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附合唱团:吟唱江南,梦萦魅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南师大附中合唱团 Author 纳纳的


你打开了 华南师大附中

第484次图文,今年第130篇内容


这是华附合唱团的第一篇推文。

借这个机会,我们想向你讲一个小小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长,或许也不够精彩,

但我们仍然想把它讲出来,

把它讲给每一个

关注我们、属于我们、支持我们的人听。

2019.4.17 22:05:18



曲终

我们站在苏州金鸡湖音乐厅的舞台上谢幕:台下是成排鼓掌的观众,摄像机和光线从四面八方包围着我们。

一首《传奇》,一首《对面女孩看过来》,我们唱出了近几周排练里最好的水平,做到了纳姐对我们绝大部分的要求。兴奋之余,我们开始自豪,也开始怀念过去几个月里一次又一次不胜其烦的排练。

身为一支没有任何音乐特长生的队伍,我们有的只是对音乐的喜爱和尊重。站在国赛的舞台上,我们只是为了同一个坚定的目标:把我们阳光、自信的形象留在这里。

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当谢幕的这一刻到来,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的使命。


2019.4.16 13:45

华附正门

我们在华附正门集合准备出发,姚校长亲自来送行



2019.4.16 15:00

白云机场

仍记得姚校长送行时说的一句“享受比赛,享受唱歌”,惴惴不安的心安定几分。


2019.4.16 19:35


硕放机场——相城

从北纬23度到30度,我们终于在晚上十点入住酒店


虽说已经历了一天的劳顿,我们却仍然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精神:焕然一新的环境、和我们一同展演的其他省的参赛队伍让我们大开眼界。

但这一晚,我们却睡得很早,因为第二天就有紧锣密鼓的排练和比赛安排。伴着酒店25℃+的“暖风”,我们睡得很踏实。




简单的自助餐后,我们便奔赴排练的场地进行排练。

排练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我们每个人都异常地紧张,跃跃欲试地等待着前一个排练的队伍排练结束。

终于轮到我们,在珂珂老师和纳姐的引领下,我们开始发声。

做完哼鸣训练之后,我们的心可谓是跌倒了谷底:

不知道是不是几天没唱加上嗓子疲劳的缘故,我们的声音大打折扣,怎么也融合不到一起去;而当我们第一次唱《传奇》开头的时候更甚,不和谐的声音从队伍的四面八方冒出来,弄得我们有些丧气。

但我们马上便调整好了心态、开始努力地寻找声音的位置。

<<  上下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上下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午简单的休息之后,便是忙碌而又紧张的“走台”。每个队伍只有二十分钟的走台时间,比上午还赶。加上刚起床还有点懵、并且还没有重新开声的缘故,我们都很担心待会儿能不能用“最满”的声音去测试场地的回声效果。

但这样的担心马上便消逝掉了。

踏入金鸡湖音乐厅的内部,半圆环式和浸入式的大舞台、环绕式的双层观众席瞬间点燃了我们的表现欲;而我们的效率也极高,听从指挥,用最高效的方式满满地利用完了这短短的二十分钟,做好了每一个舞台定位。

但我们仍然心存顾虑,因为有一些在舞台上临时改换的动作和队形,我们还未熟悉地掌握,并且有一些歌曲里的渐强和solo还十分突兀。

比赛的时间近了,我们紧张,但更多地是开始找解决方法,“还有晚上的准备时间也可以排练啊”“晚上一定要再练一下动作”,在有限时间里,我们想做的更好。


<<  上下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上下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傍晚是一段简单的小憩。化妆、独自练歌,我们硬生生把组委会提供吃饭的场地变成了新的排练场。

化妆亦是一门艺术,吕老师、林主任还有我们的竹笛老师轮番上阵,打发胶、搽粉底,于是每一个队员都大变样了(微笑。

如果你恰好在八点钟行走在金鸡湖畔,那么你就会见到一群黑衣男子站在湖边发声、唱歌。这就是我们临时找到的解决方法:在湖边进行加练。

湖边飘着棉絮,冷风让人异常清醒。看得出来每一个人都累了,纳姐和老师在台阶上指挥和伴奏,打探入场准备情况的林主任和吕老师东跑西跑,而我们也感觉到了困意。

但比赛的紧迫逼促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动作的重复、一小节又一小节的细抠,我们总是提醒着自己拿出最好的状态……



上台了

台下寂静无声,纳姐的手挥起,熟悉的钢琴前奏复现,我们屏息,准备张嘴。“第一个音就要抓住评委的耳朵!”纳姐常这样说,于是我们饱含感情地唱出了《传奇》的第一句话“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这一句话我们唱了太多次,但唯独这次不一样,一瞬间,一种莫名的力量把我们所有人的声音拉到了一起。

过节,悠扬的笛声响起,我们所有人都昂起了头来,这一次,我们似乎终于能理解,什么才叫眼睛里放光。

第一首歌结束。

第二首算是我们的必杀技,全男团的优势,“带有文化气息”的使坏。当“其实我很可爱”的乐句响起,我们放下了所有的包袱,做出了最“出格”的动作。一个又一个的动作精准完成,我们的声音质量却没下降,当升key之后的乐段完成,我们终于大松了一口气。


谢幕,故事又回到了故事的开头。



以下摘录了一些合唱团员的感想:

晚上十点钟,欢呼掌声经久不息。兴奋之余的夜路,月光摇曳着从斑驳树影间漏在沥青路上。抬头一望,只有朦胧的黑中一轮皎洁的明月,微风从湖面吹拂过来,却抚不平喑哑颤抖的声音和我的感动。

“你们绝对是全国最棒的男团!”比赛过后,别的团队激动地对我说。

最棒的?恍惚间,又回到了最开始,我还在奥校楼排练的时候。同样是春天,还以为自己刚入门,眨眼间,却已经是最棒男团里的一员了。或许是因为不知何时起已经成为习惯的排练吧。省赛之后团里大换血,整个团失去了高三dalao就像失掉了魂,男中声部一直在拖后腿。但是,全团人一直在不断努力,男中只有更勤奋的道理。为了排练,我和别人一样都在拼命:下课铃刚响就背起书包往宿舍赶,饿着肚皮就奔去音乐室,牺牲掉了许多和同班同学一起学习的时光。

纵使每回到合唱室已经筋疲力尽,我总能打起鸡血全身心的投入到合唱里去。我的呼吸心跳,喜怒哀乐,都随着合唱而流动变化。只取得一点小成绩,能开心一整个晚上;但声音如果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会自责没能做得更好。

排练之后的晚自习,脑子里全想着今天排练的问题,一遍又一遍出神地呢喃已经不知名却分明熟悉的曲子,回过神又会催促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从三月初到现在,不过一个月余,那些疲惫的深夜,李健的《月光》总会治愈那颗心。月亮圆缺,从最黑暗的宇宙中照耀出空明的光,指引着深夜中迷途的我找到前进的方向。

合唱团承载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期待。我的同学十分体谅我因为合唱的各种无可奈何,还总关心我什么时候去比赛,甚至因为我这周比赛,他们还帮我承担了值日的责任。家长给我做好各种后勤保障,校友在背后默默支持,学长学姐刚下课也赶到电脑旁支持,班主任全程给我做好心理建设,结束后还给予我祝贺与叮咛。但比赛前我一点也不敢看手机,我担心会受到影响,更想专心投入到唱歌保持最好的状态。可是比赛前我还是差点没绷住,在等待时响起的《彩虹》,在天边划过一道最美的弧线——同学的陪伴,一年的努力,还有音乐。

奇怪的是,我仿佛获得了一股奇怪的向上的力量,一步一步往台上走去……

传奇……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哄堂的掌声与欢呼声……

正如纳姐上台前说的,最好的声音已经留在了音乐厅里。

比完赛后打开手机,已经是满屏的祝福、满满的感动。走出音乐厅外,只有拂面而过的清风,一泻而下的澄澈月光,四十多张笑脸,和在心里轻轻滴下的迎风泪。

有人说:"这样的经历会永生难忘。"高一才开始学唱歌,高二就参加国赛,如此刹那的耀眼,我总觉得梦幻的不真实,心里犹豫着不敢说"永生",未来的路还有多长也未可期。无论如何,我把最好的自己留在了舞台上。走下舞台,迎面而来的是新的开始。比赛当天是农历三月十三,月亮又圆了,完美无缺。月光洒在每个人心上,指引着乡愁的方向——

GO HFCHORUS!

—— 高中2020届四班 肖瑞灏


柳絮因风而起,若等为谁而歌?

一鉴平静湖水,一道璨烂星河。

晚风起,暮灯明。半道虹灯半道月。

如光具的自我牺牲,月亮的受光反照,合唱团的成长经历,远不是能从表面的光彩现象中可以窥见的。

首先,是爱护:珍视由共同的热爱延伸出的友谊,爱护一个在学业大山夹缝中成长的团体。

其次,是延续:延续星火,在流传的习惯上,更在走出合唱团并深爱合唱团的老团员身上。他们是多么关注我们啊!似乎有热爱已经将彼此紧密相连,有情怀已经让彼此牵挂怀念。那些花儿,不论去哪,根儿都在这儿。

接着,是汲取:从点滴经历中汲取给养,毫不客气地吸收好的,摒弃坏的;毫不怀疑地做到最美,始终不满足于半途。合唱团的参赛经历,既可以说是风雨载途,也可以说是欢笑一路。正是排练苦、事务多才让日常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打趣显得弥足珍贵。大家深知水平差强人意,嘴上说着休息,心里却总和大大小小的毛病过不去……

陪伴合唱团走过的路上,每一个个体都很重要,否则怎会有那些排练缺人时的失望呢?作为个体,没有谁是完美无瑕的;作为团队,完美变得具有可能,而不完美也更大程度地暴露。有时,排练时的热乎劲儿隔天就无影无踪,而水平也一起一落,甚至原地踏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杨老师心中负担重千斤。一个团员意识到问题,但并不能做出些什么;只有当所有人都明白并同心协力,歌曲才有它在群唱中发挥的魅力。

所以,合唱团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团结”一词,似乎过于老套,但如果描述成“合心”呢?欲合声,先合意;欲合意,需合心。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 高中2020届二班 涂天宇


不知不觉到了最后一天,这趟准备了将近一年的比赛之旅也奏响了末章。放晴的苏州似乎欣然地告别着我们这些匆匆之客,有别于单纯的旅行,它被赋予了更厚重更夯实的使命感,又或是一种年少的锐意在厚积之中薄发的跃升感。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这也许已唱了上百次了,却在音乐厅聚光灯下的刹那间感觉到情意的迸发。

在金鸡湖旁霓虹交迭的幻彩下,我们怀揣着对国赛的向往与憧憬,登上那淌过流光的步步台阶,在偌大的音乐厅里声浪四放,一唱一和之间,若波澜万丈涌漫观众席,又似清冽的灵泉蒸腾着使仙鹤在氤氲的雾气里直入云霄。每个角落似乎都被我们的声音所浸染,有如古寺里彪炳着历史却依旧深沉的老钟,没有所谓的锋芒,而是实实在在地付以真心,付以对艺术极致的追求
      最初在合唱团还很不知所措,人生地不熟,很是紧张,《一棵开花的树》《我喜欢》好像就代表了在旧合唱室里与高三的学长学姐们一同度过的星期二下午的时光。现在想来,也已经一年了,很感谢那段迷茫却又在音乐陪伴里不会过于忧伤的日子,甚至慢慢认识了很多可以交心可以找到共鸣的朋友,难得,可贵。
      恰似命运的安排,但它又安排得尤为巧妙,同样的时间,一样的空间,会有不可穷尽的可能性,而缘分注定了相遇,相遇拉近了陌生的距离。

感激的是纳姐还有珂珂老师默默地撑起了合唱团奔赴省赛与国赛的重担,从没有呵斥与压力,亦不存在偏见与不情不愿,唯那开玩笑的句句调侃使我们磨平了隔阂与棱角。犹记得第一次排完练后由衷的感受——这老师也太好了吧
      让我想到了《月弯弯》里所描述的“相约在老地方,现在曲终人散场,只剩当初信仰,回头望,人事无常”,若干年后,再回首这一年里或许波折或许欢愉的经历,应该留下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会心一笑吧。
      谢谢纳姐珂珂老师刘团锐峰旋儿小瑞灏天宇,就如村上春树所说的“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逗你笑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了生命里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有温度的人”。青春在华附合唱团泫然肆放,这片光源唯有聆听才明白。

—— 高中2020届六 李毅佳


当我们正比赛时,

老团员们如是说:













来自纳姐的话





最后

请欣赏


我们知道,这次出行,不仅仅只代表我们自己。

我们代表着往届合唱团的团员,

代表着因为准备高考而无法出团的高三队员,

代表着每一个关注着我们的听众。

一路走到现在,我们有疲惫、有失落、有惊喜、更有热情,华附合唱团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附本次比赛团员名单:

陈恺杰  陈彦冰  陈宇烨  谷元瑞  廖旋  刘钦玺  

潘柏儒  王烨  叶耀文  陈思齐  邓力恒  李隽希

涂天宇  许家上  曾语航  赵宇帆  陈昊源  陈锐峰

黄俊嘉  李毅佳  满洋  肖瑞灏  余潮庆  周赞陈

陈括  顾庭瑞  刘丰铨  卢睿  吴至翰  张德辰

张浩翔  张弘毅  钟楷鑫  陈禧骏  黄璟昱  黄奕夫

梁驰予(排名不分先后)




文案:张浩翔

艺术总监:两天只睡了九个小时并且头快要掉了的

陈锐峰 李毅佳

供图:林春鸿老师 吕锦沛老师

黄俊嘉 李毅佳 叶耀文

设备支持:周赞陈

比赛视频剪辑:李芸老师


相关链接: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