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思|当他还不是巴菲特

2015-08-19 杨喜文 领导文萃

点击标题下「领导文萃」可快速关注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是个大学生,每逢学校过礼拜或放假,他都得赶到他父亲开设的工厂去上班。他用打工的工资去偿还父母为他垫付的学费和伙食开支。在厂里他跟其他工人一样,排队打卡上下班,月底就凭卡片和车间给他评定的质量分和工件的数量给他结算工资。有一次,他因候车晚点而迟到了两分钟,那月的奖金就扣除了一半。

当他终于熬到了大学毕业,他想自己可以接管父亲的公司了,可父亲不但不让他接管公司,反而对他更加苛刻,就连生活费也得定期向他索要。他终于被父亲逼出了家门。

他想去银行贷款做生意,可父亲坚决不给他做担保。于是他只得去给别人打工,因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他被人挤出了小公司。失业后,他用打工积累的一点资金开了家小店。小店的生意不错,他又开了家小公司,小公司慢慢地变成了大公司。

令他万分痛心的是,公司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倒闭了。他想到跳楼,但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决心咬紧牙关挺起胸膛从头再来。就在他振作精神准备再干一番的时候,他的父亲出人意料地找到了他,并决定让他来接管自己的公司。

父亲说:“孩子,你虽然跟几年前一样,依然没拥有金钱,但你拥有了一段可贵的经历,这段经历对你来说是一场苦难的磨炼,然而它是可贵的。如果我前几年就将公司交给你,那么很难说你会把公司经营管理得很好,也可能迟早会失去这家公司,最终变得一无所有。可是现在你拥有了这段经历,你会珍惜这家公司,而且会把它管好。”果然,他不负父亲的期望,将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发展成了今天这样一家令全球瞩目的大公司。他就是伯克希尔公司总裁,有着“美国股神”称号的沃伦·巴菲特。


故事的哲理


中西方家族继承的重大理念差别是:中国人潜意识中认为家业是后代的港湾与靠山,是可以坐享其成的天然权利。而西方人则普遍认为,继承家业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家族做贡献。为此,只有在外面练就了本事,才有回家继承的资格。所以,“富不过三代”在西方从来都不是魔咒。


推荐阅读观点|为政|笔记|哲思|仕态|时政调查|人物|读史|沟通|品读|言论
阅读:让你成为有影响力的人荟萃领导艺术
弘扬领导文化
创新领导思维
提升领导能力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微信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