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六边形战士,
我只是花了120%的精力,
认真对待我的专业。”
胡可本科就读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1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年间,她在本专业不断挖掘热爱,并决定继续深耕文化产业,成功保研。“每个品牌都需要一个平台或渠道去宣传,从而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大众对文化的重视程度的提升,社会对文化传播需求量的增长,这些都使得文化市场日趋繁荣。
胡可通过学习发现,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文化产业也在不断进行自我包装和IP运作升级。
高质量的文化推广成为许多品牌、组织乃至个人的迫切需求,这也代表着该专业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就业趋势。
“每门课都不可偏废,缺少一门课就不是这门学科了。”学校结合本校优势,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加入了知识产权法、法律实务等课程。胡可对待专业课的学习,讲究“博而专精”。在本科阶段,最令她印象深刻的就是艺术管理和创意写作这两门课。在艺术管理课程上,授课教师会在课上带领同学们从哲学的角度感受美与艺术的内涵,并且在解读艺术的基础上,加入市场与管理的元素。“艺术学判定艺术品的价值,管理学判定艺术品的价格。这门课让我们了解艺术世界中不同主体的基本运作方式、挑战点和难点,掌握对艺术家作品的筛选、分析和阐释能力。”
创意写作的课堂氛围是胡可最喜欢的。“利用小班化的教学优势,老师采用了‘圆桌教学法’的课堂模式,这使得我们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和讨论中。”胡可提到,老师能及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胡思乱想”中获得最鲜活的灵感启示,在“思维跳跃”中获得最珍贵的脑洞潜力。“这就是我在中学阶段就很向往的那种生动的大学课堂。”胡可说道。
文化管理专业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课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用于实践。大三学年的社会调查与实践课程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课外实践,并作结果汇报。作为上海嘉定人,胡可将本次实践的目光聚焦到家乡非遗:徐行草编。她在实地考察了近两个月,两次探访阳光工坊,采访了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师,还亲身体验了草编制作。在调研的过程中,胡可意识到,除了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现象,用专业的知识深挖原因之外,社会研究尤其要关注其中的“人”,要真心关注他们的生活。做到心中有温度,而这种温度是和研究相辅相成进行的。除此之外,传播学院的新视传媒社团也为胡可提供了实践平台,让她变得更加自信。初来乍到时,胡可常常面对选题感到迷茫,不知道究竟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能被称为一个好的选题。但她并未退缩,而是向学长学姐学习经验,从往期作品中学习,逐渐策划出一个个成熟的作品。她也成为了新媒体部部长,被评为优秀部员,策划作品入选新视优秀作品集锦。她参与的暑期社会实践“红色文化推动乡村基建工作路径研究”项目,获得学校社会实践的“优秀DV奖”。
胡可曾利用假期时间在小红书实习,担任的岗位是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作为人力资源与业务部门沟通的桥梁,HRBP既要熟悉HR的各个职能领域,也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工具,同时也需要发现业务单元中的问题。在实习中,胡可不仅对公司业务和面试者两方的需求都有了一定了解,还积累了宝贵的业务经历,也为她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生活积累更多经验。“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储备是为了拓宽发展道路,而社会中的实践活动才是真正的‘青年大学习’。”社会实践,让她的视野更加开阔,也让她置身更真实的世界。“其实我并不是六边形战士,我只是花了120%的精力,去认真对待我的专业。”
课堂上,胡可会积极地与老师交流请教;课下时,除课本上的知识外,她会主动查找课外资料。“做这些,只是出于我的爱好,并不是为了追求高绩点。”她认为,认真查阅资料、查询概念,增加对课题的了解程度,这样得心应手地完成作业,会很有满足感。“成果不是靠一时的热情得来的,而是在习惯的养成中慢慢成长、逐渐成熟。”这样的学习方法,也让胡可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了自己的专业学习知识。
在校期间,零基础的胡可选修了素描基础课程和平面设计课程。刻苦学习AI技术的她,经常熬夜修改作业细节,多次和老师沟通整体效果。最终她的作品被推荐在学校建校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上参展。
她也会主动在视频网站上学习摄影,“不专业不要紧,我觉得艺术创作的价值最终会走向大众主体,交由大众观赏和评判。”
不放过每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孜孜不倦地努力,让胡可最终收获了满意的“果实”。她说:“人生的路纵然变幻莫测,但我会一直坚定地选择,坚定地热爱,在充满人文情怀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走到鸟语花香,一路繁花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