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徽派古建 创新融合发展】一城文脉焕生机

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
2024-09-08

黄山市是徽文化发源地和核心传承地,是一座没有屋顶的博物馆。目前,全市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2个历史文化名城、24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2个历史文化街区、310个中国传统村落、4072处历史建筑、8032处不可移动文物、643处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了传承徽州优秀传统文化最综合、最完整、最系统的载体。


来源:黄山文旅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近年来,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加强历史文化全域保护传承,积极探索徽派古建筑保护利用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等方面,立足于坚持保护第一、可持续利用原则,匠心守护徽风皖韵,着力打造徽派古建筑保护利用黄山样板,让千年文脉在黄山大地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徽风擘画马头墙




为传承和弘扬徽州优秀传统文化,黄山市出台《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黄山市古村落保护办法》《黄山市徽州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办法》《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暂行办法》。立足徽派古建筑历史文化地位和品牌影响力,加快构建徽派古建产业链,打造古建营造、古建修缮、古建构件配件、文创装饰产品四个产业板块,培育古建工匠,促进徽派古建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

目前,全市从事仿古建筑营造、古建修缮保护利用、古建构件配件、文创装饰产品等产业链企业254家;6项古建类项目入选非遗名录,其中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徽州三雕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黟县彩绘壁画、徽州古建砖瓦制作技艺、徽州墙头画、深渡打土墙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徽州三雕拥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5人,其他古建类项目拥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9人;全市有徽派古建技艺工1.4万余人,346人获评“徽州古建工匠”;5家企业被认定为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遗传承基地。

来源:新华社

今年1—11月,全市徽派古建产业产值达26.01亿元,同比增长57.9%,较2021年全年增长103.2%。作为徽州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徽派建筑已辐射至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走出山门、走出国门,精彩亮相德国法兰克福、白俄罗斯明斯克等地。

皖韵跃动古村落




黄山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有力促进传统村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组织编制《黄山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黄山市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利用示范市总体规划》及271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制定《徽派传统村落保护标准》《村落徽州徽派民居建设技术导则》《传统村落建设正负面清单》等地方标准。注重“山水城镇村”整体特色风貌保护,立足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历史风貌、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环境,推行“针灸式”改造,以最小干预维护村庄肌理,实施古村落生态修复、古建筑单体保护等项目,保护徽州文脉、保留村庄肌理、保住乡土特色。

本报资料图

黄山利用传统村落金字招牌,创新推出“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传统建筑和传统民居活化利用,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新路子。已发展“卖花渔村”“梦里祖源”“绿野仙踪西溪南”等特色“微景区”150个,打造塔川书院、西街一号等一批精品民宿以及休宁祖源、徽州区西溪南等一批民宿集群。乡村旅游覆盖全市八成以上传统村落。全市各类民宿已发展到3200余家,年接待游客330万人次,综合效益达65亿元,成为全国首批9个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之一。

来源:新华社


目前,全市有中国传统村落310个,占全国传统村落总量的3.8%,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其中歙县以167个在全国县城位列第一;现有省级传统村落476个,占全省传统村落总量的58.9%。2020年,黄山市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成为首批全国10个示范市之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和集中连片利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创了崭新局面。

文脉焕新精气神




黄山市属原古徽州,文风昌盛、人文荟萃,素有“东南邹鲁”“文物之海”之美誉。深厚的徽州历史文化和数量众多的徽派古建筑,记载了巨量的历代社会文化科技信息,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社会和历史内涵。

来源:朱光明

全市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6个、历史文化街区12片。其中,国家级名城2个、名镇3个、名村16个。已普查认定公布历史建筑4072处。全市有中国传统村落31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7处,不可移动文物8032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后制定《屯溪老街保护条例》《歙县徽州古城保护条例》《歙县徽州古城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定》《黟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度。全市公布的历史建筑均完成挂牌、测绘和建档,构建形成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同时,黄山市尊重原街巷肌理和空间尺度,不断完善街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改善街区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充分挖掘街区历史文化,通过展示及制作工艺产品等传承非遗,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并吸引老字号回归,焕发街区活力。

来源:汪洪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建立市级徽派建筑数据库。其中,“名镇名村”模块录入26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资料;“徽派建筑”模块8963处建筑(含4052处历史建筑)基本信息等资料。同时对保护对象进行空间再造和功能转换,融合新业态培育新功能,实现城市环境与文化旅游等功能品质的综合提升。古城年货节、国际乡村摄影大展、非遗夜市等主题活动,保留传统建筑原本风貌并引入老字号传统商业、创意工坊、文化展示、零售商业等业态,利用保护建筑作为博物馆、陈列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在黄山比比皆是,创新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复兴。

当下的黄山
正在传承与保护、
转化与发展中
沿着和谐相宜、互促共生的
广阔道路奋力前进!


记者:许晟

新闻投稿邮箱:hszxbjb@163.com

编辑:胡晓苗  二审:王翠竹  终审:金一梅

推荐阅读

【徽周刊】一把手,这周在干啥?

明日开幕!计划签约项目16个!

拟遴选人员名单公示!

最新消息!黄山还要下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