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5期选摘 | 特赦制度在中国语境下的现代化道路
《研究生法学》(以下简称“《研法》”)创刊于1983年,前身为《蓟门法苑》,1986年更名为《研究生法学》。《研法》是由中国政法大学主办,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负责的高质量学生自办刊物。36年的发展历程中,《研法》积极推介国内外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刊载了大量有学术影响力的作品,马怀德、胡建淼、龙卫球、薛刚凌、肖建华、李居迁等本刊的作者都已成为学界中坚力量。2017年12月22日,《研究生法学》被认定为校内核心期刊,可用于我校学生奖学金评定和博士生毕业申请。本刊设有“特稿”“专题研究”“学术争鸣”“法治时评”等栏目,现诚邀校内外学者来稿。
投稿邮箱:yjsfxcupl@163.com
提示:如需阅读全文,可登录CNKI知网下载论文电子版。
点击链接查看往期推送:
2019年第4期选摘 | 确认无效判决中“行政行为没有依据”的司法认定
2019年第4期选摘 | 道德、不当与犯罪:英美学界法律道德主义研究述评
注释体例样文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GC_RIOZ8KrJ7bFFLAOJSQ
特赦制度在中国语境下的现代化道路
作者信息
张贵湘,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100088)。
摘要
我国关于特赦制度的立法规定零星、分散且模糊,理论界现有关于赦免制度的研究也处于相对粗糙、浅显、狭隘的薄弱状态。伴随着我国法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特赦在我国实现法治化、规范化、理论化的基本条件已然成熟,应当把握特赦的本质与基本要义,探索其在中国语境下的现代化道路。不可否认,特赦的施行必然会对法律和司法审判的权威、稳定与终极造成一定冲击,但这是构建法治国家的必经之路,是对法治的救济、补充与衡平,而不是破坏、践踏与否定。所以,我国有必要通过具化实体法、严密程序法、增设死刑特赦等多种路径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特赦制度。
关键字
赦免制度 宽恕 救济 谦抑性 刑罚轻缓化 法律语言
一、现实考察:法律规范与理论研究的缺位
(一)法律规范空白
(二)理论研究薄弱
(一)正当性根基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研究生法学编辑部
微信号:Graduate_Law_Review
责任编辑:刘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