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太高,有问题吗?
目 录
什么是高身材?
两个高身材的案例
高身材什么情况考虑病理性?
高身材的病因包括哪些?
高身材如何评估?
一什么是高身材?
儿童高身材(tall stature),又称超长(excessive growth),远不如矮小症多见。高身材是指身材超过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 2 个标准差之上(或 97 百分位以上)。一起来看一下曲线图更直观:
图:「+2」的曲线之上就属于高身材(绿色区域之上)
根据统计学数据,约有 2.3% 人口属于高身材,但是门诊因为高身材来就诊的并不多。这说明高身材并不会给家长或孩子带来困惑,这也间接说明高身材更多是家族性或体质性,多数不影响健康。
二两个高身材的案例
除了关注患儿身高和体重在正常儿童人群中的水平外,我们还应该关注患儿父母身高,以便能粗略估计患儿可能的成年终身高。临床上,我们会根据父母身高,预测患儿靶身高(或称为遗传身高)。预测患儿靶身高(或称为遗传身高)。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CMH(The Corrected Midparental Height)法(临床常用):
男孩:靶身高= (父身高+母身高+13)/2±5(cm)
女孩:靶身高= (父身高+母身高 -13)/2±5(cm)
FPH (the Final Height for Parental Height)法:
男孩:靶身高=45.99+0.78×(父母身高中值)±5.29(cm)
女孩:靶身高=37.85+0.75×(父母身高中值)±5.29(cm)
案例一:
小马,男,17 岁, 身高 191cm(约为+3SD),因高身材来诊。从小就比同龄人高,喜欢打篮球,成绩中等,体育优异,校、市青少年篮球队成员,以后希望往体育方向发展。
父亲 185cm,母亲 175cm,遗传靶身高 186.5+/-5cm(+2SD 至+3SD 之间)。无特殊面容或外观异常,性发育正常,无智力低下或发育落后。检查骨龄:男性 17 岁水平。小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材也都比较高。
考虑:家族性高身材,无需进一步处理。
案例二:
小洲,男,10 岁半,身高 164.5cm(超过+3SD),因高身材来诊。从小就比同龄人高,最近两年身高和体重增长特别快。父亲 175cm,母亲 158cm,遗传靶身高 173+/-5cm(平均水平,即X)。
除了高身材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从小运动发育落后: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喂养困难、吸吮无力,1 岁 7~8 个月才能独走,平时轻微活动就容易累,四肢粗大,但是力气小。
精神发育落后:现说话较少准确整句表达,理解力差,学习成绩很差,不理人,IQ 53 分。
四肢粗大,手掌、脚掌偏大。辅助检查:生长激素、IGF-1 正常,骨龄 10-11 岁,头颅及垂体 MR:髓鞘化发育延迟,垂体形态正常,未见占位。考虑:病理性高身材,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从上述两个极端的例子,可以看得出高身材有时候是正常的,有时候可能是疾病状态。
案例一,家族中父辈和祖辈多个高身材成员,其遗传靶身高也在+2SD 至+3SD 之间,患儿身高在+3SD 上,且骨龄提示已接近闭合,又没有其他问题,因此考虑是家族性高身材。
而案例二,遗传靶身高在平均水平,患儿身高却超过+3SD,而且还存在运动、智力、语言异常,同时伴有手脚掌偏大,因此考虑属于病理性的高身材。
三高身材什么情况考虑病理性?
约有 2.3% 人口属于高身材,多数是生理性的(正常的),只有少数是有问题的。那么,高身材什么情况考虑病理性?以下高身材属于异常情况:
(1)父母不高,小孩子却很高: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身高 70% 以上由遗传决定。父母身材高,后代身材也会高;父母矮小,后代大概率也会偏矮小。父母不高,小孩却很高,常常提示有问题。
具体来说,目前身高的标准差(SDS)- 遗传靶身高的标准差(SDS)>1.5,需要考虑病理性可能。比如上述案例二,父母给的遗传靶身高为平均值水平,小洲身高却在+3SD,需要考虑病理性因素。
(2)伴有特殊面容或其他外观异常:
一般情况下,孩子都长得像父母,如果孩子相貌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那可能是某些综合征表现。比如,马脸、颧骨特别突出、杏仁眼、突眼、凹眼、外眦上斜、横连眉、鱼样嘴、巨舌、朝天鼻和招风耳等(注:不是说出现这些就是有问题,强调与父母长得很不一样)。
除了脸部特征此外,高身材合并肢端肥大、手脚掌很大,通常指尖距很长,这种情况常见于马凡综合征。其他外观异常还包括,男性青春期不发育、脐疝和身材不匀称等。
(3)伴有第二性征提前:
女孩在 8 岁前,男孩在 9 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我们称之为性早熟。女生首先出现乳房发育,紧接着是阴毛和腋毛的萌出,最后是月经来潮;男生睾丸悄悄长大,紧接着萌出阴毛,声音也发生了变化,出现喉结,最后是遗精的发生。
性早熟孩子,通常身高可能远超同龄人,但是此时骨龄也远大于实际年龄,其实是消耗了骨龄提早完成生长进程,导致成年终身高受损。此外,长期服用含有性激素的食品或偷吃避孕药,也会导致身高增长加速,骨骺闭合提前。
(4)伴青春期发育延迟:
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是指女孩>14 周岁,男性>15 周岁尚无第二性征出现(如男性睾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或女孩 18 周岁仍无月经初潮。
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老百姓俗称“晚长”,通常身高比同龄儿童矮小,检查骨龄也偏小,并且父母通常也有“晚长”的家族史。如果孩子身高达到高身材标准(>+2SD),却青春期发育延迟,骨龄也没有超前,这种情况通常意味着疾病状态。
(5)伴智力低下或行为异常:
高身材如果伴有智力低下,如我们上述提到的“案例二”,则通常意味着病理状态,比如某些遗传综合征。
如果父母不高,孩子明显高身材,智力正常偏低,经常有争强好胜、挑斗攻击行为,性情较一般孩子刚暴,这种情况多见于 XYY 综合征男孩。
四高身材的病因包括哪些?
高身材儿童通常找小儿内分泌医生咨询,这是因为高身材通常跟内分泌系统有关系。整体来说,高身材最常见于家族性高身材(遗传性,父母也高),其次见于性早熟和生长激素(GH)分泌过多,其他遗传性疾病少见。常见病因包括以下三类:
(1)内分泌异常:垂体性 GH 分泌过多、性早熟、未治疗的甲亢、男性化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芳香化酶缺乏症、雌激素受体缺陷症以及由糖尿病母亲娩出的婴儿。
(2)非内分泌病因:神经纤维瘤、脑性巨人症、马凡综合征、同型胱氨酸尿症、Beckwith-Wiedemann 综合征、Marshall 综合征、Weaver 综合征、XYY 及 XXY 综合征等。
(3)正常变异:体质性或特发性超长。
图:高身材常见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图:高身材相关的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五高身材如何评估?
高身材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一看「诊断标准」:
身材超过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 2 个标准差之上(或 97 百分位以上)。
二看「父母身高」:
如果父母身高都高,那么孩子身高也会偏高。可以通过计算父母给孩子的「遗传靶身高」所在的曲线,如果和孩子目前的身高接近[即,实际身高 SDS 减去靶身高 SDS<1.5。
举例:案例 1 中,孩子实际身高 SD 为 3(即正 3 标准差的曲线上,后面依次类推),遗传靶身高 SD 为 2,二者相减为 1,小于 1.5。],则可能是家族性高身材。如果父母不高,孩子身高却很高,则通常有问题。
三看「生长速度」:
如果生长速度均一,则生长速度正常;如果非青春期生长速度加快,则通常意味疾病状态,需要检查性激素轴、肾上腺激素轴、生长激素轴及甲状腺激素轴等。
这种情况多见于,真性或假性性早熟、巨人症(生长激素瘤)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多症等。
四看「第二性征」:
合适的性发育,但是伴有生长速度增快,这种情况多见于生长激素轴异常或未治疗的甲亢。如果伴有性发育提前,骨龄超前,则多见于性早熟,包括中枢性性早熟、周围性性早熟和雌激素食品或药物暴露等。如果伴有性发育落后,见于低促性腺激素性发育低下和 Klinefelter 综合征等。
五看「外观与智力」:
如果双亲身材不高,需要测量指尖距、坐高、上部量及下部量比例,观察外貌特征(特殊面容),咖啡牛奶色斑,测量智力水平。
如果身材比例匀称,通常见于脑性巨人症、神经纤维瘤和雌激素缺乏或不敏感等。如果身材比例异常,肢体比较长,见于胱氨酸尿症、马凡综合征(俗称“蜘蛛人”,手脚很长,指尖距长)、Y 染色体异常(47XYY 等)和性发育不全等。如果伴有咖啡牛奶色斑,腋窝雀斑等,可见于神经纤维瘤病;如果婴儿期即超长,伴有巨舌、脐疝和巨体等,生化有低血糖、高胰岛素,则需要考虑 Beckwith-Wiedemann 综合征。
孩子这种长的高,可不是好事,尤其还有手指细长等问题
六看「生长曲线」:
具体举例如下:
图 A:体质性高身材或家族性高身材,生长曲线与正常儿曲线相平行,与父母给的遗传靶身高曲线相一致。
图 B:如巨人症,生长速度较正常儿快,且骨骺闭合延迟,最终超长。
图 C:中枢性性早熟或外周性性早熟(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身高增长加速,骨骺提早闭合,最终达到遗传靶身高(实线曲线),或低于遗传靶身高(虚线曲线)
图 D:雌激素受体缺乏,青春期前曲线与正常儿平行,青春期后仍持续生长,甚至有 30 多岁仍能持续生长。
图:中文版高身材诊治流程
图:英文版高身材诊治流程
- 参考文献 -
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2017) 176, R339–R353
Current Pediatric Reviews, 2019, 15, 10-21
《小儿内分泌学》(第 2 版,颜纯,王慕逖)
《现代儿科内分泌学:基础与临床》(主编:曾畿生,王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