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 | 华附“牛蛙”凭啥拿到名校 offer?


你打开了  华南师大附中

第482次图文,今年第123篇内容



722份全球名校录取通知,

奖学金总额近2000万元……

华附“牛蛙”凭啥拿到名校 offer?


华附高三学生代表分享学习和生活经验  ▲


722份国际名牌大学录取通知,奖学金总额近2000万元人民币……又见毕业季,又到“神学院”收获的季节。4月15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公布2019届学生被国内外大学录取的情况。截至目前,华附本部和国际部学生共收到包括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名校的722份录取通知,奖学金总额近2000万元人民币。

据华附副校长肖朝云介绍,截至目前,2019届学生录取情况包括:高二时1人被北大英才班录取,11人被中科大少创班录取;2人分别入选物理和化学国家集训队并保送北京大学;13位同学获得清华北大降至一本线录取资格。

海外大学录取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本部和国际部学生共收到包括美国、英国、中国香港、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名校的722份录取通知,奖学金总额近2000万元人民币。

美国排名前10的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总共录取了16名华附学子,发放了22份录取通知书;此外,在今年藤校的录取方面,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5所学校共录取6名华附学子,发放了9份录取通知书。在斯坦福大学录取方面,华附表现抢眼,以早申请1枚、常规申请1枚的成绩,位居该校录取中国大陆中学的榜首。

此外,本届3位华附学子收到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录取通知书;12名同学获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世界其他国家的顶尖名校如以色列理工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也纷纷向华附学子伸出橄榄枝。



|   经验分享   |       “牛蛙”说:

  自律、兴趣……这五点很重要  

“牛蛙”们凭啥得到国际名校的offer?记者采访了校学生会主席、全国团代会代表、被哈佛大学录取的何璐希,年级分会主席、被康奈尔大学录取的李其嘉,年级分会主席、华附奥班班长、被布朗大学录取的周致远,被罗德岛设计学院录取的谭亦舟,被牛津大学录取的娄奕张,化学国家集训队队员、被北京大学录取的蔡天霖。


自律、时间管理能力很重要

这6位同学不约而同地强调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高中课业繁重,而且不少同学兼顾学生社团工作、学科竞赛等,严格的时间管理、高效率的生活学习必不可少。

被哈佛录取的何璐希中考就是高分考生,以775分被华附录取,平时参加很多比赛、初中就能看美剧不用字幕,她强调:“平衡时间,各项事情安排好时间。”

“小学很爱打电脑游戏,初中开始尝试管理自己,不太重要的事情少花时间。”蔡天霖说。


有兴趣和勇气才能享受所学

对于焦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给娃报满各种兴趣班的家长,蔡天霖的成长经历,也许比较有参考价值。

“我小学成绩并不好,初中前也没想过走化学这条路,小升初没考上华附。”被北京大学录取、化学国家集训队队员蔡天霖很“实诚”地说,他初中才开始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发现花一点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学习上,效果就很不错”,化学的魅力让他着迷,“从化学的角度,很多天然产物非常复杂,目前人类仍然无法合成,那种上帝造物的感觉很有意思,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娄奕张也一直强调,享受所学。“自由发展自己的学科兴趣,当热爱和享受过程的时候,压力就变成动力。”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害怕困难。即将就读康奈尔大学的李其嘉认为,要培养自己的勇气。“面对困难,挑战困难”,她高一时参加学生干部的竞选,“开始也很害怕,但要坚定自我”。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涯,她说,不打算苦学,“快乐学习,享受专业”。


脚踏实地,不狂妄也不自卑

身处“神学院”,周围都是学霸,自然有压力。被全美顶级艺术类院校罗德岛设计学院录取的谭亦舟,就读华附文科班,“同学都很有才华,深刻体会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狂不起来,但也不需要自卑,因为自卑不过来”。

她认为,清醒的自我认识、努力专注地做好自己擅长的就好。她大学打算学习建筑,希望“以后回来给华附建个楼”。


德育修养、社会责任不能丢

跟别人不同,华附奥班班长、被布朗大学录取的周致远强调德育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从去年开始,他就在一个乡村儿童网志愿教学课平台上,录制讲题视频,帮助偏远地区学习条件差的同学,“每天录一条,5-15分钟,分享给大家,学生教学生,学生互助。”他觉得这样的事情很有意义。


对生活和生命要有自己的想法

对于选择国外还是国内高校,6位同学都很有想法。他们建议同龄人,不为考试而考试、不为出国而出国、不为留下而留下;也不要当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对生活和生命要有自己的想法。

蔡天霖立志走化学研究的道路,高中就已经学习了大量大学本科的化学课程,选择北大化学系是因为他相信,在那里能够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很好的学术环境,“读完本科,再出国留学。”他清醒地表示,“只是化学好不行,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娄奕张会在洗澡时思考解题,一次在镜子上画冥思苦想的几何题,“退一步看,突然发现了解题思路”,豁然开朗,自此他领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退一步也许更好。”


文:羊城晚报记者 蒋 隽

▌通讯员:李芸

▌图:羊城晚报记者 黄巍俊

▌转载自:公众号“羊城晚报”4月17日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