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健康

其他

维生素C:被上海卫健委明确列为唯一预防新冠肺炎的药品

依念,来源:生命科学与营养总策划|包思成,内容总监|杨丝淇,顾问|郁莉,编审|阿涛本文图片来源:微信平台公共图片库,Pixabay
2022年1月22日
其他

凌锋医生亲自讲述:医生治病的困惑!有多少病人是治好的?每个人都值得一听

凌锋,来源:CC讲坛总策划|包思成,内容总监|杨丝淇,顾问|郁莉,编审|阿涛本文图片来源:微信平台公共图片库,Pixabay
2022年1月8日
其他

一个人身体很健康的10个迹象!新的一年开始行动起来吧

1懂得释怀中年之后,该释怀的释怀,该放下的放下。不要再为难自己,委屈自己,不要再逞强,不要再纠结。我们已经过了任性的年龄,生命已经由不得你再去糟蹋。如果自己不爱惜,又有谁会真的在乎?懂得释怀,心态会更好,看得更开,自然也就更加长寿、快乐。2愿意接受新事物时代已经发生改变,生活观念也在不停地变换更新。我们不能总守着以往的观念来过日子,也要懂得与时俱进,多了解现在的新观念。如果你愿意走出家门,去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接受当下最新潮的事物和观念,那你一定就是一个乐在享受生活的人。3经常很乐观据《美国心理学家杂志》报道:“约有17%的美国人是乐天派,他们对生活有着积极的态度,有明确的目的和很强的社会认同感,他们要比悲观派的人更健康。”我们应该努力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寻求生活的意义。在意大利的撒丁岛或日本的冲绳,那里有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们。他们都很勤劳地工作,但是他们更注重和家人一起度过时间,提升自己的精神状态,并且喜欢帮助别人。4喜欢交朋友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说的是人熟好办事,而澳大利亚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则表明,朋友多还能促使人长寿。有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与5个以上亲密朋友一直保持接触或电话联系的老人,比朋友相对较少的老人死亡率低22%。”朋友能够帮助人排遣压力,解决困难,也能激励健康的生活习惯。5喜欢清理东西如果你是一个定时清理家中物品,并舍得将不用的东西扔掉的人,那恭喜你,你又中了一条。这说明,你很有长寿的潜质。家中最后只保留生活必需品,其他的都可以清理掉。生活中,不买不需要的东西;必要的东西挑好的买。当你清理完后就会发现,还是原来那个家,但自己似乎住得更舒服了。6有真心喜欢自己的朋友美国西达克瑞斯特学院的心理学副教授迈卡萨丁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很好的减压剂,而知道有人一直支援着你,会让你身心都保持健康。”7有陪在身边的老伴少年夫妻老来伴,相伴一生的夫妻到老才最重要。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老了,才真正懂得知冷知热的老伴是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身边有一个知冷知热的老伴,生活也会更加快乐温暖,自然就会更加健康长寿了。8身体微胖现在人们都“以瘦为美”,但其实微胖的人才长寿。有研究发现:“到了老年,微胖的人骨密度较高、死亡率较低,呼吸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的发生率也较低,并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而当流感、肺炎等疾病发生时,消瘦的老年人更易感染,而微胖的老年人相对较好。”9更爱步行一项对2603名男女进行的最新研究表明:“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的人可定义为身体健康的人。”不管他们体内脂肪含量有多高,都要比每天步行少于30分钟的人更长寿。同样,也有研究称肥胖妇女可通过每天增加10分钟的运动来改善其心脏健康状况。因此午饭后不妨走路散散步,每天尽量以各种方式多做一点运动。10有一双强健的腿背靠墙站立,脚慢慢往前走,然后再退回来直到你保持一个平稳状态,但是背的下半部要始终紧贴着墙壁。尽最大可能保持这种姿势,每天做一次,并且每次增加几秒钟的时间。新的一年开始行动起来吧。祝大家新年一切如愿!推荐阅读诺贝尔医学奖的健康忠告:只有四个字,价值3500万!本期作者
2022年1月1日
其他

诺贝尔医学奖的健康忠告:只有四个字,价值3500万!

2017年的诺贝尔奖,其中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受到了民众特殊的关注,因为这似乎是诺贝尔奖离我们的生活最近的一次!三位研究“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的科学家Jeffrey
2021年12月18日
其他

北大医学博士关于“心脏猝死”的震撼演讲,闻者受益!

l杨进刚,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总策划|包思成,内容总监|杨丝淇,顾问|郁莉,编审|阿涛本文图片来源:微信平台公共图片库,Pixabay
2021年11月20日
其他

冬天到,膝盖倒!只需一个动作,膝盖不再疼痛

丁颖娟,来源:《健康文摘》总策划|包思成,内容总监|杨丝淇,顾问|郁莉,编审|阿涛本文图片来源:微信平台公共图片库,Pixabay
2021年11月6日
其他

为什么很多老人到了七十岁,身体变差速度会越来越快?原因在于这三点

丁颖娟,来源:《健康文摘》总策划|包思成,内容总监|杨丝淇,顾问|郁莉,编审|阿涛本文图片来源:微信平台公共图片库,Pixabay
2021年10月30日
其他

关于“腿和脚”: 老年人必须重视的问题!

5、️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无论老少,在“不活动”的两周内,腿部肌肉的力量都会减弱三分之一,相当于老化20至30年。
2021年10月9日
其他

品读《平凡的世界》经典名句15则,感悟睿智人生

1/15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2/15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3/15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4/15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5/15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6/15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7/15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8/15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9/15多少美好的东西消失和毁灭了,世界还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是的,生活在继续着。可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10/15人和社会,一切斗争的总结局也许都是中庸而已。与其认真,不如随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过无争,随遇而安。11/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12/15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13/15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14/15是的,小时候,我们常常把“亲戚”看得多么美好和重要。一旦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我们便很快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生活同样会告诉你,亲戚往往不如朋友对你真诚。15/15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在精神世界里建立起一套丰满的体系,引领我们不迷失不懈怠。待我们一觉醒来,跌落在现实中的时候,可以毫无怨言地勇敢地承担起生活重担。推荐阅读:1.新华社公布新增57个禁用词,三思而后言!2.奥斯卡金奖短片《让座》,只有三分钟,却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2021年10月2日
其他

新华社公布新增57个禁用词,三思而后言!

59、对台湾与我名称相同的大学和文化事业机构,如“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应在前面加上台湾、台北或所在地域,如“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一般不使用“台北故宫”的说法。
2021年9月18日
其他

奥斯卡金奖短片《让座》,只有三分钟,却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时长三分多钟的动画短片《让座》,通过眼神中的逃避、无奈、感谢、惊讶、触动等,对比出:漠视与关怀,被迫与主动,丑与美的直观体验,把各个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此作品获奥斯卡金奖。
2021年9月11日
其他

哈佛76年研究结果:只要遇到真爱,人生繁盛的几率就会显著提升!

76年前,哈佛开展了史上历时最长的成人发展研究,跟踪268位男性,从少年到老年,探寻影响人生幸福的关键。故事从1938年开始。那一年,时任哈佛大学卫生系主任的阿列·博克(ArlieBock)教授觉得:整个研究界都在关心“人为什么会生病/失败/潦倒”,怎么没有人研究下“人怎样才能健康/成功/幸福”?博克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打算追踪一批人从青少年到人生终结。关注他们的高低转折,记录他们的状态境遇,点滴不漏,即时记录。最终将他们的一生转化为一个答案——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人生赢家的标准十分苛刻。主持这项研究的整整32年的心理学者乔治·瓦利恩特(GeorgeVaillant)说:赢家必须“十项全能”:十项标准里有两条跟收入有关,四条和身心健康有关,四条和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有关。譬如说:必须80岁后仍身体健康、心智清明(没活到80岁的自然不算赢家);60-75岁间与孩子关系紧密;65-75岁间除了妻子儿女外仍有其他社会支持(亲友熟人)等;60-85岁间拥有良好的婚姻关系;收入水平居于前25%。这就是著名的“格兰特研究(TheGrantStudy)”。研究名字缘于最初的赞助者,慈善家威廉·格兰特(WilliamT.Grant)。如今,这项研究已经持续了整整76年,花费超过2000万美元。从1939年到1944年间,这项研究选择了268名当年正在哈佛就读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这批人已经站在美国年青人的巅峰,他们有着光明的未来,得享成功与长寿的几率很大。这正是格兰特研究需要的——研究对象要活得够长,否则就不算“笑到最后”,要足够成功,否则怎能算“笑得最好”?入选者当年都在19岁上下,全部是家境良好的美国籍白人男性,身心健康,仪表堂堂。事实上,每个入选者都经过严格的体格“选美”,研究者倾向于挑选猿臂蜂腰者,因为一开始的猜测是,“富有男性气概者”更可能拥有幸福人生。每隔2年,这批人会接到调查问卷,他们需要回答自己身体是否健康;精神是否正常;婚姻质量如何;事业成功失败;退休后是否幸福。研究者根据他们交还的问卷给他们分级,E是情形最糟,A是情形最好。不过,光是自我评定可不够。每隔5年,会有专业的医师去评估他们的身心健康指标。每隔5-10年,研究者还会亲自前去拜访这批人。通过面谈采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目前的亲密关系、事业收入、人生满意度,以及他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是否适应良好。这批人可谓“史上被研究得最透彻的一群小白鼠”:他们经历了二战、经济萧条、经济复苏、金融海啸,他们结婚、离婚、升职、当选、失败、东山再起、一蹶不振,有人顺利退休安度晚年,有人自毁健康早早夭亡。最终,这268人里确实涌现了不少成功人士,迄今有4个美国参议员,1个州长,甚至1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不过,肯尼迪的研究档案早就被政府单独拿走,预计到2040年才有可能解密。其余267份人生档案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以下因素不太影响“人生成功”:最早猜测的“男子气概”没用;智商超过110后就不再影响收入水平;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高低也影响不大;外向内向无所谓;也不是非得有特别高超的社交能力;家族里有酗酒史和抑郁史也不是问题。
2021年7月31日
其他

冯唐:挣多少钱算够?

有了财务自由,没必要再为稻粱谋了,如果自己乐意,干点让自己爽的事儿,这个事儿应该还能给你点收入,如果自己不乐意,那就待着,你就会有大把的时间。我要是有了大把的时间,基本像个人样儿地活着真不用太多钱。
2021年7月2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50位世界名人幽默集

开心麻,来源:丹尼尔先生总策划|包思成,内容总监|杨丝淇,顾问|郁莉,编审|阿涛本文图片来源:微信平台公共图片库,Pixabay
2021年7月17日
其他

哈佛大学:让人快乐的20个习惯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一些人看起来比其他人更快乐?而为什么你总是很难感受到快乐?也许你会安慰自己说:等我事业有成了,我就会快乐;等我成为富豪了,我就会快乐;等我再瘦一些,我就会快乐……但事实上,“当我拥有了xx时,我就会快乐”这一公式是行不通的。正如小贝在之前的推文里写过,幸福并不取决于事物,而在于你的内心世界和你专注于事物的能力。Happiness
2021年6月26日
其他

大城市缺男人,小地方缺女人!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趋势

如果我告诉你——在一线城市,你把一个正常单身男青年介绍给一位女性,相当于给她送了20万大洋的人情。你敢信吗?你也许会觉得荒谬。但在北京80万适龄单身女性看来,一个符合她们要求的“正常单身男青年”,甚至要更加稀有。并不是说她们“巴不得嫁出去”,相反,她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都能够凭自己的能力在这个城市生存下去。但这样的现象反映出一个日益明显的趋势——大城市缺男人,小地方缺女人。1神奇的反转你可能感到疑惑,不是一直说我们男多女少,全国有几千万光棍吗?的确,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中国经济数据来看,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也就是说,我国男性比女性多了3049万。其中,21-30岁的90后男性最惨,他们中将有10%的人找不到对象。但如今,在中国的大城市,这种现象似乎出现了“逆转”。根据城市战争的梳理,在各大城市近期发布的统计年鉴中,出现了一个离奇的现象: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15个特大城市,不约而同地出现一个“共性”:女多男少。在这其中,性别比例最失衡的是广东佛山,户籍人口中男性只有女性比例的94.71%;哪怕是男性人数占比最多的深圳,也只达到99.68%。
2021年6月12日
其他

国家放开三孩,微信群沸腾了,我已笑死,大家多保重!

冉冉生起,来源:百姓们的小事总策划|包思成,采编总监|杨丝淇,顾问|郁莉,编审|阿涛本文图片来源:微信平台公共图片库,Pixabay
2021年6月1日
其他

运动与不运动,差的是整个人生

l洞见muye,来源:洞见总策划|包思成,采编总监|杨丝淇,顾问|郁莉,编审|阿涛本文图片来源:微信平台公共图片库,Pixabay
2021年5月29日
其他

合影,永不再来

芸芸众生,匆匆过客。擦肩而过,不知你是谁?能在镜头里同框定格你我瞬间,要么因为情,要么因为缘。可惜,在这一刹那之后,时光永不再来。最后的帝后1922年,溥仪和婉容大婚后在宫内的影像。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皇帝与皇后有合影照的也只有这二位了,可惜他们是最后的皇帝与皇后。一个沦为为阶下囚,一个死无葬身地之地。溥仪,1950年8月初从苏联被押解回国,关押于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获特赦。婉容,1946年6月10日前后或8月下旬死于吉林省延吉的监狱里。葬地不明,有说是“用旧炕席卷着扔在北山上”,也有说是“葬于延吉市南山”,尸骨亦无处寻找。最早的移民合影1890年代,移居美国奥勒冈州的中国移民全家福。注意观察他们身上的精神气质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很是不同。最有气质的合影人面桃花的林徽因,仙风道骨的泰戈尔,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无法超越的三友,真正的风尘三侠。最后的皇族合影醇亲王载沣全家福,照片大约拍摄于民国初期。这里没有溥仪,其余都是溥仪的兄妹。载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这个家庭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家族。不过,这一切都随着民国的成立这个家庭的权势灰飞烟灭。最后一次握手1974年5月29日当晚,周总理住进了305医院,这是当天两位伟人的握手告别,没想到成为最后的握手。唯一的干杯重庆会谈,毛泽东与蒋介石干杯,咫尺间,风云激荡。唯一的合影1980年,邓小平去黄山旅游,偶遇《白发魔女》剧组,左边是鲍起静,右边是方平,两人是夫妻。照片现在存放在北京的电影博物馆,是邓小平生前唯一的一张和电影演员的合影。跨界泰斗的合影1936年,卓别林来华旅游,路过上海时探望老友梅兰芳。梅兰芳在“梅华诗屋”,备香茗美点,迎接这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大师。唯一的点烟照金日成为邓小平点烟,这个经典的瞬间在当时应该被解读出无数意义。最有权势的姐妹照1940年,宋氏三姐妹在抗战期间的合影照。最让人五味杂陈的合影1966年初期,刘和江在天安门城楼上交谈。孟昭瑞/摄。随后她对他做了什么?让人感慨万千,一声叹息,五味杂陈。气场十足的合照1954年夏,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在日内瓦莱蒙湖畔与卓别林合影。周总理和卓别林,这是政界和喜剧的穿越。最具人格的合影1958年4月10日,蒋请胡适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职,其间胡适与蒋并肩而坐,翘起二郎腿,谈笑风生,意气自若。一把手合影普京是俄罗斯的一把手,释永信是少林寺的一把手。两大一把手走到了一起,尽管是一把手还是跨界了,一个是世俗的总统,一个佛门的和尚。美国政治大佬与中国功夫小孩1974年,中国武术代表团访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和表演者握手,这个小孩就是李连杰。最喜悦的触碰卓别林和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真挚的情感。粉丝与偶像的合影1990年,迈克尔·杰克逊受邀出席一场开业庆典,身边这位好眼熟,对,就是川普。现在的美国总统,当时杰克逊的粉丝。最有范的才子佳人合影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对金童玉女、才子佳人。最女神的合影左起林青霞、郭小庄、胡茵梦、邓美芳、杨莲英、郭欣菁、徐枫、韩湘琴、林凤娇、刘梦燕。那盛产气质美女的时代。两大帮主会盟照1991年,苹果前CEO乔布斯和微软帮主比尔·盖兹交谈。跨界合影1931年,爱因斯坦出席卓别林的电影《城市之光》的首映礼。一个是物理学泰斗,一个是喜剧大师。剧情反转的合影一个是《天竺收玉兔》里的妖怪王后、一个是除恶扬善的齐天大圣,剧外却是超恩爱的夫妻。最恩爱的合影毛主席与江最有恩爱感觉的一张照片,幸福和谐的伉俪!给人力量的合影1997年,南非开普敦,曼德拉和戴安娜王妃留影。为了推翻南非种族主义统治,曼德拉曾遭受27年的牢狱之灾,此时的戴安娜刚刚忍痛结束和查尔斯王子15年的童话婚姻。同年,戴安娜因车祸去世,2013年曼德拉也因病离世。最跨界的合照从左至右,华罗庚、老舍、梁思成、梅兰芳,他们分别是数学家,作家,建筑学家和艺术家。四位大师都是各自领域的俊杰。金童玉玉红楼梦里的“宝玉”与“黛玉”。两个大咖的温馨合体大鲨鱼奥尼尔和比尔·盖茨,明星们的私下也是很顽皮。两个迈克对决1992年,两大“迈克尔”对决,迈克尔·乔丹和迈克尔·杰克逊打篮球。估计他们五百年前在非洲是一家。跨界对打要“挑战”拳王阿里的猫王。拳王:你是认真的?巨人同框1933年2月17日,上海宋庆龄住宅院内,鲁迅与萧伯纳、蔡元培合影。儿时的家驹黄家驹说他一生痴爱音乐,从小时五个兄弟姐妹的照片,便可看出端倪,羽毛球拍反着弹的就是他。扼腕叹息两才女邓丽君和三毛,再少见这样纯粹的笑容了。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自杀离世。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因哮喘病发作在泰国逝世。优雅的对视香奈儿创始人可可香奈儿女士和梦幻的西班牙天才画家达利。最幸福的合影1933年9月13日,上海王冠照相馆,鲁迅五十三岁全家照。三年后鲁迅先生离世。最霸气抓拍《教父》导演科波拉(右),主演白兰度(左)、阿尔·帕西诺(中)。最萌身高差1979年,拳王阿里受邀来到北京,邓小平一句让阿里多来中国“带带徒弟”,被禁多年的中国拳击开始“解冻”。回不去的经典黄金年华的陈百强、王杰、梅艳芳和张国荣。除了王杰,其他三位已经辞世多年。你和我到底谁更有范儿?约翰尼·德普和甲壳虫主唱保罗·麦卡特尼。最有尊严的合影民权运动家罗莎·帕克斯和马丁·路德·金。死对头的合影1980年,萨达姆与阿拉法特。五位牛人合影从左至右老布什、奥巴马、小布什、克林顿、卡特。面对喜欢“搞事情”的现任总统特朗普,美国人民看了这张合影恐怕会颇有感慨。红颜薄命摩洛哥王妃格蕾丝凯利和戴安娜王妃,两人后来都因为车祸身亡,红颜薄命,让世人唏嘘。史上智商最高的神人合影再难有一个时代可以毫无保留地输出这样一群神级科学巨匠,各种公式定理和物理单位都坐在了一起,真正大师的聚会。
2021年5月22日
其他

提升自己(此文无价)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洞见(ID:DJ00123978)王小波说过:“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人生路上,提升自己,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一个人最大的成熟,就是时刻不忘提升自己。提升技能知乎博主@李苦李讲过一段亲身经历。25岁那年,李苦李入职百度,T4级别。在百度他认识了架构师久哥,久哥在百度当时是T9级别。因为久哥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李苦李的职业生涯。久哥问他:“如果用5年的时间学习数据库,你能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李苦李说:“应该可以吧。”久哥继续说道:“你现在25,5年后也才30,30岁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为什么不去做呢?你看看周围有多少30岁的人还一事无成,而那个时候的你已经是数据库专家了。”李苦李听了如梦方醒,一下子确立了人生方向。于是,他开始发奋努力钻研数据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攻克,每天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就是研究各种数据。白天在公司抽空学,晚上回家接着搞,每天到凌晨两三点基本是常态。短短三年半时间,李苦李连升三级,从T4做到了T7。后来,他离开北京回到西安发展,凭借强悍的专业技能,没怎么费力就成功拿到了华为的offer,而且待遇比在北京还要好。如今,李苦李已经定居西安,买了房车,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永远充满自信。有人说,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做别人做不了或者不愿做的事情;一种是把人人都能做的事情做到顶尖。在这个时代,从来都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技能。当你拥有不可替代的能力,你才有主动选择的权利。提升思维爱因斯坦说:“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先思维升级。
2021年5月15日
其他

14位哲学家的智慧精华

111、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2、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曾经凋谢过。3、人当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1889.9.26~1976.5.26,德国哲学家)
2021年5月8日
其他

哈佛大学75年研究:什么样的人最幸福?答案颠覆你的想象

导语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不缺钱不缺地位,但是总给人留下一种过得很不幸福的印象。也有一些人,虽然日子过得清贫,每天却总是笑意盈盈阳光开朗。到底是什么因素对人的幸福起到关键作用?哈佛大学历时75年,追踪了724位对象的生活,得出了一个结论。今天这篇文章,是这项研究的第4任领导者在TED的演讲,给出了他们最核心的研究结论,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1哈佛大学75年研究:什么样的人最幸福?生命进程中,是什么让我们保持健康和幸福?如果你现在开始,着手规划未来最好的人生,你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哪里?一个最新的调查询问1980~2000年生的年轻人,他们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有哪些,超过
2021年4月10日
其他

太真实!竟然画出无数成年人的秘密

台湾漫画家“八耐舜子”,非常善在幽默中揭露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一页纸一幅图几句话,即让一个个人生道理顿时跃入眼帘。他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如此达观的人,定会有惊世的漫画。今日特别精选他的一组手绘作品,一起来细品蕴含其中的成年人的辛酸和悲喜!
2021年1月16日
其他

人到中年,要和好看的人交往

年轻的时候,觉得看脸肤浅,可是人到中年慢慢发现,长得好看真的很重要。不只是五官,也包括一个人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气质和修养。它让人不自觉亲近,不自觉信赖。相由心生,人到中年,看过的书、见过的人、走过的路、经历的事一一刻在脸上。你的容貌,你的气质,就是你最好的名片。1长相,是一个人的性格有人说:相貌是凝固了的表情,表情是瞬间的相貌。听起来有点拗口,仔细一想,确实是这样。一个人长时间做某个表情,时间长了,表情就会刻在脸上,成为一个人的样貌。一个人暴躁易怒,经常瞪人,时间长了眼睛就会有些外凸。一个人温柔善良,面容温和,气质往往安静温柔。一个人整日哀愁,苦脸蹙眉,时间长了眉毛就会下挑。《红楼梦》里,曹公笔下的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善良懦弱的迎春是“肌肤微丰,温柔沉默”;写精明强干的探春则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古人说:相由心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长相。很多时候,我们对人的第一印象就决定了这个人能否继续交往下去。人到中年,一个人的性格都刻在脸上。以貌取人,不是肤浅,而是一种人和人交往的准确直觉。2长相,是一个人的才情曾国藩对儿子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一个人的美丽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看才情,看智慧。杨绛先生年轻的时候容貌并没有特别出色,眉目之间给人不太容易亲近的感觉。但是随着岁月流逝,杨绛先生的气质越来越从容温柔。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书多了,气质也就变了。杨绛师从朱自清,是清华毕业的高材生。后来嫁给钱钟书,依然保持学者本色。她通晓三国语言,翻译的《唐·吉诃德》,至今无人超越。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杨绛说:女人最好的容貌,是经得起岁月洗礼的才情。一个人读过多少书,有多少才学,都在举手投足之间。一个人多读书,充实自己的心灵,样貌慢慢就会改变。3长相,是一个人的福气清代曾国藩曾写过一本相面的奇书《冰鉴》。其中讲到: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一个人的功名富贵,都在长相气质里。所以有些高人往往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祸福。唐代裴度年轻的时候相貌丑陋,考试多次落选。心态逐渐失衡,开始自暴自弃。有个禅师遇到他,见他面相不佳,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料定他不日会有灾祸临身。于是劝他努力行善,拯救自己。裴度在禅师劝导之下开始努力修善,过了几年再遇到禅师,整个人气质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禅师说:你如今气质贵不可言,不妨再进京试试。裴度入京之后,官运亨通,很快成为一国宰辅。古人说:“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一个人有善心,做善事,时间长,面目自然就会改变。裴度虽然长相丑陋,但是后天的心善让他气质贵重,面相也变得贵重起来。时间一长,福气也就到了。4长相,是一个人的生活有人说:你的容貌,正是你赋予生活的样子。你如何生活,生活就会在你脸上如何镂刻。天天熬夜的人,发际线会后遗,眼袋会加大。天天吃垃圾食品的人,不懂得健身自律,那么身材就会走样。天天沉迷游戏购物的人,不懂得读书,那么气质一定萎靡。天天生气的人,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长相一定暴戾。生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是本事。一个人在生活中健身自律、读书养心、健康作息、心态平和,这样的人面容永远不会丑陋,气质永远不会猥琐。这样的人活得朝气勃勃,活得潇洒,活得漂亮。一个人的长相,是生活的投射,是时光的馈赠,是内心的外显。长相好看,不仅仅表现为美好的外在,更是因为有着丰盈的灵魂。所以中年以后,和长得好看的人交往吧,毕竟这个年纪还长得好看的,大多修身自律,品性善良。本期作者
2020年12月19日
其他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断食结束生命,生前一句话,发人深省!

作者:曹培1陈老师的最后一课:如何面对老年、疾病与死亡陈司寇老师,北京101中学教师,著名教授赵宝煦的夫人。赵宝煦是当代中国政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生前为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政治学会顾问,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会名誉会长,香港《中国研究》学刊顾问,香港中国研究基金会名誉主席。2012年,赵宝煦逝世,享年90岁。2015年5月10日,我们第二次采访陈司寇老师的经历,采访过后陈老师关切地问我,你今年多大了?想过今后应如何安度晚年吗?看着我一脸茫然,陈老师说她自己积累不少经验和心得,愿意介绍给我们,可保证我们晚年享有身心健康。下文是根据当时的笔录整理的。图为95岁的陈司寇老师正文时间真快啊,你们老三届学生都快要七十岁了。一般来说,人在七十岁以后是很难过的。第一是因为病痛,一身患有多种疾病,整天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第二是因为孤独,人老了活动空间小了,与社会渐渐隔绝了,越来越多地待在家这个狭小空间里。因此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忧郁症。老人是弱势群体。身体弱,精神也弱。在我们院里(蓝旗营,北大清华的家属院)有很多老人都是如此,可怜兮兮地期待着他人来关怀照顾,变成了弱势婴孩。看到这种情形,我就想,难道人的晚年一定要这样过吗?我今年94岁了,老公(赵宝煦教授)两年前去世了。我现在一个人生活得很好。身体健康,头脑清楚,除了一个每周来两次的清洁工,生活基本自理。我不习惯与保姆同居,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做。每周子女们都来看望我。我还要儿子不用每周都来,两周来一次就行了。他们也忙啊,而且他的家与我这儿离得太远了。我自己平时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读书看报看电视散步做家务,保持着自己不紧不慢的节奏,最近正在研读《易经》。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走”。我没有任何遗憾。现在只求活一天就要生活得有质量,即便明天就走,今天也要活得有质量。我认为人生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例如童年时期的目标就是玩,青年是学习,中年是工作养家,老年也要有目标啊,没有目标的人生特难受!那老年人的目标是什么?我认为有两点:第一,要尽量使自己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第二,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的负担。第一目标怎样尽量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我从55岁退休到今年94岁,已快40年了。我这些年一直身体很好。我是怎样做到的呢?1、知识就是健康,最好的保健医是自己人的健康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形成,第一遗传占三分之一,第二是锻炼和养生,第三是生活习惯,例如抽烟喝酒熬夜都会损害健康。人到70岁以后是老年。老人都一定要注意学习吸收医学保健知识。要看许多书,对于人的人体构造与功能、体育运动、食疗、生活习惯、保健按摩、心理健康等都要有比较全面的知识。此外,要全面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综合分析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摸索其中的规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一旦认识到什么是应该做的,就要身体力行,一旦认识到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就要令行禁止。并且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有些老年人没有自己健康上的主心骨,动不动就看医生,乱吃药。其实医生不过是听你的陈述。再说各科医生也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可能掌握你的全面情况。所以一定要靠自己,而不要盲目依靠医生。有些老人一心想依靠什么名医,或者什么灵丹妙药来保健康,经常跑医院,频繁换医生,换药物,结果总是失望,因为他不懂得靠医生不能获得健康,关键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我曾经患过皮肤瘙痒症,痒起来钻心,夜不能寐。去看医生,只能给些药膏涂抹,没有效果。后来我自己看书,明白瘙痒症是有很多种类的。我分析了自己的类型,注意改变生活方式,采取适当食疗,保持心里的平静,并学会了按摩相应的穴位,后来就慢慢地好了。有一天早上我要起床时,突然发现腰痛得动不了,当时家里只有我自己。我就告诉自己要镇定,躺在床上自我按摩一些穴位,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起来了。若是别人早去医院看了,我就坚持自己按摩相关穴位,配合适当的腰部活动,结果腰痛一直没有再犯。俗话说久病成郎中。我的体会是,身体是自己的,最好的保健医其实只能是自己。冷暖痛痒只有自己最清楚,运动健身只有靠自己坚持,心理健康也只有靠自己调整。任何企图依靠在其他人身上养老的梦想都要落空,无论是再好的医生、再负责任的保姆,或是再孝敬的子女,都不能去靠。2、要有毅力,要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欢做的我坚持生活自理,至今自己买菜、做饭、洗碗、散步、自己洗小件内衣。我当然也累,也不方便,完全可以让保姆为我做。但是只要一开始不做,以后就再也做不了了。我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开这个头。这样我一直坚持到目前,还是如此。3、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丰富现在老年人太寂寞,盼望儿女回家看望。国家都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规定,可是我不需要。我关心时事政治,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戏剧体育都有兴趣。我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每天忙忙碌碌,心里很平静充实。北大政治系的一位教授去世了,她的老伴特别寂寞,老打电话给我,一说起来就没完。问我能不能一礼拜给她打两次电话。我答应了,转念一想想这不是个办法啊。我一次电话十分钟二十分钟,那其他时间她怎么办呢?我就去找她。我说我可以给你打电话,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真正解决问题不能靠外力,只能靠内力。她说那怎么办呢?你就得自己有奔头。那怎么有奔头呢。你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尽量把你的时间安排紧一点,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有完不成的工作。你就不会感到寂寞了。我每天6:00–6:30起床后,就忙着按摩,做操,看电视新闻、做早饭。一定要在九点之前吃完早饭。9点以后我就开始看书看报。我一个人订了好几份报纸杂志,每天不抓紧时间都看不完。看到我欣赏的地方就摘录下来,或者剪下来,我现在已经积累了好几大本了,经常翻看,乐在其中。我还爱看电视剧,看到难过处就跟着放声哭,高兴处就放声笑。有时还想不通编剧为什么这么处理。自己就琢磨,要是我做编剧,我就怎么处理。我现在还在研读《易经》,心得也记下了一本。你看,我平时有这么多事情要做,这么多新知识要学,哪里有时间去寂寞呢?此外我还有个办法,就是家里不要太寂静。要经常开着电视,就好像总有人与你说话,向你唱歌,你就不会感到孤独。我有三个孩子每周都回来看我。我儿子离我挺远,我不希望他每周都来,就对我女儿说,你跟你哥哥说一下,不用每周都来,打个电话问问就行了。他后来就两个礼拜回来一次。我平时过得很充实、愉快,不希望别人来干扰我。老年人要热爱生活,关心时事,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这样遇到疾病就能顶得住。第二目标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的负担。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一些,但死生有命,这也可以事在人为吗?我认为,要想“走的快一点”,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准备,该走的时候干干脆脆、无牵无挂、了无遗憾。我来告诉你我的体会:1、不怕死其实无论多大年龄都会怕死,死亡总是令人恐惧的,怕临死前的病痛,怕与亲人诀别时的撕心裂肺。谁不怕啊?可是怕又有什么用,这是自然规律,只能坦然面对呀。从70岁时我就想,人活七十古来稀,何况还有许多偶然因素。黄泉路上无长幼。所以活一天就赚一天。人的生命分为数量和质量。我不在乎数量,而看重质量。只要每天的生活都有质量,什么时候“走”就顺其自然。不怕死,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可以超越死亡,享受生期。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活得自在,活得痛快。解决不好,就终日惶惶不安。我现在就活得很痛快。好多知识学不完的。我从来也不寂寞。我不喜欢跟街坊邻里的老太太们聊家长理短的事。我觉得不如看电视,能得到很多新鲜知识。我爱看足球、网球、台球。我是丁俊晖的粉丝。对于国际上的一些新闻我也很关注。这样我心情很舒畅,对疾病就能顶住。我前年尿血,在三院检查发现我左肾上有个肿瘤,可能是癌症,医生和家属都主张要做手术切除。我不同意。我说我已经92岁了。我将来走不一定是因为这个肿瘤。即便是这个原因,动了手术后又会出现其他病。那何必呢?我就思量,癌症喜欢什么?它喜欢酸性的东西,不喜欢碱性的东西。我就不吃酸性的大鱼大肉,饿死它!而多吃蔬菜水果。还吃抗癌食品,例如蘑菇、西兰花等。两年来没有任何感觉。现在我干脆就不去检查了,也不管它变大了还是小了,爱怎样怎样。已经两年了我一直与癌症“和平共处”。现在既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精神负担,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实,很有质量。任何事情只要想得开,就会战胜它。当然如果将来真是癌症发作的话,后期会很疼,我就留一笔钱打止痛针。我对女儿说,将来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没有知觉了还打它干嘛,”走人”就完了嘛!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精神上只有达到一定境界,才能超越生死。超越了生死,才能放下生死,轻松享受有限的生期。我现在一个人生活,儿女说还是找个保姆陪住吧。否则万一哪天犯了病都没有人知道。我说犯了病又怎样,无非是拉到医院抢救呗。抢救过来又怎样,还不是不死不活地拖着?人的寿数到了,就要顺其自然,犯了病还抢救他干嘛?身体功能衰竭了,无疾而终,顺其自然,这是福气呀,你说是不是?古人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来不怕死,就活得轻松,生活质量就高。我就是怀着这种心态一天一天活过来的。事实证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死不了。我现在已经94岁了,而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哈哈,我觉得自己赚到的已经太多了!2、不爱钱许多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锱铢必较,把钱抠的紧紧的。他们真是没想明白呀,我现在每个月几千元退休金,根本花不完。所以孩子们来看我,我都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儿女过六十岁生日,我每人送上一万元。我想,自己也就这几十万元的存款,等我死了儿女们继承,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也不会感激我。不如现在就拿出来给大家共享,弄个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哈哈!3、放下自我现在很多老人想问题只从自己出发,想来想去总觉得别人对不住自己。或是领导对不起自己,或是同事对不住自己,或是儿女对自己照顾不周,特别是儿媳妇又如何亏欠了自己。内心总是不愉快。这又何必呢。要想得开,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换位思维。你认为自己把儿女抚养大,儿女就应该回报你。儿女都有儿女的事情,哪有那么多时间陪着你?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父母在世时,你又曾去陪伴了多少?照顾了多少?我从不要求儿女来陪我。我一个人生活的很有规律,说真的,他们来了我还有点嫌打乱了自己的计划。所以一个人生活是常态,儿女来看你,是惊喜。这样就不会心怀不满,常感落寂了。不要回报,只要奉献,我养大了儿孙,是我的奉献。但我不图儿孙的回报。我一直以助人为乐,若能帮助他人,我就感到快乐。能给周围人带来快乐,我就感到快乐。一位老师经济上有困难,我给了她点钱,她向我表示感谢。我说,你甭谢,我这样做自己高兴。与人的感情要真挚,但不要太缠绵。我们院里有位老太太的丈夫去世了,她长期一直放不下,总是悲悲切切的。爱情深厚可以理解,但总不能整日泪水洗面,多愁善感,去当林黛玉呀。儿女也一样,我爱他们,当然舍不得分离。但是既然分离是不可避免的,我就不愿意他们将来被悲伤所累,所以现在就不去和他们太缠绵,不要他们一天到晚总往我这里跑。至于孙子辈儿,哈哈,不用我说,人家早就想也不想了!这是人类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嘛。总之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战胜死亡,充分享受生期。至于身后之事,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是我应该费心去想的!听陈老师一席谈,如醍醐灌顶。她那冷静与深邃的理性令我深深折服。她那彻悟后的诙谐幽默又令我忍俊不住,时不时地与陈老师一起开怀大笑。陈老师重建了自己的强健身心,享有了健康长寿的晚年。这样睿智坚强的老人实在不多见。临别时我说:“我们过一段时间再来看您。”“不用来了,打个电话就行啦!”陈老师干脆地说,那口气像是对自己的子女那样随便。这是她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2生命的见证2017年4月底,陈老师已经满了96岁。这时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先是肾癌发作,伴随而来的尿毒症、贫血性腔梗。加上中间一次跌伤和小中风,身体脏器衰竭得很快。起初生活还能坚持半自理,终于在9月份两腿发僵,浑身难受,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子女们都竭力动员她去医院住院。可是陈老师一直坚持不去医院就诊,她没有吃药,也没有注射和打点滴,只是坚持自己按摩和做一些腿部练习,希望还能下地步行。女儿也为她问遍了家庭的医生朋友,他们都很坦诚地说:“这么大年纪了,恐怕病情是不可逆的了。”子女为她请了保姆,24小时轮流守护她。而这正是陈老师最不想要的”没有质量的生活”。她嘱咐女儿:一不要通知学校,二不要通知亲友,三不要让人来探望。她只希望自己能够“走”得更快些,尽量不要拖累别人。她请女儿”帮助”她,女儿难以答应,何况我国的法律也不允许安乐死。于是她果断地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结束生命。10月17日,陈老师开始断食。当女儿把精心烹饪的饭食端到她面前时,她推说吃不下,并掩住口不准别人强行喂食。看着她坚定的眼光,女儿只好含着眼泪把食物端开。由于肾癌开始引起腰部疼痛,她睡觉时总是用双手抵住腰部,并没有打止疼针。18日,陈老师继续断食,只饮水。19日,女儿冲了芝麻糊端到已经饿了三天的妈妈面前。陈老师居然一口气吃完了。但是当女儿再次把食物端到她面前时,她又坚决拒绝了。20日,陈老师已经既不吃饭,又不能饮水了。她的头脑还很清楚,口不能言,就写下自己的要求,如请人帮她翻身、解手等。21日,陈老师继续水米不进。清早尚能在保姆的帮助下起床解手。下午5时13分,陈老师终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安详地合上了眼睛。听到陈老师的女儿讲述她最后的日子,不禁感到震惊。以断食的方式来结束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坚强的意志啊。我立即联想起她的话“要不怕死”,“要争取走得快一点”。她老人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既不拖累别人,也捍卫了自己的尊严。陈老师圆满地实现了自己晚年的两个目标,终于下课了。她的最后一课不仅向我们倾尽心血,还以生命做了见证。当我肃立在窗前为陈老师默哀时,脑海里却浮现出那张亲切的笑脸,她诙谐地说:“哈哈,我已经赚到太多了,下面就看你们的啦!本期作者
2020年8月29日
其他

一位癌症晚期患者的自述:我终于找到治愈癌症的方法!

现代人“谈癌色变”,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多少人身患癌症,饱受病魔的折磨,多少家庭因为癌症,失去了往日的欢笑。但癌症真的就如死神一般,让人无能为力吗?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癌症康复故事,她用10年抗癌经历总结出的自愈方法,希望看完对你我都有帮助。我于2010年被查出甲状腺癌,经手术和碘131放疗核查,发现远端纵隔有大块黑色转移病灶,说明此病早几年就得了,只是一直没有被发现,手术时已经到中晚期。和大多数癌症患者一样,我经历了放射性扫描治疗,对身体的摧残很严重。其他身体症状不说了,白细胞一直达不到正常值,免疫力很差。所以后来开始服用中药进行调理。经过放疗和中药调理一段时间后,病情稍有好转,但是停止放疗和服用中药时间长后,病情又开始逐渐恶化,到2013年已经全身转移。整个腹腔、胸腔、肋骨、后背,甚至到头部,全部疼痛。全身经络严重堵塞,到了一天不按摩疏通就不能活下去的程度。任何东西吃下去都很不容易消化吸收,全身消瘦不到90斤,特别是前胸、后背疼得几乎抬不起来头。我和千千万万所有的癌症病人一样,为了治病,为了保住性命,为了能活下去,曾经投入到了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治疗当中。耗尽精神、家财,情况并未有什么实质的好转,病情仍然快速发展,在2013年,几次病危差点就走了......我常常想,为什么治不好呢?究竟哪里出错了?连医生都不知道,癌症,甚至很多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千百年来,中西医在疾病治疗这一问题上,一直有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西医是依照解剖学为基础,依据“看到的”病症进行治疗。而中医是以经络学为基础,依据十二经络、奇经八脉运动对应五脏六腑的关系进行调整,五行运行正常后,身体自身就可以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疗看得见的东西,看不到的他们搞不清楚。但是中医不看表象,而是通过药物调整经络运行,从而影响脏腑的运作。曾经问过一个中医,肿瘤究竟是怎么生出来的?他说,是气的郁结,如果不能及时疏通这个气节,接下来就会逐渐形成固体的瘤,先是良性的,最后就是恶性的瘤——癌。在生病期间,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中对于肿瘤的看法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书中说,肿瘤其实就是能量的聚集,病灶处的能量聚集太多,如果疏通这股能量,瘤子就散了。这一说法,跟那个中医讲肿瘤就是气的郁结,是差不多的道理。中医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体质不一样,身体各异,有的人经络较通畅,有的人就不太通畅,或者很不通畅,所以治疗效果往往不同。那么有没有人进一步追查,为什么会不一样?是什么导致的不一样?我们找不到原因就胡乱给一句,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呢?闭眼不谈真相,好像生病应该是正常的事。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说我们人体有一条中脉,从下面的会阴穴,到头顶的百会穴,它就像长江、黄河,而四肢的奇经八脉就像小河、小江。只有长江、黄河通畅了,遍布身体的小河、小江才可能通畅,奇经八脉通了,对应的五脏六腑才可能正常运转。可是决定中脉通畅的根本因素又是什么?我想到自己从小就是个焦虑心很强的人,恐惧几乎占据了我每时每刻的行住坐卧。没事总担心有什么事要发生,买什么东西都要双份,担心这份突然没有了怎么办?这种看似细小的问题都反应出我内心深深的恐惧。难怪身边朋友常说,跟我相处,感觉我做事很紧张,不松弛。现在得癌症后,内心的恐惧与日俱增,已经到了快崩溃的地步。我们常常听说,有人患了癌症不知道反而没事,而错知癌症病情反而快速死亡的事例,说明恐惧心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所以,我感觉就是恐惧等种种不良情绪导致身体中脉堵塞,主要表现是胸口处很沉重,这块地方长期得不到疏通后,导致经络运行失常,从而一步步影响五脏六腑的正常工作,给脏腑带来后患,这就是肿瘤,或者各种疾病、怪病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这几年,我就是用释放恐惧的方法,实证了这一身体真相。我想,恐惧并不是什么实有的东西,它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如果停止这种莫名其妙的情绪影响,是不是就可以缓解病情呢?
2020年8月22日
其他

健康锻炼的真相!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BBC的纪录片拍的确实很牛掰,而其中的一部纪录片在推出之后就在健身圈引起不小轰动——锻炼的真相!这部纪录片颠覆了人们对运动的很多“常识”,主持人Mike通过亲身参与运动实验的方式,揭示了健身中的几个最常遇到的问题:01、慢跑、快走等低强度运动,虽然对我们的健康有益,但是其能量消耗却很低,低的令人发指。02、看上去瘦的人,不一定“瘦”,他们的内脏脂肪可能更多,身体的健康问题也许比胖子更为严重。03、短时间高强度锻炼,效果堪比长时间的温和锻炼。下面我们就来图解这部洗脑式的纪录片,看看你到底锻炼对了没!带着疑虑,Mike开始了他的第一个实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到底能消耗人体多少热量。带着阻氧面罩,主持人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慢跑,时速在10公里左右,虽然不快,但是还是让他比较疲惫。旁边的体育科学家分析了他的能量消耗后发现,Mike在这一个小时中的热量消耗为16大卡/分钟,也就是说这一个小时慢跑下来,他只消耗了960大卡热量,结果不尽人意!跑完后,Mike随手拿起了一杯咖啡、一块松饼和一根香蕉这三款零食来犒劳自己,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三种食物的总热量高达880大卡,要消耗掉这些热量起码要跑55分钟。更重要的是,研究证明,运动后大多数人会倾向于吃更多食物,等于白跑了!看来,慢跑、快步走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强力”!既然对减肥的效果并不大,那我们是不是就不要跑步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低强度运动对健康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就有了第二个实验。Mike被邀请去吃英式传统早餐,大概就是这样的:分量虽小,但热量却不低,这份早餐的脂肪含量相当于普通人一天的脂肪摄入量。吃完这顿早餐4个小时之后,Mike来到格拉斯哥大学运动医学实验室进行了抽血化验。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这顿早饭让他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加了一倍。跟吃早餐前的血液样本一做对比,就能很明显看出右边试管里的脂肪层更厚。而更危险的是,这种脂肪很容易形成血管脂肪壁,进而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同时,这种脂肪也是内脏脂肪的主要来源,内脏脂肪是指隐藏在我们肝脏、肾脏、脾脏等内脏周围的脂肪。Mike随后来到医院进行了磁共振扫描,然后被吓到了,白色的部分都是体内的脂肪。也就是说他的体型虽然不胖,但内脏脂肪却很多,是那种外瘦内肥类型的。为了探究低强度运动与血液中脂肪的关系,Mike又做了另外一个尝试,就是进行90分钟的“散步”。然后再来一顿同样的油腻腻的早餐同样进行血液化验,可结果却让他吃惊。前一晚90分钟的散步,让他第二天饱食一顿早餐后的血液脂肪含量相比上次餐后减少了三分之一。这是因为,运动能在人体内激发一种酶,在消耗脂肪的同时,也在阻止摄入的脂肪进入血液,从而降低血脂。然而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进行90分钟的散步,那么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这种效果呢?Mike接着又进行了第三场实验: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Mike以自己的极限速度骑单车20秒,短暂休息后继续,每次三组,每周做三次训练。实验证明,这种锻炼方式所能带来的健康益处,等同于在每周在健身房中锻炼两到三个小时。这种锻炼方法的原理在于,高强度运动能分解肌肉的糖原储备,而这正是血糖的储存方式。这会让肌肉向血液发出信号,“我需要更多的糖”,并从血液中取走糖分。更重要的是,散步或慢跑只能调动20%-30%的肌肉组织,而这种方式则能调动70%-80%,启动了大量的协调机制。然而,以上所说的训练方法却有一个前提,即不能久坐,这就是Mike参加的第四个实验:平时静坐工作,晚上集中时间锻炼的他,将和一位每天需要不停走动6个小时的餐厅服务员进行对比。在我们的印象中,走路算不上健身运动,而平时工作,晚上按时去健身房锻炼会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减脂效果,但是结果却令人惊讶!下图上部分是那位没有固定健身习惯,但是平时较为活跃的女餐厅服务员,下部分则是平时静坐工作,每周按时健身的主持人。仅活动量这块,女服务员就比男主持人多消耗了500大卡。运动医学家最后表示,平时久坐少动,即使定期健身也于事无补。久坐是最常见的健康杀手。这几项实验告诉我们几个健身原理:低强度有氧运动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想象中的减脂效果。健康减脂需要我们结合无氧运动提高我们集体的代谢能力和有氧运动提高我们的整体消耗。很多不运动的人看起来不胖,但是内脏脂肪含量很高。这些内脏脂肪对我们身体有更大的危害。为了赶走这些多余的内脏脂肪,尽管不胖,也需要运动起来。减肥首先需要一个积极活动的生活态度,其次才是健身房里健身。当你提高平时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量,比如多走路、多站着,而不是静坐少动,你的能量消耗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下面再给大家推荐一套高强度减脂Tabata练习每个动作20秒动作间休息10秒8个动作为一组每次做四组让你大汗淋漓全身酸爽波比跳▼跳起箭步蹲▼登山者▼俯卧撑▼卷腹▼开合跳▼高抬腿▼俄罗斯转体▼Bingo▼其实减肥不是我们健身的最终目标,拥有一份积极的锻炼热忱,回归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身的本质。本期作者
2020年8月15日
其他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心态好了,看什么都顺眼。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总是习惯的给自己的生活设置了过高的期许,给世界增添了太过梦幻的滤镜。所以,我们往往一生忙碌,也只是收获了苦和累,没有任何幸福感可言。人就是这样的,心中一旦有了对别人的期待,就会背上心灵的包袱,就会让你活得很辛苦。但真实的世界是很残酷的,永远都不要把期待都放在别人身上,因为别人没有义务要实现你的期待。与其被强求不来的期许所困,倒不如先改变自己,活出自己的主场。01所有的烦恼,都是对别人的期待过高。世上所有的不如意,都是你自己看不开,看不透而导致的。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绑架并不是“真刀实枪”的,而是用“道德”,用“爱和期待”去要求别人。有一句很贴切的话来形容这种现象:“所有对别人的过高期待都像是一把刀,双面开刃,谁都逃不过”。当烦恼降临时,不妨从自身找找问题,学会给心灵松绑,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之前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总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会对孩子发火;孩子想要的玩具,父母不给买孩子会不开心;领导手下的职工业绩平平,领导很是发怒;职工认为认真工作没有得到相关薪水的认可,一样不开心;公交上,老人认为自己岁数大,应该受到照顾,工作劳累了一天的年轻人选择无视;其实,这都是期待值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而产生的失望,并且引发矛盾不断。但当你冷静下来,回过头来想一想,这样子发火生气真的值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就像作家马德写过的一段话:“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跑一会步期待它让我瘦下来,发一条微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我常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就自怨自艾。”真正带给你痛苦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你对那个人的期待,是那个期望带给你痛苦。当你放下了这些所谓的期待,学着去靠自己,心中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02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很多时候,事情的困境,不过是因为我们自己钻了牛角尖,这个时候,你需要的就是改变。当然,改变别人总是很难的,改变世界也是天方夜谭,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当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好多东西就跟着改变了。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大师,久居深山,几十年都在苦练《移山大法》,终于修成了正果。有人听闻后,前来拜师,虔诚地向大师请教:“大师,请问您是用何种神力将大山移开的,我如何才能练此神功呢?”大师笑答道:“练此神功非常简单,只要掌握一点就行了,那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网上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所谓的奇迹,命运一直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自己。”当你试图想要去改变除了你之外的事物时,失败就已经注定了。因为这个世界的变化都是人的变化,而别人的变化,也只能通过自己的改变来影响。所以,当你改变不了别人的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03不改变自己,你永远与幸福无缘。改变别人是痛苦的,改变自己才是幸福的开始。幸福是真的需要条件的吗?张德芬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幸福与否真的不取决于外在的条件,而在于人心。”直白的说,就是自己要对自己的幸福负责,不要把让自己幸福的责任推卸到身边人身上。如果你总是在比较、嫉妒,那你所能得到的只有“求而不得”。之前在一个情感博主的微博留言中看过一个粉丝的来稿。“我喜欢在客厅里装饰一下鲜花,他明明每天下班都会经过花店,也不顺手买一束回来。我煮饭已经很累了,为什么饭后他不可以主动要求自己去洗碗呢?我以为我的生日他会精心准备一番,但结果只是普通吃一顿饭。我们每次都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每次他做的不如我意时,我都会想,我是不是选错人了。”这位博主的回复也很直白:“其实你应该想想你的丈夫也对你有很多的关心,也许是你生病的时候他立刻给你送来了药、也许是你工作受委屈的时候他也懂得哄你开心……没有人可以做到事事都那么贴心、完美,期待太高,只会失望越大。若总是对丈夫事事期待完美,常常盯着他的缺点,忽略他的付出,最后只会伤害了你们之间的感情。”你看别人不顺眼的地方,都是自己的问题,没有例外。不成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而成熟就要,允许并尊重不同。一棵树上的两片叶子尚且没有相同的,我们又何必要求大千世界的事事物物都必须要按照你的标准发展呢?看别人不顺眼,处处挑刺,只能是自己的境界不够,当你在看别人不顺眼时,不要想着如何改变别人,而是要提升自己,修炼自己的心。所以,你的幸福来孕育一个好心态,心态好,自然看什么都顺眼。从现在开始,愿你有接受一切的勇气,也有敢于改变自己的决心。本期作者
2020年8月1日
其他

北京医院院长谈“老年养生”:很多病都不算病,只是人老了!

93岁的黄克智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在清华大学做过“健康是成功之本”的演讲,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2020年7月25日
其他

什么血型得什么病!最健康的血型居然是…涨知识了

画满无数男女秘密,看了几遍,太真实啦!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日本夫妇65年的花之爱|视频
2020年7月18日
其他

全职太太会毁掉人生

1夜里写台本的时候翻后台,发现了一个女孩子问我了一个问题。大意是老公赚钱比较多,自己工作挺累的,工资不是很高,有没有自己那点钱其实对家庭收入影响不大,老公说可以养我一辈子,要不要做个全职太太,专心生活。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复杂,我之前在知乎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不过展开说说也许更有用。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很有钱,并且可以给你足够的长期的经济支持,那么你可以考虑一段时间的专心生活,但最终也不要成为全职太太。如果原生家庭无法提供强力支持,则坚决不要成为全职太太。全职太太是没有未来的,当然,全职老公也是一样。全职是给自己的人生埋下了炸弹,唯一的后果就是什么时候爆炸。为什么?理由如下。1.没有财权自由,永远没有地位自由。这里说的财权自由,不是指财务自由那么多钱,而是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收入。哪怕是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只要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可以完全支配的,不依赖于他人的收入,就可以算了。钱是人的胆,这句话粗糙但确实是有道理。当你成为一个全职的太太/老公的时候,且你的原生家庭没法给你足够的经济支持,那么你立马就没有财权了,你的所有收入都要依赖另一半。那这个家,你永远说了不算。这就成了和大学生月末找家里求生活费一样的,你愿意低三下四的向另一半讨要生活费吗?大学生起码知道毕业后就可以改善,但你这个可是要持续一辈子,如果你们能长期不出现问题的话。可惜不可能。另一半就算一开始很主动的给你,甚至都给你,但后面会逐渐从心理上出现变化。他会认为他才是这个家的主宰者,你只是圈养者,你和他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他逐渐暴露出各种轻蔑,并且在各个角度展露出让你不舒服的气质。而婚姻最重要是互相尊重。当失去财权自由,所有进项都依赖另一半的时候,尊重这个东西,就是早晚的崩塌。2.没有战斗,没有尊重。那如果你虽然没有了收入,但是原生家庭可以给你有力的精神支持,是不是会好一些?只能说,危险会来的比无原生家庭支持更晚一些,但是从结果来看,没太大的区别。为什么?因为没有社会战斗,就没有尊重。人类这种生物,从来只会尊重势均力敌或者更强的对手。只要你还在工作,还在社会厮杀,哪怕钱不多,他都会尊重你,因为眼中的你也是社会的战斗者,这与绝对的金钱关系不大。不管你有钱没钱,当你整天不工作在家里,或者条件比较好和小姐妹吃吃喝喝玩玩儿的时候,如果你的另一半正在社会上厮杀,那么你就会失去尊重。不管你有钱没钱,尊重是都没有了。因为你的另一半在高强度的厮杀中,会被打磨的越来越尖锐,越来越狡猾,各项技能会愈发熟练,不断成长。而你,没有成长,花钱吃吃喝喝不叫成长,只叫玩乐。一方不断厮杀,一方吃喝玩乐,不断成长的那一方,怎么可能会尊重你呢?他只会尊重和他一起厮杀,或者势均力敌的人。他会觉得自己已经远远超过了你,你配不上他了。相信我,每一个被社会打磨的人,心里都是有这股傲气的。这也是家庭主妇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漂亮,原生家庭再怎么给力也无法挽回老公变心的本质原因,因为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他已经看不起你了。你们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3.全职太太的价值不被认可。你或许会觉得,全职太太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毕竟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把家务弄得井井有条,把孩子照顾的白白胖胖,都是非常累非常累的事情,而且有难度。没错,很累,很难,但没有价值。不,我不是看不起全职太太,恰恰相反,我很尊敬她们的付出,她们确实是在为家庭牺牲。但我更知道人性,她们的付出,大概率是得不到另一半的长期谅解的,那就等于是没有价值。家庭的另一半不认可你的付出,那这个付出有何意义?而且这个不认可,并不仅仅是另一半,甚至还是不被现实生活中的多数人认可的。挖煤累吗?累。有价值吗?有,但价值有限。干家务活累吗?累。有价值吗?不过是保姆的价值。你当然可以说自己做了这么多工作,就算换成保姆都价值不菲。但问题是,你上了这么多年学,耗费了这么多社会资源,是让你给人当保姆的吗?这年头保姆收入不低,但大家真的看得起保姆吗?别闹了,职业虽然无高低贵贱,但确实是有鄙视链存在的,而且鄙视链和收入的关系并不大。保姆提供的价值,可替代性太高了。作为家庭的成员,必须尽可能提供无可替代的价值,而不是在可替代性强的价值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况且家务做久了,鸡零狗碎做久了,你会逐渐和快速变化的世界脱节,很多事情你都不再关心,你的视野和气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是往坏里变。你不知不觉就黄脸婆了朋友,黄脸婆不是完全是形象和妆容,更多的是气质的萎靡。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我自己是男人我都跟你说实话,别瞎相信男人的嘴。大家都是嘴上说喜欢居家气质,实际上喜欢居家气质的意思是喜欢成本低,喜欢被伺候,而不是尊重居家气质。大家根本不尊重居家气质,都是嘴上不敢讲而已。当你的付出不可能被真正意义上公平对待和尊重的时候,你付出有啥用呀?婚姻需要维护,需要交易思维,只有平等,只有尊重,只有相互体谅,才有长久的婚姻。4.没有战斗经历,没有独立人格。或许会有所谓的保持学习,保持独立人格,别逗了。你不工作,不被社会直接毒打磨练,你永远保持不了独立人格。你所谓的独立人格,是基于风花雪月或者柴米油盐衍生出的温和型人格,这东西不是我嘲笑,是战斗力真的不行。而且万一你的经济还没独立,何谈所谓独立人格?只不过是被依附出来的独立人格。我从来不觉得向家里要钱的学生有什么独立人格,哪怕他的钱再多。我也从来不觉得在社会上被艹的死去活来赚钱不多的人没有独立人格,哪怕他赚的再少。可控性,才是独立人格的标准。当你的另一半是被社会毒打出来的人,你是风花雪月柴米油盐的人,不出问题还好,一旦出问题,有分歧,你们怎么对线,都是你输。即使你更聪明,但你一定没有他更狠。因为社会毒打太狠了,你不知道一个男人被社会毒打后,可以狠到什么地步,也不知道他可以有多少种不道德的方法恶心人。夫妻博弈的时候,更狠的一方,更容易赢。为什么士兵回到和平的环境都要接受心理辅导?因为残酷的战场早就让他们本能性的对于任何可能的威胁予以最强硬的反击。社会竞争的残酷,也是这样的。每一个被社会磨过的刀,都是绝对的锋利。对人,对己,都是一样。5.全职太太热衷副业的本质,是恐惧失去掌控力。可能会有人说全职太太也可以有自己的副业,那些育儿大V,情感大V很多都是全职太太呀,这就搞错了。做大V,是一份非常高难度和高强度的工作,这不是全职太太,这是标准的社会厮杀。怎么从甲方那里搞到更多的钱;怎么揣摩读者心思,让自己带的货更好卖;怎么和同行竞争,写出更有吸引力的内容;怎么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和社群流量,榨取更大的价值;这比绝大多数工作都累多了,而且充满了技术挑战。真的,就连做微商,都比全职在家要好很多很多。没有一个男人敢小看一个已经成为成功微商的老婆。为什么微商能铺的这么广?为什么大部分微商都是家庭妇女?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已经意识到了全职太太是没有未来了,想给这个家做的更被世俗意义认可的价值,从而找回地位。现在短视频火起来了,又有一堆家庭妇女开始弄短视频,弄带货。说真的,别管我看着烦还是不烦,但我是支持并且尊敬的。一个人为了改变现状,去做出切实的努力,都是值得尊敬的。最后,我想给各位一个忠告,不管男人女人。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这是人类几千年历史下来的经验。婚姻的本质是交易,交易需要筹码。失去主动权,失去一切。祝大家幸福美满,也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主动权。本期作者
2020年6月26日
其他

新冠后遗症大量涌现!重要器官严重损伤,这个真相有点残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指出,肺部严重感染会发展为肺纤维化,一部分重症患者治愈后会出现肺纤维,影响日常生活,发展到晚期只能肺移植。
2020年6月26日
其他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有生之年能读到它,就是幸运

,来源:人民网总策划|包思成,采编总监|杨丝淇,编审|姜涛本文图片来源:Pixabay,摄图网有思推荐阅读再见,癌症!人类第一次看清楚全身所有癌症转移灶99%的中风悲剧,其实完全可以自己控制避免的!
2020年6月20日
其他

医生痛心发出提醒:长在这些地方的痣都要切!

近日,南京鼓楼医院烧伤外科主治医师徐晔发的一条微博引发数万网友关注!徐晔医生表示,脚底有痣一定要看整形/皮外医生!手心、脚底、会阴部都是黑痣癌变的高危地带!有网友在评论区晒出自己脚底的痣,徐晔医生直接建议:切除!6月7日,徐晔医生再次发文,就多位网友私信他的各部位的痣给出统一回复:建议切除!一颗小小的痣,医生为什么要建议直接切除?就是因为它——恶性黑色素瘤!徐晔医生发文解释,因为这几个部位的痣有一个共性,都是在比较容易摩擦到的部位。有一个网络词汇叫做“活久见”,意思是只要活得足够长寿,这些部位的痣会朝着恶性的方向去发展。恶性黑色素瘤是一个“杀手”,致死率极高,生存期很短。在临床上确实遇到了很多很遗憾的病例,起因只是一颗痣罢了。恶性黑色素瘤有多可怕?从发现到去世不到60天恶性黑色素瘤有多可怕?有人两个月不到就去世。浙江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方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讲了一个真实的病例,从发病到去世,前后不到两个月。①一天,医院骨科接诊了一个恶性黑色素瘤骨转移的患者,是名40岁不到的男性。经穿刺活检,确诊是恶性黑色素瘤转移至骨。参与多学科会诊的方勇主任和同事们在患者身上仔细寻找可能恶变的“痣”。最后在他右足底发现了一颗颜色很淡的痣。一眼看去,这颗淡黑色的痣像斑一样,不大,也没突起。经询问病史,患者说脚底从小有一颗黑痣,但因为不痛不痒,从来没有去关注过,更没有想到进行治疗。“当我们看到那颗像斑一样淡的痣,就明白这就是原发灶,就是这颗痣引起全身转移并扩散。”方勇主任说,这个患者会诊时全身骨转移,伴中、重度疼痛。经对症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后,疼痛才初步控制。但那时也没有今天的免疫治疗,患者很快就去世了。浙江邵逸夫医院皮肤科主任程浩表示,和所有癌症一样,易发生跳跃性转移是恶性黑色素瘤的一大致命点。脑部、肺部,是恶性黑色素瘤转移可能性最大的部位。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牵头主编的《皮肤及肢端恶性黑色素瘤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恶性黑色素瘤常常以“恶变的黑痣”示人,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每年以3%~5%的增速增长。我国每年新发恶性黑色素瘤病人达8000~10000例。目前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的术后五年生存率仅为6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80%。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中心主陈勇教授在2020年1月健康时报文章中表示,“与欧美国家人群病灶集中于皮肤表面不同,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病人多以肢端型病灶为主,60%以上患者发病位置集中于掌指、足底或甲下,且多数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②别激惹它!黑色素瘤一定要早预防!对付黑色素瘤,预防是第一。很多人对痣不重视,等到真出问题了就晚了。陈勇教授表示,“人身上大多数色斑和痣都是良性的,但当这些痣不对称、边界不清晰、颜色深浅不一、直径超过5毫米或者短期内出现症状就应提高警惕,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姜薇2019年12月在健康时报刊文分享了,几个判断手心脚底的痣是不是恶变的方法③:①对称性:看是否对称。如果说这个痣看着很均匀一致,而且在痣的中线画一条线,它的左右是对称的,这样的痣就是较安全的痣,就不用担心。②边界:边界是否清楚,是否是光滑的,如果边界很清楚,就不用太担心,如不清楚,就像是钢笔水滴到宣纸上的那种感觉,周围有晕的情况下,那个就要引起重视了。③颜色:颜色如果是均匀的,也不需太紧张,如它的颜色看着有深有浅,就需注意。④直径:一般来讲,发展到恶性黑色素瘤,至少要六个毫米以上,所以说特小的一两个毫米的也不需紧张。⑤隆起:通常情况下,如果它是一个平的痣,并不需要太多的紧张。但如果它开始是平的,后来慢慢地隆起了,甚至开始出现边缘也不清楚,颜色也不均匀,这时就需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采取处理,千万不要到不正规的地方去自行点痣,用药水或者其他的方法激惹它。本期作者
2020年6月13日
其他

人体最佳洗澡、睡觉、锻炼时间,太全了!务必收藏起来,照着做

所谓最佳时间,就是什么时间去做什么事情最恰当、最有利于健康。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有一个最佳时间,您知道吗?01饭后3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口腔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使牙齿受到损害。02饮茶的最佳时间饮茶养生的最佳时间是用餐1小时后。不少人喜欢饭后马上饮热茶,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结合成不溶性的铁盐,干扰人体对铁的吸收,时间一长可诱发贫血。03喝牛奶的最佳时间因牛奶含有丰富的钙,中老年人睡觉前饮用,可补偿夜间血钙的低落状态而保护骨骼。同时,牛奶有催眠作用。04吃水果的最佳时间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饭前1小时。因为水果属生食,吃生食后再吃熟食,体内白细胞就不会增多,有利于保护人体免疫系统。05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7时,是晒太阳养生的最佳时间。此时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线A光束为主,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从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痨和防止骨质疏松的能力,并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06美容的最佳时间皮肤的新陈代谢在24点至次日凌晨6点最为旺盛,因此晚上睡前使用护肤品进行美容护肤效果最佳,能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和保护皮肤健康的功效。07散步的最佳时间饭后45分钟至60分钟,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大,最有利于减肥。如果在饭后两小时后再散步,效果会更好。08洗澡的最佳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来一个温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快,帮助你安然入睡。09睡眠的最佳时间午睡最好从13点开始,这时人体感觉已下降,很容易入睡。晚上则以22点至23点上床为佳,因为人的深睡时间在24点至次日凌晨3点,而人在睡后一个半小时即进入深睡状态。10锻炼的最佳时间傍晚锻炼最为有益。原因是:人类的体力发挥或身体的适应能力,均以下午或接近黄昏时分为最佳。此时,人的味觉、视觉、听觉等感觉最敏感,全身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律与血压都较平稳,最适宜锻炼。附
2020年5月23日
其他

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7种家庭(说得极好)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成长环境,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质,将来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决定性因素。十年之后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来自这些家庭,你别不信。1有爱的家庭家人之间总有一种微妙的默契,虽然会有磕磕绊绊,但每天的形影不离早已把感情深入到骨髓里,这种感情就叫爱……在有爱的家庭里,爱妻子,爱丈夫,爱父母,爱孩子,爱兄弟姐妹,爱家里的宠物,甚至爱家里的盆栽,爱这个世界。一行禅师曾说:我们有必要学习创造幸福的技术,如果小时候受到了爸爸妈妈在家创造幸福的影响,那我们自然就会知道如何做了。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在有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了爱。2夫妻关系在第一位的家庭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后,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相对于孩子来说,另一半总是被放弃的那一方。实际上,家庭最好的状态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并且随时随地表现出来,不要藏着掖着。霍思燕和杜江是娱乐圈父母恩爱的典范,杜江进门总是先抱抱妻子,然后才抱抱嗯哼,夫妻两人毫无避讳的在嗯哼面前拥抱、接吻,展现他们的恩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嗯哼,会把妈妈当小公主宠着、会想着给宠物医生带糖、会主动关心别人,他不缺爱,所以也不吝啬爱。一对恩爱的父母,一对相互尊重的父母,是这个孩子以后家庭关系的参照物,基本上也就是孩子新家庭的模板。3懂得尊重的家庭尊重的前提是信任孩子,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千百种可能,而人生的选择权,应该属于自己。父母该做的,是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自己人生,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提供意见的角色,而不是决策者。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学会承担后果,而不是规划好他们的人生计划,逼着他们去执行。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情绪,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些都是家长应该做的。家长不仅要尊重孩子,更要在为人处世上尊重他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能够学会自尊,更学会尊重他人。4有学习氛围的家庭董卿说:要想你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么样的人。媒体采访安徽状元董吉洋时,他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要想孩子爱学习,父母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家庭,在闲暇时间,父母能够放下手机,关上电脑电视,拿起书本,拿起报纸,多阅读,或者学习一门技能。在这样充满学习氛围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学习就会成为孩子的习惯,而不是一种被强制性执行的一种负担。5有正能量的家庭一个乐观的伴侣,会提高你整个人生的幸福指数;一对乐观的父母,会提高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的氛围更是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性格,在充满抱怨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是不善于解决问题的,而是善于抱怨,并且他们是悲观的,遇到事情总是看到不好的一面。在充满充满戾气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有两个极端,要么是怯懦的,胆小怕事,总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不敢有自己的意见的观点,要么是暴躁的,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在充满负能量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缺陷,并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应该营造一个正能量的家庭,在孩子面前多用肯定的话语,教孩子用美好的眼光看这个世界,让孩子在阳光下成长。6有仪式感的家庭作家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在每天的忙忙碌碌、周而复始中,唯有仪式感能赋予生活更多意义和一些诗意。仪式感,是每次进家门的拥抱,是睡前的晚安,是生日的全家福,是成就后的庆祝,仪式感,为每个普通的日子,标定了背后的精神内涵。家庭里的仪式感,让孩子在成长中有着每个节点的记忆,而不是回想起过去,一片空白,每天重复着每天单调的生活。在英国,小学入学第一天是特别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学校会要求孩子一定要身穿校服,立立正正,拿好上学的小书包,认认真真在家门口拍张照片记录。这就是仪式感,有了这张充满仪式感的照片,这一天会成为孩子记忆中深刻的一天,意义非凡的一天。心理学家说:那些能一代代传承“家庭仪式感”的家庭,亲子关系更幸福,孩子的归属感、安全感、目标感都很高,甚至身体更健康、学业成绩更优秀。7有规矩的家庭无规矩不成方圆,家庭里要有爱,更要有规矩,毫无原则的爱,就会变成溺爱。爱和规矩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我很同意这样一句话:“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立家规,首先是一份责任感使然,家长有这个意识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孩子有这个意识让家庭因为好习惯变得更好。家规不单单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家庭的每个成员,父母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出榜样,从小立好的家规,对孩子来说,这些规矩就会成为习惯,而不是束缚。8在家庭教育中有句用烂了的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错,要改原件!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教育学研究表明:孩子出现的所有问题,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培育优秀的孩子,光从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够的。父母改变观念,做孩子的榜样,乐于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灵丹妙药。本期作者
2020年5月23日
其他

再见,癌症!人类第一次看清楚全身所有癌症转移灶

01德国前些天宣布的这条新闻,彻底刷屏了!来自德国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突然对外宣布,他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算法DeepMACT,能够看清全身所有癌症转移灶,包括单个癌细胞转移灶。众所周知,癌症之所以被称为绝症。不仅仅是因为癌细胞强大的生命力,更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它可怕的生长力,转移力,癌细胞只要脱落或粘连到哪里,哪里就会生出新肿瘤。更糟糕的是,这种转移是没有规律,难以抑制的。因此,有90%的癌症死亡是转移导致的。而今天,人类终于能够第一次看清楚全身所有癌症转移灶,包括单个癌细胞转移灶。消息一经披露,迅速刷屏了全球科技界、医学圈!就连世界最顶尖的杂志封面都是用的这项技术。封面图片(肺转移):黄色是被抗体靶向的转移位点,红色是抗体漏掉的转移位点据世界顶级科技杂志,美国《细胞》(CELL)出版社报道,在Ali
2020年5月16日
其他

99%的中风悲剧,其实完全可以自己控制避免的!

4、吃全谷物,中风降25%煮饭、煮粥加一把,简单随意更好吃英国阿伯丁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每天吃3份全谷食品后,人们的血压会下降,其收缩压下降明显。收缩压的下降可使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分别降低至少
2020年5月9日
其他

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日本夫妇65年的花之爱|视频

人类体温37℃已成为历史:体温越低,免疫力越差,人类体温普遍降低意味着什么?
2020年5月9日
其他

画满无数男女秘密,看了几遍,太真实啦!

台湾漫画家“八耐舜子”,非常善在幽默中揭露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一页纸一幅图几句话,即让一个个人生道理顿时跃入眼帘。他说:“
2020年5月2日
其他

国家官宣:这款中药就是新冠特效药!重症仅需200元,90%以上有效

能活过90岁的人的共同特征29项,你达到了几项?科学家终于公布酸奶和癌的关系!后悔没早点知道
2020年4月25日
其他

不容易!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确诊新冠,自述一个人抗疫过程:肺如刀割,痛苦不堪,五脏六腑像被煎炸

国外留学生最近一则留学生感染新冠的自述文火了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是如何从起初的痛苦发展到后期理性对抗病毒的前后将近一个月的患病时光这名身在海外的留学生都是一个人顽强挺过来的不禁让人动容…而从她的叙述中我们也可以深深感觉到海外留学生们的艰难和不易!网友看完后,纷纷为其加油点赞…01“一切发生的很突然很迅速”,健康青年不幸染上新冠肺炎新冠病毒发展到这个阶段,相信大家都对其充满了恐惧。思考一下,如果当病毒找上你,你会怎么做,怎么想,怎么面对?是否也会像下面这位留学生一样,耗尽所有精力去与生命作斗争……确诊初期2020年3月19日,身在新加坡的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开始出现新冠肺炎的症状。那晚女孩浑身不舒服,一夜未眠。在自述中她写道:“三月的上半月,我还是个健康青年,但是半夜看美股和原油的动态,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免疫力。”症状出现的第二天,她的感受愈加强烈:“起床后有轻微感冒的感觉,到下午开始感到肌肉和关节刺痛,发烧将至,风雨欲来。到晚上正式开始发烧阶段,整个人一下子没了力气,开始虚弱卧床。”第二天她送走了室友,独自开始了一个多月的艰难抗疫岁月。女孩用8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早期全部症状:高烧、失去食欲、失去力气。“更具体地讲,初期大约在37.8度,一个一天三四餐外加零食酸奶小水果的吃货,完全彻底的失去食欲,一个身体健壮擅长各种体育活动抬腿就走二十几公里的年轻人,连家门口一百米的超市都没力气走过去。”患病的前三天,她在家里靠着外卖和退烧药过活,但没有任何好转。去诊所开药就在第三天的晚上她忽然收到学校邮件,告知校园里有一例校工感染,于是女孩果断绝对去家附近的发热门诊看看。遗憾的是,来到诊所后她并没有得到检测,因为不符合检测的标准,且关键是诊所没有检测能力。只有医生用听诊器听了一下呼吸,判断她没事,然后给其开了更多的退烧药。
2020年4月25日
其他

天天看手机眼睛要废了?飞行员用的恢复视力方法!

人类体温37℃已成为历史:体温越低,免疫力越差,人类体温普遍降低意味着什么?更多关于疫情的真实报道及好文章,可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有思健康”!
2020年4月18日
其他

看了日本用先进相机拍摄的飞沫状态,还认为不戴口罩是小事吗?

人类体温37℃已成为历史:体温越低,免疫力越差,人类体温普遍降低意味着什么?
2020年4月11日
其他

德式抗疫:德国的死亡率低?这到底是神话还是神吹?

文|木马君,转自:潜伏的木马君(公众号:EUTrojan)公号后台这几个星期以来,一直不停地有人让我聊一下德国的死亡率问题,每次我都婉拒了,不写,不写,就不写。一来当时德国的疫情还在发展初期,还没到可以评论死亡率的时候。二来我胆小啊,本来已经被一些键盘侠扣上了“德吹”的帽子了,如果我再谈德国死亡率问题,好怕又被人喷到头秃,到时候连最好的生发洗发水都救不了我了。
2020年4月11日
其他

能活过90岁的人的共同特征29项,你达到了几项?

21.怀旧:多数人对旧时有珍惜、感怀与美好的感觉,但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并不感叹今不如昔,并不希望回到过去,而是更乐于生活在多变、多彩的现在。
2020年4月3日
其他

国家卫健委发布:1541例无症状感染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3月31日下午5点多,国家卫健委通过官方微信通报宣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3月30日24时,接受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为1541例,其中境外输入205例。这1541例感染者,以前我们是没有向社会公布过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没有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是,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却是阳性。这个数据的公开,太重要了!说实话,三甲也忍不住为卫健委点了个大赞。众所周知,当前我们国家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统计数据中,是不包括无症状感染者的。但是昨天国家卫健委却说了,从4月1日起在疫情通报中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早在几天前,三甲就呼吁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无症状感染者。这主要是因为在全国都把防控重点放在外防境外输入时,已经连续很多天没有本土新增病例的河南,3月28日新增了一例本地确诊病例。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河南新增的确诊病例是漯河市的王某某。王某某是怎么感染的呢?流调发现,王某某于3月21日10:00左右在漯河汽车站乘坐长途客车到平顶山市郏县汽车东站,在其郏县同学张某某(郏县人民医院医生)驾车陪同之下到乡下扫墓,在郏县期间与张某某一同就餐3次。问题就出在张某某身上,是张某某把王某某给传染了。王某某于3月28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原因找到了,很多人以为事情就结束了,但这还只是个“开场白”。经进一步流调发现,张某某于3月13日晚与刘某某、周某某(二人也为郏县人民医院医生)等人在饭店同桌就餐。3人最终检测后均感染了新冠病毒。张某某、刘某某、周某某这3人谁才是传染的源头呢?最终还是郏县人民医院揭开了谜底,传染的源头是无症状感染者刘某某。原来3月26日,为尽快全面复诊,河南省郏县人民医院在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核酸筛查时,发现刘某某核酸检测单阳性(春节前有武汉旅居史,返郏后自行隔离14天,经检查无症状后上班),张某某、周某某与其有密切接触史,聚过餐,2人经核酸检测阳性。次日,医院把这3人采样送平顶山市疾控中心检测,再次证实均感染了新冠病毒。这其中,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就是,刘某某春节前有武汉旅居史。大家都知道1月23日武汉封城,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也就是说刘某某一定是在武汉封城之前返郏的,回来后一直没有症状,直到3月26日才酸筛查时显示感染了新冠病毒,这中间足足有60多天。这么长的时间打破了我们对14天潜伏期的认知,太不可思议了!所以三甲才呼吁,一定要高度重视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问题。我们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研究和认知真的太少了,但河南的病例充分说明无症状感染者是能够人传人的,而且1个无症状的刘某某传染了一代、二代共3个人。这样的传染性确实让人震惊!当前,我们的防控重点放在境外输入上,但从河南的病例看,一定要防止无症状感染者成为导致我国疫情二次暴发的主要传染源。三甲这么判断是有一定根据的。截至3月30日0时—24时,我国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67例(不含无症状感染者),而无症状感染者有205例。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相当于确诊病例人数的31%。按照这个比例,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在这次全国战疫中,国内有累计确诊病例81518例,81518乘以31%等于25271。也就是说,我们国内不仅有81518例确诊病例,可能还有25271例是无症状感染者。当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三甲这么推测也不一定准确。但却丝毫不妨碍给我们每个人敲响警钟,疫情防控还没有最终胜利,任何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我们都必须要考虑在内。只有这样,才能在境外疫情越来越肆虐的当下,守住我们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防止反弹,防止二次暴发。所以,也正基于此,三甲建议此次疫情重灾区的湖北流向全国各地的返岗人员,在离开湖北前最好都做一下核酸检测,建议返岗所在地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这无关歧视,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所有人负责。还有三甲想重点提醒,这次全国有4万多名医护人员援助湖北,目前大多数都已经援助结束后返回所在地,按照相关的规定也正在集中隔离,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潜在的感染高风险性,这部分医护人员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千万不要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
2020年4月3日
其他

高福往前冲,张文宏向后退,国家抗疫双雄的此时选择!

人格志总策划|包思成,采编总监|杨丝淇,编审|姜涛本文图片来源:Pixabay,摄图网
2020年4月1日
其他

张文宏在线传授经验:疫情蔓延的关键点?中德防疫措施怎么看?(信息量很大)

△视频连线活动现场照片近期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德国呈现多点暴发和扩散态势。为帮助领区同胞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控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更好地同当地民众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在上海市外办协助下,特别邀请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张文宏教授于3月17日以视频连线方式举办专题讲座。张文宏教授的讲座受到广泛、热烈欢迎!讲座内容全文如下:Q&A问:新冠肺炎属于什么样一个病呢?它的特点是什么?答:人类对疾病的控制经验是慢慢积累的。到今天为止,我们这对这个疾病总结的经验是,请大家记住,这个病毒没有SARS厉害,如果我们给予病人最好的治疗。SARS的病死率是多少呢?10%左右,也就是说10个人当中有1个人死亡,100个人当中有10个人死亡。那么新冠病毒病死率是多少?按照德国现在的数据,100个人当中不足1人。这是德国今天的数据,但是你说意大利好像不是这样的,我今天先不谈意大利,意大利的情况和德国不一样。现在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上海病死率也是这个数据,中国的病死率现在基本上达到这个水平,100人当中最多1至2人死亡(湖北以外)。日本100个人当中死亡病例多少呢?1.5个。新加坡、马来西亚无死亡病例。马来西亚现在400多例确诊病例,你可以说是因为那边天气炎热。上海有350多例,死亡3例,而且这三个的病人年龄有多大?第1个89岁,第2个78岁,第3个病人是重度肥胖合并心脏病。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跟SARS比起来,这个病的级别真的很小。Q&A问:新冠肺炎病毒的危害在哪里?答:因为它没有SARS厉害,所以在早期根本无法识别。有可能症状很轻微,你根本感觉不到,所以你会在你的周边看到一些人可能没有症状,或者有很轻微的症状,比如低烧,用体温计可能都不一定量的清楚。这会导致什么情况?因为症状不明显,所以患者会四处走动,比如刚才说到的在德国前段时间一个室内的活动,参与人数达1000多,当中就混有了这样的病例。可能他当天去的时候,已经稍感不适,但是他觉得症状不明显仍然坚持去参加了,继而传染给更多人,因为这个时候它的传播性仍然是非常大的。但如果是SARS情况就完全不是这样。因为2至3天内即会出现较为严重症状,从生病到重症的时间很短,因此一患病基本就无法出门行动,还怎么传染?所以特别厉害的病毒反而传播性没有这么快、没有这么广。新冠病毒的特点在于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但是它的传播性极强,强到什么程度呢?2009年爆发的美国和墨西哥的大流感,当时也波及到欧洲。美国几千万人感染,但病死率很低,是新冠肺炎病死率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至0.2%。当时全球一开始也是十分恐惧,采取了非常积极的防控措施,后来觉得病死率不高,很快就放弃积极的防控措施了。当时很多人感染,但是感染了以后大部分都没事。这样你就能理解这次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自相矛盾的看法。有些国家觉得很凶猛,有些国家觉得还可以,更多的国家一开始觉得没什么,但是现在觉得不行,于是就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防控措施了。Q&A问:这些病例什么时候能得到大幅度的控制?答:预计今年夏天大多数病例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疫情会经历一个低谷。但是过了夏天,到下一个冬天是不是再复发,现在不好说。过了夏天以后病人会减少,但是一直会有散发的零星病人出现,延续到今年冬天,然后到了明年春天,又有可能有一个小的高峰,然后慢慢再下来。这当中还不排除和对面的南半球进行交流,因为北半球夏天病例变少,但是南半球是冬天,也会相互输送病例。来来回回,就算持续一两年也是正常的。但我们要相信这么多年这么多次,我们都过来了。所以这一次一定也会挺过来的,肯定的。Q&A问:还有就是如果我生病了以后,我的风险有多高,我怎么办?答:这是今天大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你不生病。不生病的可能性有多大?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尽量做到不生病。如果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正确地做好了自身的防护,我认为感染的风险是极低的。新冠肺炎的感染风险只出现在密切接触时,不接触就没有风险。请大家自问:在这个时间节点,你能不能避免掉所有不必要的社交活动?如果你说你不能避免社交活动,那你又谈什么回国呢?回国不是更和德国的社会关系和交往都断掉了吗?因此减少接触频度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风险。Q&A问:怎样理解德国的防疫政策?答:在网络上我们也看到很多关于疾病的防控,大家看到英国好像开始启用群体免疫。德国的总理说,最终有60-70%的人会感染。这样理解德国和英国的防疫政策并不恰当,特别是德国,德国是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今天德国做出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今天在这里,就说不同的国家采取的不同策略,是怎么考虑的?在这种考虑的前提下,我们怎么样才能采取对我们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这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问题。现在正在德国学习的学生,还有大量的中资企业人员,这个群体属于知识水平非常高的,而且都是基于事实能够做判断的人。今天在这里我先简单回顾一下中国这次疫情防控的情况,再简单回顾一下各个国家做的工作有什么区别,还要简单回顾一下欧洲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并对将来的疫情做一个大概的预估。将来的疫情其实一直在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谁的预估都有可能会出错,疫情发展不是今天这个时间节点能够做出精确预判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个国家所采取的策略每天都在变,但是有个比较好的趋势是大家都是变得越来越积极。只要各个国家的策略都变得越来越积极,那么国际上的疫情最终得到有效的防控事实上只是个时间问题。是今年夏天结束,还是年底结束,是明年的夏天结束,还是明年的年底结束,事实上这些问题都跟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采取的疫情防控策略有关!此次疫情爆发以后,我国的科研机构是从1月1日开始,事实上只花了5至7天的时间,把这个疾病给弄清楚了,这个速度在历史上是非常快的。2003年SARS爆发时我们没有这么快,这一次在1月1号至7号之间,国家就把该病毒序列拿出来,并于1月10日向全世界公布。有些一开始就认为疫情很凶猛的国家,防控非常积极,以新加坡为例,一开始采取的就是严格的管理措施。哪怕是现在它都比德国以及大多数欧洲国家做得更严格。新加坡有接近800个可以处理这些发热病人的门诊并为其提供帮助,只要有病人出现,会立刻去追踪这些病人,传染了哪些人,跟哪些人接触,做得很到位。这一点它同我们中国的城市,比如上海和北京做法大部分相似。我在前面提到,这个病毒没有SARS厉害,传播性跟流感差不多,一开始大家认为病死率1%没问题,但是很快问题来了。问题在哪里呢?这么多人生病一定会有很多重症的,所以重症的比例就会达20%左右。其实这些重症病人,按照今天的上海和德国的情况,哪怕重症病人,大多数经过治疗会痊愈。但当城市有几万人同时生病时,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新加坡一直把自己的发烧病人数量控制在几百个,出现一个即处理一个。当一个城市有大量病人同时出现的时候,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床位被占满,造成重症病人住不进去滞留在外,这是造成病死率特别高的一个原因。很多重症病人需要建立非常好的氧气治疗,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轻症的病人只要一个鼻导管就可以了,重症病人可能要用呼吸机,特别重的病人可能还要用人工肺。Q&A问:德国采购了1万台呼吸机,这是什么概念?一般来讲,需要用呼吸机的病人大概是病人总数的5%。比如说上海350个病患中最终用呼吸机的可能也就是20多个。假设采购了1万台呼吸机,这还不包括德国现有的呼吸机,如果10%的人需要用呼吸机,那么至少可以满足10万个病人中极重症患者的需要。德国现在采购呼吸机的规模相当于至少为10万个以上发病人数级别而准备的。德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学校关闭等。德国的病死率不到0.5%,这跟医生的水平关联不大,主要取决于疾病管理以及医疗资源管理。如果疫情进一步扩散,德国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是地球上最好的临床微生物的实验室之一,拥有100多年的历史。再过几天是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日。结核分枝杆菌是由罗伯特·科赫发现的。如果该研究所同德国政府一起来制定防控策略,一定会根据疫情走向来做相应的调整。在中国武汉这种情况是国家在病人大量出现以后采取的当时最为正确的做法。再看上海和北京,现在已经开始恢复上班都有一段时间了,如果当时不是春节,像上海这样输入病人一开始还不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采取停工停产,关闭学校等措施呢?其实现在也不好断定。当时遇到一个最好的机会是春节。赶上春节这个时间,当时我就告诉大家在家里闷两周,因为这个病基本上两周如果不发病,就证明你不是病人,如果发病则到医院就诊。中国大多数城市就采取这一措施,两周不够,就再闷两周,这个问题就完全解决了。今天中国很多城市没有病例了,这个数据有没有错,完全不需要怀疑,我们都闷在家四周了。我了解上海所有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检测情况,这几周下来确无新增病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赶上了春节,我们成功地闷掉了这个疾病。那么现在呢,我们现在在抓紧复工。现在除了部分州以外,德国大多数城市病例数都是个位数的。你说德国是采取中国在春节时候我们停止所有活动的策略呢,还是采取今天新加坡维持正常商业运转的策略呢?其实新加坡的医疗体系也是学欧洲与美国的,只不过这个国家凝聚了亚洲和欧洲的智慧,就等于欧洲的医疗体系,加上亚洲人的城市管理和亚洲人民的配合,把这些东西方智慧完美地整合了。德国是否要采取中国的做法?第一,目前德国没有达到中国的严重程度。第二,没有遇到春节这样的时间节点,这都同疫情处在什么阶段有关系。按德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北威州病例数比较多,德国境内南部几个州稍微多一点外,大多数城市病例数并不是非常多,且采取有症状出来一个治疗一个的管控策略,到目前阶段是符合科学的。如果这个阶段德国完全采取中国的措施,马上会面临问题。柳叶刀杂志上面发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有道理的,如果要做这样的事,得全世界同步。如果北威州这么做了,汉堡、柏林没有采取同样措施,努力就会白费。疫情现在在德国等国家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散发态势。如果全世界都呈散发态势,那么疫情就会延长。因为如果这个疾病要在非常短期的要把它搞定,就一定要采取极为激烈的手段。中国一开始就采取最为积极的措施,这跟德国所处的疫情阶段不同是有关系的。中国采取的措施是负责任的做法,我们当时想法非常美好,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民的特点是善良,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们就是日子不过了,也要把疫情给控制好。而且我们也做到了,至少我们的责任尽到了。但是今天德国也好,其他国家也好,就算德国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手段,如果周边别的国家没有采取,德国也仍然会面临输入的风险。中国现在也是面临这样的输入性风险,跟德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不要觉得现在德国形势很差,中国形势很好,中国每天也都在面临输入性风险,各国都是。现在北威州已经采取了学校停课,娱乐场所关闭,取消非必要性的聚集,非必要的采购等措施来放慢大家的生活节奏。这个思路我很久以前就提出来过。放慢民众生活节奏后,有些已经感染的病人会一个个冒出来,这些冒出来的全是散发病例。以现在德国的医疗体系,对于散发病例是有能力处理的。Q&A问:德国疫情到底向何处发展?答:我现在基本上可以告诉大家,你现在就可以断了这次疫情在欧洲短期内会结束这个念头。我们中国采取了把城市所有的活动都停下来,后来控制住了。如果全世界都说好了,我们现在大家都不动,都全世界停下来,一起停4个礼拜,那么全世界也能控制住。我前面给大家讲了,你要全世界同时停下来,我不能想象。你要德国和整个欧洲停下来的话也很难。如果欧洲其他国家不停下来,只有德国停下来了,你就算一个病人都没有,你后面日子也是很难过的,会不断有输入性病例。所以现在的一个策略,整个欧洲的策略其实是一致的,第一点,要极大程度地提高社区的医疗力量的布控。第二点,提高对重症病人的救治能力。第三点,控制城市内的各种活动。我今天特地把英国、德国的数据都拿过来。最近它们都有一个上升的趋势,德国现在数据还比英国稍微高一点。德国已经采取措施了,我们后面就等待它的高峰什么时候出现?如果高峰不过去,疫情不断的蔓延,德国一定会出台更高级别的防控措施。最近德国总理默克尔说,我们最坏的结果,可能有60-70%的德国人会感染。我认为她这句话是一定要讲的,为什么呢?她如果不讲这句话,现在的措施是无法出台的,各种场所是关不掉的,各类活动是取消不掉的。所以默克尔总理是直接把最坏的结果现在就告诉你,最坏的结果就是有60-70%的人会感染,但是这种最坏的结果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全欧洲不采取任何措施,以后也没有疫苗与特效药,而且是在后面几年的时间跨度内都没有药物和疫苗。所以,60-70%在人类的传染病史里面是什么个概念?就是说你不采取任何措施,我们的感染率就一定会达到这个水平。达到这个水平以后,你不采取任何措施,传染率也会下降。比如说,假设我现在跟冯总领事当中隔开了10个人,你说我有什么办法把我的病毒传到你身上呢?如果我传到第2个人的时候,第2个人是没有抵抗力的,第2个人就获得这个病了,然后他跟第3个人接触,第3个人也是没有抵抗力的,他又传给4个人,但是如果第4个人他是有抵抗力的,他就传不下去了。接下去他就往旁边传,旁边看到一个没有抵抗力的它就传下去,好,按我们传染病的一个数学模型,按这次新冠病毒的传播力,基本上人群当中达到60-70%感染的时候,也就是10个人当中有6个到7个,你这个病毒传播的速度一下子就会慢下来。又比如我跟你之间相隔了100米,但是如果放了60个障碍物,我要到达你那里去,那得多慢的速度。传播的速度只要一慢下来,传染病自动就会得到控制,所以默克尔总理她是在做科普,你懂吧?说全国有可能最终会有60-70%人感染,在传染病学里面这就是最坏的结局,她把最坏的结果告诉大家,最后的结果肯定比这个好。按德国今天采取的这些措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Q&A问:今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无休止的长期的存在下去?答:这个问题事实上是没办法预测的。包括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科学家也预测不了。为什么这么讲?跟你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关系。如果采取像中国这样的措施,两个月这个病就没了。这个病的潜伏期是两个礼拜,一般来讲你如果采取坚决的措施,经过4个潜伏期,大多数感染病就完全可以控制住了。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像中国这次应对新冠疫情一样的措施。现在北威州的州长给大家讲思路,第一个措施就是三个字,慢下来。第二个措施,给医院添加设备,对病人进行筛检,有轻症的病人居家隔离,然后看下一步疫情的发展,如果疫情没有大的变化,我们就保持,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就得随时进行调整。今天德国采取的措施,已经跟两个礼拜之前不一样了,德国政府更加积极了。疫情的发展取决于病毒与采取的措施之间的较量,德国现在是刚刚开始启动,如何采取措施,是要根据形势判断的。Q&A问:疫情高峰何时到来?答:我判断疫情高峰会出现在4月份到5、6月份!在夏天会得到比较好的控制,但是控制好以后这个病是不是就没了?从今天我们对这个疾病的了解来讲,这个比较困难。因为跟每个地方采取的措施有关,跟国际疫情的走势走向有关,这是我可以提供给大家的一些参考。Q&A问:我们何去何从?答:现在大家也看到网络信息非常的矛盾。就是说你如果今天打开互联网去看微博,会看到很多信息非常的嘈杂,所以我觉得大家能够过好日子就不能纠结于互联网。所以,必须要对事情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预判,我们才好决定后面怎么做。我相信对同学们来说现在就是个围城:在外面的想回家,但是如果回家久了以后,发觉在外面也没啥事儿,然后再回去,又发现在原来的地方已经耽搁了很多重要的事情,这时候又开始后悔。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个样子,你回来了觉得没劲,留在那里又觉得很慌张。所以,到底做什么样的决定,什么样的决定是对的,我们得从科学预判。我今天坐在这里,我假设我今天就是家长,我假设我的孩子就在德国读书。我就这样设身处地,同大家探讨一下,判断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办?继续在那里完成学业,在那里工作,在那里做自己该做的事,还是先回来再说?到底应该做怎么样的判断才是正确的?事实上今天通过我跟大家的对话,我估计我不会给你一个非常确切的答案。你是否应该马上去买一张票,或者是经过第三国周转再回到自己的母国,这些都不是我今天要回答的问题。我今天要回答的问题是,要基于哪些事实,我们才能作出判断。所以判断最后不是我做的,判断必须是你自己做的。我今天只告诉你事实。基于这些事实,你做的判断才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最符合你的利益。这个病最主要的感染风险在哪里?就是在接触上面。接触的等级有很多。如果你已经回国了,那非常好。但如果你今天买不到票,我告诉你在德国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感染。在这种情况下,在德国我们有两种可能,一种你回来了,但不代表留下的人就不行了。比如还有同学没有订到票还留在德国,暂时没有回来的,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好绝望的。因为在德国现在不上课,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交。在德国避免不必要的社交是什么意思呢?尽量少去公众场合、聚集性场合。跟华裔的小朋友、铁哥们在一起是不是有风险呢?我可以告诉你,在一起一定会有风险。但如果按我说的去做,可以消除风险。Q&A问:我们具体要怎么去做?答:第一,吃饭要分餐,各吃各的。第二,聚会要戴口罩,两个人非常近距离接触,互相戴口罩是有价值的。一个人闷在宿舍里不出来是会疯掉的,小范围接触并佩戴口罩是没有问题的。第三,要尽量减少社交。在德国认真读书的同学很多,期末考试压力也很大,大家要好好利用时间多读点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交。现在大量娱乐场所停止营业,如果外出去餐馆吃饭是可以的,但我建议戴口罩去华裔餐馆并分餐。外出回去后的第一件事情是洗手。只要少社交、戴口罩、洗手,就可以基本上避免感染。这个病要防止密切接触带来的风险。如果你不能特别确信你的女朋友是不是感染了,你就要坚持戴口罩。你如果买机票回家了,你不也见不到你女朋友吗。所以现在至少还能见面,虽然见面热聊时戴着口罩。所以一定要佩戴口罩的。避免密切接触、洗手、戴口罩、少社交,你在德国是安全的。QA&问:如果疫情进一步发展,医疗资源不够用的情况下,如果中国人和德国本地人同时去看病,会不会优先德国本国人看病?答:在目前情况下,德国现在医疗资源极为充沛的时候,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为时过早。你想到这个问题,说明你对生病怀有恐惧,既然害怕生病,你对自己的行为就要有所节制。所有的无畏无惧都是背后有人在支撑你。但是在国外你是独自一人,在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心怀恐惧,那就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节制。根据我今天对这个疾病的介绍,我个人认为你只要有所节制,这个病是可以预防的,这是第一点。Q&A问:年轻人是不是更安全一些?答:根据我们上海的数据来讲,在医疗资源没有发生挤兑的情况下,年轻人发展到重症的风险是非常低的。最近我院收了十几个从欧洲回来的年轻人,这些人都是一起挤飞机回来的,90%病症都是非常轻的,有个别比较重的,我们给他吸氧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基本上也能够解决。所以年纪轻的人,如果你想去医院,首先你要打当地的新冠热线,如果热线不通,给你的家庭医生打电话,如果实在不通的话,还可以向我们总领馆求助!你不要不管不顾就去医院急诊,这没有意义的,为什么?你的症状如果很轻,甚至没有发烧,他不会给你按照新冠来处理,到最后给你两片感冒药。你觉得到医院里排队几个小时,拿两片感冒片回来,有意思吗?要记住,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呼吸困难!这个是极为重要的症状,也是你去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最主要的指标。你说我怎么知道我自己有没有呼吸困难,我建议你去走两层楼梯,比如说你家住在20楼,你先从楼梯给我走到3楼,再乘电梯,你觉得自己走到3楼一点问题都没有,你的肺好的不得了,那你去医院毫无意义。如果你走到2楼3楼,就有点气透不过来的感觉,你这个时候就要到医院急诊室去,这个属于什么呢?呼吸功能受限。现在这个季节是感冒、流感的多发季,有症状也不一定是新冠,那万一是新冠呢?那就在家里隔离,然后戴口罩,还要避免跟你周边的人接触。我觉得这一点都应该做得到。做到以后,我觉得你不会传染给你身边的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不戴口罩,密切接触还不洗手。Q&A问:德国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急剧爆发,有没有这种可能?答:这种可能就是要取决于德国的城市是否落实德国目前采取的措施。比如,现在德国采取的措施是关闭娱乐场所,停止聚会,中小学停课,如果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就避免了爆发点。北威州疫情的发端也是上千人的室内聚会,如果这些社交活动都取消了,就没有爆发点。现在病人会来自哪里?病人可能来自于某些工作场所,但是这些就不会出现像北威州的第一阶段的爆发的病人。这个阶段居家隔离轻症病人的做法跟美国、新加坡一致。我们现在不能预判的是德国现在到底有多少没有症状的病人。可能已经散布在各个家庭,各个企业,这一点是不能预估的,所以我们就要开始看,这些病人到底来自于哪里?我认为采取了相应措施以后出现大面积的爆发的概率比较小,但是现在病例数仍在增加。当后面的传播的人数越来越多,我相信德国还会采取更加严格的隔离措施。Q&A问:目前的欧洲,特别是德国北威州采取的这种防控措施,从我们的医学原理上讲,它是否科学、是否有效,或者是否真的是在对症下药?答: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查一下北威州的疫情,截至昨天(16日)确诊数是2744,而且最近还在增加。它的增幅都是每天同比大幅攀升。这个增幅比较快的原因,就是第一次爆发点以后,病人现在散落在各个地方。这个时候最关键的一个节点就是要采取隔离的措施,如果没有隔离措施,如果不采取任何的隔离措施,后面日子会非常难过。但是现在的隔离措施,北威州跟当时上海对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们还在上班。就是人口之间的流动还存在,这是唯一的一个风险点。但是因为默克尔总理说了60%-70%的人都会感染这句话,事实上她把最坏的情况告诉了大家,整个德国已经引起了重视,也是因为讲了这句话以后,现在采取的措施才能落地。接下来,你是不是有潜在的病人,现在还分布在各个地方,就取决于第一,我们在工作的环节当中,我们是不是真正的贯彻隔离措施,比如说德国或者英国,年轻人下班以后,有没有跟往常一样到酒吧去喝几杯,聚会。第二,上班的时候,大家的社交距离,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后,社交活动也会有所减少接触。那么这种情况下面,我认为这种隔离是有效果的。现在发病的这些病人都是前面感染的,这两天增加的病人都是在措施采取之前已经感染的。所以要看采取措施14天以后,它的增速,传播速度。按照现在感染的人数,你不能去预测今天采取的措施有没有效,采取的措施对发病率的影响是滞后的,滞后的时间点就是14天。如果14天以后效果不好,德国得提高对应的等级。如果应对等级不加大,你接下去德国也会面临一个问题,重症病人会增加,重症病人再增加以后,医院可能就应付不了。它的极限是什么?像呼吸机资源的配置可能也会受到影响。但是我就相信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每天都在做监测,如果监测到的数据与防控等级不对应的话,他们一定会采取更为积极的手段。Q&A问:德国目前的医疗卫生系统能够应付新冠肺炎的这种蔓延的趋势吗?按照目前的这种防控方略和增长幅度看,会不会出现超载?答:来这里之前,我做了一些对重症病人的救治医疗数据的初步收集,重症病人的数量跟床位数的相关性。就是说德国现在是不是有足够的病床数提供给重症的病人,也就是前面提到,80%的人事实上根本不需要住院,在家里隔离。我们最担心的是重症病人不能住院。我这里比较了一些相关数据。就目前患病人数,德国的床位冗余度还是比较大的。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做出调整?如果病例数大量增加,预计冗余可能会被消耗掉,这时就得采取更加强势的防控策略。Q&A问:德国现在对检测采取了非常严格谨慎的方式,为什么在检测问题上采取目前的这种做法?会不会因为控制检测范围,或者没有放开检测的力度而使更多的潜在的病患依然在水下?答:关于新冠肺炎的检测,国内也不是一发烧,到医院就给你检测新冠肺炎,不是这样的,除非是来自疫区的人,或者有聚集性发病的患者。上海也只对特殊人群测,即高危的人群,我们定义为疑似人群。我们在上海只对疫区过来的人,比如对现在国外发病率特别高的地区来的航班进行检测。原来武汉病人很多的时候,我们只对武汉过来的人进行检测,并不是对所有的发烧的人进行检测。对所有发烧的人进行检测,在医疗资源上是个巨大的浪费,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检测有时候会产生假阳性,你认为是的,但是可能不是的。假阳性对人也是一个伤害。第三点,在国内我们是应收尽收,早在检测阳性之前就开始对疑似病人进行隔离了,所以在国内只是对疑似病例做检测。任何一个人跑到医院说,我发烧了,我要做新冠肺炎的检测,实际上是没有的。所以中国也不是每个人都过来检测的。问题在哪里呢?如果对想做的人都进行检测,费用是很贵的。如果所有人有事没事都去测一次,就会发生医疗资源挤兑。1万个人去检测当中有100个人是重症的,这100个人就可能看不上病。所以我阐明两点,第一点,在中国不是说发烧就给检测,这是不实信息。中国只对有病例高发区来的人检测。如果是跟病人有密切接触的,直接就隔离观察了。德国的隔离跟中国的隔离也不一样。中国的隔离是集中隔离,德国的隔离是居家隔离。如果每个人大家有一点点伤风感冒就去检测,挂号、预约、看门诊,或者到急诊直接去排队,急诊间就已经要排4个小时了。北威州现在有约1791万人,到今天确诊病例约为万分之一。但这个季节发烧的人是很多的,所以就意味着大量的检测是没有意义的。你叫医保怎么给你支付?这个钱很贵的。大量的人去医院咨询排队,然后真正重病的人检测不到了。重症病人检测不到,病情又很重,势必要滞留在急诊间,然后会造成什么呢?急诊间内的传播、医务人员的传播,那就不得了了。Q&A问:德国目前采取的方式是确诊的轻症患者居家隔离,北威州不少留学人员都是合租,所以对此问题特别关注。请问德国的这种居家隔离方式科学、合理吗?会不会带来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蔓延和扩散?答:这个得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样的病人是不是需要治疗?我明确地告诉你,这种轻症病人,早期的治疗价值不大的,因为在现有药物中并没有一个药物能一吃就好。事实上大多数(80%)的轻症的病人是自己康复,可以在家隔离,那么空出来的床位留给谁?留给重症的病人!轻症患者是居家隔离,还是在医院隔离,这是一个分歧点。有一个问题,如果都在医院隔离,医院有这么多床位吗?没有!没有这么多床位,那居家隔离会不会引发更大的疫情呢?那就看居家隔离做得好还是不好;如果是非常有效的居家隔离,就是有效果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很多跟患者住在一起的人,等到确诊的时候,那些人事实上已经跟他接触了,甚至已经感染上了,那他在家多待一天、少待一天,有什么区别呢?中国为什么不居家隔离?如果采取居家隔离,我就明确告诉你,有些居家隔离如果不成功的,后面就会出来新的病人。出了新的病人,如果是轻症的,问题还不大;如果重症的就要送到医院去救治了。所以只要居家隔离的成功率能够到达一定的程度,才可以作为必然之选。中国人口多,人均住的地方太小,居家隔离,造成中国家庭内的传播人数就会非常大,这个人数不下来,中国的疫情就不能按所希望地那样在2至4个月内结束。所以这种情况居家隔离方案在德国可能是合理的,德国政府也可能会随之改变,比如说采取建设集中隔离点的方法等。Q&A问:合租的留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有效的防控,包括共用厨房、公用卫生间等等?如果一旦有疑似症状,怎么办?答: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更好的办法。为什么说没有最好的办法?因为条件所限,所以说没有更好的办法。说到合租,自然是有条件单独居住,风险会小很多,如果做不到,那就要降低跟他人的社交距离,不在一起吃饭就可以降低风险;合租是否有风险,与共用厨房没有关系,共用卫生间也没有关系。你只要保持好个人的卫生,手经常洗,错开使用厨房,衣服洗好了有烘干,就没有问题了。烘干是最好的灭菌方式。Q&A问:最近听说一些中药是有疗效的,德国能不能特事特办,在非常时期允许进口中药?答:事实上关于中药在德国的广泛使用,一般是要遵循一个对等的原则。今天德国对我们的中药,就像我们对进口它的西药一样。在欧洲,包括德国对中药进口是有严格的管制的,就是要对药品进行严格的检测。截止目前很多中药都不在它允许进口的范围。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大批量的中药进到德国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Q&A问:为什么目前德国没有倡议普通人戴口罩?答:普通人戴口罩到底有没有效?肯定是有效。如果没有效,为什么医生要戴口罩呢?第一就是感染风险的问题。感染是与我们所有人都相关的事情,做不做防护与你的感染风险有直接关系。如果感染风险大,我们都要做防护、戴口罩;如果感染风险小,就需要评估戴与不戴口罩的利弊有哪些。欧洲人平时从来不戴口罩,但在日本和中国香港,即使平时不生病,街头也有很多人经常戴口罩,这是习惯。如果今天在德国,满大街的人都戴口罩,会让人觉得好像是世界末日一样,对普通人的精神会造成极大的压力。因此,决定民众是否戴口罩,就需要判断戴与不戴口罩的利弊。好处足够大,才需要戴口罩;好处不够大,就如我前面所讲,戴口罩是为了防止别人传染给你,而别人传染给你的概率极小,让整个城市的人都戴口罩,无非就是防止病毒传染给你的这一点概率,那么还是否需要戴口罩呢?如果有感染症状了,应该马上戴口罩,在家里也应戴口罩,因为呼出的唾液中有可能存在病毒。此时戴口罩,防护效率就很高,戴口罩可以预防自己将病毒传染给别人。第二就是医生为什么戴口罩?如果我今天在欧洲接诊的不是新冠肺炎患者,戴普通口罩和N95口罩的防护效率是同样的,就不需要戴N95口罩。但是面对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病人,需要戴N95口罩,因为风险增加。比如你走在马路上,接触一万人当中可能只有一位新冠肺炎的患者,这么低的概率,即使你接触了这一万人,与新冠肺炎患者面对面说话的几率还是较小。对于这样防护效率极低的措施,代价是让整个城市的人都戴口罩,欧洲人就无法接受了。为什么中国人就可以接受呢?原因之一就是亚洲人,比如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的民众本来就习惯戴口罩。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佩戴口罩就不会传染给别人,防护效率很高。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什么呢?中国希望能够把风险降到最低,如果大家戴口罩没有觉得不舒服,此时就戴口罩,没什么病人之时,就摘口罩。新加坡就不戴口罩,因为新加坡认为相较于全国700万人口,感染者只有几百人,发病率与德国一样,因此新加坡不戴口罩。进行评估之后,才决定戴与不戴。无论是防护他人传染给自己还是防止自己外传,可以肯定的是戴口罩还是有效的,无非是防护的效率和习惯问题。Q&A问:那我们中国人在这里要戴口罩吗?答:我认为戴口罩有作用,但在低发病率地区,它的保护作用是被大家高估的。戴口罩能够解决的事,还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解决。第一,如果疫情发展很快,感染人数增多,此时戴口罩的防护效率就会提高。第二,按照目前德国的情况,一定要保持社交距离。如果上下学可以错峰搭乘公交,或骑车上学;在工作环境中,讲话保持一定间隔距离,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当面接触。第三,德国民众本来也没有佩戴口罩的习惯,建议大家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们的观念。第四,我们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积极预防。比如华人圈内有人群体活动不戴口罩,吃饭的时候距离较近,还要抱怨德国人不戴口罩。与其去说服罗伯特·科赫研究所,让大家戴口罩,还不如从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德国人民的想法,他们的想法是有他们的道理的。在德国按照德国的做法去做,如果不认同德国的做法,可以从改变自己的行为做起,比如减少社交,增加交往距离,错峰采购等等。
2020年3月28日
其他

科学家终于公布酸奶和癌的关系!后悔没早点知道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一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让人们对酸奶又有了新认识。科学家发现,酸奶与肺癌发病风险降低有关,还能与高纤维的食物产生协同效应,使肺癌发病风险降低33%。去年,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邓振华教授团队在研究190多万人的研究数据后,发现——吃酸奶与总体患癌风险降低相关性非常显著,高达19%。并且研究指出,吃酸奶的人群食道癌(36%)、膀胱癌(21%)和结直肠癌(12%)降低最多。这篇论文被发表在权威期刊美国《国际癌症杂志》上。这意味着,大家日常追求的防癌饮食,触手可及!其实酸奶早就享誉世界,1906年,俄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奠克·尼柯夫经过对巴尔干地区居民长寿现象的考察,提出了酸奶能促进长寿的学说,从此使它名声大振。只是咱们国家接受这个观念较晚,吃酸奶也是近十年开始流行起来的事情,好东西不嫌晚,接下来就具体给各位国粉们说说,酸奶到底有多好。酸奶有助降低多种癌症风险对于不同癌症,酸奶的抗癌效果不尽相同,常喝酸奶可使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膀胱癌的风险分别降低36%、12%和21%。美国科学家对酸奶的抗癌作用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喂酸奶组的动物体内癌细胞增长速度比喂其他饲料组低30%~50%。荷兰国立肿瘤基金会和一家毒理与营养学研究所共同发表的研究显示,常喝酸奶可有效预防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坚持每天喝250毫升酸奶的妇女与不喝酸奶的相比,乳腺癌发病率低50%左右。酸奶中的脂肪、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有助于增强饱腹感,避免暴饮暴食;乳糖还有助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对控制血糖有益,而控制血糖对预防部分癌症(如结直肠癌、胰腺癌等)可起到关键作用。此外,乳糖分解产生的乳酸,可有效提高钙、锌、镁等矿物质的吸收率。矿物质在体内发生的某些生化作用有利预防癌症,如钙有助吸收和结合肠道中的脂肪酸、胆汁酸等致癌物;锌控制生物膜稳定性,如果缺乏可能导致免疫功能障碍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增加肿瘤发病风险。酸奶不仅仅能抗癌你以为酸奶只是能抗癌而已吗?它的功效可是相当强大的!1、预防糖尿病《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2016)》指出:与完全不喝酸奶相比,每天喝80克酸奶(1小杯超市塑料杯酸奶为100克),2型糖尿病风险可下降28%。2、控制血压有研究表明,增加奶类摄入,特别是低脂奶,有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3、预防中风高血压是中风发生的最重要风险因素,所以喝酸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预防中风。
2020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