接粘贴于受损静脉上,病人可以自由活动肢体,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敏,现代临床护理,2014.13(5).
2. 李敏,全科护理,2013年5月第11卷第5期中旬版.
3. 梁本菊,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Sep 25( 18 ).
4. 刘秀萍,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年第 17 卷第 3 期.
相关阅读:
编辑:郑梦桔
投稿:zhengmj@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