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欢迎回家!第十批第二期援疆教师返浙,离别之际,他们这样说……

教育之江 2023-01-16


12月22日,浙江省第十批第二期援疆教师总结表彰大会在新疆阿克苏举行。此后,圆满完成任务的425名援疆教师于12月24日、25日集中返浙。


宁波援疆教师


温州援疆教师


嘉兴援疆教师


衢州援疆教师


台州援疆教师


丽水援疆教师


之之

虽然已经回到浙江,但不少老师还牵挂着阿克苏的师生们。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几位援疆老师的感受——


杭州援疆教师 陈国民

一年半的援疆路,一辈子的援疆情。援疆期间,我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和传帮带工作,参加了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牵线组建了浙阿两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参与了杭阿学子同种一棵树、同写一封信等活动;我始终秉承“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理念,在阿克苏市大力推进教育科研工作。


援疆一年半,阿克苏在我们人生中,既是一个“工作站”,也是一个“加油站”,要感谢所有的浙江在疆干部、阿克苏各族同胞给予的关爱和包容,让我们在阿克苏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新疆理工学院副院长 陈德虎

去年9月3日,在登上阿克苏航班前,我在朋友圈写了这么一段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一两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进疆后我们秉持浙江精神、红船精神,按照省援疆指挥部创建搭建的“浙阿本科高校发展联盟”,采取“一学校帮一学院”精准帮扶思路,探索援疆助力新疆新建本科高校跨越发展的浙江模式,推动新疆理工学院实现了多个首次。今后只要有需要,我们团队22名援疆教师召之即来、接续奉献,为阿克苏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浙江援派铁军“金名片”增色添彩。


嘉兴援疆教师 许虹艳

沙雅县幸福小学是一所2020年10月成立的新学校,一年半来,从无到有,我们团队管理者留下了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我们的骨干教师创建可借鉴应用三个模式新样态;在前后方专家共同努力下建构具有学校特色的幸福课程体系。


幸福小学的老师平均年龄只有28岁,但他们爱学习、肯吃苦,又务实,作为援疆教师的我们很欣慰,我们做到了: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


阿克苏教育学院援疆教师 宋淑阳

从烟雨江南到塞外江南,已然一年又半载。援疆期间,我边实践边学习,如何在改制转设中谋长远发展之策,在综合改革中树创新驱动之风,在教育培训中行能力提升之举,在教学竞赛中务高效课堂之实;我边努力边收获,欣慰于学院发展持续向好、精神风貌愈加高昂、教师能力不断凸显、同事情谊愈发深厚。我能做的,就是把团队当家,全心全意去爱,以团队100余篇报道的百分百用心,讲好援疆故事。


离别在即,耳边回响着歌曲“爱的就是阿克苏”。根之所植、情之所系,我们将怀揣胡杨精神、柯柯牙精神回到浙江,立足岗位保持奋斗姿势,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上广育桃李立新功!


据悉,第十批浙江教育援疆工作顺应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教育发展新形势,推动教育援疆从“硬件投入”为主向“软件建设”为主转变,从“顶岗代课”为主向“帮带提升”为主转变,从组团“帮扶一校”为主向系统“助推一地”为主转变,通过综合集成、迭代升级,有效提升援疆综合效益,有力助推当地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疆各地州前列。


特别是今年以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创新实施了大组团、大教研、大帮带、大联盟、大育人、大集群、大闭环等“七大体系”教育援疆新模式。新选派援疆教师实现学前到大学、职教到特教全学段全学科全覆盖,结合当地需求选派短期柔性援疆教师540多人次。同时,积极搭建浙阿基础教育大教研联盟,授牌设立实践基地学校30所,订单化开展巡回集中教研,并充分挖掘前后方优质资源,做大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做强特殊教育发展联盟、做优本科高校发展联盟,通过多元联盟实现全省域教育资源集成化。今年投入资金2100多万元,推进“领雁工程”“青蓝工程”,并组织“百师千堂示范授课”“百名浙江名校长收百徒”,统筹援疆教师和后方专家300多人次,听(评、磨)课1.2万次,集体备课3700余次,教授示范课2460节、公开课951节,开展讲座报告601场次、送教活动186次,助力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丨徐梦娇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浙江日新增报告阳性人员数已突破100万例,预计高峰提前!儿童感染新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什么情况下送医治疗?


» 爸爸妈妈感染新冠后,孩子们变成了“大人”


» 全国报考人数474万,我省17余万考生踏入103个考点,直击浙江研考现场


» 线上教学,专家给老师、学生、家长的建议


» 谢谢你们!浙财大硕士情侣寒冬勇救落水老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