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造就了医生鄙视链底层的儿科

2018-01-29 Yuf 凤凰图片编辑部

2018年1月7日,天津海河医院的儿科门诊,贴出了一张辣眼睛的“停诊”通告。

“该科室3名儿科医生均已累倒,儿科宣布停诊”。

以这事件为标志,有媒体称,年底这次肆虐了全国的流感是压垮儿科的最后一根稻草。


截至目前,北京、天津、四川等地医院门诊情况显示,流感的就诊人数已经开始降低,但儿科医生的工作环境并没有因而改善。

2018年1月27日,儿科医生郭佳丽和陈龙纷纷倒下,经过抢救后仍然生死未卜。供图:@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因流感暴露出的儿科看病难、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儿科医生荒等问题,在流感冲击下再度成为社会和医疗界热议的话题。中国的儿科,到底有多脆弱?


2001年,一名糖尿病产妇在厦门174医院剖宫产下重达5700克的巨大男婴。


据《南方周末》报道,2017年11月19日开始,流感报告数量陡增。一周之后,国家流感中心宣布“流感进入冬季流行季节”。

此后,疫情暴发数(指一定范围内出现10例或以上病例的指标)屡冲新高。儿科医生成了“最忙碌的人”。北京儿童医院日门诊量一度破万。增加的门急诊量中,大部分都是流感患者。

家长们自带板凳、被子和各种玩具,有的凌晨2点带孩子去看病,直到上午11点才见到医生。


2017年12月26日,武汉市儿童医院门诊部输液室,因输液位置不够,不少家长自行购买撑衣杆做作“挂架”。


“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流感高峰的到来,也让儿科医生进入超负荷工作的状态。


2018年1月8日,重庆九龙坡区人民医院50多岁的儿科医生杨晓毅在连续工作11小时后,累倒在岗位上,由工作人员搀扶离开。


儿科似乎是乱如麻的医疗困境中最结实的一个死结:医生收入偏低、晋升不易、工作强度大,人才流失严重,报考人数少……医疗人员的普遍问题,在儿科上体现得更为严重,甚至连遭到医闹的风险,也比其他科室更高。

熵越大,体系越混乱,有序也就走向无序。

2013年4月10日,广东佛山,一位儿科医生的上衣口袋里插着5支笔。因为每天都要填写不同的材料和登记资料,有些材料需要有 38 39860 38 15232 0 0 4953 0 0:00:08 0:00:03 0:00:05 4953点的笔来标注。


2016年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显示,中国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约为11.8万人,每千名0~14岁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0.53人,明显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0.85~1.3人的水平,平均1名儿科医生要服务2000名儿童。

以上还是平均了一线城市的数据——在河南省,平均每4870名儿童才拥有1名儿科医生;在内蒙古,每1000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仅为0.17名。



2012年7月18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在儿童医院的建卡挂号中心,家长仍排起了长龙。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其实没完全反映中国儿科的问题,闹“儿科医生荒”的也不仅是中国。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英国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医生是0.6个,并不比中国平均水平多多少,但由于实行强制首诊,人们和诊所签约,看病必须先经过诊所的全科医生,所以为儿科医生减少了不少负担。

美国家庭签约的责任医生可以是任一专科,一个家庭可以选择给小孩签约一个儿科医生,所以整体上儿科医生数量多。即使这样,美、日等国也陷入了程度不一的“儿科荒”。据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公布的数据,到2025年,美国医生或将短缺9万人,其中,包括儿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在内的初级保健医生缺3.1万人。

虽然面临同样问题,但中美两国还是不能直接比较。儿科医生虽是美国医生中的“低收入者”(年薪20.4万美元),但比起国内36%儿科医生的税前月收入在3000元(人民币,后同)以下,76%收入在5000元以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仅为24%。显而易见,即使考虑上两国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问题的层次仍然不在一个量级上。


只看医疗资源,日本在发达国家里也是处于领先级别,平均每1名儿科医生只需服务500名孩子,负担是国内儿科医生4分之1。然而日本也是发达国家中儿科医疗环境相对恶劣的:反馈现实的医疗漫画《杏林先锋》(漫画刊发于2002年)里的日本儿科医生和中国同行一样,他们也会被病孩家长责骂、推搡和殴打;也会累到一张苦瓜脸示人;甚至碍于现状,拒绝接收重症病孩。


小儿外科医生裴洪岗曾发表文章《儿童看病为什么难?》一文认为,这个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医生这个职业本身没有吸引力了,其次是儿科穷、苦、累、险,即使做医生,也不要做儿科医生,这几乎是所有医生的共识。所以改变儿科医生少的状况,牵扯到的因素更复杂。


2013年4月5日,广东佛山,医生通宵值班室的设施较为简陋。值夜班的医生必须在医院住宿,值班室未安装洗澡间,防止医生在洗澡时遇到病人有突发情况而耽误了时间。


归根到底,1999年,在当年全国高校改革中,有关部门以“儿科划分过细”“应与国际接轨”为由,把“儿科”划为“临床学”下,成为二级学科,实际上导致医科院校的儿科系停止招收本科,这被普遍视为当今儿科医生稀缺的主因之一。


2005年8月29日,安徽合肥早产的四胞胎姐妹在儿科病房首次相聚。

此后16年,中国儿科医生仅净增5000个。2017年,新生婴儿人数减少,反而成为了减缓未来儿科压力的“好消息”。


由于儿科具有“药品使用率低,小病多,但诊次量大”的特性,学生选择该专业的意愿本来就不强。儿科在众多科室中收入偏低,也间接导致中国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在过去十几年陆续关闭儿科科室,“大家(有从事儿科医生意向的学生)毕业了根本没地方去”。

而一方面,儿科医生在流失;另一方面,儿科医生的招聘非常困难。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的李冰肖医生曾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在面试医学生时,她发现没有一个主动报儿科。

2013年5月2日中午,广东佛山妇幼保健院,排队候诊的家长和患儿把儿科大厅围了个水泄不通。


“问一个学生愿不愿意服从调剂,他说反正除了儿科,其他科室都可以。”同城的珠江医院,仍然有80岁的老医生在一线工作。招不来人,留不住人,退休医生仍出诊,这三句话形象说明了当前儿科医生极度缺乏的现状。


2012年6月5日凌晨4时50分,广东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排队队伍渐长。 

在儿科这个“哑科”,医生所服务的通常是一群表达不清、免疫力低、用药需谨慎的孩童。医生与患儿通常很难直接交流病情,家长的描述未必准确,风险也相对增加。培养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至少需要十年,以往人才培养“断档”则加剧了儿科医生荒现状。

2018年1月9日,广州,9个月大的女宝宝小妍误吞玩具的小部件又或是回形针,发生呛咳,被送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救治。


儿童是抵抗力最差、最容易生病、最不会表达的人群,但在长期独生子女政策下,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裴洪岗认为,让医生选择远离儿科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儿科的险”。


2015年1月29日,广东深圳一11岁男孩因腹痛入院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回家后病情加重,再到医院时不治身亡。悲痛的母亲情绪失控。供图:陈文才/视觉中国


儿童各个器官发育欠成熟,对疾病耐受力低,所以病情变化更快,有些新生儿疾病可以一天内发病导致死亡,令很多家长无法接受。这给儿科医生也带来了很大压力和风险。


2006年12月4日晚11时,北京酒仙桥华信医院儿科病房内,一男孩煤气中毒抢救无效。老人自行将已被放入冰柜的孩子的尸体抱了出来。


《人民日报》曾发文称,儿科是医界公认的医患冲突重灾区,若他们在与患者家属关系处理上稍有不慎,冲突一点即燃。

2016年10月3日上午,山东莱钢医院一名儿科医生被患者家属砍伤,其中头部受伤严重,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去世。


儿科医生是刚需,接受采访的儿科医生裴洪岗和林锦都认为,供求不平衡不是靠建几家大的儿童专科医院就能解决的。

2014年3月19日,福建莆田,两男婴接种疫苗后一死一出皮疹,失去亲子的母亲在卫生院的大厅里哭闹。


“医院建得虽好,如果不能给儿科医生合理的待遇,结果只能招到一些其他专业淘汰下来的医生给孩子看病,这个现象已经是普遍存在。”


2003年8月9日,汤媛的母亲守在医院,在女儿尸体旁边哭泣。当事医生林术涛称怕家属难过,在家属未知情前提下将死婴丢进水池里。当地卫生官员称医生没开死亡证明是失职。


两位儿科医生称全国各地都在扩大、新建儿童专科医院,结果发现医院建好后招不到人手,只好一再降低用人标准,结果是医疗质量逐步下降,医患矛盾更激化,暴力事件更多,而每一次暴力事件只会让更多的医学生远离这个专业,加速现在儿科医生的流失,到时候儿童看病只会更难。

2011年10月26日,佛山南海区红十字会医院一名早产婴儿被当成死婴丢弃至厕所,家属赶到查看后发现婴儿仍存活。院长黄作特地向婴儿母亲刘冬梅鞠躬致歉。


儿科就诊有个特点,一般去医院的多是一家三口,父母分工—— 一个排队、另一个看孩子;有的家庭甚至全家四五个人一起出动。有些小孩哭闹不止,这也让原本不宽敞的急诊走廊显得更加拥挤和忙乱。


2015‎年‎11‎月,张彦萍一家人睡在北京儿童医院附近的小隔间里,她儿子乐乐被确诊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她本人也患有癌症。不过相对于日常疾病,乐乐病情是重疾,更需要家人看护。


林锦称,“儿科对医院创收没有吸引力,所以即使政府号召医院院长发展儿科,医院也没有太多的动力。”而能否改变“以药养医”的体制,提高儿科看病的价钱,给儿科医生合理待遇?裴洪岗认为,“阻力在政府的医疗定价部门,但同时政府也会顾及民意,所以根本问题还是放开社会办医,增加市场化。”

2014年5月以来,湖北省鹤峰县中营乡陆续发现311个4至16岁的青少年和儿童患有臀肌挛缩症,被称为“蛙脚”。这些孩子染病为臀部多次注射引发,用于减少注射疼痛的苯甲醇可能是致病主因。救治工作因当地经济困境停止。


随着民营医院、私立医护机构的发展,更多市民选择了高消费医疗服务。据《北京商报》报道,一所专注于医疗投资公司于2017年上半年发布财报称,得益于儿科的稳步发展,该公司201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0%。从北京某三甲儿科跳槽到私立医院的黄强医生,称“救活了自己”。


2012年1月6日,上海浦东桃林路有一家国际月子会所,参照五星级酒店配置,在此设施上增添了许多针对母婴生活用品,最高的档次达38万元。


像黄强医生这类评价,证明了丁香园一篇报道里,多位儿科医生均认为,相比外部的改革,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还儿科医生以职业尊严,让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让他们的劳动得到尊重,最终才有共赢的可能。


2018年1月4日,广州。晚上12点半,一对父母正陪伴发烧的孩子打点滴。


2017年4月19日,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地铁站,刘跃辉再次来到地铁站出入口筹款。北川人刘跃辉今年24岁,女儿1岁7个月,2016年12月查出患有L2型白血病,治疗费用需要7-80万。平时在建筑工地上班的刘跃辉工作并不稳定,为了给女儿筹集治疗经费,他扮作皮卡丘在人民北路地铁站附近卖合影。


2013年4月22日下午2点,母亲去世,父亲精神分裂的小冰清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登上了发往郑州的大巴车。从商城县吴河乡陈洼村到郑州,1000多里路,7个多小时车程,她不得不自己一人去看病。图为由于患病后免疫力低下,她带着满脸的疲惫早早进入了梦乡。


“儿童希望广州小家”2014年开始为前来广州看病的贫困家庭免费提供住所,由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设立。2017年6月24日,广州,每隔一段时间,李姐会为小家的小朋友举办生日会,有时,生日会也会演变成“出院会”,欢送疗程结束、病情好转、出院回家的小朋友。


参考报道:

[1]杨智杰.流感冲击下脆弱的儿科:家长理念加剧儿科紧张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4期

[2]秦宽  李鑫豪.《流感,压垮儿科医生的最后一根稻草》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库

[3]赵丽 韩丹东.儿科医生短缺背后的现实尴尬:常陷医患冲突漩涡.法制日报

[4]儿科医生被打、辞职、儿科停诊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丁香园

[5]裴洪岗.《儿童看病为什么难?》

[6]郭爽. 《也闹“儿科医生荒”的美国如何“解荒”》.新华网

[7]李孟.压力大收入低 我国儿科医生面临人才缺口.中国商报



本期编辑:Yuf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伊朗有个花花公子时代动物之死90年代的中国时髦叙利亚的夜美国庄园外交朴槿惠愤怒的韩国人难民寻医问药在中国中国人的奋斗与梦想计划生育33年在中国上学邓小平41个爱情故事中国年货我在凤凰实习100天奥巴马黄金海岸与大鱼聂树斌家的这21年特朗普



  

关注我们(微信号:zairenjian11)

优质内容,每周更新

欢迎来看来聊

投稿:all_photo@ifeng.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