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踏上心灵幽径:无我或真我|《野兽爱智慧》

2017-05-15 陈寿文 陈寿文

撰文:陈寿文

这是心灵自由写作群第六期的第十篇作业。


世界上各种伟大的灵性教导都一再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自己以为的样子。波斯神秘主义者说我们是神圣源头的火花,基督教神秘主义者说上帝无处不在,还有人说我们是与万有合一者,又有人说世界全是幻象。有些教导解释意识如何创造生命以表现所有可能性,有能力去爱、去认识自己,有些则指出意识如何迷失在自已的各种模式中,失去方向,因无知而轮回。

当我们在灵性修行中探索自我和身份认同的疑惑时,就会发现需要了解自我的两种不同面向:无我和真我。佛陀在开悟之夜面临身份认同的疑惑时,突然发现我们并非以独立的生命形式存在。他看见人类倾向于认同局限的存在感,又发现个体小小自我的信念正是造成痛苦的根本错觉,使我们失去生命的自由与奥秘。

佛陀的教导把我们描述成五种变化过程的组合:物质身体、感受、知觉、反应,以及同时经验上述所有过程的意识之流(色、受、想、行、识五蕴)。我们抓紧或认同这些模式时,就会产生自我感。认同的过程就是选择各种模式,我们称之为“我”、“我的”,这是非常隐微的过程,我们通常无法察觉。我们会认同身体、感受或思绪,认同影像、模式、角色和原型。只要我们对错误的身份认同紧抓不放,就会继续保护和防卫自我,努力实现这个有限又不足的自我,害怕丧失自我。

由于身份认同和无我的问题很容易造成困惑和误解,所以需要更仔细地探讨。基督教的经典谈到在上帝面前丧失自我,道家和印度教谈到超越所有身份认同、融入真我,佛教则谈到空性和无我。它们是什么意思呢?空性并不表示事物不存在,“无我”也不意味着我们不存在。空性是指生命和产生所有生命形式的肥沃能量土壤,并不是分裂的。我们的世界和自我感都是各种模式的演剧,任何能被我们抓取的身份都是一时的、短暂的。

事实上,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了解自我的空性。当我们沉静而专注时,可以直接感觉到我们无法真正拥有世上的任何东西。人、事、物终究会消逝或改变,我们终究会失去它们,没有例外。

我们若注意经验的任一片刻,就会发现自己也无法掌握它。若仔细观看,就会发现思绪不请自来,我们也无法掌握它们,即使想要它们停下来也不行,思绪好像是自已在思想,根据其本性来来去去。

身体也是根据自已的法则。我们的身体是一袋不受支配的骨头和液体,它会老化、生病或以我们不想要的方式改变,这都是根据它自己的本性。事实上,我们愈仔细观看,就会愈深入看见,不论身内身外,我们都无法掌握任何东西。

尼萨伽达塔说:真实世界超越我们的思想和观念,我们通过欲望之网来观看它,将之分成快乐和痛苦、对与错、内和外。要看见宇宙的本然样貌,就必须跨出去,超越欲望之网。这并不困难,因为网上充满了孔洞。

当我们敞开自已,放空自己,就会体验到万物间的相互联结,了解一切是相互关联的,每个经验和事件都包含所有其他的经验与事件。老师需要学生,飞机需要天空。

当铃声响起,声响是来自铃、空气、耳中的声音,还是我们的大脑昵?全部都是,正如道家所说:“声响来自两者之间。”铃声从这里传到每一处一在我们遇见的每一个人眼中,在每一棵树、每一只昆虫、我们的每一口呼吸之中。

一行禅师以一张纸为例:如果你是诗人,就会清楚看见云飘浮在这张纸上。没有云就没有水,没有水,树就无法生长,没有树,就无法造纸。所以云在这里,这张纸的存在有赖于云的存在,纸和云是如此贴近。容我们想一想其他事,比如阳光。阳光非常重要,因为没有阳光,森林就无法生长,人也无法成长,所以樵夫需要阳光才能砍树,树需要阳光才能成为树。于是,你也能在这张纸上看见阳光。如果你更深入去看,用菩萨的眼光、用觉醒之人的眼光来看,就不只看见云和阳光,而是看见每一件事物:麦子成为面包给樵夫吃,还有樵夫的父亲……每一件事都在这张纸上。

当我们真的感觉到这种相互联结及产生万有的空性,就会发现自由和无边的喜悦。发现空性会带来轻松的心、弹性,以及安住于万物之中的自在。我们愈牢固地抓紧自己的身份认同,问题就会愈坚实。

关于无我和空性的错误观念到处充斥,这些混淆的观念会破坏真正的灵性发展。有些人相信他们能通过努力,去除以自己为中心的自我,而达到无我,有人误以为空性的概念就是冷漠、无价值或无意义的内在感受,其实这些感受来自痛苦的过去,被他们带入灵性修行之中。有些学生会以空性为借口,用来逃避生活,指称生活全是幻象,从生活问题中制造出“灵性逃避”。这些关于空性的误解都忽略了空性的真正意义及其带来的自由解脱。

试图摆脱自我、得到净化,彻底根除或超越所有欲望、怒气和自我中心,克服"坏的"自我,这些都是陈腐的宗教观念。这种观点强调禁欲苦修,这些方法有时是为了引发超常意识,但更常见的情形却只是造成反效果。更糟的是,这些做法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心灵和“自我”都是有罪的、肮脏的、欺骗的。这种方法绝对没有用,因为根本没有需要摆脱的自我!我们是一连串变化的过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生命,根本没有自我,只有我们的身份认同让我们认为有自我。

当空性被误以为是匮乏和情感贫乏,就会以其他方式使原有的问题持续下去。灵性修行会吸引许多受过心理创伤的人,他们想借此得到疗愈,这类人愈来愈多。当代文化非常缺乏灵性,愈来愈多孩子在缺乏滋养和支持的家庭中长大。离婚、酗酒、不良的环境、令人痛苦的教养方式、钥匙儿童、由托儿所和电视来照顾儿童,都会使人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些儿童长大后,虽然有成人的身体,内心却仍像匮乏的小孩。

这种自我的匮乏感已在我们的习性和紧绷的身体里存在多年,也见于自以为是的人生故事和心象之中。如果我们有自我的匮乏感,如果一直否定自我,就很容易误以为内在的匮乏是无我,误以为这是通往开悟的道路。

女性更容易误以为无我是内在的匮乏。在以男性为主的文化中,女性很容易认为自己不重要,在男性世界无足轻重,女性的命运和工作毫无价值。这种强烈的制约产生的身份认同会充满沮丧、害怕,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

类似的混淆还包括误以为“空性”是“无意义”,这种误解会强化潜在的忧郁及对世界的恐惧,以为自己无力寻求美的境界,因而缺乏积极投入生活的动机。

真正的空性和忧郁的空虚是不同的,可以用两种不同的问候语来比拟。觉醒的人会说:“早安,上帝。”沮丧或困惑的人会说:“天啊,又是早晨。”混淆两者会造成一种被动的情形:“一切都是幻象,只是灵性大梦的展现,我什么也不需要做,我们什么都不用做了。”这种被动状态会造成疏离,这是平等心的近敌。了解事物奥秘和空性的人绝不会因此变得被动,真正空性的标志是喜悦,它在每一瞬间从空无向我们示现, 使人欣喜地肯定人生的奥秘。

自我感的消融或体验到人生的无我本质,只是灵性生活的一面。灵性生活有两个并行的任务,一个是发现无我,另一个是发展健康的自我感,探索真我的意义。表面上这两者相互矛盾,但两者都必须实现,我们才能觉醒。

哈佛大学的佛学老师及心理学家恩格勒尝试说明如何了解这个矛盾,他说:“你必须先成为重要的某人,然后才能成为无我之人。”他的意思是要有强壮、健康的自我感,才能承受禅修的消融过程,进而认识空性。这句话说得没错,但千万不要以直线的方式了解它,自我的发展和无我的认识可能以任何顺序出现。就像灵性生活的所有面向一样,自我和空性会在修行中以螺旋的方式一起发展,在崭新而愈来愈深入的认识中,两者的发展会交替出现。

修行如何能帮助我们发展健康又完满的自我感呢?我们如何能达到真我?这个历程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了解。正如西方心理学的描述,最初的自我感或正向的自我力量来自早年的发展,天生的气质或业力的倾向会受到童年环境的反馈和镜像的塑造,产生自已是谁的感觉。若我们与父母有良好的联结,受到他们的尊重,就会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感;反之则形成匮乏或负面的自我感。接下来,这种初期的自我感会被老师、学校、社会状态和之后的家庭生活所强化。通过这种重复制约,在早期的童年模式之上再一层层累积,以及用健康或不健康的方式不断重建,就产生了我们熟悉的自我感。

如果是不健康的自我感,自我的灵性功课在一开始就是恢复和疗愈的功课,也就是了解并释放匮乏或受伤的自我感,重新唤起失落的能量,与自己有真实的联结。自我恢复到某种程度时,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发展性格、智慧、内在力量、技能与慈悲。佛陀的教导中,把这种发展形容为“善巧特质” 的培养,比如慷慨、耐心、觉察和仁慈。

接下来,自我的发展就会导向更根本的层次:发现真我,也就是发现灵性生命如此努力培养的各种正向特质,其实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真实本性之中。从这种真实本性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会发现并肯定个人的天命,我们的自我在此生有其独特的模式,借此得以觉醒。只有结合自我的发展与发现及对自我空性的认识,我们才能完全了解真我。

对许多人而言,自我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复原。复原时,我们全心全意地了解使自我感软弱、匮乏、阻塞的痛苦处境,开始看见自己的防卫和别人的期望是如何遮蔽我们最深经验的真实基础。我们逐渐能不再认同这些老旧模式,而产生比较健康的自我感。当害怕和匮乏的自我被放下,我们必须像小孩一样重新开始,认识并恢复曾受虐待或与自我分裂的身心。我们要恢复自身的感受,恢复自己的独特观点,说出内心的真话。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当向导,以他们为榜样来学习爱、诚实和接纳,创造健康的自我。

找回迷失的自我是西方灵性旅程的重要部分,梅•萨顿在诗作《我现在成为自己》中如是表达:

我现在成为自已。这需要

时间、许多年和许多地方,

我曾分解、摇晃,

戴上别人的脸,

疯狂奔跑,好像时间

已然老去,大声警告,

“快一点,在那之前你将死去——”

(什么?在早晨之前?

或看清楚这首诗的结局时?

或在围城中安全地爱?)

现在站着不动,在这里,

感觉自己的重量与密度!……

现在有充足的时间,而时间很年轻。

哦,在我活着的这个小时

整个人完全不动

被追逐的我,曾疯狂奔跑的我,

站着不动,站着不动,命令太阳停止!

自我发展的下一个部分是性格的发展。佛陀常把灵性修行描述成培养心和性格的各种良好品质,包括自制、仁慈、坚忍、警觉与悲悯。他劝勉弟子要培养开悟的要素,借着不断努力,强化灵性的能力:能量、稳定、智慧、信心与觉察。佛陀身为开悟的榜样,可说是熟练的巧匠,通过勤奋的训练发展出整合和智慧的性格。

重复的练习是大多数灵性和禅修道路的基本原则。持续禅修能使我们学会善巧地放下可怕和狭隘的身份认同,平息我们的心,倾听而不是反应。我们若能有系统地把注意力放在慈悲的反省上,净化每个行动的动机,就能逐渐改变自已。佛陀说:“自我才是真正的避难所。”了解这点,我们就能作出选择,愿意强化自己的勇气、慈爱和悲悯,通过反省、禅修、专注和重复的训练,在内心唤起这些特质。我们也能选择弃绝骄傲、怨恨、惧怕和紧缩,以弹性和开放作为健康发展的基石。

当自我的发展逐渐成长,心愈来愈少纠结,就能开始发现与自我有关的深层真理:我们不需要改善自己,只要放下让心受到阻碍的障碍物。心不再因恐惧、愤怒、执著、困惑而紧缩时,我们试图培养的灵性特质就会自然展现。

一旦唤醒灵性的能力,如信心和觉察,它们就会自行发展,成为充满我们的灵性力量,不假外求地在我们内心运行。意识纯粹而清明的空间自然会充满安详、清晰与联结。充满害怕的自我感被释放时,伟大的灵性特质就会闪耀光芒,这些特质显示出人根本的善与真正的家。

波斯诗人鲁米用爱与幽默提醒我们拥有这种可能性,他说:

突然遇到危险时,大部分人会大叫“哦,上帝啊”,

如果没有用,他们为什么一直这么说呢?

只有愚人才会一直重复无用的话。

全世界都住在安全的护卫里,波浪里的

鱼,天空中的鸟,大象、

野狼、猎食的狮子,龙、蚂玖、

等待的蛇,甚至大地、空气、

水、火里摇曳的每一粒火星,

所有活着的、存在的,都在神圣的支持中。没有一物

曾有一刻是孤独的。

所有礼物都来自那里,不论你

以为张开手迎向的是谁,

他就是那给予者。

要唤醒佛性,还需要了解自我的另一面:实践个人天命的需求。就如玛莎•葛兰姆所说的:有一种活力,一种生命力,是通过你得到实现的。因为只有一个你,所以这种表现是独特的,如果你阻止它,它就永远无法通过任何其他媒介而存在,这个世界就失去了它。

冥想:我是谁?

许多灵性传统促使人觉醒的主要做法,就是不断自问:“我是谁?”或是以不同的方式询问,如‘拥有这副身体的是谁”。询问“我是谁”,可以在独自禅修时提出,也可以找同伴一起进行。最有效的方法是和另一个人一起,然后一再提出这个问题,在持续进行中得到愈来愈深入的答案。

做法如下:轻松舒适地坐着,面对同伴,准备好一起冥想半小时。先决定谁在前十五分钟提出问題,然后放松地看着对方。提问者开始发问:“你是谁?”让对方自然地回应,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得到一个答案后,稍等一会几,提问者再问:“你是谁?” 如此一再重复提出这个问題,持续十五分钟,然后交换角色,也进行十五分钟。

重复提出这个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答案,你也许会先说,“我是男人”或“我是女人”,“我是父亲”,“我是护士”,“我是老师”,“我是禅修者”,接下来的回答可能愈来愈有趣,如“我是镜子”、“我是爱”、“我是笨蛋”、“我是活人”都有可能。答案本身不重要,它们只是逐渐深化的历程的一部分。每次发问时,只要温柔地倾听答案即可。若未浮现答案,就停留在那段空当,直到浮现出答案。如果浮现困惑、害怕、笑声或眼泪,就留在这些感觉里面,但无论如何都要一直回答。请你自然地融入过程,让自己享受这种冥想方式。

虽然只有短短半小时,但你的整个观点都可能改变,可能会更了解自己的真实身份。

2017年5月11日,周四,21:38完毕于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延伸阅读

踏上心灵幽径:要做一盏照亮自己的灯|《野兽爱智慧》

踏上心灵幽径:稻草变黄金|《野兽爱智慧》

踏上心灵幽径:困难的问题与固执的访客|《野兽爱智慧》

踏上心灵幽径:灵性的云霄飞车|《野兽爱智慧》

踏上心灵幽径:停止战争|《野兽爱智慧》

踏上心灵幽径:观呼吸|《野兽爱智慧》

破译心灵密码 遇见未知的自己|《心灵自由·聆宇占星》第二期入门工作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