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历史不应只由胜利者来书写和褒贬
我们这里所谈的“历史”,自然不是人们实际活动的第一手历史,而是被书写成文的第二手历史。有一句名言“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在以前的时代的确常常如此,但我现在想质疑这句话在今天的有效性,即我们观察到的社会、观念的改变以及书写、发表、传播技术的巨变,或已使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历史已不再可能仅仅是按照胜利者的意志和褒贬来书写了,甚至也不会仅仅由哪怕是比较客观公允或具有超越精神的胜利者来书写。这不仅是指胜利者的观点和态度将有所调整,而是说不仅旁观者,失败者也将可以大量地自己书写自己的历史。这样,历史就将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成王败寇史”。
这并不是说,历史将会是一部评价完全反过来的“败王成寇史”,或者认为历史的主流话语将一定会由失败者来提供,而是说历史将由此呈现一种多样性和多面性,而这样的比较全面的历史或将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情况。
对何谓失败与成功,以及失败者与成功者,我们要有一些辨析。“失败者”与“成功者”可以指人物,也可以指一个团体、一种势力、一种运动、一个政党或阶层、阶级等等。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主要说人物,虽然他们也无疑总是代表着一种力量、利益或理念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失败”与“成功”,将主要是行动领域内的,尤其是政治领域内的成功与失败。的确,这一领域内的“成败”有它的确定性,也相对好辨认,比如说,某些人政治上的成功和失败常常就被理解为获得或巩固了政权,造成了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乃至实现或基本实现了其政治理念等等。
但是,这种行动或“立功”领域的“成败”还是有局限性的,会和“立言”的思想观念领域和“立德”的道德领域不相称,不吻合甚至成反比,另外其本身也还有一种从多长的时段看的问题。
秦始皇成不成功?他灭了也曾相当强大的六国,统一了当时的“天下”,却旋即因迷信暴力和专制“二世而亡”,为后世留下持久的争议。希特勒算不算成功?他也曾让德国的经济从危机萧条转入飞速发展,使国土大量扩张,国民扬眉吐气,但不久就因其暴虐残忍的侵略扩张而使一度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灰飞烟灭。他们或曾是“成功者”,但更是“失败者”。
还有一些更复杂的人物,比如凯撒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拿破仑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战胜了雅典,但自身很快就在历史上湮没无闻,从后世看远比雅典的影响要小。中国春秋时期,吴国灭了越国,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反过来又灭了吴国,但我们还知道多少灭了吴国之后的越国的事情?它也很快湮没无闻了。
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历史也的确不能简单地从行动领域内的“成败”来观察,更不应简单地从一个短时段内的“成败”来观察。涉及政治的知识分子,在观念和精神领域影响巨大的人们,在政治领域几乎常常都是“天生的失败者”。被卷入政治审判且被处死的苏格拉底、耶稣当时被人看作“失败者”,有政治抱负的柏拉图、孔子也都可以说是政治领域的“失败者”。但有多少人比他们在观念和精神领域更为成功呢?所以,中国古代先贤所提出的“三不朽”是有道理的,是比较全面的衡量事,更是衡量人的标准。当然,这也是历史领域内的,而非超越信仰的“三不朽”,即中国古代先贤认为在历史中,而非永恒的彼岸长存的,不仅有正面的“立功”,还有“立言”和“立德”,而“立德”甚至可以说是更重要的。如果说除了成败没有另外的标准,世界将只会是一个纯功利的世界,甚至是一个把人降低为纯粹动物的弱肉强食的世界。成败不能完全取代道德的评价,后者不能完全由前者来决定。
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政治失败者,有些失败者其实可能正是思想和道德上的先行者,实践某些后来大行其道的理念的先驱者,只是因为太超前或时运不济而失败;还有些成功和失败者在思想和道德上可能是“半斤八两”,只是在实力或武力的角逐中有些成功,有些失败;但的确也还有不少不仅在政治上失利,也在道德上失德的失败者。
第一种失败者自然应当尽力书写自己的历史。而且,只要他们能够书写和传播自己的历史,他们实际上就不会完全失败,甚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书写”(广义的历史“书写”也包括口传、授徒讲学等)给他们带来了最后的胜利。孔子周游列国失败后尽全力整理历史经典,撰写《春秋》,对春秋时代的成功者和失败者有自己的道德褒贬,而他的政治和道德理念也就因此留传下来了,他不能“为当世法”,却可以“为后世法”。如果这些失败者完全不去“书写”,他们也许就真的完全失败了。
即便是上述最后一种政治和道德上都堪称失败的人们,我觉得也应当允许甚至鼓励他们自己撰写自己的历史,如此不仅可以留下大量的史料,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些不易看到的历史侧面。而且,失败且失德者也不就是始终如此,一生如此,他们也曾成功过,也做过一些好事。这样,人们对那一段历史的理解就会更加丰满,更加接近真实。有些失败者撰写的文字中自然还是会有掩饰或者美化,或者含有陈旧的偏见。但这种现象不仅在失败者那里存在,在胜利者那里也同样存在。公正的历史评价恰恰是要通过分析、梳理和比较各种各样的史料,包括各种有偏见和谬误的史料来形成。
因此,追寻历史的真实最怕的是完全没有史料,将档案尽行封锁,或使众人钳口;次之是只有“一家之言”、充斥片面褒贬的史料;而有各种各样见解和观点的丰富史料,恰恰可以为形成比较客观公允的历史研究和评价开辟道路。
(摘自《组工文萃》2016年第五期)
稿件来源:《世界历史》
弘扬领导文化
创新领导思维
提升领导能力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