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修持中接地的重要性:没了大地,你无处可站|《野兽爱智慧》
撰文:陈寿文
自由与勇气
美国超个人心理学家JohnWelwood在《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已有繁体中文版,心灵工坊2009年10月出版,书名《觉醒风》)一书中提到:在许多灵修团体中有一个令人困扰的状况。许多灵修者虽然在灵修道路上颇有进展,但有一个相当普遍的倾向,那就是他们利用灵修回避或“逃避”某些人格上或情感上“未解决的问题”。尘世间的缠缚重重──是一个业、缘、身、色、物与人纠缠的结构──想要从这张网罗中解脱出来,正是数千年来灵性追寻的主要动机。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要利用灵修提升自己,以超越某些困惑、未能解决而使人无法承受的情感与个性问题。这种倾向,我视之为逃避,是对某些基本的人性需求、感受与修养功夫进行揠苗助长,是一种逃避式的灵性修持。
灵性逃避的各种形式
而加州整合学院教授Brant Cortright 在《Psychotherapy and Spirit》(简体中文版已于2014年7月出版,书名改为《超个人心理学》)一书中总结了灵性逃避采用的各种形式:
1.我不想表现自己的愤怒,因为我不想伤害别人。
这句话是一位学习团体历程的学生所说的,他以高度灵性的术语“不害”、“正语”(均为佛教术语) 来解释自己的逃避愤怒,也为自己逃避团体的密切互动找到借口。别人回馈说,他的愤怒其实会以嘲讽、冷漠、疏离的方式表达出来,他对此回馈大感惊讶,并表示愿意尝试用更清楚直接的方式表达愤怒,而不是在潜意识中间接地表达。
二、我不想挖掘过去,我想放下过去,往事已无法改变,我要活在当下。
接受心理治疗的人常有这种反应,把面对童年创伤的恐惧隐藏在受人赞赏的“活在当下”。经过多年的压抑,一个人很难看见自己的过往并没有真的过去,而是以未竟是事或“有缺憾的完形”持续到现在。虽然往事确实无法改变,但我们与过往的“关系”,却可以在处理这些创伤的过程中,得到巨大的改变。
三、我只想原谅某某人,继续往前走。
宽恕在灵性和心理上当然都是健康的,但努力或强迫宽恕,却没有真的处理痛苦、伤害、愤怒或哀伤,就好像把护创胶带贴在感染的伤口上,伤口仍然会化脓溃烂。
处理过伤害和愤怒后,自然会产生原谅。如果强要原谅,就是以“放下”之名行否认之实。不论是儿时受虐、最近的争吵或任何情形,原谅都是处理之后的副产品,这种原谅是真诚的,是来自深层的反应,而不是埋藏真实感受的专制作法。
四、我专注在灵性的道路后,越来越不执着于自己对别人的期望和需要。
真正的不执着必须跟分裂和否认有所区别。经历许多内在工作之后,灵性上确实会逐渐产生不执着,但这个字眼经常被用来掩盖自己与真实需要之间的分裂,或是否认别人在自身情感生活里的重要性。治疗经常揭露破坏性的原生家庭模式,案主在其中求生存的最佳选择就是退缩。灵性的理想是不执着于世界、超越人类关系的需要,这种理想对许多早年受到创伤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使他们找到理由逃避亲密和自己对他人的需要。
五、我想对人心怀慈悲,献身于世上的慈悲行动。
关于内在发展的关注和外在的行动,在两者间的平衡是心理-灵性成长最细腻的面向。普世大爱和慈悲服务的阴影面就是相互依赖,把重心放在别人身上,很容易丧失自我,不再注意自我和自己的需要。当爱与慈悲服务的价值被用来否定自己的需求时,很容易产生怨恨和耗竭。
太急于追求灵性功课,也可能产生灵性逃避。从超个人观点来看,整个人生确实具有意义和更大的目标,而追寻更大的意义也是值得赞赏的,但过于急切地把所有目标集中在灵性功课的探索,也可能成为逃避眼前痛苦的方法。真正的灵性功课不在远方,通常就在痛苦、黑暗及困惑之中,往往只有在回顾时才能认清这些功课的真相,而且可能在数年或数十年之后,整个故事才有机会展现出来。
与狼共舞
天地人三原则
约翰·威尔伍德在《觉醒风》里提出:要对抗灵性逃避可以透过人之所以为人的三个向度,吸收其中的某种核心资源来达成,这三个向度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说的天、地、人。
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人是一个存有,直立于地上,双脚着地,头顶青天。由于双脚离不开地,除了在这个当下之外,别无其他选择。这便意味着人当尊敬这个世界以及立于此地的自己──这正是逃避式的心灵修持所无法做到的。这,也就是地的原则。
同时,人的头是朝向天空,是朝向一个四面敞开,可以任人纵目四顾的苍穹:地平线、星辰、日月以及环绕大地的无垠太空。当我们以惊讶与好奇的眼光环视周遭的世界时,所见可以超越自己切身的利害与活着时的种种罣碍。尽管在尘世间的贪爱确有其意义与重要性,一旦我们向上升高一百公尺,底下发生的种种也就具有了不同的意义。若更往上升去,有如太空人一般,那么所有这一切就只是一个微小的斑点了。当我们垂直地移动──我们的意识随时可以做到──将可发现,人是无远弗届的。人的意识绝非只是局限于地上,生命因有无垠的太空作为背景,才得以显出其形状。这,就是天的原则。
人的基本姿势──抬头挺胸,直立于脚下的土地──是整个正面毫无遮拦地面对著世界。四脚动物小心翼翼地保护著脆弱的正面,用皮毛、尖刺、羽毛,防止掠食者攻击牠们柔软的肚腹。但人类四处行走,袒露于世界之前的却是心与腹──人的两个主要感觉中心──感觉是我们用身体对周遭的世界做出回应。不论我们是否留意,基本的感觉随时都在运作。由于人是正面暴露或坐或立于天与地之间,对世界与别人便是处于接触与接纳的状态。这,就是第三个原则,在天、地、人的三角关系中,独属于人的。
这三个向度,如果对其中之一抱持着不敬的态度,生命就将扭曲、失衡。如果仅关注于当前的存活,则将陷溺其中,无以自拔于地上的泥涂。但是,如果轻慢于尘世间需求,则将处于失根的状态,失落于星际之间,迷途于云端。又若逃避现实的艰难与心的软弱,就将捆绑在自己人格的盔甲中,而这副盔甲却又是我们必备的,是每个人来到世上时为保护自己脆弱的知觉中枢而发展出来的。人既没有甲壳动物的硬壳,也没有刺猬的尖刺,为了保护自己,乃发展了自我,作为防卫的机制。要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就要搭一座桥,连接天与地、色与空、物质与精神。正是这三根轴线的交会点,亦即感觉与心的深处与柔软处,才是人性的根源。
展翅欲飞
物质世界不是陷阱
而据我多年在灵修团体中观察到的,在天地人三原则中,团体中大多的书友是上三轮的能量开发的较充分,下三轮的能量大多较弱,即接地能力不足。参加过心灵自由书友会的书友知道我一向强调接地的重要性,如何接地是需要实修,但一些头脑上的成见也需要厘清,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
在我们目前的进化阶段里,物质是无可否认的现实,也是必要之物。我们无法跟物质切割,因为我们是由物质构成的。没有了身体我们会死亡,否认身体是提前死亡。同样的,我们也无法否认与地球的连结,我们活在地球上,地球支撑我们的未来发展。海底轮的目的,就是要巩固我们的根基。
海底轮的意识主要是关注身体的存活,这是我们“战斗或逃跑”的本能反应所在之处。忽视这个脉轮,威胁到的正是个人和集体的生存能力。如果不去平衡这个脉轮,我们的成长就会没有根,不能脚踏实地,缺乏成长必需有的稳定性。
当我们的生存受到威胁时,往往会体验到恐惧。恐惧是海底轮的心魔,抵消了海底轮理想上应该带来的安全感和保障。恐惧也是一个征兆,表示脉轮的基础受到了损伤。面对我们的恐惧,可以帮助海底轮苏醒。
一些灵性哲学有一信念,主张我们被“困在”肉体里,等待从这样的束缚中获得解放。这种信念贬抑身体,导致身心分家,让我们无法触及身体上无数细胞中蕴藏的浩瀚和美。
物质世界会成为陷阱,是因为我们把它看成了陷阱;一旦了解物质在更大结构中的角色,它就会迅速成为我们的朋友。
不断朝向更高意识的“解脱的能流”发展,是和脉轮系统全面连结的途径。但人们很少谈及顺着“显化的能流”,将我们的能量向下送进地球里面。向下的途径往往被视为缺乏灵性,不值得耗费我们的时间与关注。太多灵修途径忽视了“接地”的重要性。
接地是与地球保持互动和接触的过程,接地让我们变得全然真实,存在于此时此地,同时获得来自地球的活力,生气勃勃的活着。虽然就力学上来说,我们每踏一步双脚都会接触大地,但如果切断了来自腿和脚的感受,这样的接触其实是空洞的。
飞骑踏晨雾
没有接地,我们就会不稳定。我们会失去核心,控制不了自己,变得飘飘然,或者在幻想的世界里做白日梦。我们的注意力就会飘离当下,导致看起来“心不在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感觉无力,同时会陷入恶性循环,不再活在当下。
我们的地基让我们生根,透过我们的根,我们获得滋养、力量、稳定性和成长。许多人找不到他们人生真正的道路,只因尚未找到自己的地基。他们忙于向上看而不向下看,但下面才是双脚与道路会合的地方。
我们一旦接地就不会坠落,并且获得了内在的安全感。透过接地,我们的意识完成了显化的目的。在海底轮的层面上,想法变成了现实。从五花八门的想象,到物质世界错综复杂的要求,地球是我们信念的试验场。
在今日都市化的世界里,很少有人能自然接地。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价值反映了“高”的优越性,贬抑了“低”。例如我们说:崇“高”的敬意、“高”过、兴“高”采烈或仰望。在经济层面,动脑的工作报酬要比体力劳动优渥。我们自然的生理活动,例如排便、性行为、生孩子,喂奶一向被视为不洁,因此只能私下进行,往往还带有严重的罪恶感。我们把维护身体健康的责任交付在精英阶层手里,不愿意肯定自己拥有天生的疗愈潜能。企业、政府和组织化的宗教建立的权力结构,是由上而下的阶级制度,宰制且践踏着下层人民,以服务上层人士“更崇高的目的。”
与大地失去接触,我们也就失去了与万物紧密连结的意识。我们变成由部分而非整体来主宰,也难怪我们会面对健康照护危机及生态破坏。在疏离与失根的文化里,多数价值观不偏爱身体的欢愉,于是让痛苦日益壮大。竞争的压力和快速的生活,不给我们机会休息和更新,也不让我们处理伤害,将伤害释放掉。当我们任由痛苦壮大时,讽刺的是,我们会更加抗拒接地,因为接地就是要“接触”以产生连结,而接触意味着去感受那份痛苦。但这是让我们得以完整的第一步,之后才能展开疗愈。
随着生活愈来愈机械化和都市化,我们与地球及自然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少,这影响了我们的额健康和自我价值。我们把自己视为孤立的个体,力量被用于操控而非连结。
林中双虹
接地意味着限制。上层脉轮的心智能量是无边无际的。下层脉轮的挥洒范围则狭窄多了。语言限制了我们的思想,却也使其更明确。尽管有些人会害怕,但这样的限制却是创造的根本法则。如果我们不限制自己的活动,将会一事无成。
限制并不负面,限制创造出容器,允许能量凝聚成实体。想要显化,必须愿意接受限制。接地是对限制的平和接纳。在意识的发展上,接地跟任何静心冥想或能量的提升同等重要。
限制带来成功,无限制的可能性不适合人。如果无限制,人生只会消融于无边无际。要变得强大,我们的人生需要义务施加的限制,同时心甘情愿接受。
接地是处理压力的方法。向下的管道给了我们向外释放的通路,保护我们免于心灵超载。物质世界安全又稳定。当我们需要寻求平静和安心时,永远可以回到喜爱的椅子、一顿美食和熟悉的环境里。稳定感让我们更容易着力去追求更高的层次。当身体感觉安全、饱足和健康时,我们的意识比较容易流动到其他层次。
接地透过静止带来澄澈。每一个动作都会引发反应,如果面对恶性循环的某一面向时,能够静止自己的反应,我们就走出了业的世界,而得以中止恶性循环。这类似让脏水静置在玻璃杯中,时间够久,污泥会沉淀到杯底,水就清澈了。
许多人遇到困难,是因为他们的上层脉轮过于开放,而下层脉轮不够稳定,无法承受周遭汲取到的源源不绝的心灵能量。在极端的情况下,这会造成心智的错乱,例如精神疾病。透过接地的技巧,可以卸除心灵的超载,让病患稳定,以匹配他们的敏感性。即使是简单的身体接触,也可以帮助极度痛苦的人接地。
接地就好像聚焦在摄影透镜上,物体从两个影像合二为一。当我们的星芒体(astral body)与肉体紧密连结时,我们对于周遭物质世界的觉知就会变得敏锐而清晰。在这种接地状态下,我们比较容易做决定,也比较容易驱散对未来的焦虑,而且会乐于享受当下、接受新的挑战。这种状态不会损害意识的拓展,反而有助于提升意识。
一杯咖啡等日出
对许多人来说,工作本身就是接地的行为。除了提供我们基本的生存工具之外,根据固定的时间表日复一日工作,创造出基本结构,支撑了我们的生活。例行的日常工作有时或许单调而辛苦,事实上却因其限制让我们受益。透过聚集于重复工作,能量变得足够密集而能显化出来。如果总是不断的在变动,就会像滚石一样无法生出苔藓。我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建立新的基础。唯有透过聚焦和重复,才能获得某个领域的专业能力,实现更多的物质或理念上的目标。
无论如何,脉轮必须平衡。 虽然接地的稳定性是需要达成的状态,过度依恋这种保障也可能有害。物质世界不是目的,只是工具。我们有可能对物质享受上瘾,让这种耽溺倾向主宰我们的意识。追求越来越多的物质享受,成了许多人生命的基调。再说一次,并不是基本需要的满足,而是过度依恋这种保障,导致物质世界成为陷阱。
接地并不无聊,也不会死气沉沉,而是充满活力,生机勃勃。一般而言,是我们的紧张使得我们无精打采,而紧张来自我们各个部分彼此疏离。这些部分一旦简化并整合起来,我们就会体验到增强的活力。
在知见上,人们很容易理解接地的必要。不过体验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接地是累积的技巧,一小段时间的接地静坐可能产生某些效果,但唯有日积月累才可能获得真正的益处。因为接地是我们一切活动的基础,所以花在这上面的时间绝对值得。
2015年6月9日,周二,19:11完毕于野兽爱智慧居
2016年11月14日,周一,18:32修订于杭州运河天地蓝莲餐厅
延伸阅读
释放情绪·发现真我·养容美颜|超个人呼吸·能量疗愈工作坊&天津·郑州·杭州|
占星学、物质上的成功及灵性:在地球上体验天堂|《灵魂占星》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