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浙大AIF 2022-05-10




2019年6月19日上午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浙大ZIBS)院长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浙大AIF)院长

圣林教授

受邀出席在北京举行的

“聚贤汇智:数字化转型与组织变革——2019韦莱韬悦亚太金融科技峰会”

该活动由全球领先的咨询、保险经纪和解决方案公司韦莱韬悦主办

希望与最具前瞻性的专家学者及企业领导者们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创新、将挑战转化为成长的机遇


会上贲教授做了主题为“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的精彩演讲。



以下为演讲稿全文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来到韦莱韬悦的会场,刚才方总特别提到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浙大ZIBS和AIF与韦莱韬悦多有交流,我的团队和我本人都收获良多,也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跟大家有更多互动。方总刚才讲数字化转型,提到了平安与招商,强调深圳的企业数字化做的好,其实我们杭州在数字化方面做的也很不错。浙江省把数字经济作为头号工程,杭州也提出了“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战略,所以数字经济、数字化对我们杭州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聚贤汇智:数字化转型与组织变革”,重点是持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当然,这里的持牌金融机构不一定是传统金融机构。那么持牌金融机构为什么要数字化?他们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何在?我想到了习总书记引用过的《易经》中的一句话,“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把握时机,做与时代相一致的决策,向未来前行,我觉得非常适合我今天的分享。我将从三个方面出发与大家交流:一是所谓的金融科技,或者金融科技化、金融数字化的当下,从过去发展到今天,现状如何。二是谈一谈金融科技的未来,我们的未来在哪里。三是谈一谈金融机构数字化成功的关键因素。


 金融科技的当下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何为“时”?唐朝诗人岑参有这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觉得我们金融科技化的趋势、金融数字化的服务可能也会给人带来这样的感觉。十年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多是能源类、银行类企业;而十年之后的今天,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几乎都是科技公司。即使是唯一排名前十的金融机构——摩根大通也认为自己是一个技术公司,因为公司每天处理的清算业务甚至会超过许多地区的GDP当值,背后没有强大的技术是不可行的。所以“忽如春风一夜来”,我们便进入了科技的时代,而金融与科技的融合要远远领先于其他许多行业。


当然,这一融合趋势既代表了未来,也代表了过去几十年金融与科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实践,全球(主要是英国与美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金融IT、互联网金融、智能金融或智慧金融阶段。相比之下,中国从1988年引入第一个ATM机时进入Fintech1.0阶段,起步要晚于英美。但是到了2003年至2012年的互联网金融阶段,中国就已经开始呈现出超越其他国家并开启换道超车之路的趋势。中国的科技公司在赋能金融服务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我们希望打造数字金融,利用数字技术让全球的数字金融支付变得更加容易。当然,脸书、亚马逊等国外企业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起步较晚,但他们这股后发力量也不可小觑。


我所在的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对金融科技在全球的发展做了一些尝试性研究,每年发布中国和全球的金融科技中心指数,从金融科技产业、消费者体验、金融科技生态等三方面对全球城市的金融科技发展状况进行排名。根据去年11月发布的最新成果,我们将全球金融科技TOP30城市与传统金融中心TOP30进行了对比,两类中心城市差别还是十分明显的。可以看到,香港是全球排名第三的传统金融中心,但是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排名下降到了第十名。反观杭州,传统金融不甚发达,最大的银行——浙商银行资产仅过万亿,本地的保险公司几乎没有,甚至不在传统金融中心TOP30的榜单中。但是杭州在新金融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是全球排名第六的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杭州拥有的不仅仅是蚂蚁金服这一家龙头企业,同盾、邦盛等一批金融科技企业都在积极赋能金融,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进行定价、实现风控、促进合规。


金融科技的未来

讲完了金融科技的当下,我们再谈谈未来,未来的金融科技趋势是什么?“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河海不舍弃小的水流,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广、精深,这与金融科技未来的趋势不谋而合:一是金融科技必将走向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将加入到这场数字化的实践中;二是持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将愈加深入,金融将更好地服务小微与大众。


首先是金融科技的全球化。新兴国家与地区将有望成为金融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很多国家/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都有金融抑制的现象,许多人无法享受基本的金融服务,但智能手机却比较普及,这样金融科技便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简单的金融服务成为可能。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需要全球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现在,许多国家与地区纷纷提出金融科技的发展战略,我所在的杭州也在今年5月30日提出打造国际金融科技中心。此外,像瑞士、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发展金融科技,现在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展会就在新加坡,而众多金融科技业务更多地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契合了“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事实上,金融科技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都有着绝佳的发展机遇: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人口众多,金融欠发达,是很多金融科技企业发展海外业务的首选之地;非洲有50多个国家,十几亿人口,普惠金融空间广阔;中东欧的主要国家近几年数字金融也在积极发展,未来将是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最后,“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地区中,30个国家的穆斯林人口超过本国人口一半,但有研究表明,占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穆斯林中,有71%是没有金融服务账户的,而金融科技便可以运用自身所长去为他们赋能,推动全球包容性的发展。


其次,金融科技发展的第二大趋势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主题,即除了新金融开辟新市场外,持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也将成为一个主流趋势,且这一趋势已经愈发明显地体现在市场对金融机构价值的判断上。我们以中国市值最高的20家上市银行为例,可以发现只有招商银行与宁波银行的市净率超过1,即市场对其估值超过了银行自身的账面价值。这两家银行都在金融科技领域有较大的投入,可以认为是数字化转型做的比较好的两家银行,市净率高,市场认可度很好。刚刚方总也提到招商银行APP的使用效果很好,当用户体验非常好的时候,市场认可度自然也会提高。但与此同时,即便是这两家数字化转型表现突出的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相比,其员工人均服务客户数仍然较低,人工效率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所以,持牌金融机构应该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未来金融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应当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实现转型升级,否则未来会十分辛苦。中国有数千家银行,越来越多的银行已经开始走上了数字化的道路:兴业银行在2015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金融科技子公司,中信银行与百度合作成立了首家获批的独立法人形式的直销银行——百信银行,今年平安的成员企业金融壹账通推出了金融业首个开放平台Gamma O赋能开放银行等等,这些都说明尽管持牌金融机构的转型步伐离我们希望看到的还是晚了一点,但行业整体都在努力转型。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何为“益”?郑板桥说:“一枝一叶总关情”,即使他本人当的官不是很大,但是老百姓的每一件事情都牵动着他的心。同样,作为金融服务行业,每一个用户的每一事情都应该牵动着我们服务者的心,这反映了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普惠。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长期性的难题,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但直到2018年底,普惠金融领域的贷款余额仍然不足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总余额的10%。那么,如何推动普惠金融呢?首先要认识到金融的初心是真正地服务企业、服务实体经济,一旦偏离这个初心,就会产生金融泡沫,甚至金融危机,这一点以史为鉴即可知晓。所以,要实现普惠,金融便必须向实体经济靠拢,要做店小二服务实体经济。当全球还在对金融行业的定位有很多不同想法的时候,我们国家已经明确“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其次,要找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方法,数字化的技术和能力在此时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以及普惠金融的代表格莱珉银行进行了一个简单对比,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成立时间短、员工人数少,但服务的客户更多,发放的小微贷款余额更多。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或许数字化便是我们的答案。


金融机构转型的第二个关键是生态。从产品到渠道,从智能客服的应用到大数据风控的实现,从内部事业部设立到外部合作,都是综合生态建设的过程。从渠道建设来看,当前几乎所有银行都在努力拓展线上获客渠道,其中手机客户端成为热门,银行财务APP的活跃度可以极大地反映一家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有效性,也是一家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体现。从客户服务来看,金融体验最为关键,银行需要通过“金融+场景”的方式为客户搭建起一个完整而舒适的金融生态,帮助客户更便利地生活。根据浙大AIF的研究,88%的银行都已开通了针对不同日常生活场景的缴费服务,23%的中小银行具有健康挂号这一类的生活服务。从对外合作来看,完整的数字化生态的打造,需要科技公司与持牌金融机构的相向而行,也需要学术机构的积极参与。浙大AIF作为一个创新生态的建设者,借助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相对领先的实践,也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并通过跨学科、全球化的合作平台,参与孵化了一批金融科技企业(包括邦盛科技、摩西信息科技、金智塔等),也算是为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吧。当然我们更加期待与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金融机构携手共进,共同建设数字化时代的金融科技生态。


最后,我认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第三个关键是人才。以微众银行社会招聘需求的岗位分布为例,在其所需人才中,技术研发类人才占比高达46%。因此,在金融机构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单纯的金融、营销、企业管理知识已然不足,计算机知识、编程能力、研发能力成为关键,或者说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重点。去年,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正式成立,就是为了满足这一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我们的追求体现在5个“I”当中,分别是International(国际)、Interdisciplinary(跨界)、Innovative(创新)、Inclusive(开放)与Integrative(整合),重点聚焦新金融、新零售、新技术、新产业及新市场等领域的商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总而言之,在当下,科技赋能金融的趋势愈加明显,中国则有幸引领金融科技的全球浪潮。而在未来,金融科技的实践将走向全球,持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将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把握普惠导向、创新生态、综合人才这三个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时刻与时偕行、永葆金融初心,谢谢各位!


本文根据贲圣林教授2019年6月19日在“聚贤汇智:数字化转型与组织变革——2019韦莱韬悦亚太金融科技峰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整理人:顾月)



往期回顾

为你祈祷 ——金融科技时代的监管与消费者保护


浙大AIF院长贲圣林受邀在大湾区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 END - 


排版丨李江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