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拐点到底啥时来?十招教你辨别“专家”说法可信度

赖捷 有思健康 2022-05-29


关于疫情,今天什么信息最值得关注?我们通过梳理判断海量信源信息为你精炼呈现事件全貌和可能真相


闷在家里,万众盼拐点——拐点到底啥时来?毕竟关系到工作与生活何时彻底恢复正常。


“元宵节拐点就来了!”


“再等两到三个14天吧!”


看了上面两个迥异的结论,懵逼吗?而他们都来自国字号专家。


其实,只要你能真正看懂专家发言的前因后果与身份背景,就更能心中有数。

 


接下来,我们从疫情发生后上百篇“拐点报道”中,为你进行梳理和分析。


先看最新数据


根据卫健委官方通报,2月4日0时至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新增确诊病例3887例,新增死亡65例,新增疑似病例3971例。


更重要的是对比,相比2月3日,确诊、死亡增长20.2%、1.6%,死亡下降21.7%,相比前三日均值,确诊、死亡分别增长34.7%、17.5%,疑似下降19.5%。

专家们历次“拐点论”都是怎样的?



我们以时间顺序排列。

1月26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教授、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告诉《中国日报》:

从顶峰到下降应该不需要太长时间,预计正月十五前武汉市的疫情可能出现回落。

 • 这是最早出现的拐点论。

1月28日,钟南山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不认为会出现SARS那种大爆发,一周或十天会达到比较高,不会大规模地增加了。

 • 按钟南山估计,最晚到2月7日不会大规模增加。

1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对央视说:

如果按现在措施,应该在近期能看到一个拐点。大家预计元宵节情况可能好转,按照现在措施,我个人比较乐观,甚至我个人评估比这个还早。

 • 此前有些传言,称高福不懂医学,这是误解,查询国内外资料可见,他确实是资深传染病专家。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接受央视采访称:

那些隐性感染的人全部找到,感染的人全部隔离,那么通过14天的潜伏期,新发的感染率就要慢慢往下降了。

 • 此处注意,李兰娟发言有前提,隐形感染的人全找到,感染的人全隔离,现实中这个假设基本无法实现,以此为假设的话,任何传染病都能被预测控制,这些天不断出现的无症状感染、逃避隔离的新闻,证明了这一点。李兰娟除了是肝病专家,还担任过浙江卫生厅长、浙江科协主席等职。


1月29日,李兰娟在接受《都市快报》采访时说,回应“元宵拐点说”:

如果前面严控得不厉害,传染源还在传播,那么后面还有可能继续传播。我们国家这么大,有那么多人,要一下子全部把传染源彻底消灭,还要一个过程。高峰期的话至少需要2-3个潜伏期的时间准备。宁可想得难一点,也不能放松警惕。

1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席修明对媒体说:

增加比例越来越高说明疫情完全没控制住。如果每天增加比例基本一致,说明处在一个相持阶段。相持阶段一般是一周到两周时间,如果防控措施不断加大,平台期可能就会缩短,然后就进入拐点,就下来了。

 • 席修明是重症医学专家,不过2002年开始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16年开始担任北京市西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月2日,钟南山再次接受新华社采访,他的结论更保守了:

我们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

 • 钟南山的话有前提,即各种防控举措有效阻断传染源,大大减少二代、三代传染。

2月3日,李兰娟再次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有隐性感染的,有第二代的,一个潜伏期是14天,通过两到三个14天发现,我想应该把它控下来。

 • 这条新闻出现在部分单位开始复工时,在传播时,被媒体普遍以“还有两到三个14天”作为标题要素传播,令不少对疫情有松懈的人更加警惕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央视已多次连线李兰娟。


2月4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对媒体说:

对于社区传播疫情,目前严重且情况并不甚清楚,绝对不能轻视。现在还没有判断疫情传播高峰、拐点的依据。

 • 王辰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现在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根据校方介绍,他全面主持院校行政和业务工作。

2月4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告诉央视《新闻1+1》:

距离1月23号武汉暂时关闭出城通道到现在,差不多刚好是第一个潜伏期过去,那么我们现在至少还需要度过第二个潜伏期,也就是再过14天之后,看看到时候情况如何。

 • 蒋荣猛在临床、教学、科研三方面都有建树,比起一些自媒体普遍流传的“元宵拐点论”,接受央视采访的他显然比较谨慎。


怎么看待专家们说话的可信度和差异



好了,不再列举各种拐点论了,接下来我们分析如何看待这些专家的发言。其实只要把握这十个方法即可。

1、离疾控体系、官方职务越远的专家,越敢说,但仅供参考


敢说的意思不是指敢说官方没的,而指敢说得更具体,日后被打脸风险越大。但这些信息基本都是根据模型得出,仅供参考。
比如,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助理教授陈希 2月4日接受环球网采访时表示,根据他与部分学者研究,疫情的高峰、“拐点”可能会在2月下旬,2月21日左右出现。

2、自媒体科普大神的话不用看


专家出言谨慎,就留给了自媒体表演的时间,这里就不点名了。
自媒体科普大神喜欢通过简单分析疑似、确诊案例的走势,来言之凿凿地预测拐点。为什么要言之凿凿呢?因为数据证明:观点越明确转发量越大。
这些科普都会忽视三个最重要的问题:
首先,武汉肺炎病毒是全新的物种,具有未知的不确定性,谁能保证病毒本身不会失控?这个变量会导致现成公式失效。
其次,再严密的防控肯定也有漏网之鱼,是否有人刻意逃避隔离医学观察?流行病学调查时,一些人出于种种原因隐瞒接触史,还记得美剧《豪斯医生》那句话吗?Everybody lies。这些都是公式无法穷尽的变量。
最后,这次疫情有更强的潜伏期传染特征,这个变量对预测提出了更大难度。

3、注意专家简历,带行政职务的说话正确但保守


除上述例子,我们还分析了数十篇采访,结论是,头衔上有大学校长、人大副主任之类的专家,说话特别保守谨慎——汲取了武汉前期警示工作不到位的教训,在科学允许的范围内,他们倾向说出最坏的估计。

4、有的专家说的话等于没说,不看也罢


这些专家说话的套路都是“如果我们做好了xxxx,那么在xxx有望迎来”。
有错吗?其实也没错。但这些话对工作生活起不到太大参考作用。

5、头衔很唬人的不一定真正懂病毒防治,他只能说简单常识


中国部分媒体有个不好的习惯,找不到对口专家时,就找一个相关的来凑,于是,这个专家也只能泛泛而谈一些常识。
这次疫情中,病毒学、传染病方面的科研者、临床医生的话更可信,如果兼具科研和临床两种经历,那他的声音更值得关注。
我们不要去看这个人的官位头衔、学会头衔,要看他具体做了什么。你懂的。

6、不必看卫生经济学领域专家的“拐点论”


这些专家更加关注公共卫生的投入和产出,关注卫生政策的经济影响。病毒和医学不是他们专长,且因为其专长,他们更容易看到严控疫情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比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国恩通过分析致死率、传染率、潜伏期,引用专家对拐点的预测,来反思武汉以外的省市搞“经济休克疗法”是否有必要,作为经济探讨是有价值的。

7、境外专家预测性结论仅供参考


境外学者收集的资料肯定没中国专家丰富,尤其是对中国医疗资源现状、政府控制疫情的手段缺乏了解,他们可能夸大,也可能低估。

8、懂国情的外部专家说法值得关注


相反,这些外部专家的说法参考性大些。比如,前不久被很多人批为“打击防控士气”的香港大学教授管轶,就在内地有很多项目,也出身内地。
1月23日,他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就说,保守估计,武汉肺炎感染规模也要比SARS多得多。当时很多人还觉得夸大,结果呢,截至2月4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324例,而非典全球病例是8096。

9、不要看媒体标题,看专家得出结论的前提


媒体通常会提炼出最扯眼球的那个点作为标题,比如“钟南山说十天达到最高峰”,但实际上在钟南山历次接受采访时,他都是有前提的,即目前的早发现早隔离措施到位。

10、最重要的,大家对拐点认识也不一


有人觉得数字开始下降就是拐点,有人觉得可以结束一级防控是拐点。

总而言之,面对形形色色的拐点论和疫情预测,我们都建议首先甄别媒体,再按上述方法研判专家信息,最后通读专家全文来综合判断。切不可拿着朋友圈、微信群流传的各种新闻截图就信以为真。

信息时代,学会判断复杂的信息是人的生命线,疫情之中尤如此。


 有思健康  重要通知👇



《中国新闻周刊》征集采访对象及真实故事:
如果你是参与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或其家属;确诊、疑似患者本人或家属;疫区公共服务人员;医疗相关专业人士;对疫情了解的社会各界人士,如果你有所见、有经历、有困难、有建言,有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故事和观点,请与我们联系。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与你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记录真相。

《中国新闻周刊》新冠肺炎报道组成员联系方式(添加时请简要自我介绍):
钱炜 微信号:qianqian313533
蔡如鹏 微信号:wxid_yb1jbckwu8f321
周群峰 微信号:zhouqunfeng2017
李明子 微信号:kikyou_513204839
彭丹妮 微信号:P-danny1259459815
黄孝光 微信号:leiyinloye
杜玮 微信号:dwtono1
李想俣 微信号:njuxclxy
鲍安琪 微信号:aisangeline
期待你的帮助、你的贡献、你的线索!

本期作者 | 赖捷,精选自 l 哔哔青年

总策划|包思成,采编总监|杨丝淇,编审|姜涛
本文图片来源:Pixabay,摄图网

有思健康  疫情专刊
 给每个人真实可靠的一线信息(可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