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创新实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协同融合丨校地联动开启“资助+”模式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根据《2023年浙江省学生资助工作要点》有关安排,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和要求,通过高校与山区海岛县联动,量身定制山区海岛县学生资助服务需求,把高校特色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助推山区海岛县学生资助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共富”,赋能浙江“两个先行”新征程。
即日起,“教育之江”开设《校地联动助推浙江山区海岛县学生资助高质量发展》栏目,介绍13项校地联动项目。
共同富裕“浙”里行:
浙江师范大学积极心理夏令营
在龙游县的探索与实践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
助力“教育共富”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落实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省教育厅《关于促进山区 26 县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努力实现“两个先行”奋斗目标,浙江师范大学主动对接龙游县形成学生资助共同体,探索实践以走访调查、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宣讲、困难帮扶、创意大赛等多重形式为内容的校地共建模式,立足当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赋能龙游县学生资助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共富”。
今年7月,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发挥自身优势,联合龙游县中小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龙游县翠光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以“与爱‘童’行 ‘心’欣向荣”为名,面向当地高年级小学生开展了一期积极心理夏令营。
实践队由一名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带队,21名来自8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与本科生作为团队成员参与,通过对接社区,共招募30名高年级小学生参与本次夏令营。
浙江师范大学实践队将积极心理学研究所凝练的六力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理念融入其中,并结合夏令营参与者的发展阶段特征,设计了“破冰团辅”“去标签化”“提升社会适应力”“心理弹性提升”等32节心理主题课程。
实践队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各类发展性课程,如素质拓展、游园会、结营演出等。让孩子们在历史课中了解中华民族发展脉络;在民俗课上学习本地民俗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提升文化自信;在普通话课上规范口语表达,掌握基本朗诵能力,大胆展现自己;在安全教育课中学会远离校园霸凌、识别骗局、安全饮食;在户外素质拓展课堂上,团队合作,有序竞争,挥洒汗水磨炼意志;在音乐、书法、诗歌创作课堂上欣赏优秀作品,通过实践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手工课上让纸和笔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彩纸变成郁金香和猫咪,在动手创作中增强脑与手的连接;在种植课上认识植物种类,学习种植知识,最后亲手种下属于自己的植物种子,让希望萌芽……
夏令营营员金骋在反馈中写道:“通过这次夏令营,我知道了该怎样适当地拒绝别人,也很高兴进入这次汇报演出的舞蹈小组,我收获了很多友谊。”
营员洪诚佑则说:“这次夏令营令我最难忘的是游园会,正因为这次游园会,我懂得了什么是团体,团结的意义是什么。”
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实践队也特别注重提升家长素养,开设了家长课堂。夏令营的营员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主,临近青春期,正是生理心理发生快速变化的时期,也是心理问题高发阶段,于家长而言,如何适应孩子的快速变化是一个考验。夏令营期间,面向营员家长及所在社区家长,实践队以《做好孩子成长的陪伴者》《用心呵护成长》等为主题,分别聚焦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及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为家长传授心理知识,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成长规律,学会更科学地陪伴孩子成长。
此外,在问卷调查与访谈中,实践队发现当地心理健康服务覆盖群体较为有限,主要集中于学生,对高年龄群体、低收入人群提供服务不足,这类群体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也较低。
对此,结合当地从业者的反馈,实践队有针对性地向当地提出了创新宣传方式,加大普及力度;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专业化;搭建智能平台,精准关注有需要群体这几方面的建议,帮助当地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增强本地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而此次夏令营的举办,也形成了对龙游县“走心驿站”心理健康服务在暑期服务空缺的有力补充。龙游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孝余评价此次活动是“教育共富背景下校地合作的有益探索,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协同融合的创新实践”。
责任编辑丨顾俊丽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12月起施行!浙江新修订条例,涉及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保障等
» 今天18:00可查询成绩!2023年浙江成人高考分数线出炉
» 浙江工业大学:一市两区三县校地联动助力“教育共富”丨校地联动开启“资助+”模式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