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有暴力伤医吗?

北北在北美 北北在北美 2022-07-20

最近发生的两次暴力袭击医生的事件真是令人震惊!朋友说写写美国的医疗吧。好吧,要是中国人民去了美国一定会感叹天朝的医院真的是方便又便宜



1,美国医疗制度和体系


美国的医疗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一种是公立医院,一种是私立医院。

私立医院分为两种,一种是非营利性但不属于政府的,这类医院主要是各种慈善机构等组织成立的,作为对公立医院的补充。另外一种则是盈利性私立医院,这类医院收费较高,但水平一般很高,以专科医院为多。在私立医院工作的医生,一般薪水很高。

公立医院基本满足美国低收入阶层的最低保障,私立医院除了提供美国公民基本医疗服务以外,还提供比较高端的医疗服务。两者配合,形成了美国整体医疗制度。


“美国医生中占比最多的是家庭医生,占到医生总数的21.4%,但在医生产生的医疗费用中,家庭医生占比只有13.1%;其次是内科医生,人数占比大约13.2%,其余心脏、肿瘤等专科,占比在1%—5%不等。心脏科医生以3.3%的人数占比,产生了大约12.8%的医生费用,这也是医生费用中占比最高的部分。“

医生诊所是整个服务体系的基石,也解决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

和中国几乎所有外科手术在二三级医院完成不同,美国68%的外科手术由诊所(含日间手术中心)完成。


病情较急或较严重的病人一般在门诊中心(多科室联合诊所)、急救中心等诊治,更严重的在急病治疗医院(Acute Care Hospitals),但这种医院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住院,同时住院时间较短,平均在5—6天,出院后也可能转去康复医院和长期照护医院。值得指出的是,国内的医院没有这样的分别,绝大部分医院将这三类服务混在一起。“

医生对执业地点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意思就是说医生可以自己选择在哪里行医,可以是医院,诊所或者急诊中心。

同时美国大部分医生是独立执业而非医院雇员,只是会利用医院的床位、仪器设施、护理人员等,对患者进行诊疗。诊疗费由医生单独收取,与医院无关。

与中国不同,在美国,医生是作为独立服务方和医保部门或者保险公司议价的。一般医生会加入医师协会,由医生协会和医保部门或者保险公司议价。

美国监督机制非常完善,一旦医生收到患者大笔财物,很难逃过监控。美国目前现金的交易极少,基本通过转账刷卡形式。而医生的账户大部分是被监控的,对每一笔收入,银行都会进行监督,数额较大的来历不明的钱均会被盘查,并记入个人档案,影响一个人的信誉。

美国医学界有所谓的诚信档案。有劣迹的医生将被全美医师协会打入黑名单,所有黑名单上的人,将不被美国境内的任何医疗机构聘。


2, 美国医疗保险


目前,美国的医保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针对退伍军人、现役军人、印第安人等建立的公费医疗体制;二是政府举办的Medicare和Medicaid,另外也有州政府主办、面向儿童的儿童健保(State Child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简称SCHIP);三是商业医保。


公费医疗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国家掏钱,个人只需要付非常少的一部分费用。可惜,在美国,这是少数人的福利。只有退伍,现役军人和印第安人有这个福利。


联邦老年医疗保险(Medicare)和医疗救助制度(Medicaid)。前者惠及65岁以上的老人,后者惠及低收入人士和儿童。




Medicare是每个人在交社保税的时候都必须交的一部分,然后在65岁以上可以享受的医疗保险。


Medicaid是给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救助,也就是俗称的“白卡”,是政府就会给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或者无收入的公民和永久居民等提供的免费医疗保险卡。但是一般接收白卡的医生和医院没有那么多,特别是私立医院一般不接收。


商业医保


在美国,大部分人参加的都是商业医保。一般来说,你如果有雇主的话,雇主会和保险公司达成协议价格,很多雇主还会承担一定的费用。


美国的商业医保也有很多种,一般来说有HMO,PPO和POS。

一是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简称 HMO)。这种保险计划的保费相对便宜,参保人就医的自付比例也较低,目标是通过健康管理,提高参保人整体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相对于其他保险计划,健康维护组织提供更多预防性服务。

参保人必须选择一名初诊医生,负责参保人的常见病诊疗及需要的转诊服务。保险公司对初级保健医生按人头付费,由此激励医生提高签约人的健康水平,减少就医支出,从而能从结余中获利。

健康维护组织往往有自己的医生和医院网络,非急诊情况下,参保人只能在网络内就医,如果去网络外,保险公司可以拒付医疗费用。

二是优选提供组织(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简称PPO)。优选提供组织不要求患者必须签订初诊医生,参保人可以直接找专科医生就医。

虽然优选提供组织也有自己的医生和医院网络,但允许参保人在网络外就诊,只是要承担较高的自付比例(40%)。

三是定点服务组织(Point-of-Service,简称POS)。这是一种结合健康维护组织和优选提供组织特色的保险形式,比健康维护组织有更多就医选择,但也比优选提供组织的费用更低。定点服务组织也有自己的医疗服务网络,需要参保人选择初诊医生。


除此之外,还有健康储蓄账户等商业医保计划,参保人缴纳不同的保费,享有不同的就医选择自由度。


我们公司提供了HMO和PPO两种计划,我参加的是PPO计划。一年付大概3500美金左右医保费用,这个是从工资单里逐月扣去的。


但是一般来说商业计划会有一定的自付额,我的这个是一年要自付2000美金封顶。就是说你去看医生的初诊费,或者检查费都包括在里面,如果你一年达到2000美金了,你去看任何医生的任何费用你都不用再付。



3, 在美国怎么看病


在美国,无论乡镇城市,每户人家都有家庭医生。这个家庭医生一般是负责某个社区,一个社区有很多这种医生。人们生病时不是像中国人一样立即去医院,而是去家庭医生处检查。家庭医生一般是全科的医生,他们可以诊断和治疗基础的、常见的小毛病,病人也可以就近治疗。


如果碰到他们无法解决的疾病,他们会转到专家,专业医院或者大医院去治疗。家庭医生一般都在患者家附近,所以看病的人基本就在家门口治病,不需要到处去跑。


美国全部都是预约制度,一个医生一天只看几个病人,每个病人都会享受到完善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各种检查也都是预约制。因为前面说到医生一般是独立的,他不一定租用了所有的检查设备,所有有可能抽象,X光,B超这种都得预约到其他诊所或者医院。



同时,这也造成了预约非常难。一般来说,你约家庭医生至少要提前一周预约;家庭医生初诊完,让你去做检验,一般最少预约也要一到二周;


你拿到检查结果,然后再预约家庭医生还要一周;家庭医生看完检查结果,处理不了,转你到专家那里至少又要两周预约。


前前后后,至少要一两个月。这还是运气非常好的情况。如果你需要预约的专家,非常忙,病人很多,等三个月到半年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以,在中国,花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的挂号费,就能见到主任医师级别的教授专家,还能在一到两天内做完所有的检查,有这样的效率和速度,这在很多国家是不敢想象的。


4,美国医药分离


美国法律规定,医生只有诊断权,没有卖药权


医生只负责看病开处方收取服务费,美国医院是不设药房的,药房独立于医院而存在,病人可以到任何一个药房买药。




并且医生和药剂师由不同的部门监管,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医院和药房之间也没有利益的牵扯,医药公司和医院、医生也没有相互依附的关系。


医生不会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的处方上添加一些不必要的药品,医院也不会为了增加收入要求医生宰客。


一般来说医生会把处方发到病人指定的药房,病人自己去药房取药。或者一些药房也提供快递服务,可以把你的药定期送到你家。




而且美国的药方是非常多的,一般一个社区有好几个不同品牌的药房。大部分药房也都是全国连锁,所有的药剂师都是吃执照上岗。



5,美国医生收人


医生在美国是公认的高收入群体,起步年薪为20万美金,如果你是外科或者热门科室的专家,年薪都在50万美金以上。在美国,一个普通中产家庭的年收入为4-5万美金。


“度假方面,2017年美国人平均休假时间为17天。调查显示,将近25%的医生每年有5周多假期,但大部分医生休假很少。43%医生每年休假3~4周,34%每年休假不到2周。“



6,美国医院的安保和暴力事件


那么美国医院就没有暴力事件了吗?


仅从 2000 年到 2019 年,美国就发生了至少200起医疗场所的枪击事件,这些伤医杀医案件共造成 254 人死伤,这还不算言语上的辱骂、性侵犯、肢体侵犯,暴力袭击等等。根据全美2011年犯罪统计,美国医疗领域占总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10%,平均每1000名医务工作者中就有6.5名受害者,枪击占医院内谋杀死亡案例的80%。


枪杀案让美国医院管理者重新思考医院暴力,急症护士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危险的平民职业,78%的急症工作人员(医生除外)报道了相关的各类身体攻击。



2004年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就颁布了第一版《医疗和社会服务工作者防止工作场所暴力指南》,该指南就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避免和防范暴力侵入,提出了可操作的指标,在“指南”中有几方面规定,一是医院的报警防范设施和与警方的合作:如医疗场所必须安装报警钮,配备手持报警器、移动通讯步话机等有效的报警系统;


医院大门必须装备金属探测器,以避免凶器入内;必须装备24小时监控系统;设置紧急员工避险房间,保证治疗区有备用出口;家具布置和治疗区陈设应避免妨碍员工脱困,避免设置容易刺激暴力或被利用来行凶的物品。美国各地警方非常注意在医院附近的巡逻,病患家属很难进入治疗区和住院区,进入者都要签到并佩戴通行证等。


美国的医院多有严格的门禁制度,医院须建立暴力记录的患者“限制访客”名单,并发放给护士站和访客签到处;医院有权了解患者的行为是否有暴力或攻击倾向;建立一个发现有攻击性行为的问题患者记录本。还有对医护人员的建议,如不鼓励佩戴项链等饰品,防止发生冲突时伤及自身等。



整体而言,大部分美国人对医生充满尊敬。美国医生态度特别好,给你做很多检查,患者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得到了全面的关照。如果治疗有风险,医生会让你签署一大堆法律文件。有医患纠纷,医疗监督机构和第三方的保险公司会处理一系列后续问题。


美国人相信法制。如果医生真的有过错,他们认为靠法律可以纠正这一问题。赔偿机制也相对成熟。其实美国的医院有大笔的花费是在应对医疗诉讼上。其实大部分的检查也是为了避免未来的诉讼。因此美国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医疗保险成为社会问题。


同时,因为预约制度,在美国看个病,真的是没有国内方便。所以朋友们总是说,为啥美国大街小巷人人都在运动健身?那是因为在美国看病又贵,又不方便,等到预约,不是小病拖成大病,就是已经痊愈。



不知不觉,洋洋洒洒写了三四千字。


今天看到一个微信的留言,很是赞同:“当前医疗产业链上的太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产业最末端的地方——医患之间集中复现出来了。患者用钱,疗效和体验买单。医生用薪酬,工作强度和安全买单。很是心痛!”


从杨文医生到陶勇医生,有人说暴力袭医事件说明民众不值得好医生,有人说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学医,有人说暴力伤医事件只会让中国陷入更大的医护人员短缺,医患关系恶化的恶性循环。


正值冠状病毒疫情之际,有多少医护工作者又战斗在疫情的第一线。“提灯者尚在坚持,我们呢?”


致敬那些奋斗在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也期望医疗立法和监管越来越健全,医疗体系越来越完善。患者能得到更好的体验,医护工作者也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更多的安全保障。


 往期推荐 

🔗



 



【我是江北北】


80后,在大唐,UT斯达康,西门子,支付宝等公司工作18年+,做过开发,测试,项目经理,交付总监和培训导师;参加过开心辞典,做过美国人老板,热爱旅行和瑜伽,梦想啥也不干,成天环游世界;目前旅居美国,努力成为斜杠青年,蹒跚在财务自由的路上……没啥优点,就是有点爱折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