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不完 道不尽 | 2020迎新晚会“新”体验

传承的 覓道齋 2022-03-20

79期

感激的话 感动的情

说不完 道不尽

一遍又一遍

是感动 是情怀

更是历久弥新的热爱

不忘师恩,不忘回馈,不负所望




不忘师恩,不忘回馈,不负所望,不负韶华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我是吴小龙,现为硕士三年级,专业方向为隋唐史,导师是王双怀老师。很幸运,能够作为首届“隋唐史研究传承奖”获得者代表发言;也很激动,能够借助学院举办的这场盛会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喜悦、感动和感激;万分荣幸,能够代表研究隋唐史的学生向牛致功先生及其家人的慷慨助学表达真诚的感谢,向牛先生对学院学术研究的关心和对青年学生的关爱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激


现在,于我而言,最想说的是16个字,“不忘师恩,不忘回馈,不负所望,不负韶华”。


抚今追昔,助力圆梦


我与师大的故事要从2016开始说起,那年我获得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首选便是陕西师大,10月份我来师大面试,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很陌生但也充满着期待。2017年9月,我再次与师大相遇,这一次,我有三年的时间可以亲身感受这里的隋唐气息。2018年,是唐朝建国1400周年,我院承办了唐都长安14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也亲身参与其中,借助这次国际对话,又再一次感受到长安的魅力。


2019年,也就是现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已过完三分之二,于我而言,临近结束,却又是一个新开始,我选择了硕博连读,还可以继续在这里学习,这里有我尊敬的师长,也有浓浓的史院情怀,这些都深深感染、牵引着我。开学伊始,我院牛致功老师于耄耋之年发起、设立“隋唐史研究传承奖”,对我们青年学子来说是一个大大的福利,为我们的研究学习铺设了一条坦途,帮助我们实现人生价值。


始于缘分,终于情怀


我和牛致功老师的相识,应该是在《唐高祖传》这本书里,和牛先生的“缘分”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我们曾于雁塔学思堂相聚,共同见证“隋唐史研究传承奖”的设立,在捐赠仪式上,已经92岁高龄的牛致功老师,用不太流畅的语速给我们谈了很多,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回忆了自己在师大的学习时光,先生说:“我也是从师大毕业,你们就是我的师弟师妹……”每一句、每一个字都牵动着我们的内心。


牛先生对隋唐史是挚爱的,而现在又将这份挚爱化为实际行动,奉献自己,又是一种情怀,对师大、母院的情怀,老一辈的教育情怀,致力于历史研究的历史情怀,还有对隋唐史研究的情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陕西师大坐落于古都西安,拥有丰富的盛唐文化遗存,研究隋唐史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充满人文情怀的历史文化学院,学着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我很幸运,也很感激,也再次证明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在这条学术道路上,我是看着牛老师的书成长的,像《李渊建唐史略》《唐代的史学与通鉴》《唐高祖传》等等,这对我隋唐史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让我有机会和我现在的导师王双怀老师相遇,和历史文化学院及隋唐史相逢。


它就像一把“钥匙”,让我从一个历史的“门外汉”,一步步入门,然后又开始取得一点点成绩。牛老师以孔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为座右铭,50多年的教学与研究,让我理解了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也激励、提醒着我们新一代青年学子,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饮水思源,忆恩知报


“隋唐史研究传承奖”的设立对我们青年学生除了经济上的支持,更多的还是一种鞭策,鼓励我们继续扎根于隋唐史研究沃壤。我相信隋唐史专业的同学也包括我,此时与将来有相当一部分会继续做隋唐史研究,接过传承的火炬继续向前,这个团队也会愈发地壮大。我们定会做出成绩,让隋唐历史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我们也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隋唐史的学习与研究里,将这笔奖学金用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我们也都将会走向社会,希望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身边的人,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最后的最后


再次感谢牛致功先生对我们青年学生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学院对我们的辛勤付出和栽培,也要感谢我的导师对我学习的帮助和指导。衷心地祝愿牛致功先生身体健康,祝福学院英才辈出,隋唐史研究能够持续深入发展,也祝福同学们学业有成,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谢谢大家! 


翰墨颂华诞

今宵启新程

值此盛会
深表感激与感动
一次传承 一次激励
是鞭策 是鼓励
更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动力


敬请期待下一期哦!
大家都在看
好书推荐丨赵文润:《汉唐历史文化论稿》出版
不忘师恩,不忘回馈,不负所望
陕西师范大学“隋唐史研究传承奖”奖学金捐赠仪式 在雁塔校区顺利举行
嗨,司马君,生日快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