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联觉同盟之路 Road Map of CSA

2016-09-20 熊宁辉 音画联觉艺术工作室



艺术中的联觉,在国内其实还是一个陌生的学术概念,尽管在艺术概论中曾有提及,但从未清晰地进行表述。在我们的印象中,可以堪称经典的论述,也只有钱钟书《论通感》,他将中外文学中的联觉现象进行了梳理;在联觉与艺术的关系方面,尽管在国内有学者研究,但大多停留在“异质同构”或“同构联觉”层面,少有进一步突破。

 

从2001年开始,我将自己的绘画主攻方向定位在以音乐为主题的创作上,将音乐进行视觉化的“写生”,摆脱音乐内容或标题的先入为主,这必然要触及艺术联觉相关规律的研究。2007年我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第一次《音乐与绘画》油画个展的时候,也是我第一次从观众那里听到联觉这个名词。

 

2008年,我与乐评家唐若甫先生开始准备《画出心中的音乐》系列活动,曾先后在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复旦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地开设艺术讲堂,音乐家进行合作,包括与钢琴家陈洁的对话,特别是2013年以来参加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结识了一批中国音乐学界的朋友,李荣有教授、刘勇教授、李爱真教授、刘晓江教授、张翔研究员、王玲教授等,对我的学术成长提升很快。2014年4-5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音画联觉创意绘画工作坊》的系列活动中,我将中国艺术联觉这个学术概念进行系统总结,从音与画的联觉到声形意的交互,以感官综合联觉的思维模式,由音乐联觉到绘画、再由绘画联觉到音乐,从简单到复杂,展示了现象、规律、方法、实操的过程。这个主讲团队其实就是最初的中国艺术联觉小组,他们还包括了乐评家唐若甫、画家贺文庆、吴鹏、任蕊、大提琴家李洋、李泽、指挥家高健、音乐学学者丁同俊、设计师张行、陈奕鹏、龙隆以及歌唱家张卓等。

(参见央美活动报道:漫谈音与画的联觉  - 与音乐学专家、乐评人的对话


记得在央美首场活动中,我们还特别提到了国际联觉学界近年来的活动。会后总结时,我们萌发了将小组的研究成果与国外联觉学术机构进行交流的想法。这就是后来我们参加2015年5月在西班牙举行的《第五届科学与艺术国际联觉大会》的缘由......

 


艰苦的努力,换来了最终的成功,我们小组的两篇论文《感官综合联觉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概述中国古代音乐和艺术历史中的联觉》,得到了第五届科学与艺术国际联觉大会学术委员会高度评价,论文入选大会文集并受邀在大会上正式发言,我们的研究引起了西方学者极大兴趣,其中《概述中国古代音乐和艺术历史中的联觉》一文还入围五个最佳发言之一,精心准备的演讲让西方学者为之耳目一新,展示了当今艺术联觉在中国也在蓬勃兴起,在地球的另一面,不同的人在干同一件事,而那种东方文化中的独特思维和方法论,恰恰是对国际联觉学术的一大贡献和补充。参见如下相关报道:

熊宁辉、丁同俊在国际联觉大会上的发言:概述中国古代音乐和艺术中的联觉

熊宁辉、丁同俊在国际联觉大会上的发言:感官综合联觉及其在艺术创作应用

 


我们同时也开阔了国际联觉学术研究的视野,接触到国际上在艺术领域(创作、教学、设计),还有神经科学、心理学、语言、工程、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的成果,结识了许多当今国际联觉学界的学术大家、艺术家、设计师和工程师,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也无私地向我传授许多知识,西班牙画家教授玛彩丽Maria Jose、心理学家Oscar、作曲家Pepe、英国画家雷铁米Tim,英国联觉协会会长艺术家James、意大利工业设计教授迪娜瑞珂Dina,美国联觉协会会长语言学家教授Sean、画家Carol、心理学家Edward、文学家Pat、德国汽车设计师Michael、画家Christine、音乐家Jorg,Alexandra等,特别是联觉学界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美国的Larry教授、脑神经科学家德国的Danko教授、心理学家俄国的Anton教授,其中Larry教授给我的教诲最深刻,他对事物的洞察力,让我赞叹不已。




2015年5月的西班牙之行,也预示着下一步的国际艺术联觉合作的开端。在会议期间,玛彩丽教授(国际联觉大会执行主任、主办方西班牙艺术城市国际基金会跨学科研究部的创始人、格拉纳达大学美术学院博士教授)一直在和我们探讨未来合作的可能。会议结束后,我们一行又专程前往格拉纳达大学进行访学,拜会了格拉纳达大学主管国际合作的副校长Dorothy Kelly。


通过与西方联觉学界的磋商,我们计划逐步实现:

1) 将西方近年来联觉的概念和学术建树介绍到中国学界,包括组织学术论坛;西班牙艺术城市国际基金会(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Artecittà)联觉课题的延伸,开展中国联觉人群的调研,将中国人的数据加入到世界联觉人群的数据库中;通过对联觉人群的调研,促进中国美术、音乐等艺术类教育机构的教学改革、学习西方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2) 艺术联觉在东方尤其是中国,内容相当丰富,但在以西方为主导的艺术联觉历史中,很少提到这方面,这对于从人类学角度探索联觉机制是一个缺憾,因此加强中国艺术史中重要作品和文献的艺术联觉研究和发现尤其重要。我们会将更多的中国艺术联觉研究成果在未来的国际联觉大会上进行宣讲与展示。

 

可喜的是,我们的这种想法得到了国内其他同仁们的积极响应,包括艺术家王磊,兰州的音乐家朱晓峰、钟力副教授,南阳诗人方清刚,广州的设计师龙隆,武汉的器乐考古专家张翔研究员等等。同时,在2015年11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的年会上,王磊副教授的《汉画像的音乐性》、钟力副教授的《无量音适众生意-“不鼓自鸣”乐的妙音声》与我的《绘画的音乐性》分别对如何从古代绘画与现代绘画中联觉音乐,各自提出了独到的方法论,与先前我和丁同俊教授提出的音乐联觉鱼骨图-雷达图分析法,正好完成一对可逆过程,这是一种新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我和王磊、丁同俊等同仁开始酝酿将我们的联觉小组发展为联觉同盟,让更多的人和机构一起参与进来的计划...... 


这个过程起起伏伏,但通过大家的坚持和努力,并在国际艺术城市基金会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持下,终于迎来了“首届中国联觉艺术展论坛:跨地域的联觉调研”项目即将启动,新的策划即将实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