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

2016-07-22 战略与政策论坛

【最新动态一】习近平就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强调,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继续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0207e2hkb&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央视网7月20日消息(新闻联播) 正在宁夏考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专门就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形势非常严峻、任务非常繁重,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进一步行动起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习近平指出,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我国气候十分异常,我国入汛提前。入汛以来,南方发生20多次强降雨过程,太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全线超警,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党中央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强调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做好抗击特大洪水准备,防止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力争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一段时间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全力应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冲锋在前、敢打硬仗,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近期,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国雨区出现“北抬东移”,一些地方将有暴雨、局部有大暴雨。

习近平就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提出6点要求。

第一,切实落实防汛抗洪责任制。责任重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敢于担当,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强化责任,形成合力,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防汛,加强薄弱环节防范。要统筹做好抢险队伍、群众转移安置、物料等组织落实工作。对工作失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追责。

第二,科学精准预测预报。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预警,加强汛情、灾情分析研判,强化应急值守和会商分析,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把握防汛抗洪主动权。要落实好群测群防机制和措施。要精准开展洪水调度,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效益。

第三,突出防御重点。要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堤防、大中型水库、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努力减轻中小河流、山洪灾害、城市内涝和台风灾害损失。要针对江河圩堤洪水浸泡时间长、险情增加的情况,落实防汛巡查制度,加大查险排险力度。要加强薄弱地段、险工险段的重点防守,坚决避免大江大河发生溃口性重大险情。要全力做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重要铁路等重大设施防汛抢险相关工作。

第四,全力保障人员安全。要及时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抓紧转移可能运用的蓄滞洪区、低洼危险地区、可能淹没区内人员,做好人员避险安置工作,特别是要落实好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转移避险措施。山洪、泥石流灾害已成为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形态,要加强应急值守,采取巡查、巡测等多种手段,落实基层岗位责任,严密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要强化对工矿企业、景区、农家乐等人员聚集区的防汛安全管理,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要真诚关心和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第五,强化军民联防联动机制。要组织受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筑牢防灾救灾的铜墙铁壁。要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的突击队作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加强同地方的协调配合,有关地方和部门要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救灾提供保障。

第六,抓紧谋划灾后水利建设。要认真总结近年来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暴露出的突出薄弱环节,加快城市地下管廊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升防汛抗洪和减灾救灾能力。要尽快恢复水毁工程,做好恢复生产和恢复重建的规划安排和工作准备。

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从防汛责任落实、监测预报预警、避险撤离转移、防洪工作调度、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排涝、险情巡查抢护、部门协调配合等方面强化防汛抗洪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坚强领导作用,各级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同重大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经受住考验。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第一线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对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和嘉奖,弘扬正能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把各项工作做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最新动态二】习近平对加强安全生产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李克强作出批示。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安全生产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不能有丝毫疏漏。要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失职追责。要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在煤矿、危化品、道路运输等方面抓紧规划实施一批生命防护工程,积极研发应用一批先进安防技术,切实提高安全发展水平。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强化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责任,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地方党委和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基层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督促落实到位。要发挥各级安委会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的作用,形成上下合力,齐抓共管。要改革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制,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救援实效。要完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安全监管体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要完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把安全准入关。要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统筹做好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城市运行管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要加强城乡安全风险辨识,全面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的普查,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的发生。

  习近平指出,目前正值主汛期,一些地区出现了严重洪涝灾害,这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守土有责、履职尽责,做好防汛抗洪抢险各项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今年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令人痛心,也暴露出安全生产相关领域的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与隐患。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汲取教训,坚持生命安全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依法治安、源头防范、系统治理,切实加强安全风险识别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大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力度,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工作考核,依法严惩违法违规和失职渎职行为。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一步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当前,要特别重视做好极端天气和重大灾害预警预报、检查督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承诺落到实处。

  国务院20日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要求,扎实做好汛期和下半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要高度警惕汛期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威胁,突出矿山、尾矿库、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和易受灾害影响的重点部位,对汛期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再检查再落实,确保灾害监测预警及时、风险隐患治理管控到位、应急处置和保障有力。要在总结巩固上半年工作成效的基础上,保持工作连续性、增强工作预见性和实效性,继续紧紧抓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重点不放松,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依法治安、专项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力维护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国务委员郭声琨在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批示。国务委员王勇主持会议。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管总局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在京中央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市、县设分会场。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创新中国特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呼吁各国加强减灾努力

3.城市治理还在农耕时代

4.加快完善区域及城市防灾减灾治理体系

5.NASA发布全球雾霾地图

6.创新中国特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7.日本2016年科技预算重点领域方向简析

8.《2016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年度报告》(全文)

9.【专论】新常态下的科技创新治理

10.总理6次经济考察关注的“关键词”

11.《习近平时代》 (四)

12.光明专论·治国理政新实践

13.雾霾倒逼危机治理

14.《习近平时代》(十七):生态优先建设美丽中国

15.借鉴牛顿三大定律,告别拖延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