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爱鸟周 | 馆藏鸟类中的“虎”
馆藏鸟类中的“虎”
今年3月25日 - 31日是福建省第40届爱鸟周,主题是“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福建是我国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已记录到的鸟类约600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40%。
当爱鸟周遇上虎年,鸟也会说“虎”,怎能错过呢!我们来一起探秘鸟类中的“虎”吧!
鸟类唯一带“虎”的科——蜂虎科
蜂虎科是一个以虎为名的小科,羽毛色彩艳丽,以绿色为主。中国境内有9个种,部分为迁飞候鸟。我们馆藏3种。
馆藏蓝喉蜂虎标本
蓝喉蜂虎
Merops viridis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蓝色喉为特征,身体的主要颜色为偏蓝色。蓝喉蜂虎喜欢栖息在多水低地的开阔原野和林地边缘,主要以昆虫为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区。
叫声:颤抖,叫声很快。
馆藏绿喉蜂虎标本
绿喉蜂虎
Merops orientalis
身体的主要颜色为绿色,喉咙淡蓝色,领前部有狭窄黑带。绿喉蜂虎栖息于干燥的开阔原野,上至海拔1500米;经常成小群活动捕食;在我国的云南有分布。
叫声:颤音,有金属音质,悦耳。停栖或飞行时发出响铃般悦耳的tree-tree-tree或tit-tit-tit声。
馆藏蓝须夜蜂虎标本
蓝须夜蜂虎
Nyctyornis athertoni
别名夜蜂虎。蓝须夜蜂虎是绿色林栖型蜂虎,在原始森林为留鸟,生活海拔比较高,比较少见。它喜欢生活在森林中,在比较高的地方捕食,以飞虫为食;分布于我国南部地区。
叫声:声音低沉、平稳。
因身上密布条纹而用虎字来命名的鸟类
馆藏栗头虎斑鳽标本
栗头虎斑鳽(栗鳽)
Gorsachius goisagi
别名栗头鳽、栗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体型矮扁的褐色鹭鸟。翼上具特征性黑白色肩斑;飞行时灰色的飞羽与褐色覆羽成对比。栖息于沿海附近浓密森林或林缘地带的溪流中,也见于低山森林中的沼泽、河谷或溪流,早晚在多草地区取食。主要以小型鱼类、甲壳类、环节动物和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有时也吃少量植物性物质。
栗鳽是一种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的濒危鸟类,在中国仅见于上海、福建、香港和台湾,是稀有冬候鸟和旅鸟。
叫声:繁殖期及迁徙时发出深沉而带回音的似鸮类的呼呼叫声,进食时发出呱呱声。
馆藏虎斑地鸫标本
虎斑地鸫
Zoothera dauma
俗名虎鸫、顿鸫、虎斑山鸫,是鸫类中最大的一种。因身上满布褐色鳞状斑纹而得名。虎斑地鸫为福建常见留鸟及季候鸟,栖居茂密森林,在森林地面取食,主要以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为食。
叫声:轻柔而单调的哨音及短促单薄的tzee声。
馆藏虎纹伯劳标本雌雄一对
虎纹伯劳
Lanius tigrinus
因身上密布黑色斑纹得名,具有典型的伯劳习性,喜欢在多林地带,性格凶猛,不仅捕食昆虫,还会袭击小鸟和鼠类。在中国东北部繁殖,冬季会向南迁徙。
叫声:叫声粗哑像喘息声。
名字不带虎,但别称或俗名带虎的鸟类
馆藏画眉标本
画眉(虎鸠)
Garrulax canorus
别名虎鸠,外形美丽、小巧、可爱,飞行起来优雅而不失风范。怕生,喜欢在灌丛中穿飞、栖息;以一对或小群活动;多生活于灌木丛和次生林,最高可在1800米地区发现。
叫声:声音极其洪亮、动听,因为擅长鸣唱,是中国面临捕捉压力最大的鸟类之一。
馆藏普通翠鸟标本
普通翠鸟(鱼虎)
Alcedo atthis
名字中不带虎,但它有个别称叫鱼虎。能捕食鱼,所以叫鱼虎,是最典型常见的一种翠鸟。普通翠鸟是一种常见留鸟,单独或成对活动,长时间站立在近水处的树枝或岩石上耐心观察,发现小鱼浮至水面,俯冲到水面用尖嘴将鱼捕获,飞到树上或岩石上吞食。主要栖息于林区溪流、平原河谷、水库、水塘、甚至水田岸边,福建各地常见。
普通翠鸟(雌)(王芳 摄)
叫声:尖细的tee声。
馆藏红头长尾山雀标本
红头长尾山雀
Aegithalos concinnus
俗名小老虎,不仅体现了它红黑两色的羽色特征、金眼黑仁虎虎有神的外貌特点,更揭示出红头长尾山雀英气逼人、无所畏惧的精神特质。
红头长尾山雀不怕人,性情活波,永远充满了朝气,总是十几只、几十只甚至数百只地翔飞于树冠之间,因此又名“十姊妹”。它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种群数量较丰富,又主要以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红头长尾山雀和刚飞出的幼鸟(王芳 摄)
叫声:叫声似单音节的“唧-唧-唧-唧”,从开始时的高调往后逐渐转低。
*本文音频来源于“中国鸟类”网
❥好啦!鸟也说“虎”就说到这啦!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与“虎”有关的鸟吗?快来给我们留言吧!
供稿:彭珠清/自然科学部
编辑:程茜/信息工程部
责任编辑:傅永和/自然科学部
最终审稿:龚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