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影像叩响城市记忆,2018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召集中!

即将到来的6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档案日。去年,我们第一次举办了以“推动依法收集,传承光影记忆”为主题的国际档案日系列庆祝活动,多角度呈现了电影档案工作的创新与成就。你是不是还记忆犹新呢?(戳图回顾)





如果去年错过了,是很遗憾。不过没关系,今年的国际档案日,我们为您准备了全新的惊喜~!




作为现代人主要的栖居之所,城市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却又习惯性忽略的存在。城市和人一样具有完整的生命记忆,记忆赋予城市以灵魂。刘易斯·芒福德曾经阐释过城市、文化、记忆三者的关系,他认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人类创造的记忆的器官。我们如何保存下这些城市记忆?用文字、用方言?用特色美食或是标志建筑?有学者说:城市记忆作为文化记忆的一个维度,具有民族同一性建构和集体身份认同的功能。唤醒城市记忆的方式之一,便是将文字与影像两种媒介进行有效融合。


上图:上世纪60年代的青岛老城区,

浙江路天主教堂是此处最高的建筑。

下图:2014年的青岛老城区,

远处的海岸线上耸立着座座高楼。

图片来自:bbs.focus.cn/qd


2002 年,黄海之滨的花园城市青岛在中国率先提出“城市记忆工程”,通过摄像、照相等技术手段,全面记录 21 世纪初期青岛的城市面貌,并对即将开工建设项目的原貌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基于丰富的馆藏资源,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档案人也从去年年底开始了“诗性青岛”的档案专题编研项目。


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时报》上

有关《劫后桃花》放映的内容

图片来自:http://sjb.qlwb.com.cn



或许很多人都不了解,青岛与中国电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她是中国最早引入电影的城市之一;青岛水兵俱乐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商业电影放映场所。洪深、孙瑜、崔嵬等早期电影人曾在青岛生活过多年;青岛也是《劫后桃花》《同仇》《浪淘沙》《风云儿女》等影史著名作品的取景地,胡蝶、王莹、王人美、金焰等电影明星都踏上过青岛的土地……来到新时代,青岛更加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致力于打造一个世界级影视文化高地。2017年,青岛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我国首个“电影之都”。


图片来自:新华社


翻看馆藏,我们找到了不少拍摄于上世纪30-40年代,与青岛有关的新闻纪录片和故事片。透过这些影像记录,我们得以在今天看到近一个世纪前青岛的生动影像——


《青岛-中国的花园都市》截图-海滨浴场


《青岛-中国的花园都市》截图-青岛啤酒厂


“东方小瑞士”的都市景观协调成熟、海滨浴场嬉戏的青年活泼健美、啤酒厂的自动生产流水线相当先进、白衣飘飘的海军将士英勇整齐,甚至连水族馆里的海豹都成为“城市代表”进入了摄影师的镜头。


《青岛巡礼》截图-先进消防车演示


《青岛巡礼》截图-青岛圣功女子中学运动员代表


《青岛-中国的花园都市》截图-青岛水族馆里的萌萌哒小海豹


馆藏的文图资料更是丰富:取景于青岛的老电影文图档案、青岛老影院的今夕对比、与青岛息息相关的影人的幕后秘辛……


《浪淘沙》(1936)剧照


2018年6月9日,恰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中国电影资料馆也将承办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的聚焦单元和电影市场的部分展览工作。天时地利人和,今年我们以“用影像叩响城市记忆”为题组织了国际档案日系列庆祝活动,特别设置“电影之都:诗性青岛”数字化档案展,放映珍贵胶片版新闻纪录片《青岛巡礼》、《青岛-中国的花园都市》、《中国新闻华北版12号-胜利后的青岛风光》及在青岛取景的先锋作品《浪淘沙》(1936),生动展示青岛与电影的历史情缘。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在6月9日参加活动,一同见证电影档案人的工作成果和电影档案的无限魅力。


《浪淘沙》(1936)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浪淘沙》这部影片在当时是特别具有实验性的、突破性的、超前的艺术佳作。作为中国早期黑色电影,它集中了许多市民电影的经典元素:家庭伦理、男女私通、暴力凶杀,讲述了一个“命运的轮盘不断旋转,没有人能逃离宿命的枷锁”的故事。导演吴永刚大胆借鉴了20世纪20、30年代欧洲先锋派的技巧,颠覆了在传统文化笼罩下生成的传统审美心理创作出本片,在中国电影史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重温《浪淘沙》,我们可以说它的艺术价值甚至不输于德国著名导演埃立克·冯·斯特劳亨(Erich Von Stroheim)的《贪婪》(Greed,1924)这样的影史经典。


特别放映已在“淘票票”APP开票,搜索“浪淘沙”即可购票。


咳咳,以为到这里就完了吗?

 

还记得去年档案日现场播放的小短片最后一幕的约定吗?



当然,今年我们将继续举办资料馆开放日!不过这次我们要开放的是堪称“最神秘电影宝库”的西安电影资料库。据说,许多资料馆北京分舵的员工都未曾有机会到访哦~



西安电影资料库坐落在西安临潼骊山脚下,毗邻华清池和秦始皇陵,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专业库房,负责影片素材(包括画原底、画翻正,片头、片尾、唱词各类字幕原底,片头、片尾衬底,光号卡等)的保存、保护、提供利用,并保存有国内仅有的一条胶片洗印、配光、复制流水线,可谓是电影界的“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这里还有一群可爱的电影人,他们对待电影胶片,就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爱护。






参观时间:6月8日(周五) 下午

参观安排:库区风貌、素材库房、洗印车间、胶片放映室…

参加开放日活动,您还可以亲自体验素材鉴定、胶片放映、裹上棉大衣下库房(冻到冷兮兮)等日常档案工作。

我们将安排工作人员和车辆在西安市内定点接送,如您从外地抵达,需自行负责往来交通。


西安电影资料库探秘团就要发车,快来留言报名吧!讲述您与电影、与资料馆的故事,分享您的职业背景,可增加入选几率!一旦确定您的申请,我们将回复要求您补充完整身份信息,用作现场确认凭证。未获邀的朋友请勿自行前往,国家档案重地,恕不临时接待哦。




资料补充~!

你知道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吗?全世界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国际日需要庆祝,是什么令“国际档案日”独特而必要?


公众往往对于档案的印象是模糊的:他们时常会将档案馆与图书馆混淆,认为档案是仅供内部使用的保密资料,档案文献只是历史学家们所关注的范畴。这些对档案工作的“偏见”,会对那些手中握有对档案机构人力和财力支配权的管理者和行政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扭转并纠正外界对档案部门的误读,设立“国际档案日”就愈发重要且必要。


1948年6月9-11日,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专家会议,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2007年,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60周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月定为“国际档案日”(International Archives Day,简称:IAD)。2018年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是“档案:社会治理、记忆和遗产”(Archives: Governance, Memory and Heritage)。






-END-

栏目编辑 |  徐晓雯  责任编辑 | 汪忆岚

扫码关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官方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联盟影讯、活动预告、购票渠道等相关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