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每一位酷爱艺术的人
这些年
我们策编过的刊物超300期
专访过的人物超300位
与这些艺术家、企业家、建筑师对话的场景
多年过去了
依然历历在目、意犹未尽
纸媒式微
我们便把这些访谈全新策编至《名家志》
期望获得更多有心人的共赏
近期
我们将陆续推出
专访过的人物集结版
无需在消息列表逐页翻找
在这些推文里
就能找到300多位人物里
你所感兴趣的那一位
1
雕塑
唐大禧:他山石屋
当汽车攀爬上位于半山腰的车库时,都市的喧嚣与炙热的阳光仿佛突然离我们远去了。浓荫笼罩的庭院里,立着一栋别具艺术情调的别墅。粗犷的石头外墙,与庭院里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雕塑作品交相呼应,彰显着别墅主人的职业身份。这就是著名雕塑家唐大禧的家。
>>> 刊载于《建筑文化》NO.4
曹国昌:原色如水 艺术简朴调
原色如水,珍藏了岁月的底色与流转的斑驳,如此“家”,像一首时光交错的弦乐,时而充满回忆,时而激情大气,时而又入世悠扬,而一直不变的是其艺术简朴调,缓缓动听……
曹国昌的家就在大学校园里,由于处在一楼,曹家的门前便有了令人羡慕的“小花园”,竹与树,石缸与陶艺品,花与金鱼,静静地融合在一起,彷佛相依多年。步入主屋,迎面便是清水砖砌成的玄关墙,古瓷器挂件的装饰,半圆形的原木桌几摆放透明的玻璃器皿,淡淡的阳光反射在上面,不只古雅韵味,更有现代光影,亲切的居室感油然而生……
>>> 刊载于《建筑文化》NO.12
许鸿飞:石木相间 拙朴见境
偶然间发现了石磨,于是“突发奇想,移之雅堂,茶座之,四平八稳,甚妥。”许鸿飞的工作室“石磨坊”因而得名。石磨当茶几,置上紫砂的茶壶杯具,三五好友不约而至,竹影婆娑中谈笑风生,这或许是属于石磨坊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虽然早已得知石磨坊“大隐于市”,但也从没有想过自己有需要主人出来带路的那一刻,当我们在主人的带领下,穿越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步入石磨坊时,超多的矛盾与冲击,都在那么一个瞬间,走到一个极致的舒服状态,心中暗喜:没有来错地方!
>>> 刊载于《建筑文化》NO.13
钟志源:山下自有悦人居
探访雕塑家钟志源的家居,我们是有“预谋”的。早在2010年汕头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评审会上,他对设计方案的中肯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大体量的标志物,加之宽阔的广场,这样的组合显得有些‘干’,如果配合标志物的造型,在周边加上一些间歇性的喷泉,不失为一个人性化的设计尝试。”
此话一出,我不禁多想:拥有如此温情的人其家居生活断然不会索然无味,应值得探访。于是,会后尝试上前约访,随和的钟志源竟满口答应,实在令人惊喜!
>>> 原文刊载于《建筑文化》NO.16
林任强:一石一凿一乾坤
走进林任强老师的家,我们就被众多美感十足的石雕作品吸引着,既有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石雕作品,也有纪念性写实人物肖像雕塑、写意雕塑等,一件件、一座座各具内涵的雕塑,美不胜收。茶过三巡,林老师和我们渐渐地畅聊开来,这位谈笑风趣的雕塑大师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访谈中,林老师将他与潮汕石雕的不解之缘。几十年如一日,他为人为艺,从不矫揉造作、哗众取巧;植根潮汕大地的他,认定传统最美,真实最好,这一切,在他手中一锤一凿打造的作品,自然赋予了一种“林式”的意境和灵光……
>>> 原文刊载于《汕头勘察设计》NO.13
2
国画
林墉:五羊三牛一马堂
对林墉的家居慕名已久。九月,我们终于走进林墉位于广州五羊新城的家——五羊三牛一马堂。
林墉的房子自购于1994年,是广州最早的商品房,居室由三套房子打通构成,非常开阔。墙壁和天花板并没有什么华丽装饰,只是简单粉刷成白色,衬得红木老家具愈加显得有份量。整个空间按使用功能自然分割成两部分,餐厅、厨房、卧室有序地分布在右边,往左走进去则是宽敞的画室。工作和生活既紧密相连又各自为政,干净利落。
>>> 原文刊载于《建筑文化》NO.6
方楚雄:生气盎然“八分园”
地点 – 汕头市澄海区东北部
饭到八分,是健康;酒到八分,是微醺;生活求八分,是知足常乐也。方楚雄在广州珠江新城的家取名为“八分园”,因占地八分,更因他秉性低调,乐于“八分”的生活……
有许多漂亮的家令人赞美与欣赏,但却没有打动人的温度,方楚雄是一个很懂得自己需要什么的爱家人,他说,“面朝风景,充满阳光,那便是我家的悠然乐土。”
>>> 原文刊载于《建筑文化》NO.11
王璜生:翰墨天地 境界悠然
初次接触“绿川书屋”是在王璜生的画集《天地•悠然》,几乎大部分的画都有“绿川书屋”这么一个落款,我很好奇,所以当我见到本人的时候,便迫不及待地想解开这一疑问。
王璜生说,因为自家祖上称“爱绿堂”,父亲王兰若对绿色也有着特别的钟爱与理解,以“爱绿草堂” 自称,而自己十分陶醉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意境,也许是一种信念传承,又或者是一种对生生不息状态的追求,故将其称为“绿川书屋”。
>>> 原文刊载于《建筑文化》NO.8
方土:“让”与“满”,更真实的艺术
方土的工作室藏身于“广州的798”——广州红专厂创意区中。广州红专厂创意区,始建于1956年的苏式红砖厂房,独特的历史背景,具有个性的建筑群及空间,老旧的红砖厂房与时尚的创意混搭,使这个创意区记载着广州“工业时代”的曾经辉煌,又以一种全新的文化业态牵引着人们的视线,成为广州城市文化表达的视窗和人文精神的境地。
>>> 原文刊载于《建筑文化》NO.17
3
油画
关则驹:生活无关时差
宛如探访老朋友一般,我们一口气参观了关则驹在广州闹市与小洲村的两处住所,也许并不能单纯地用“灵性空间”去描述这两个家居空间。
事实上,关则驹并不喜欢用“风格”这个词,这个词大多数时候显得过于空泛,也过于严谨,对于他来说,画画就像是孩儿般的玩耍,任性而尽情,而家居空间的生活,经常往返于美国与广州的关则驹说,家的生活与时差无关,他只是在很多时候需要一片空幽的静处,在充满着自己独特气味的地方挥洒自由的想象与表达属于自己的符号……
>>> 原文刊载于《建筑文化》NO.10
谢楚余:意象的生活蔓延
在世人的猜想中,但凡是艺术家或许都会有艺术的生活方式,我们无法一一去对每个艺术家进行验证,但在油画家谢楚余这里,我们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在谢楚余的家居中,面对主人对艺术与生活全景的把握,我们无法去衡量生活与艺术的轻重,因为,那里没有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艺术地栖居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之余,更获得一种诗性的智慧。
>>> 原文刊载于《建筑文化》NO.15
李金明:这里只有艺术
在拥有足够层高的空间中,排除各种隔断让一览无遗成为常态,仅有刷白的墙、齐全的画具、斑驳的阳光,与散落在各个角落完成的与未完成的画作,没有独具匠心的设计,没有多余的奢华,也没有造作的摆设,这里只有艺术……
没有任何浓重的色彩,一眼望去,白色素雅的墙壁空间中,找不到装修的痕迹,没有错综复杂变化的格局,亦没有光怪陆离艺术感极强的家具,有的只是堆放墙角的画作,供工作和休息的桌椅,零零散散种着植物的小阳台,说不出的味道,有秩序的凌乱,却让人十分舒服。
>>> 原文刊载于《建筑文化》NO.17
吴海鹰:艺术作伴好还家
吴海鹰与广州美术学院有着不解之缘,1965年她从广美油画系毕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几经周折,又回到广美教书育人搞创作,一晃就是几十年。一个烟雨蒙蒙的冬日,我们走访了她的家,与这位古稀老人有了一次短暂而美好的会面。
吴海鹰的家就安在广美的校园里。他们一家搬进这幢教师宿舍楼的6楼,已经超过15个年头。这幢小楼建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只有楼梯可供上下,这两年才加装了电梯。不过,哪怕从前上下楼不太方便,吴海鹰也没想过要搬离此处,一来她舍不得学习、工作、生活了几乎一辈子的广美校园,二来这个家里也倾注了她太多太多的感情和心思。
>>> 原文刊载于《建筑文化》NO.18
4
水彩
罗宗海:不被设计、理想自然家
在设计当道的时代,怎样的空间设计才能称得上理想家居?没有答案。因为理想不同,标准也不同。
探访罗宗海家居,深入画人生活,在平静的氛围中感受另一种生活味道,原来:只有生活其中了,生活元素的点滴融入,并且无论什么时候,都始终安躺在那个地方的,所谓理想自然家,莫过于此……
>>> 原文刊载于《建筑文化》NO.14
你可能还想查阅:
声明:凡转载名家志原创文章,请开头标注完整来源和文末附上以下二维码;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未经授权转载,统统关小黑屋啦。
Copyringt ©名家策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