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渔亭镇位于黟县、休宁、祁门三县交界处,是黟县南大门,距离县城13公里,距离世界著名风景区——黄山仅40公里,离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仅10余公里,慈张公路、皖赣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行走在冬日的渔亭镇,水杉正红,乡村和美,既能领略到田园村舍与最美风景道交织的自然之美,又能感受到特色节点与创意街区所展现的乡村之韵。
节点打造
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渔亭镇积极践行镇景村融合发展理念,通过精心规划和打造,一个个美丽节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在汪村村口,一个别致的口袋公园引人注目。公园虽小,却“五脏俱全”,融合健身器材、秋千、天幕休憩区等多元休闲功能于一体,成为村民放松身心、说话聊天的好去处。“这两年村里通过环境整治,将田园风光和公园建设完美结合,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提升了。”汪村村民章立敏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与村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村民们更加向往精神文化的滋养与居住环境的优化。基于此,汪村村立足实际,巧妙利用有限空间,于细微之处展现乡村之美。
在渔亭高速口,一座以“大黟山”为主题的大型雕塑巍然矗立,成为渔亭镇的标志性建筑。沿着风景道前行,特色园区、多彩石门、诗意栈岭等系列创意节点依次呈现,每一处都充满了匠心独运的设计。
渔亭镇还注重人文元素的融入。在1981复古艺术街区现场,工人正紧锣密鼓地施工。红绿配色的外立面与20世纪80年代风格的墙绘瞬间将人拉进了记忆深处。“我们以皖赣铁路渔亭火车站1981年的历史节点和时代风貌为原型,高标准推进渔亭文旅融合主题特色小镇的建设。希望通过这项工程,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年代感和文化氛围。”渔亭镇副镇长洪骏川说。
稻米飘香
特色产业拓振兴新路径
汪村香米是渔亭镇的明星农产品。近年来,汪村村党支部牢牢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引擎,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着力点和切入点,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符合汪村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围绕盛产稻米的资源禀赋,汪村村两委积极动员村中农户全面流转土地,完成643亩水田100%流转,实现了“整村一块田”的经营模式。此后,汪村通过成立强村公司、支部领办合作社,开辟“强村公司+合作社+企业+农户”运营模式,大力发展“黟方田”系列香米,目前已基本形成规模化、机械化、市场化的全产业链。
走进汪村村的碾米加工厂,机器轰鸣声中,稻谷被送入机器内,经过入仓、脱壳、过筛、装袋等一系列工序后,变成了晶莹剔透的香米。这些香米色泽度高、质细而圆润,蒸后油亮生色、软硬适中、爽滑可口,深受市场青睐。
“我们的汪村香米不仅品质好,而且口感极佳。”汪村村党支部书记黄卫果介绍道。汪村积极对接各大商超、农家乐、企事业单位等销售渠道,发展电商线上销售平台,寻求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如今,汪村香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的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旅居体验
到渔亭就得“停”一下
随着近年来旅游观念的转变和乡村旅游的兴起,渔亭镇紧跟旅居乡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入城主轴线、桃花源长廊沿线星罗棋布的村庄和民宿为依托,盘活闲置农房、整合山水林茶等特色资源,引导当地农民吃上旅游饭。
在渔亭镇团结村下坦组,有一座名为“桂花小院”的民宿。它的主人是70多岁的李阿姨。李阿姨从县城回到老家,将老房子翻新改造,并以“村房短住”的形式吸引了城市旅居客。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体验一下乡间生活的温馨与宁静,还可以品尝到现采的农家菜和特色食品 。
而在不远处的长亭渔歌民宿里,90后民宿主理人汪珑则用他的热情和创意为游客们打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田园居所——带游客下河玩水摸鱼,体验非遗文化渔亭糕制作……这些乡村生活体验让游客们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
“渔亭渔亭,到渔亭就得停一下。”洪骏川说,“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可以收获山野里的自在,可以成为城市人群休憩停驻的第二家乡。”如今的渔亭镇,已成为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每逢节假日和周末,来自各地的游客涌入渔亭镇,他们或在田间地头采摘果蔬,或在民宿品尝农家美食,或在山间小道上漫步赏景……市民和游客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