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鸿音:在《文献》编委会上的发言
编者按
2023年9月22日,由《文献》编辑部主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协办的“‘文献学的未来’专题研讨会暨《文献》编委扩大会”在国家图书馆隆重召开。《文献》顾问、海内外编委以及其他曾担任过《文献》历年专栏主持人的专家学者,近40位出席会议。
兹陆续推送与会顾问编委、专家学者的会议发言,或专为本次会议撰写的论文。
期待广大文献学界持续为《文献》今后的发展出谋划策,共同推动文献(或古籍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主持人:下面请聂鸿音先生发言。
聂鸿音: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我给这次会议专门写了文章,这篇文章可能和刚才几位谈的稍微有点跑题,谈的是少数民族文献研究应该干什么。(编辑部按:聂鸿音老师撰写的《让少数民族文献研究融入中国文献学》一文,已发表于《文献》2023年第6期,欢迎关注。)
最近有一个频繁出现的词,就是冷门绝学,刚刚吴格老师也提到了这个词,现在好像很受重视。也许少数民族文献就算个冷门绝学,我认为它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只有一个,就是看你能不能够融入我们传统的文献学。也就是说,你的方法必须符合传统文献学的规范,你的研究结果必须能够为传统文献学提供资料。如果脱离这两个目标,那就是自言自语了。现在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文献研究都脱离了这两个目标。说老实话,问题在我们这一方,不在传统文献学界。如果说你能够给传统文献学界提供有用的资料的话,一定是受欢迎的,你要是完全自言自语,那就没办法了。我们面临的局面是这样,少数民族文献的许多研究者并没有主动融入传统文献学的意识,我们可以管它叫得大一点,叫中国文献学的意识。
说到我们现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这个文献学有几门基础,不过就是文史各半,文就是文字、音韵、训诂,史就是目录、版本、校勘,我们有些大学的少数民族文献专业,这六门课一门都开不出来,这样造成什么结果?就是造成一种自言自语。为少数民族文献写的文章,怎么样去描写一本书的形式,怎么样去简述一本书的内容,基本用的术语都不规范。片面强调某个民族的特色,而不是主动融入传统文献学,这是个观念的问题,是非常难转过来的,这比提高单纯的学术水平还要难。我们面临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但也要慢慢做起来,要和大家解释,不光是和社会上解释,还要和学者解释,有的时候可能还要和校长和教育部解释,这当然又是另外的问题。因此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得到《文献》杂志的支持。
《文献》杂志现在差不多两年能有一个少数民族文献研究的栏目,当然我心里更希望一年一个。这个栏目的确起了一个引领作用。我认为它就是在表明,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研究,如果能加入到传统文献学中来,为我们的文学和史学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我们就欢迎;反之,那对不起,拒稿。我最近也给编辑部看了一些稿子,有的时候也是不太好意思——我们这行有的作者真不争气,怎么会写成这样,常识的东西都错,这就没办法了。说回到《文献》杂志设立少数民族文献研究栏目的做法上来,我认为就是给我们这个很偏的很冷的行业指出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文献》杂志办刊的整个宗旨,就是学术宗旨,不必太考虑虚名。这就像学者个人一样,我们这一辈子追求的就是在同行里的口碑,这是无形的。光说审稿严这一条,说老实话,非常让我佩服你们的审稿。詹馆长刚才说他推荐的稿子被拒,我碰到更严重的问题,就是我儿子的稿子也被拒了。即使这样,我也很尊重编辑部,我觉得值得尊敬,朋友归朋友,质量归质量,这是两个问题。这一点你们做到了。
我提一个小建议,就是做一个网上的投稿系统,现在大家都是寄纸本投稿。你要做一个网上投稿系统,作者投稿投在系统里面,然后编辑在系统上操作,还可以把需要操作的东西再直接发给审稿人,审稿人也把审稿意见都放在系统上。很多杂志都有这个,我想这会给刊物的评价大大加分。虽然国内的评价系统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如果你要申请国际的,比如说AHCI,这是一个必要条件。我不知道现在咱们是不是把这个作为必要条件,但是如果慢慢和国际接轨的话,很快就会成为必要条件,至少这个我觉得会给你的评价加分。还有一个好处,你们的人太少了,工作也很辛苦,你做了这么一个系统的话,编辑的工作会稍微轻松一点,看看你们是不是考虑一下。
主持人:谢谢聂先生。聂先生对《文献》杂志帮助很大,特别是有一次我们编辑部一起聊要不要设立少数民族文献研究的栏目,燕婴说,聂先生表示后续需要看校样的话,他可以帮忙。这方面的文章,对于编辑压力还是很大的,就比如聂先生熟知的西夏文,字符都得外挂,校对的工作量也很大。另外刊物对于咱们少数民族文献这一块儿,还是非常支持的,就像聂先生说的,过去几年平均两年会有一个专栏。除编辑工作难度更大之外,我们也会担心选题太小众、读者较少的问题,但是民语文献本身就是国图特色馆藏的一部分,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块的工作,刊物也需要做,所以编辑部克服了不小的困难,来做这些选题。
聂先生谈到的有一点,我觉得特别关键,就是投稿平台。我们也讨论过,现在还没有采用。一方面是因为稿件量真的会激增,国图的《馆刊》,没有用平台时一年来稿不到一千篇,用了平台后一年两千多篇,我们很担心现有的人力完全应付不了。另一方面是刊物的来稿使用到特殊字符的比例不低,用系统,能不能兼容。我们后续会再深入调研,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