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学生返校咋防护?校园疫情防控指南30个要点请查收→
临近开学
浙江多地部署开学前后校园安全有关工作
迎接孩子们返校
湖州
向上滑动阅览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新形势下春季开学工作,全力保障师生健康,市教育局就做好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提醒如下:
1、学校要科学制定开学方案。完善师生健康档案,摸排师生新冠病毒感染的底数,掌握师生疫苗接种、病毒感染、基础疾病和心理健康等情况。
2、师生员工在开学返校前一周,每日开展健康自测,并向学校报备,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须如实报告学校,并延迟返校。
3、学校要在开学前一周组织一次卫生安全大排查,确保校舍及各类设施设备均能安全正常使用;对教室、实验室、宿舍等重点区域进行卫生整治和预防性消毒。
4、学校在师生入校时,要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
5、开学后两周内,原则上不组织各类竞技性较强的体育比赛,不组织或要求康复期师生参加剧烈运动。
6、学校要加强防疫知识普及,提高师生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金华
向上滑动阅览
为统筹做好2023年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市各校顺利平安开学,金华市教育局印发了《金华市2023年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科学制定开学方案
各地各校于开学前制定2023年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各项健康管理制度,推动落实校地协同、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师生较多的高校要研究制定错峰开学措施,组织师生分批有序安全返校。统筹做好来华留学生、外籍教师、港澳台师生等人员的开学返校安排。
二、全面开展健康排摸
开学前要完成对师生的全面摸排,并建立台账。要做好师生员工开学前7天每日健康监测,确保无异常症状后返校,师生返校后要常态化开展日常健康监测。处于新冠感染期的师生要如实报告学校并延缓返校。外来必要入校人员进校实行预约制,佩戴口罩,在校门口测量体温,确认无发热、咳嗽等身体异常症状后入内。
三、周密落实开学准备
各地各校要通过“一封信”等形式明确告知师生返校要求、注意事项等。开学前7天内要组织开展一次卫生安全大排查,确保校舍及各类设施设备均能安全正常使用。加强学校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与预防性消毒工作,不留死角。学校教室、食堂、洗手间、电梯等公共区域要加强防疫物资配备。
四、备足备齐药品物资
在金高校要按照人口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对症治疗药物,确保有2周以上的对症药物储备量。中小学校(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或属地规定自行确定储备数量比例。要建立防疫治疗药物和物资的稳定保供渠道。根据需要,于开学前储备足量的抗原试剂、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消毒用品、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
五、加强日常卫生管理
要健全校园“一案八制”,动员符合条件的师生完成疫苗第二剂次加强接种。加强对有基础疾病和老年教职员工的关心关爱和健康服务。加强感染师生康复期健康指导,不组织或要求康复期师生参加剧烈运动。开学后2周内,原则上不组织各类竞技性较强的体育比赛等活动。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高度重视开学前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中小学要制定2023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开展每月不少于2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强化家校协同,指导家长科学开展亲子交流,全面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七、加强健康服务保障
高校要根据要求,加强健康驿站建设,优化管理专班,确保关键核心指标全达标。高校校医院要强化医务人员的配置和相关培训,设立发热门诊,24小时值班值守,开通热线电话或网上咨询平台,为师生提供快速便捷医疗服务。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加强卫生室(保健室)建设,配齐配优专业人员,强化专业培训。
八、科学安排教学活动
合理制订新学期教育教学计划,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安全教育等,上好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合理把握教学进度,做好暂缓返校学生的线上教学服务和有关师生的关心关爱工作。
九、强化防控责任落实
各中小学(幼儿园)于2月4日前对照检查清单进行自查。各县(市、区)在开学前进行全面检查。开学后,市教育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以“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保障全市各校顺利平安开学。
台州
向上滑动阅览
根据台州市教育局1月4日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全市中小学寒假前后有关工作的通知》,今年全市中小学春季学期2月6日报到,2月7日正式上课。
为切实做好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后校园安全有关工作,台州市教育局对外发布六条工作提醒。
一、积极谋划开学方案
各地各校要按照“应开尽开、有序返校、安全开学”的原则,及早谋划2023年春季开学工作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引导师生树立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从严管理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确保开学工作安全有序。
二、强化师生健康监测
开学前要完成对师生的全面摸排,并建立台账。要做好师生员工开学前7天每日健康监测,确保无异常症状后返校,师生返校后要常态化开展日常健康监测。处于新冠感染期的师生要如实报告学校并延缓返校。各校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学校在开学前务必要做好特异体质学生排查,不组织不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运动。开学后两周内,原则上不组织各类竞技性较强的体育比赛等活动。
三、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各地各校要进一步提高“乙类乙管”下学校应对疫情能力,加强学校卫生室(保健室)建设,配备专职校医(专职保健人员)人员,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培训,提高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学校要按照要求动态储备防疫物资。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改进校园公共卫生,落实消毒制度。加强校地协同,建立稳定对接机制。
四、开展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排摸
各地各校要组织开展一次学生身心健康排摸,对每名中小学生进行一次家校沟通,重点了解学生寒假期间亲子关系、身心状况及思想动态,及时更新学生信息库,建立健全分类预防工作机制。
五、落实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各地各校要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开展覆盖消防安全、校舍安全、校车安全、实训基地安全、网络安全、电气使用安全、燃气设施安全、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校园施工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校园周边环境及特种设备安全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六、加强开学初安全教育
各地各校要利用开学季,通过微信公众号、家校沟通群等平台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安全宣传教育,及时组织开展“安全第一课”,重点就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春季传染病防控、防电信诈骗等方面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
即将开学的同学们
返校前后如何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遵从学校安排,配合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注意合理作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确保返校前身体状况良好。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咳嗽、咽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新冠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症状未消失前,暂缓返校。
相关专家提醒,目前仍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除了及时接种疫苗外,戴口罩、勤洗手等卫生习惯一定要保持,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同时也可预防其他呼吸道疾病发生。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返校可能需要远行,在返校途中尽可能不扎堆,少接触公共物品。
开学后
校园疫情防控怎么做?
此前
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消息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
《新型冠状病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围绕疫情防控重点领域
以及重点方面的具体要求
制定疫情防控、医疗救治、
重点机构、重点场所
4篇20个操作指南
《指南》第三篇“重点机构”中的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对校园疫情防控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在即
特将其中30个要点梳理如下
↓↓↓
各级各类学校
1、没有疫情的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
2、疫情流行高峰期间,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高校可实施分区管理。
3、疫情解除后,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要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幼儿园要及时恢复开园。
4、学校组织工作力量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
5、开学返校前一周,学生居家每日开展测量体温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师生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
6、师生入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
7、学校在校舍入口、楼梯入口、电梯入口等位置摆放共用消毒用品,师生员工进出时可自行做好卫生消毒。
8、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食堂餐桌安装隔板,学生错峰就餐,有条件的设立单向流动通道。
9、加大图书馆桌椅间距,合理分配空间,保持安全距离。
10、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通过适当减小班额,加大桌椅间距等方式,保持安全距离。
11、细化校内感染者分级诊疗办法:中型病例转诊至亚定点医院;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转诊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医院。
12、学校协同对口医院开展多场景、实操性转诊救治应急转运演练,及时发现解决堵点和漏洞,提高转运效率,确保一旦出现重型和危重型病例,迅速激活绿色通道应急救助体系,快速精准响应,做到“点对点”“人对人”流畅对接。
13、学校在保护好隐私的前提下摸清学生疫苗接种、感染病毒、患有基础疾病和身体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师生底数,建档立卡,跟进服务,并建立兜底帮扶机制,会同社区开展师生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开展健康管理。
14、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人口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退烧、止咳、止泻等药品。根据师生在校学习期间加强自身健康状况监测需要,储备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根据师生日常防护需要,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并确保有2 周以上的储备量。
15、针对不同表现形式的突出心理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常态化、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援助,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学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强化心理重症和危机识别与干预,及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6、学校加强对感染师生康复期的健康指导,引导师生做好康复期健康管理。不组织或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运动。
高等学校
17、高等学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校内从事餐饮、物流、保安、保洁等重点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或抗原检测。
18、除跨地区返校入学确有必要外,高校师生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健康查验办法,由属地或学校征得属地同意后作出规定。
19、高校校内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实施线上教学、调整教学安排等疏散人员措施。
20、高校科研、实习、考试等相关教学活动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疫情适时作出合理调整安排,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
21、高校校医院要扩充资源、改善条件、充实力量、提高能力,建立与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和学校附属医院的业务联系和工作对接,设立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面向师生公布热线电话、提供师生在线医疗咨询服务。
22、疫情流行高峰期间,高校可利用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大型场所增设发热诊疗点,提供快速便捷医疗服务。
23、将高校老年教职员工作为重点人群,摸清老年教职员工健康状况底数并建好台账,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和就医需求,做到“一人一策”。
24、有条件的高校可为老年教职员工发放血氧仪、药品等,指导老年教职员工通过居家监测血氧水平等方式,提升重症早期识别和预防能力。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25、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适宜的抗原或核酸检测,师生出入校门不再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须提供核酸或抗原阴性证明。
26、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出现感染者后,学校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报告,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当感染者占比较大时,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停止线下上课、实施线上教学。
27、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做好幼儿的健康监测,确保健康的前提下送园。一旦出现感染者,应及时采取临时关停措施。
28、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设置师生健康观察室,为有发热等症状师生提供临时留观,并指导家长安全接护学生和幼儿回家。
29、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加强卫生室(保健室)建设,配齐专业人员,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培训,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和药品,承担防疫知识普及、学生患病应急处置等职责。发挥校医院(卫生室、保健室)的学校健康管理中心作用。
30、中小学校、幼儿园加强师生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建立学生健康信息电子台账,提高疾病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
提示:本指南适用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中小学、中职、幼儿园等,其他类别教育机构可参照执行。
本指南中相关表述如与《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中的相关表述不一致,以本指南为准。
来源 | 河南疾控 河南共青团 国家卫健委官网 湖州教育 台州教育 金华教育
责任编辑丨丁锦烨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师生家长,开学要做哪些准备?中小学开学最全贴心攻略看过来
» 教育领域如何应用机器人?17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