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咸宁黄色预警!请减少室外活动

咸宁发布 2024-01-25


这几天湖北晴天相伴气温虽然快速回暖但是当心!前方有“霾伏”!


今天(12月28日)咸宁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咸安区有中度霾、局部重度霾请注意防范↓↓↓


  “霾”从哪来?

  公众又该如何应对?

一起来了解




“霾”是如何形成的?


霾,也称阴霾、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形成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并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三是悬浮颗粒物的增加。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霾的形成与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它烟尘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




“霾”的分级

轻微霾:

空气相对湿度≤80%;

5公里≤能见度<10公里。


轻度霾:

空气相对湿度≤80%;

3公里≤能见度<5公里。


中度霾:

空气相对湿度≤80%;

2公里≤能见度<3公里。


重度霾:

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

能见度<2公里。




公众如何应对十面“霾”伏


霾天要避免长时间、高强度在户外活动

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人

更要少出门

如需外出应戴好口罩

返回室内还要勤洗手洗脸

注意自身卫生

减少外出 外出时正确佩戴合格的口罩

雾、霾天气应减少外出,如须外出应减少室外停留时间,同时建议佩戴具有防护作用的口罩(如N95口罩或PM2.5防护口罩),佩戴时注意口罩应与面部贴合,且佩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

外出回家后及时洗脸、漱口、清洁鼻腔

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细颗粒污染物PM2.5会附着上更多的毒性物质成分。尽管我们戴上了口罩,或者还包上了头巾,但是尘埃遍布在空气中,没法彻底隔绝。因此,外出回到家中后,要及时清洗面部、口鼻和裸露的皮肤,尽可能减少有毒物质进入体内的机会。

室内不要开窗通风

雾、霾天气发生时,室外空气会通过门窗进入室内,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升高,因此应尽量保持门窗关闭,也不要露天晾晒衣服。如有条件,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并根据说明书做到定期更换或清洗部件。

清淡饮食多喝水 多吃蔬菜水果

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

重点关注“易中招”人群

老人、儿童、残疾人、孕妇等人群,体质较为敏感,更容易受到雾、霾的伤害;此外,原本已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也会因雾、霾天气而使原发病加重;同时,雾、霾还会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患者数量的增加。所以,在雾、霾天气下,我们更加需要重点关注上述人群。


来源:咸宁发布综合湖北应急管理、中国天气网

编辑:宋晓宇

审核:洪   伟监制:朱封金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1.咸宁,喜报连连!

2.咸宁中小学、幼儿园寒假放假时间确定

3.人民日报关注湖北咸宁:用“绣花功夫”建公园城市

4.今起,这类人城区公交免费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咸宁黄色预警!请减少室外活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