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影派(39)】飞 虎:留住许村记忆
千年古镇歙县许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源于东汉的传统古村落,廊桥、牌坊、祠堂、古桥……无处不让你流连忘返、美不胜收。去高阳桥坐坐,听观音菩萨舍己为人镇蛟龙的传说故事;去大观亭边小憩,听风铃叮叮当当诉说许村千年的历史;去五马坊下走走,了解“多索一分一厘是祸国殃民,少一冤一枉乃为官正道”对联的来历;去徽州族权的象征---许村的祠堂看看,探索“忠、孝、礼、义”在许村的祠堂里有怎样的诠释;去箬岭隋唐古道探幽,感受千年官道带给你的震撼……
“从拿起相机学摄影开始,许村一直是我孜孜不倦的拍摄地,高阳桥、大观亭、五马坊、大邦伯第……千年古镇的古建筑群让我目不暇接,而在我逐步深入许村这个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景观多彩的徽州古村落后,越来越多的记忆符号走进了我的拍摄……”飞虎告诉记者,许村有太多的记忆会留于后人,而作为一个摄影人他觉得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拍摄记录这些许村遗迹,许村记忆于平凡处见璀璨,在瞬间里诠释永恒。
偶然信步到许村村后的河边,看到一些堆积的废弃生活用品,在如水时光的洗刷后向我们倾诉许村曾经的过往。
十年前拍摄的大礼堂至今未变,五角星下曾经的大红标语依然清晰可见。
2010年7家住五马坊边的许村端午锦的制作传人下河回来。端午锦就是用丝线绸缎缝制的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等,孩子佩戴端午锦有辟邪驱瘟之用,在去年的中国艺术乡村-许村摄影季活动中,许村端午锦作为打卡许村八大景后的奖品让人赞叹不已。
说起许村祠堂人们津津乐道的都是现存的规模宏大的敦本堂、敦睦堂等祠堂,但是还有一座人们常会忽视的但许村许氏人决不会忘记的祖祠,那就是许村的“世科第”,也是许村老百姓俗称的“老屋堂”,是歙北许氏唯一的起祖古老祠堂,是许氏东西支的共祖遗址。
高耸的马头墙下许村号称豆腐西施的大娘在晒着太阳。做了一辈子豆腐现在也该歇歇了,墙边靠着的大刀那是许村的招牌符号,而当大娘和大刀组合在一个画面里时,我感到的是许村的文化气息。
许村舞大刀民俗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传说斩长脚妖的,有传说纪念唐代忠义公许永的…….总之许村民众相信大刀一出,吉祥如意。
土地庙是许村人千百年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所在,从三块石头垒起的小土地庙到富丽堂皇的大土地庙,它们被许村人默默地供奉了许多年,而今大都已经破落不堪了。
许村村口这两座牌坊看似普通实则不凡,前面这座薇省坊为明嘉靖年间刚直不阿为民请命而遭罢官的许琯而建,后面那座是许村唯一不是为许氏而建立的牌坊,那是明崇祯年间为出世三天的汪德章点为中国历史上最小的典翰而建的牌坊。
许村沙塍富资河边许氏的祖墓石碑不知为何如今沦落成了槌衣石,石碑上书大邦伯第,墓碑的主人当年也算是出身许氏名门了。
许村跳石的树丛中徽宅的残垣断壁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老宅是曾经的住所,也是一个家族乃至村落的记忆。
许村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许村大西坑86 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谢根水身体欠佳,但是经常捧着当年的照片向后生们讲述战场上那惊心动魄的故事。
许村的婆婆、柬埔寨的媳妇、混血的孙女,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中外联姻的家庭多了几分乐趣。
相濡以沫的许村老人十指相扣的合影让我感悟了什么叫恩爱到白头,堂前悬挂的几代祖先的遗容仿佛都是这对老人幸福的见证者。
隋唐古道中段的茶坦村村民每年都自发举办接请汪公菩萨祈福消灾的活动,茶坦接汪公所有费用皆由村民自筹或者亲朋好友捐助,抬轿的也是茶坦本村的壮年劳力,中午就餐的菜蔬也是各家各户捐助的。
许村塔山的老理发店条件简陋,但是价格公道、服务热情,聋哑理发师的爱人身体不好,村里这几年一直在帮他们脱贫解困。
老鞋匠每天风雨无阻在高阳桥边的屋檐下摆摊,一双双破损的旧鞋在他手里获得了新生,也延续了许村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许村舞龙分三个种类,有板凳龙、草龙、布龙,舞龙活动一般在中秋、元宵等节日举行,为了传承这一民俗,许村长辈带着孩子们在大观亭前演练,他们都是龙的传人!
许村人爱吃传统美食-石头粿,尽管炭炉与时俱进改成了电饼铛,许村居民对石头粿的热情依旧高涨。
许村有一道佳肴叫火腿豆腐片炒辣椒,其中的豆腐片松软爽口、食之不忘,这对老夫妻制作的豆腐片堪称许村一绝,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每天都是供不应求。
许村的乡居依然徽味十足,徽派建筑庄重大方,居民的生活起居还保留着徽州人传统的方式。
许氏宗祠的一些挂匾和挂祖容的仪式也非常隆重,近年来影响最大的就是惇睦堂挂匾、挂祖容和敦义堂挂祖容活动,不仅有全国各地宗亲的参加,还吸引了大批的徽文化研究者和摄影爱好者光临。
许村村落的选址很讲究水口,水口林更有藏风聚气一说,水口林的树根处镶嵌着类似佛龛的的构件,这在徽州所有的水口林树木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许村的斗鸡寓意“大鸡(吉)大利”,老夫妻执着一辈子制作各种纸扎,尤其以斗鸡、大刀等见长,老夫妻两人表演的斗鸡配合默契、惟妙惟肖。
许村的一座座古桥,凝聚了太多的许村故事,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许村人走出大山勇闯天涯,或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或落叶归根、归隐于乡野。每年梅雨季节的山洪暴发,古桥都用山一样的脊梁对抗洪水的咆哮,有了桥两岸就成了通途,有了桥许村人就有了归乡的路!
许姓理所当然地位居许村姓氏之首,许氏人口占了许村总人口的多数,许村另外还有程、江、姚、张、汪等姓氏,许村各姓氏的祖祠也基本上是明清以后建立的。许氏和其他姓氏之间和睦相处共同促进许村的繁荣,许村现存的姓氏祖祠除了许氏还有程氏、江氏、姚氏、陈氏、宋氏、何氏祖祠。
点评:
飞虎,就是文中的摄影人汪晓徽,十余年如一日地拍摄许村,把镜头对准许村的古建筑,对准许村的人文历史。在晓徽的镜头里,这里的人物是那么地鲜活,建筑是那么地灵动。我作为一个许村人,都没法做到十年如一日如此关注家乡,但汪晓徽做到了,而且做到极致。喜欢摄影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某一个主题拍久了,就想换题材尝鲜。我曾经问他,你怎么对许村这么感兴趣?这些年来保持长期的拍摄?他的回答很单纯:“就是喜欢,喜欢许村”。也正是因为这份喜欢,让他十余年以来一直执着于拍摄许村,并在他的作品中力求深入极致和追求完美。不断深入地拍摄许村,拍久了,其实身份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摄影人了,而是成了一个人文许村的研究者,一个魅力许村的传播者,一个诗画许村的分享者。我所熟知的摄影人汪晓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对拍摄许村执着专注的人!(许琦)
汪晓徽简介
汪晓徽,歙县税务局干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期关注拍摄徽州古城的民俗人文,作品被《中国摄影》杂志、中国摄影报 2018“中国摄影地北京国际摄影展”、黄山市首届摄影艺术作品展等收录发表。
策划:南飞摄影工作室
文案:樊成柱
制作:燕南飞
征集邮箱:hsrbfcz@163.com
联系方式:15955592199
(微信同步)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