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型毒品“变脸术”

孙 榕 中国禁毒报 2024-01-13




















奶茶、曲奇饼干、巧克力、饮料……谁能想到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深受大家尤其是青少年喜爱的食品、饮料,竟会成为毒品的“温床”。近年来,受国际毒潮泛滥影响,全球新型毒品种类繁多、层出不穷,极具伪装性、隐蔽性和迷惑性,极易对青少年造成诱惑和危害。


从公安部门破获的毒品案件看,新型毒品的伪装可谓是形态各异、五花八门。今天,记者就带领大家去认识了解一下常见新型毒品的“变脸术”。



01

带“毒”的“干花烟叶”





2020年3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公安局克拉玛依区公安分局天山路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吸食、贩卖毒品案件,缴获新型毒品“娜塔莎”“头发”(也称为“花”)共计2.381千克。


“娜塔莎”,谁能想到拥有如此美丽名字的物品,竟然是危害严重的毒品。


“娜塔莎”的外形为棕褐色或墨绿色碎叶,和市面上的“莫合烟”十分相似,普通人很难辨认。那么,“娜塔莎”到底“毒”在哪里呢?答案是合成大麻素。据公开资料显示,合成大麻素对人体的作用类似于大麻,但致幻能力和成瘾性更强,吸食后可引起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和精神障碍,诱发车祸、自残及暴力行为,过量吸食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长期使用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风险。


合成大麻素是什么物质?其滥用方式还有哪些?国家对其如何管制?


据国家禁毒办发布的公开资料,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是九大类新精神活性物质中的一类,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能产生更为强烈的兴奋、致幻等效果,目前已成为新精神活性物质中涵盖物质种类最多、滥用最为严重的家族。在我国已列管的170种新精神活性物质中,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数量最多,达53种。


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主要滥用方式是溶于电子烟油或喷涂于烟丝、花瓣等植物表面吸食,主要代表制品除“娜塔莎”外,还有“小树枝”“干花”等。


“小树枝”因其外观像树枝而得名,外观为褐色棍状物,也被称为“雅典娜小树枝”“维纳斯香薰”“派对小树枝”等,一般磨碎后沾在香烟上点燃吸食。根据2019年1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印发的《3种合成大麻素依赖性折算表》,1克“小树枝”中含有的合成大麻素成分相当于5.5克海洛因,会令吸食者出现头晕、恶心、气短、胸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脏骤停或失去意识,其危害性丝毫不亚于海洛因、冰毒、K粉等传统毒品。


今年5月11日,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和氟胺酮等18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决定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并新增列管氟胺酮等1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公告将于7月1日起施行。


02

时尚新潮的“食品饮料”





零食、饮料深受青少年喜爱,不法分子便将毒品伪装成了一杯杯香甜可口的“饮品”、一袋袋色彩缤纷的“跳跳糖”、一盒盒晶莹剔透的“果冻”……以触发青少年的好奇。


前几年,一款新型饮品“咔哇潮饮”在一些年轻人中走红,而事实是,这种看起来类似运动饮料的液体含有危险的毒品成分。


公开资料介绍,“咔哇潮饮”等这些新潮饮料的形态与普通瓶装饮料类似,但是在制作过程中掺入了γ-丁内酯,在人体内部分水解产生γ-羟丁酸。而γ-羟丁酸在我国属于一类管制精神药物,具有兴奋和致幻效果,滥用会造成恶心、呕吐、头痛、反射作用丧失、昏迷甚至死亡。由于其会造成暂时性记忆和意识丧失,也常被不法分子作为“迷奸药”使用。


2017年9月3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通告,要求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咔哇潮饮”。


除了“咔哇潮饮”,“神仙水”也是较为典型的新型毒品。“神仙水”的外观形态与口服液类似,所含毒品较为复杂,主要成分通常为氯胺酮,同时还可能存在冰毒、摇头丸、曲马多等多种毒品成分。它一般混入酒水饮料中食用,具有类似吸食氯胺酮的致幻作用,同时根据添加其他毒品成分的不同,还可能产生兴奋、镇静、催眠等多种效果。由于毒品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极易使用过量导致急性中毒。


去年9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突然登上了热搜,不少人的朋友圈以及微博都被甜甜的奶茶刷屏了。可是,有一种奶茶大家要小心了。这是一种以小型冲泡饮品包装为伪装的新型毒品,其主要混合了K粉、冰毒、摇头丸、合成大麻素类等多种成分。喝下这种“奶茶”,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会极度兴奋,进而产生中毒性精神障碍,出现摇头不止、行为失控、思想偏执等症状,产生幻觉,甚至陷入昏迷。


普通人该如何辨别新型毒品“奶茶”呢?从包装上看,毒品“奶茶”的外观与普通奶茶包无异,但仔细查看,会发现这些“奶茶”制作粗糙,包装上没有基本成分和食用方法的说明。用手指捻摸,可发现里面是均匀细致的粉末,闻上去有甜甜的味道。


除了这些冲饮,跳跳糖、饼干、巧克力等包装也常常被利用,不法分子将毒品伪装成它们的样子,企图逃避打击,对公众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诱惑。


说到这些伪装食品类的新型毒品成分,合成大麻素依然是“主角”。近年来侦破的新型毒品案件中,警方缴获了大量的“大麻饼干”“大麻糖果”“大麻糕点”等。这些“大麻零食”与普通的零食样子很相似,但是它们的外包装很简陋,没有注明成分、制造商等信息,或是仅有外文信息。


此外,卡西酮类、苯丙胺类物质也被不法分子掺入到食品中。如俗称为“果冻”的新型毒品,就在制作过程中被掺入了上述两种物质。这种新型毒品通常是被直接食用,或是混入酒水饮料中饮用,对滥用者会产生兴奋和致幻作用,并导致其产生狂躁、偏执及被害妄想,诱发各种暴力行为;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精神障碍,大量使用可诱发心力衰竭和肝肾衰竭。


03

可以吸的“邮票”






模样形似小型邮票、印着花花绿绿的卡通图案,贴在舌头、皮肤上却可让人产生各种幻觉,且幻觉长达12小时。近年来,警方查获多起走私、贩卖新型毒品“邮票”的案件。 


这种俗称“邮票”的新型毒品外观材质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吸墨纸,所含主要毒品成分为麦角二乙胺(LSD)或苯乙胺类、苯环利定类物质。麦角二乙胺(LSD)是一种半人工合成致幻剂,无色无气味、极易被人体吸收、致幻性强、持续时间长,并可引发瞳孔扩张、心动过速、身体麻痹、震颤等不良反应,一些滥用者可能产生极度焦虑和精神错乱,并出现自残或伤害他人等暴力行为。


04

上头的“电子烟”






“电子烟”也是一种常见的伪装毒品。5月13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曝光了一种名叫“上头电子烟”的新型毒品,此类案件中的受害者大多是因为“一场误会”而落入了新型毒品的陷阱。


那么,该如何分辨“上头电子烟”和正规电子烟产品呢?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两者的外观,“上头电子烟”通常呈笔状,长度大概30厘米左右,内含无色、黄色至褐色黏稠液体。这与市面上常见的正规电子烟外观明显不同。此外,普通电子烟的主要成分是水、丙二醇、甘油、尼古丁和调味剂等较为常见的食品或者药品添加物,而“上头电子烟”的主要成分则被掺入了四氢大麻酚或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四氢大麻酚是毒品大麻的有害成分,而毒品大麻通常分为大麻烟、大麻树脂、大麻油,吸食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常出现幻视、焦虑、抑郁、情绪突变、妄想狂躁、意识不清等反应,长期吸食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精神错乱和自杀倾向。


新型毒品包裹在诱人的伪装下,它造成的悔恨却需要用一辈子去承担。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千万不要让“我以为”变成“我后悔”!

内容来源:中国禁毒报

图文编辑:孙  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型毒品“变脸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