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官宣明日出梅,三伏天登场!带娃出行,防暑防蚊小妙招请查收
官宣
浙江明日出梅
7 月7日至9日,我省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湖州、嘉兴、杭州北部等地区多阵雨或雷雨。今天起副热带高压将进一步北抬控制我省,我省明天出梅。预计未来五天全省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午后有分散性雷阵雨;除海岛外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 37~39℃,浙中地区局部达 40℃以上。
天气预报
高温报告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近期我省气温较高,预计明天后天我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度,局部40度。
短期天气——高温
明天后天:全省晴到多云,午后有分散性雷阵雨。
中期天气
台风外围环流影响
13-14日:全省受副高控制,晴热高温,午后分散性雷阵雨。
15-16日:前期高空槽和低层切变影响,副高南撤,浙北部分有阵雨或雷雨,浙中南午后局部雷阵雨。
16日后期-19日:副高加强北抬,南海台风活动,我省受东风系统影响,沿海和浙南部分有阵雨或雷雨,其它地区午后局部雷阵雨。
出梅入伏无缝衔接
天气炎热
大家需注意加强防暑措施
这份
防中暑指南请收藏
↓↓↓
如何预防中暑?
■ 减少外出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
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减少逗留时间。如在中午出去,可以不时在银行、商场等室内凉爽场所,休息数分钟后继续户外活动。
■ 遮阳避暑
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 及时补水
夏日外出时,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
■ 随身携带解暑药
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
■ 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
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酗酒、醉酒。
■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有慢性疾病以及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一旦自己或有人中暑,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
■ 搬
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
如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至20摄氏度,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至30厘米。
■ 量
快速测量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通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
如现场无法测量核心温度,也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进行参考。如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或持续监测体温。
■ 擦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 补
快速补液。如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喂其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也可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有条件的,可现场快速静脉输液,首选生理盐水或林格液,用4摄氏度的更好,既有降温作用,也可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输液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夏日炎热
除了防中暑
还有各种蚊虫让人防不胜防
家长们需警惕
小小蚊虫可能会引起登革热
目前对登革热的主要预防手段是防蚊灭蚊
什么是登革热?
被咬了如何鉴别登革热?
一起来看
↓↓↓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无法人传人,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目前尚无可预防登革热的疫苗,怎么减少自己和蚊子的“亲密接触”是防范的关键。
专家介绍,登革热和流行性感冒拥有很多共同症状,一样都会引起发热和肌肉酸痛,很容易被人忽视从而引发严重后果。
典型登革热和感冒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还会伴有“三痛”(眼眶痛、头痛、肌肉和骨头关节酸痛)、恶心呕吐和皮疹,部分患者有出血现象和淋巴结肿大。重型登革热常并发脑膜炎、消化道出血和出血性休克,多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在24小时内死亡。
目前我国各年龄段的人群对登革热都易感,如果被蚊虫叮咬后发现自己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诊治。
那么
蚊子容易盯上哪几类人?
居家和外出防蚊分别该怎么做?
一旦被咬了哪些方法止痒更科学?
专家支招
↓↓↓
向上滑动阅览
天气渐热,各种各样的虫子也进入活跃期。医生提醒,不要小看它们叮咬的威力,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夏季带娃外出
除了蚊子
还有这些虫子需要注意
↓↓↓
水蛭(蚂蟥)
成年水蛭每分钟能吸1毫升血液,一些水蛭在单次进食时能吸下几乎十倍于体重的血液。水蛭叮咬后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皮肤瘙痒、皮疹、出血、伤口感染和溃烂、菌血症等。
提示:野外饮水、洗脸要小心,水里很可能有肉眼看不见的水蛭幼虫和其他微生物。
■ 怎样去掉叮咬在皮肤上的水蛭?
在虫体部位使用盐、醋或者酒精,可有效使水蛭松弛和释放。
蜱虫
蜱虫叮咬后,可能引起感染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鼠疫杆菌、布氏杆菌等,可出现局部症状、蜱瘫痪症,以及过敏性休克等。
■ 被蜱虫叮咬后,该采取什么方法移除?
使用尖头钳子或小镊子,尽可能贴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钳子应夹住蜱虫头部,避免压迫蜱虫。如果没有工具,用手移除蜱虫,需使用纸或布保护手指。
●保持稳定的力道,轻柔地将蜱虫直接向上拔出。
●不要挤压或刺穿蜱虫身体,因为其体液可能含有病菌。
●不要猛拉或扭转蜱虫,以免其口器断裂并遗留在皮肤内。
●移除蜱虫后,对叮咬部位进行消毒。
●观察虫子是否完整,如果口器留在皮肤里,要去医院进行处理。
■ 如何防蜱虫叮咬?
●正确穿衣。在野外尽量穿长衣长裤,将裤腿塞进袜子,防止蜱虫接触皮肤。
●最好选择浅色衣物,这样更容易看到蜱虫。
●使用含有DEET的驱虫剂,避免进入有高草和落叶的植被茂盛区域。
●户外活动后检查皮肤、装备和宠物,及时发现有无蜱虫。
●进入室内后2小时内洗澡以帮助洗掉爬行的蜱虫。
●用烘烤或暴晒的方法除掉衣物上可能存在的虫卵。
蜂类
常见的蜂类有蜜蜂、胡蜂等,其中胡蜂攻击力较强,伤害性也较大。
被蜂蜇伤后,一般会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局部症状。如果被胡蜂蜇刺,可导致局部组织中毒,皮肤坏死、化脓;严重者可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致残、致死。所以如果被胡蜂蜇伤,必须尽快就医。
■ 在野外怎样避免蜂蜇?
●不喷香水,不穿鲜艳衣服。
●勿将含糖饮料随意泼洒。
●果皮、饮料等饮食垃圾用袋子密封装好,扔进垃圾桶。
●避免碰树干、树枝惊扰到蜂巢。
●尽量穿长衣长裤。
●在田间劳动的人群应备蛇皮袋、布单等遮盖物,紧急时用于临时护身。
■ 面对胡蜂的攻击如何自我保护?
不要扑打,以防胡蜂引来同伴一起进行攻击。不要迅速奔跑,可以蹲伏不动,尽可能地遮挡、包裹身上的暴露部位,直到蜂群不再攻击。
外出时还需要注意哪些虫子?
猎蝽:能释放毒液和体外消化液,可刺人并引起剧烈疼痛。
蝎子:一般钳子越小的蝎子毒性越强。
蜘蛛:毒性有强有弱。
蜈蚣:毒性很强,如果其进入房间,可用扫把驱赶出去,不要用手抓。
隐翅虫:毒液堪比“硫酸”,具有腐蚀性。如果落在身上不能拍打,可以吹走,或轻轻弹走,避免虫体破裂后毒液伤人。
红火蚁: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生物碱,被其蜇刺之后,皮肤会出现红斑、脓疱疹等。
注意,万一被毒虫咬伤后要及时就医。
来源 | 浙江天气 新华社 生命时报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中国疾控动态等
责任编辑丨吴锦珑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宁波工程学院:安居又乐业,人才笑开颜丨“浙”些举措助就业⑭
» 百余场“奇思妙想”!2023“浙里博学”暑假研学活动等你来丨多彩暑假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