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拐点到底啥时来?十招教你辨别“专家”说法可信度
闷在家里,万众盼拐点——拐点到底啥时来?毕竟关系到工作与生活何时彻底恢复正常。
“元宵节拐点就来了!”
“再等两到三个14天吧!”
看了上面两个迥异的结论,懵逼吗?而他们都来自国字号专家。
其实,只要你能真正看懂专家发言的前因后果与身份背景,就更能心中有数。
接下来,我们从疫情发生后上百篇“拐点报道”中,为你进行梳理和分析。
专家们历次“拐点论”都是怎样的?
敢说的意思不是指敢说官方没的,而指敢说得更具体,日后被打脸风险越大。但这些信息基本都是根据模型得出,仅供参考。
比如,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助理教授陈希 2月4日接受环球网采访时表示,根据他与部分学者研究,疫情的高峰、“拐点”可能会在2月下旬,2月21日左右出现。
专家出言谨慎,就留给了自媒体表演的时间,这里就不点名了。
自媒体科普大神喜欢通过简单分析疑似、确诊案例的走势,来言之凿凿地预测拐点。为什么要言之凿凿呢?因为数据证明:观点越明确转发量越大。
这些科普都会忽视三个最重要的问题:
首先,武汉肺炎病毒是全新的物种,具有未知的不确定性,谁能保证病毒本身不会失控?这个变量会导致现成公式失效。
其次,再严密的防控肯定也有漏网之鱼,是否有人刻意逃避隔离医学观察?流行病学调查时,一些人出于种种原因隐瞒接触史,还记得美剧《豪斯医生》那句话吗?Everybody lies。这些都是公式无法穷尽的变量。
最后,这次疫情有更强的潜伏期传染特征,这个变量对预测提出了更大难度。
除上述例子,我们还分析了数十篇采访,结论是,头衔上有大学校长、人大副主任之类的专家,说话特别保守谨慎——汲取了武汉前期警示工作不到位的教训,在科学允许的范围内,他们倾向说出最坏的估计。
这些专家说话的套路都是“如果我们做好了xxxx,那么在xxx有望迎来”。
有错吗?其实也没错。但这些话对工作生活起不到太大参考作用。
中国部分媒体有个不好的习惯,找不到对口专家时,就找一个相关的来凑,于是,这个专家也只能泛泛而谈一些常识。
这次疫情中,病毒学、传染病方面的科研者、临床医生的话更可信,如果兼具科研和临床两种经历,那他的声音更值得关注。
我们不要去看这个人的官位头衔、学会头衔,要看他具体做了什么。你懂的。
这些专家更加关注公共卫生的投入和产出,关注卫生政策的经济影响。病毒和医学不是他们专长,且因为其专长,他们更容易看到严控疫情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比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国恩通过分析致死率、传染率、潜伏期,引用专家对拐点的预测,来反思武汉以外的省市搞“经济休克疗法”是否有必要,作为经济探讨是有价值的。
境外学者收集的资料肯定没中国专家丰富,尤其是对中国医疗资源现状、政府控制疫情的手段缺乏了解,他们可能夸大,也可能低估。
相反,这些外部专家的说法参考性大些。比如,前不久被很多人批为“打击防控士气”的香港大学教授管轶,就在内地有很多项目,也出身内地。
1月23日,他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就说,保守估计,武汉肺炎感染规模也要比SARS多得多。当时很多人还觉得夸大,结果呢,截至2月4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324例,而非典全球病例是8096。
媒体通常会提炼出最扯眼球的那个点作为标题,比如“钟南山说十天达到最高峰”,但实际上在钟南山历次接受采访时,他都是有前提的,即目前的早发现早隔离措施到位。
有人觉得数字开始下降就是拐点,有人觉得可以结束一级防控是拐点。
本期作者 | 赖捷,精选自 l 哔哔青年
病毒专家张文宏!他这堂罕见的讲演,才是我们最应该听的 一个武汉红十字会志愿者的自述 | 深度报道 钟南山给提前返岗者的建议:有个地方最危险! 病毒进入体内的48小时!它比我们想象中要狡猾的多 北京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离世,生前轨迹让人唏嘘:人生常态是无常! 一只蝙蝠的自述在朋友圈火了:千万不要再吃野味了! 到底是谁耽误了武汉? 钟南山:我很喜欢吴仪总理 【必看】美国科学家对武汉肺炎的分析,很靠谱很专业! 最新疫情谣言汇总,请切勿传谣 SARS专家管轶:这次我害怕了! 柴静回顾非典 :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