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记|找回迷路的正能量

2016-06-04 林正刚 领导文萃
点击上方“领导文萃”可以订阅哦!


发掘正能量

多年前在国外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刚进公司的小伙子叫鲍勃,刚刚从学校毕业,人很不错。他有个习惯,每天早上都要来找我聊天,但每次他来过之后,我的心情就不太好,可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后来有一次,我无意中看见一本有关positive energy(正能量)的书。这本书里说,我们每个人都带着正负两种能量,如今大多数人都在释放负能量,比如抱怨政府不好、经济压力大等等,反正都是一堆坏消息,只能越说越无奈,越说心情越不好。负能量会将身体的正能量全部耗尽,并且传播给周围的人,就像病毒的传播一样。

于是,我就明白了为什么鲍勃与我谈话之后我的心情会不好,因为他是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谈论的都是负面话题,他与我聊天时,无意中将他身上的负能量传给了我。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指着房间里的垃圾桶对他说:“如果你要倒垃圾,请倒在垃圾桶里面,不要倒在我身上。”  

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关注正能量,并且注意到很多成功人士都具备很强的正能量,他们不仅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就,而且活得很开心。于是我很快就有了一个决定,就是毕生以修炼正能量为目标,而且要将正能量传播给更多的人。

要让自己充满正能量,首先要找出一些正面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因人而异,只有自己最清楚,就是当你做这个行为的时候,你的心情最好,做事的效率最高。以我为例,我运动的时候心情就好,只要一运动,心情马上好起来。音乐对我也有同样的效果。1995年是我职业生涯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但我幸运地遇上了UFO乐队,那个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和他们一起弹吉他、唱歌,逐渐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最终渡过了这个难关。  

既然能量是会互相传染的,那就要和充满正能量的人交朋友。有些朋友会像鲍勃一样,整天将你作为垃圾桶,向你传递负能量,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他,那就要果断远离他。相反,有的朋友能够帮助你发掘自身的正能量。我年轻时候不太爱笑,脸上的表情总是很严肃,但我的女朋友(现在的太太)是一个爱笑的人,动不动就笑,所以跟她在一起就是开心,我也跟着笑起来。她后来告诉我其实我讲话很好笑,我才知道原来我还有幽默感,但以前从来没发觉。又或许是因为和爱笑的人在一起,慢慢将幽默感也发掘出来了。  

要提升正能量,还要注意自己说话的用词。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自我暗示,我们说话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不断地给自己暗示。有些词语会给你负面的暗示,那你就要找一个意义相似,但能给你正面暗示的词来代替。比如“问题”这个词就有负面暗示,我就用“挑战”来代替;“不足”就用“有改善空间”来代替。如果实在避免不了负面的词,那你一定要用正面的词来结束一个话题。当然,发掘自己的正能量还有很多种方式,我会在以后详细阐述。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负能量,当你状态不佳时就很容易让负能量入侵,这就是你需要修炼的时候,要尽量缩短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的时间。如果你是经理,是CEO,你就是船长,当船碰到风浪,所有船员都看着你,需要你来指挥。作为船长,你要坚信你能带大家平安脱险,因为肩负着这份责任,你已经没有“自我可怜”的权利,必须将负能量转化成为正能量,勇往直前。  

事实上,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只不过我们没有重视它,反而让负能量占了上风。负能量是迷路的正能量,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疏导自己的负能量,找回自己的正能量。发掘自己的正能量,你准备好了吗?

Professional是一种态度

职业经理人这个词来自英文中的professional manager一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professional,而不是manager。professional对我来说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一种做事的原则,一种可以信赖的做人方式。换句话说,不要等成为manager才professional,而是做什么事情都要professional,有了这种行为心态,才有机会成为manager。

我在国外第一次听到professional这个词,是有一次我房东的洗手间水管出了问题,他请了一个专业工人来修。这个工人修得特别好,而且离开前将洗手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就像他没来过一样。两天之后他还打电话来询问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再出现漏水等问题。  

这件事我是听房东叙述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国外,人们常常会用“He is a real professional”这句话来描述一个人做事很专业,这个人可能从事任何一种工作,可能是木匠,也可能是工人、工程师等等。  

我有一位司机也很professional,如果要去的地方他不太熟悉,他就会提前一天踩点,把路线搞得清清楚楚,确保我永远不迟到。因为他知道我的习惯,我是最讨厌迟到的。

有一次在网上,有位年轻人问我:“林老师,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我说:“职业经理人是一种专业精神,是一种做事的方法,是你一个选择、一个决定,只要你决定要朝职业经理人的方向发展,那你就是一名职业经理人。当然,要成为一名称职的职业经理人是需要时间来修炼的。”

你是哪种心态

有一本书叫做《看见成长的自己》,作者是卡罗尔·德韦克。作者做了一个实验,观察人们是怎样面对失败的。她给参加实验的每个小孩一个十分困难的字谜,大部分小孩都愁眉苦脸的,很快就失去兴趣了。但其中少数几个小孩的反应就不一样,他们面对自己的“问题”会说“I love challenge”——我最喜欢挑战!  

这个实验显示出两种心态,一种是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FM),另一种是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GM)。根据德韦克的调研结果,大部分人都是固定心态。固定心态相信三岁定八十,人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生出来聪明你就一定成功,生出来不太聪明那你就没戏。  

我小时候念书成绩很差,周围的人都说我没有用,幸好我没有相信他们。我在学校时数学十分烂,谁知道有一天会做工程师。讲这些不是要给自己脸上贴金,只是想说明:如果我可以,你们也可以,千万不要有那种固定心态,遇到一点点挫败就认命,说以后肯定没出息那样的话。  

成长心态的人相信聪明才智是可以积累的,通过努力,人的能力是可以不断提升的。著名的高尔夫球星本·霍根小时候就是一个协调性很差的孩子,但是他通过后天的努力成为一代高尔夫球好手,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成长心态的典型表现就是,不因为自己有缺点而沮丧,而是关注怎样通过学习来改正缺点。所以面对同样的事情,这两种心态会有很不一样的反应。

你愿意相信哪一种?

讲话不是艺术是沟通

我在加拿大工作时候,有一位同事是从英国来的,我们是同一部门的,所以彼此比较熟。有一次我们聊到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区别,他认为美国人是不会讲英式英语的。他说,美式英语是为了沟通,所以要简单,英式英语则是要用来表现语言水平的,如果听不懂,是因为你文化水平低。  

但后来我发觉他的观点并不完全代表英国人的文化,英国女王的讲话就很简单好懂。  

有一次在光华学院讲完课后,有一位同学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回来后一直在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位同学说:“至少有五六次,你说完上半句我就已经猜到你下半句要说什么。”我当时愣了一下,感觉到他的意思是说我水平太低了,要不然怎么总能让他猜到我要说什么呢?

我当时的回答是:“你这样说的话,那我就成功了,因为我的目标是沟通,就是要让你听懂。”后来经过再三思考,我更加肯定这个答案。如果我讲课总是让对方猜不到、听不懂,那我就是失败的。在我的“学习的四个阶段”里面,听懂是第一步,关键还是实践,实践之后才能说是真的懂了,但如果连听懂都做不到,那讲这些课就真是在浪费生命了。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3年第三期)

稿件来源:《中国青年》


推荐阅读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领导文萃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期待您的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