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工匠——平凡岗位创造非凡业绩!
技能成就梦想,劳动创造伟大。今天我们要继续带您认识桥梁焊接、动车调试、钢铁精炼领域的三位河北大工匠,看他们是如何在平凡岗位创造非凡业绩。
视频
曲岩
与时代同行 筑世纪桥梁
近日,中俄共建的黑河大桥在钢结构焊缝耐低温测试中取得成功,刚从现场赶回来的曲岩便一头扎进焊接实验车间,研究整理测试的相关数据。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曲岩:
经过了数十次的焊接配方的调整,经过数百次的焊接实验,来确保大桥在零下六十度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同时这项焊接工艺也填补了我国钢结构桥梁制造的一项空白。
在焊工的岗位上,曲岩已经坚守了20多年,从入厂参与桥梁焊接开始,他就一直钻研如何提高焊接效率。凭着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执着追求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他首先完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工艺,使焊接效率提高了5到7倍;他引进创新的先进焊丝焊接方法,使桥梁的设计寿命可以提升至100年;尤其在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的焊接中,他将传统焊接成功转型为智能化机器人焊接工艺,使桥箱梁内部质量一次探伤合格率达到100%。填补了世界桥梁制造领域的空白。如今,伴随着一次次历练,曲岩已经是大型桥梁工程多种高难度技术领域的焊接权威。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曲岩:
目前世界排名前十的桥梁,出自我们手的有七座,由此可见中国已经由造桥大国转变成为了造桥强国,今后制造更多、更好的桥梁就是我的中国梦。
张健
勇于创新的高铁调试专家
记者见到张健时,他正在对一列即将交付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进行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调试测试。
中车唐山公司调试厂车辆电工高级技师 张健:
不允许出现任何一个故障或者失误,必须"零缺陷"把列车交付给用户,才能保证动车组安全运行。
调试被称为高铁"试飞"第一关,2007年刚接触这项工作时,张健面对动车组技术还一无所知,他从简单的电路符号、标识、线号开始,夜以继日研究列车线路图,边学习边实践,不到一年时间就掌握了单车调试技能。2008年,张健接到了国产首列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编组调试任务,连续几个月在唐山的车间和北京的试验线上奔波,对动车组联调联试,最终使CRH3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创下了时速394.3公里的"中国铁路第一速"。
中车唐山公司调试厂车辆电工高级技师 张健:
那个心情到现在我觉得都不好形容,太不容易了,那个艰辛,但是挺过来了,我们也最后得到了成功的结果。
十多年来,凭着孜孜不倦的钻研和追求,张健创新的多项技术弥补了国内动车试验领域的空白,创造性地解决了诸多高速动车调试生产技术难题,将调试周期从25天缩短为20天左右,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高速动车组调试试验专家。
周文涛
以高超技术实现钢铁报国梦
2017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模拟炼钢世界挑战赛上,来自37个国家的炼钢选手要利用炼钢模拟系统生产出一个成本最低的钢种,来自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的周文涛仅用了不到10分钟就成功地炼出了第一炉合格钢水,超出其他选手20多分钟,以绝对优势获得冠军。
河钢邯钢三炼钢厂精炼车间工程师 周文涛:
其他选手可能是半个小时之后才陆陆续续出来成绩,我就不断在优化我的参数操作,最后我的成绩定格在220.17美元每吨,成本甩开第二名三美元。
今年30岁的周文涛2011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河钢集团邯钢三炼厂一线。刚进厂时,他从炼钢最基础的测温取样做起,每天要一丝不苟重复五十多次的单调工作,熟悉工艺流程后,他发挥自己冶金专业的特长参加工艺研制,每天技术攻关平均14个小时以上。在他不懈的钻研下,邯钢的精炼钢水成功实现了优质低耗,他尝试的炼钢传统模式与自动化对接,使数字冶炼操作系统不断优化,大大提高了钢水精炼命中率;7年来,周文涛和工友们密切巧合,解决了包括高强钢生产等10余项难题,先后取得科技成果6项,国家专利5项,累计开发及优化X80管线钢等70个品种。
河钢邯钢三炼钢厂精炼车间工程师 周文涛:
我们现在开发的品种跟国外开发的品种可能差距很大,我们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实力赶超他们。达到一个高水平,让我们国家的钢铁实现一个钢铁强国的梦想。
来源:河北新闻联播
记者:董亚青、张雁、唐山台、秦皇岛台、邯郸台
编辑:来淮、刘婧、李爱民
主编:刘磊、晓明
监制:朱湘鹤、刘新艳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