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能出游的日子,跟着镜头数一数汕头中山公园的雕塑

maker+ 名家志 2024-04-11


解读汕头中山公园雕塑


特殊时期不出门,宅家的正确方式就是“云”游,跟着镜头逛逛有92年历史的汕头中山公园。


此前,我们整合策编了汕头中山公园的系列专题(假山商埠图),每一篇推文都值得点开,细细品读。


今天,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姊妹篇——中山公园的雕塑解读。


如果说牌楼、假山、九曲桥是该园的建园标配,那么园里的汇集西式和中式、写实或抽象、有人物,有动物、有铜制品有混合结构的众多雕塑便是点缀。


更值得翻阅的是,自中山公园创建起,园里主雕塑的更迭,更是反映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城市印记。


| 雕塑档案

雕塑总数:13组

现存雕塑:8组

代表雕塑:孙中山立像

最早雕塑:喷水池之自由女神( 1926年立)

冷知识:“迎春仙子”俗称“一身人”。



盖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

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

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


——梁思成 《中国雕塑史》




主雕塑的更迭

自由神  工农兵  孙中山半身像  孙中山立像


1926年



规划设计“自由女神”塑像

1956年



竖立工农兵塑像

1980年



改立孙中山半身塑像

1988年



改立孙中山先生立像


自由女神


1928年刚刚开放的中山公园,规划为一座中西合璧的大型人工园林。


公园的中央大道上,现汕头中山公园孙中山先生塑像的位置,以前原是一个喷水池,而喷水池平台的上方屹立着一座“自由女神”,正是中西结合造园理念的真实写照。


公园筹委会认为工艺粗糙,面目不肖而重建,后废弃。


△ 自由女神雕像和喷水池(1928年摄)


工农兵


1956年,由张学武先生创作的《工农兵》雕像矗立于汕头中山公园的中央大道上。


雕塑生动地刻画着农、兵、工三位人物形象:左侧是位女农民,胸前怀抱着一捆沉甸甸的麦穗,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中间是战士,双手紧握着冲锋枪,象征着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

△ 工农兵雕像


右侧是左手高举指向远方的工人,象征着紧跟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走向更加光明更加伟大的新时代。


三人挺胸抬头,目视远方,形神俱备。


在当时奋进的岁月里激励了无数年轻的心,也承载了几代“老汕头”难忘的回忆。该雕塑于1980年被砸毁。

△ 游客在工农兵雕像前留影(1970年 王瑞忠 摄)


孙中山半身像


1980年,园区改立《孙中山半身像》。


这件雕塑出自潮汕籍老画家张学武(1911年-2001年)先生之手。


张学武先生是广东省惠来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的潮汕籍老画家之一。


1929年考入上海美专西洋画科,师从刘海粟、徐悲鸿、谢海燕、潘玉良、张弦、张辰伯等,主攻西画,兼修国画,1934年升入上海美专雕塑系研究生班,专攻雕塑。


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家乡潮汕,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擅长油画、雕塑,兼攻国画,其所塑《工农兵》、《孙中山半身像》曾矗立于汕头中山公园,成为地标式城市雕塑;其所作国画,笔墨苍润秀劲,格调清雅。

△ 孙中山半身雕塑


孙中山立像


1988年11月,园区进行改造期间,改立广州尹积昌先生创作的《孙中山》全身铜像,即现在所见到的孙中山立像。


雕塑由广州雕塑院伊积昌创作,由汕头市鮀岛建筑公司赠建。基座高3米,塑像高2.3米。

△ 孙中山立像


塑像中的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山服,手叉腰间,右手执杖,同时右腿稍稍向前,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远方,一直被世人铭记。


尹积昌(1923年-1998年)1943年毕业于广东省立艺专。曾任教于南国动画艺术学院。

△ 雕像碑文


历任广州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广州雕塑工作室主任、艺术指导、一级美术师、广州城市雕塑领导小组成员及其艺委会副主任,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有《广州起义纪念碑》、《五羊石像》、《孙中山纪念铜像》获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




消失的雕塑

宋少东先烈纪念像


宋少东先烈纪念像

据史料记载,中山公园正门西侧,现馆花宫门前大舞台原有一座石雕塑像,名“宋少东先烈纪念像”。不过,该石雕像毁于上世纪50年代,现已不复存在。


宋少东为辛亥革命志士,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事业,曾参加广州起义。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广东治河委员会潮梅分会委员。


后长年居住于汕头市,民国二十年(1931)在汕病逝。宋少东是国民党元老,为官清廉,晚年更是家境清贫。


1932年6月25日,筹建中山公园委员会第42次执委大会上,时任汕头市长翟俊千提议,在中山公园择地为宋少东先生建纪念亭,后最终建成纪念石像。


△ 宋少东先烈纪念像 朱奕毅 提供


落成的石像立于基盾之上,基盾四面分别刻有名人题词。正面“烈士宋少东先生纪念像”几字是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


其他几面的题词还有:历任中国国民党党务部长及广东省政务厅长、时任民国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的陈树人,其题写的内容为“功在党国”;

△ 《宋少东先烈纪念像》基座(现存于忠烈祠内)陈树人 题


曾任国民政府侨委常委及汕头市市长的张永福题写的是“正气浩然”;


还有时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孙科的题词,其内容为:“翳维先生,革命先进。翊賛宏规,勋名遽震。日月重光,天心助顺。不治家产,躬操清竣。百粤人士,前贤追忆,立像仰瞻。芳型永式,艰巨纷乘,后起努力,共卫神州,巩固无抗。”。


石像基座刻有陈筹先生《石像记》近600字的碑文。(谢雪影《汕头指南》1934年版)


宋少东先生纪念石像据说是由揭阳籍石雕艺人黄立坤所作。黄立坤家世代石匠,天资聪颖的他10岁从师学艺,15岁便能独自承揽石雕工件。


所雕人物形神兼备,称誉业界。宋少东石像用油苏幼石为材料,所刻人物栩栩如生,堪称精品。




“门上”的雕塑

月兔


月兔


1982年至1987年,政府拨款先后扩建中山桥、月眉桥。


与此同时,月眉桥原先的铁栏杆门也进行了改建,门楼两侧顶部各有十只白兔朝向中间篆书的“月眉”二字。

△ 月眉门旧影(1983年)

△ 月眉门现貌


月眉桥上雕刻兔子形态南北向对称,呈蹲伏、跳跃等状态,均长耳,尾巴造型各异。月眉桥门上雕塑为何色篙设计。


其捧月的生动形象,月眉门也因此被通俗地称为“白兔门”。


△ 月兔雕塑




下凡的仙女

迎春仙子  天女散花  吹箫引凤


迎春仙子


在汕头,金新路的“崛起”雕像被俗称为“三身人”,红领巾路的“一分钱"雕像俗称“二身人”。


在中山公园,迎春路和月眉路交界的这座“迎春仙子”雕像则被俗称“一身人”。


“迎春仙子”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钟鸣先生所作。


陈钟鸣是潮州枫溪人,生前创作“金陵十二钗”和“绣”瓷雕获全国陶瓷艺术展评一等奖。


作品“金陵十二钗”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母与子”被广东省民间工艺馆收藏。


“迎春仙子”是其仿制由四川美院原院长叶毓山先生创作的位于重庆长江大桥桥头雕塑《春》的作品。

△ 迎春仙子


天女散花、吹箫引凤


1986年开馆的“馆花宫”,位于公园的西南面,是由张慕韩先生采用我国古代庭园的形制所设计,栏杆迂回逶迤,连庭接院。


园内有亭,亭畔有池,园内喷水池中“天女散花”、“吹箫引凤”雕塑各一座,栩栩如生。


“天女散花”坐落于玩花池中央,“吹箫引凤”坐落于玩月池中央,二者相对而立。为钢筋水泥结构,外刷乳胶漆,“天女散花”、“吹箫引凤”分别由谭存、吴智强创作。

△ 天女散花

△ 吹箫引凤




和美圆满

飞鸽  月亮圆  天伦


飞鸽

中山公园陈列馆位于园内北面,创建于1956年,三层高,建筑面积1292平方米,始作“汕头地区农业展览馆”。


“文革”期间,成为“汕头市治安指挥部”、“汕头市民兵指挥部”。


1978年后,成为汕头地区文联、汕头地区社科联办公处,再后来,成为汕头市博物馆。2017年6月修缮前,“危楼勿进”。

△ 飞鸽(右)


中山公园陈列馆由王祖堃设计,王祖堃是浙江加善人,汕头市建筑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总建筑师。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8年来汕,长期在城建规划设计部门工作。


主要设计工程有汕头赤窖电厂、中山公园陈列馆、梅州市梅县区华侨大厦等。


现位于入口两侧绿地中央的“飞鸽”雕塑,原本安置于老博物馆屋顶两侧,后来拆下在原址改为圆顶琉璃瓦。

△ 飞鸽(左)


月亮园


位于“绳芝亭”一侧的雕塑“月亮园”为钢筋水泥结构,表层为乳胶漆。陈钟鸣先生是该雕塑的主创人员,其助手吴维潮参与制作。


其原型是一位孩童坐在母亲腿上,母亲用手向孩子比划月亮的形状。


雕塑表情慈祥闪耀着母性光辉,同时“比划月亮”的动作呼应月眉门的“月兔”。

△ 月亮圆


天伦


同样展示“家庭教育”意义的雕塑“天伦”,同为钢筋水泥结构,外刷乳胶漆,是吴维潮先生创作的作品。


“天伦”的造型似圆,象征轮回圆满,给人温馨之感。原型的一对夫妻将孩童托起,像是托起他们心中的未来。

△ 天伦



静美无言,艺术有声。雕塑往往反映着城市文化的集成和升华,自古多与园林相伴而存。


作为中山公园建设的组成部分,园内雕塑作品十余件,分散至公园各区域,错落摆放,整体雕塑风格多“闲适、温馨”。


许多雕塑彰显着本土文化,突出表现潮汕传统文化和潮汕民俗风情,对塑造公园文化及反映城市发展阶段各个形象有着重要作用。


这座被誉为我国四大人工园之一的中山公园,至今扬名海内外。而这些与公园相伴共存的雕像,与公园历经岁月洗礼,依旧无声地焕发着它们的个性和魅力。

△ 大跃进时期中山公园展览馆前雕塑《飞跃》  韩志光1958年摄





中山公园地址 _ 汕头市金平区月眉路5号




顾问 | ADVISER

林任强

总策编 | CREATOR

郑仲标

文稿 | WRITER

李嫚玉

摄影 | PHOTOGRAPHY

翁志雄  吴钊全  晓游

图片 | PICTURE

中山公园管理处

朱奕毅

王瑞忠

书法 | CALLIGRAPHY

吴著明

编辑 | EDITOR

马己芬



你可能还想查阅:






声明:凡转载名家志原创文章,请开头标注完整来源和文末附上以下二维码;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未经授权转载,统统关小黑屋啦。


Copyringt ©名家策划管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