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引人才“活水”浇灌乡村沃土!徐闻实现县镇村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全覆盖

寒假一到,徐闻县曲界镇“菠萝公社”又迎来由各大高校专业教师、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学生组成的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他们手挥画笔涂鸦创作。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长助理罗璋说:“我们这次创作概念主打‘行走的菠萝文化美学空间’,专业艺术人才点对点进行雕琢,注入菠萝元素,致力于将‘菠萝公社’打造成迷你型的‘菠萝的海’文化展示之地。”


“菠萝公社”,既是民宿,更是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是促进人才向产业、乡村流动的重要载体,当前,徐闻县聚焦区域特色建成综合型、服务型、专业型等各类人才驿站19家。其中,县级人才驿站1家,乡镇(街道)级人才驿站15家,村级人才驿站3家(角尾放坡村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曲界菠萝公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及和安公港村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形成县、镇、村三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全县覆盖服务体系。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投入运营

为各类人才打造舒心的干事创业环境

也让五湖四海的人流汇聚于此

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创新“党建+”深入实施“3151”工程

近年来,徐闻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工程”,认真探索创新“党建+”模式,深入实施“3151”工程,即:3级书记共抓乡村振兴、1根动轴推动乡村振兴、5个齿轮互动共进振兴、1个党委带动全面振兴,推动“产业链党委+人才驿站”工作同步落实,以产业振兴撬动人才振兴,人才振兴反哺产业振兴。

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徐闻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徐闻本土人才在行动”活动,着力搭建美丽徐闻乡村建设平台,畅通回引渠道,吸引在外企业家、毕业生、乡贤回归。徐闻县本地优秀大学毕业生,优秀退休教师、医生,退役军人,乡村规划旅游高层次人才以及热衷家乡建设事业的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化名人、乡村乡贤等人受邀请分享自己建设家乡的经验。

西连镇西连村文化小广场上,黄发垂髫自得其乐,不少村民在休闲步道上健身,农家书屋装点着村庄的文艺气息,村巷主道路灯照亮归家路。在村民眼中,家乡更美丽、更宜居了。西连镇依托镇级人才驿站优势,引导西连村党支部以“乡贤反哺”为主打,建设乡贤智库新阵地,积极争取到美丽宜居乡村专项资金450万元,为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无论是县级、镇级或是村级的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统一的整体,联合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徐闻县镇村三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动,采用“分片包区”方式,深入走访县镇村的企业和养殖、种植大户及青年创业者,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听取企业、农户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需要,力求详细准确掌握企业经营和农户种植、养殖情况,精准开展助企援农金融服务。

角尾乡打通镇级乡村人才驿站和放坡村乡村人才驿站流动渠道,深化“3151”党建工作新模式,以民宿旅游为切入点,探索一条“党建+乡村旅游”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一方面,角尾乡通过持续实施“红色驿站党员服务岗”品牌工程,实现党员和民宿“一对一”挂点服务,提升民宿产业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角尾乡搭建人才管理服务和城乡互动平台,吸引了“喜鹿南极村”“途遇南极村”等返乡创业团队加入,该平台已聚集各类专业人才入库320人。

为加强对人才管理,徐闻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和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都建立了《人才信息库》《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库》《人才项目需求库》,搭建人才资源信息和人才需求管理平台,提高人才资源利用率。



聚智引才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专家、高校人才、乡贤、创业青年……来到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人,往往有着多种多样的身份。这是聚智引才的平台,或许其中很多人并不是日日驻扎,但这种柔性引才方式让更多的智慧挥洒徐闻田间大地。

三面环海的徐闻,发展海洋牧场空间广大,但也缺乏科技支撑。当前,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来到徐闻,对话企业和养殖户,与当地海洋产业碰撞出火花。

为推动广东省“扬帆计划”旅游人才项目,徐闻县实施海洋产业人才发展项目,促进人才与湛江市国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长期服务协议,并与广东海洋大学签订《徐闻县海洋产业人才发展项目引才协议》。该项目引进人才17名,其中领军人才1名、研发和工程技术人才7名、产业技术人才9名。

徐闻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举办以“聚海洋英才,谋蓝色发展”为主题的海洋高层次人才下基层服务活动,专家和养殖户互相交流心得,针对提出的刺激隐核虫问题、生蚝养殖肥满度不足等问题深度分析,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湛江市海洋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系列活动走进徐闻,专家学者在海洋产业讲座、实地调研指导中与企业经营人员、技术员等深入交流探讨,为打造“蓝色粮仓”出谋划策。

和安镇公港村人才驿站坚持“凝聚人才、对接产业、服务企业、推动发展”原则,开展和承办各类人才项目交流对接活动,走访回乡创业党员、乡贤,支持群众陆基圆池养虾基地及生蚝养殖基地在公港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和安镇积极对接湛江科技学院,围绕生蚝养殖、海鸭蛋等特色产业,健全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电商运营暨代销代购服务点、冷藏及物流配送服务站等基础设施,探索“研学+乡村振兴”新模式,推动农村电商“人才引入”与“跟学培育”相融合,目前引进108名电商人员和种养技术人员,培训425人次,为拓宽农渔产品销售渠道提供人才驿站保障。

在菠萝种植业方面,徐闻县举办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活动,坚持以人才扎根田间、科技赋能产业为落脚点和突破点,围绕菠萝“热农8号”等新品种推广,通过引进专家人才“课上培育+课下指导服务”“田间地头培育良法”等方式,着力在种植户技术需求上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徐闻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合县级各医院党支部,抽调医院内科、心血管内科、外科、中医科、骨科、五官科、妇产科及门诊部等8个临床科室主任专家共同开展义诊活动,向群众普及必要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发放免费药物,并帮助群众提高健康意识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此外,徐闻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与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了内外互补的科研人才队伍;积极引进对虾育种方面专业博士,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培育出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新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助力徐闻科技成果与技术高质量发展。



深挖亮点打造特色精品驿站


万年火山喷发形成的富硒红土地,长年吹拂的热带季风,四季充足的阳光,孕育出格外香甜的菠萝。徐闻全县菠萝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量约70万吨,占全国菠萝的1/3。在徐闻,诞生了全国首家以菠萝为主题打造的乡村人才驿站,架起乡村需求与高校间的桥梁。

时间追溯到2020年8月,作为曲界人的罗璋集结30多名珠三角高校师生及文创专业人才组建公益性团队“帮帮团”回乡帮扶,带着村民一起将一处废弃地打造成菠萝主题民宿创意体——“菠萝公社”,致力于推动菠萝产业发展。“我们想利用人才团队盘活资源,打造一个从规划、设计到运营推动乡村振兴的项目。”罗璋说。

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及学生加入,壮大人才队伍。“帮帮团”总会集中在寒暑假回到“菠萝公社”,举办乡村振兴人才座谈会、电商培训、大学生墙绘等各项活动,丰富“菠萝的海”文化创意。

为深深融入当地,团队成员住在“菠萝公社”,呼吸着田地间空气,以一种类似研学的方式创作乡村艺术。著名当代雕塑家王韦带着学生用水泥和废弃的砖头共同制作雕塑作品《“菠萝的海”的传说》,展现“菠萝的海”的火山、爱情元素。

目前,“帮帮团”老师们正谋划开发饮品,让村民在菠萝公社经营饮品,以此拓展生活空间和艺术空间,让更多游客在“菠萝的海”喝上菠萝饮品,不断丰富业态。

这边从菠萝入手,另一边则以旅游入手。

浪漫神奇的合水线、千年古盐田、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会呼吸的“珊瑚房”……文旅资源丰富的角尾乡,需要引入更多技能人才。

一直以来,徐闻县角尾乡依托“南极村”禀赋资源,打造党建引领民宿产业链基地和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引进乡村人才、培育技能人才、集聚优秀人才、开展人才交流、强化人才服务等活动,靶向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艺术家、“土专家”“田秀才”等各类人才,服务好人才、发挥好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为满足广大旅游消费者的“胃口”,让旅游消费者体验角尾乡特色饮食,擦亮角尾乡文旅产业金字招牌,角尾乡人才驿站联合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举办的“粤菜师傅”工程技能培训班在角尾乡上寮村文化楼开班。培训期间粤菜师傅开展现场教学,掌勺实操讲解粤菜的烹饪方法,提高大家对粤菜基础知识的认识,掌握粤菜烹饪的基本技巧,传承粤菜的烹饪技艺,并立足角尾饮食特色,开发特色菜系。

多方面培养人才,角尾乡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培训工程和创业带动就业培训等活动,推动“南极村管家服务示范站”运营管理,培训了50多名民宿服务专业人才,为民宿产业提供技能人才。



关于抓紧完成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温馨提示

速看!省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湛江!今年这样干→


统筹/编辑:陈欢审核:办公室源:南方日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