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附敬师2019之12】探望古春娇与李四妹退休老职工

你打开了  华南师大附中

第625次图文,今年第388篇内容




【华附敬师2019之12】
探望古春娇与李四妹退休老职工


入秋了,早晨的阳光轻柔温暖,微凉的秋风裹挟着阳光的温度......这黄金的季节里,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在静谧的校园里漫步了。

🍂 ---------------------------- 🍂

八十多岁的老职工中,古姨的精神状态很好,说话清晰悦耳,中气十足,记忆力强,反应敏捷,八十六岁高龄也许于古姨来说只是银丝渐长,感觉古姨这状态保持到九十岁都没问题。

古姨热爱附中,曾在附中的食堂与校办厂工作,退休后返聘又干了二十多年,五十多年来对附中的奉献,见证了一代代教师与学生的成长,陪伴着附中的变迁。

古姨的家乡在粤东的红色苏区梅县,哥哥15岁就参加游击队,时任梅县游击队队长,牺牲在抗战前线。古姨翻开珍藏的老照片,向我们讲述她的家族历史,曾经颠沛流离,幸而终获团圆,繁衍昌盛。

临别,我们与古姨合影,她开心地戴上心爱的手表,喜滋滋地笑着、说着,感谢我们的到访,邻居的小孩子欢快地绕着古奶奶转......秋日阳光下的这一幕,很温暖。


🍂 ---------------------------- 🍂

探望李姨时,陈绍基老师出来迎我们。他们的家整齐干净,秋风从窗户缝儿遛进屋,舒适、凉爽。

李姨退休前在总务处工作,她的视神经受损多年,免疫病导致了干燥综合症,双眼均视物模糊,我们这才明白屋内家具杂什不多的原因,是为了方便她行走。

李姨的老伴儿陈绍基老师也是华附的数学老师,1968年执教初中六班,1970年开始教高中数学。同行的标叔是陈老师的学生,夸赞陈老师数学、政治(哲学)样样行。

杜老师也在旁佐证,当年陈老师推荐她看《矛盾论》与《实践论》,对教学实践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受益匪浅。提起往事,杜老师还记得陈老师曾经的上课开篇语:“毛主席说......"

在大家开怀的笑声中,苏师姐问李姨:“陈老师有没有在家里给您上课啊?”一直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说笑的李姨诙谐地说:“有,但听完就不记得了!”

学生们回忆当年学习初中数学的“艰难”,陈老师侃侃而谈他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杜老师的共鸣: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应该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寓教于乐。

李姨的眼疾绵延多年,看东西只能看到轮廓,听力也一般,陈老师就充当起李姨的眼睛,定期带她去看病,中午带她去食堂,帮她打饭夹菜,下午买菜张罗晚饭,饭后牵着李姨到校园散步......相濡以沫的感情就这样一笔一笔地写进平淡的日子里。

志愿者们提议退协组织评选五好家庭,提名陈绍基老师夫妇参选。人生近百,生活的浮沉中,他们美好的感情仍然如荷花般静默绽放,有什么比这种相惜、相守更珍贵呢?

惟愿,岁月静好,许您们,浅笑安然。



 后记  


探望活动结束后我们联系了82届黄肖虹师姐,带李姨与陈老师去她的诊所做检查,听取专家校友的治疗意见。

师姐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单位工作,师从国际著名屈光手术专家王铮教授,从事临床眼科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

师姐细心地为两位老人检查,询问李姨眼疾的起因与治疗过程,她熟悉眼科各个领域的专家,不仅鼓励李姨要坚持治疗,还给出具体的就诊科室与专家建议,确保后续的治疗质量。



师姐夸赞陈老师虽82岁高龄但眼睛保护得很好,建议陈老师佩戴老花镜适度缓解阅读的疲劳。

两个半小时过得真快,交谈中我们才知道,师姐常年义务为附中的老师检查眼睛,给予保健与治疗意见,经师姐帮助的老师已有近30位!感谢师姐对恩师们的关爱,感谢她的仁心仁术!




▌文字:简敏峰
▌摄影:简敏峰

▌校稿:杜少芬老师 苏静

▌转载自:公众号“华附敬师志愿者 ”10月25日


相关链接:


征集聚清故事 | 欢迎亲们赐稿

信箱:hf_tougao@163.com



公众号ID:hsfzgd

欢迎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